② 皇太极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 1 — 3 页。
① 满桂传见《明史》[41],271,第 6957—6960 页,和《清代名人传略》[271],第 561—562 页。
济情况,因为那里的许多地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劫掠了。到 1632 年底,造反
活动的中心转移到山西东南、北直隶西南和河南北部,那里的一些造反者得
到相当大的成功。他们占领了山西和河南边界的城镇,杀掉官员和许多地方
名流,很少遇上官军。从政府角度看,最可怕的情况是,造反者不仅证明他
们有能力在山西中部汾河沿岸相对富庶的地区有效地作战,而且他们已经转
向中国北部平原,能够进犯北京了。②
朝廷迅速行动起来应付这个威胁。1633 年初,官军在山西和河南边境对
造反者取得一连串胜利。尽管他们在山西南部不时受到挫折,但到 12 月,他
们已经迫使许多造反队伍退过黄河,进入河南中部、湖广北部和陕西南部。
这些地区由于受到 1633 年的干旱与饥荒的影响,③当造反军不去他们的老
巢,而向西部和南部推进时,就给他们提供了补充兵源。12 月 27 日,河南
西北的渑池陷落;四天后,渑池西南的卢氏受到攻击;到 1634 年,一些造反
队伍在湖广北部的汉水沿岸自由来去。1634 年 3 月和 4 月,造反军对长江沿
岸展开袭击,他们在那里穿过湖广和四川之间的巫山峡谷。
政府再次逐渐控制了局势。1634 年初,任命曾在陕西北部大胜造反军的
陈奇瑜(1616 年进士,1648 年去世)①总督河南山陕川湖五省军务,专办“流
贼”。不出数月,陈奇瑜设计在河南西部靠近陕西边界一个偏僻的峡谷中,
诱陷数千名造反军。然后,他在一个引起争论的行动中断送了自己前程。他
接受李自成(1605?—1645 年)②和其他几个造反领袖的投降,派人将他们
及其部下遣送回陕北。但是造反者的投降是假的,他们杀掉护送的人,在陕
西具有战略意义的渭水流域开始了一连串成功的袭击。这次灾难后,陈奇瑜
继续留任了几个月,随后被逮捕,由洪承畴(1593—1695 年)③和卢象昇(1600
—1639 年)④代替,他们有以前在西北作战的经验。
洪承畴和卢象昇用了两年时间同流动的造反者作战,同时努力驾驭他们
手下难以驾驭的人员。1635—1636 年,造反活动扩大,⑤对朝廷幸运的是,
1635 年初造反领袖们在河南开的一次秘密会议,没有像它的策划者期望的那
样,达到目的上和组织上的统一。⑥不过,在 1635 年的 2 月和 3 月,仍有两
股造反军在发动一次深入北直隶北部的战役中,设法尽量做到互相配合,他
们蹂躏了汾阳,掠夺属于皇室的财产。但他们没有在那里站住脚,第二年,
他们的活动集中在陕西、河南和湖广西北。1636 年他们第二次窜犯南直隶,
被卢象昇击退。
尽管造反者未能在帝国的经济腹地获得一个坚强立足点,但他们的人数
却大大增加了,常常对派去镇压他们的官军造成重大损失。1635 年 8 月,名
② 迈克尔?库珀(耶稣会):《通译员罗德里格斯:一个在日本和中国的早期耶稣会士》[126](纽约,1974
年),第 342 页。
③ 罗思:《满汉关系》[439],第 26 页。
① 祖大寿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 769—770 页。
② 《明史》[41],271,第 6966 页。
③ 张存仁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11],第 56—57 页。
④ 孔有德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 435—436 页。
⑤ 耿仲明传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 416—417 页。
⑥ 孙元化传见《明史》[41],248,第 6436—6437 页,和《清代名人传略》[271],第 686 页。
望很高的总兵官曹文诏(死于 1635 年)①和他的两千多人在甘肃东部遭到伏
击,全部战死。下个月,已经成为重要的造反领袖之一的李自成,占领陕西
中部的两座州城,杀了两地的州官。李自成因陕西缺食,欲渡河去邻省山西,
被山西巡抚吴甡(1589—1644 年)②击退,被迫重新回到他的家乡陕西。虽
然李自成继续逃避,但 1636 年 8 月,陕西的官员们设法在咸阳西南的周至县
附近捉住了富有经验的造反领袖高迎祥(死于 1636 年)。高迎祥被送到北京,
在当年晚些时候被处死。
即使有这些胜利,政府在 17 世纪 30 年代中期的工作仍有不少缺点。它
的工作由于外地不断出现的军事紧急情况而大为复杂化。西北地区令人震惊
的经济形势为造反领袖不断地提供补充兵源。此外,各地官军的素质一直在
下降。中国的军事理论认为,恢复和保持民心对镇压造反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这个时期生活在陕西、河南和湖广许多地区的人民,认为某些政府将领
和他们的不受约束的军队跟他们要去镇压的匪徒一样危险。北京当局深知这
种局势内在的危险,但他们或者无能为力,或者不愿尽力。的确,朝廷很可
能感到它需要一切它能调动的军事支援,而过多地讲求方法和忠诚会起反作
用。
东南部的经济停滞和社会不稳定,约 1634—1638 年
明朝辽阔的国土,使得一个地区发生的事件对另一个地区的影响很难作
出估计。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 1634 年初秋在南直隶的桐城县发生的一次武
装起义。③一种资料说,桐城的谋反者计划在一支造反军从西边到来时举行起
义。这支造反军始终没有来,谋反者就潜伏下来等待时机。9 月 14 日晚时机
来了,一伙“暴民”攻破桐城,大肆焚掠。一个当时的人记下了当时的情景:
乱民斩关、焚掠、结寨、扬旗、举火之夜,大姓俱走,此桐未有之变也。桐固鼎盛,而浇
漓怨毒风俗久变,讵知遂变而刀兵哉?④
另外一些观察家对暴力不太感到意外,并认为这是富人自找的,因为他
们蛮横地和经常非法地对待社会和经济的下层人。尽管桐城起义很快就平息
了,但那里的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存在于 17 世纪 30 年代中国东南
的其他地方,紧张关系的造成,除了别的原因外,是由于地方官、腐败的衙
门和地主豪绅的勾结。许多地主豪绅多年来窜改赋税册以逃避大量赋税。⑤
由于中央政府不断催促地方完成定额,愈来愈重的负担就转嫁到小土地所有
者身上,他们无财无势,无法保护自己不受勒索。
这类小土地所有者中的许多人最后面临两个不得己的选择。他们可以把
土地送给有势力的豪绅,作为佃农耕种它,用高租换取保护;或者放弃他们
的土地逃亡,希望别的地方的情况会好一点。不论他们作何选择,他们的土
地或者荒芜,或者落入那些有能力逃避赋税的人之手。应交的赋税就压在剩
下来的小土地所有者身上,这种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① 钱龙锡传见《明史》[451],251,第 6484—6486 页。
② 乔允升、曹于汴传见《明史》[41],254,第 6553—6557 页。
③ 见本章,《魏忠贤的垮台》。
④ 钱象坤传见《明史》[41],251,第 6492—6493 页。
⑤ 何如宠传见《明史》[41],251,第 6491—6492 页。
许多纳税人的处境由于军费的增加而更加恶化,北京政府不得不减少不
必要的开支;更重要的是增加赋税,在 1618 至 1637 年间估计增加了六倍。
虽然关于过度的征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种传统说法,①最近有
一些学者表示保留,但不容置疑的是,赋税的增加是“对一架已经是疲敝不
堪的财政机器增加新的和额外的紧张……[并]把不能忍受的负担强加给一部
分纳税人”。②赋税的负担变得不堪忍受,不是因为捐税高(以 17 世纪的标
准看,可能是低的),而是因为许多捐税要用白银支付,这是一种难以得到
的东西。①
在中国东南部,这种情况在 17 世纪 30 年代中期更加恶化,这是由于 1634
—1636 年间西班牙当局在马德里和阿卡普尔科采取了一系列决定。他们决定
减少从新大陆流入马尼拉的白银数量,从而减少了控制那里的中国-西班牙贸
易的福建和葡萄牙商人的白银收入。②这种减少没有立即在中国引起财政危
机,一方面因为它对经济的影响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显示出来,一方面因为从
日本继续流入大量白银。①不过当时东南最富庶的地区的记载,表明经济情况
已经迅速恶化,一些官员和地方名流准备应付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动乱。
小说推荐
- 剑桥中国史
- 本书为《剑桥中国史》第1卷的中译本《剑桥中国史》以秦汉时代为第1卷,是由于秦汉以前时代近年出土文物多,有些资料还未得到利用,成书条件还不够成熟。本书征引文献广泛,并重视文献的辨伪和考订工作。有关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佛教的传入、民间宗教、佛道二教的关系等方面论述更详。本书充分利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5章
-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 一部有内容的基础性的中国史著作:即按当时的知识状况写一部6卷本的著作。从那时起,新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新方法的应用和学术向新领域的扩大,已经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史的研究。这发展反映在《剑桥中国史》现在已经计划出15卷,但仍将舍弃诸如艺术史和文学史等题目、经济学和工艺学的许多方面的内容,以及地方史的全部宝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2章
- 剑桥版倚天屠龙史
- 《剑桥版倚天屠龙史》作者:Dr.Jean-PierreSean译者:新垣平以倚天屠龙记作为参考而写出来的爆笑历史 作者:所写的《剑桥版倚天屠龙史》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三国纪
- 曹操完全没有想到会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的抵抗,只好自己一把火烧了战船,退回北方。从此,南北划江而治,东汉帝国也分裂为三个独立王国:魏、蜀、吴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三国纪》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他是汉武大帝,他的国首度成为全球第一帝国 作者:所写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2章
-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 有理由认为,未来的世界舞台,将是三大文明唱主角。哪三大文明?西方现代、伊斯兰、中华。是这样吗?是。请看世界地图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
- 郑庄公命令各部,只要看见大旗一挥,就击鼓进军。他的手下一箭射去,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章
- 中国帮会史
- 文案 中国之有帮会,已经有三百年悠久的历史了,可是没有相当的机会把它露布出来,因为过去满清政府是把帮会当做仇敌的,干脆说,帮会也确是它的仇敌,因为帮会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反清复明 本书作者刘联珂先生,本身就是帮会中的一个“同志,他对于帮会的一切,知道得太多。刘联柯加入帮会、追随“洪门”诸大哥三十余年后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