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帕森斯:《一次中国农民起义的顶点:张献忠在四川,1644—1646 年》[417],载《亚洲研究
杂志》,16,3(1957 年 5 月),第 387—400 页。
② 郭影秋:《李定国纪年》[300](上海,1960 年)。他们都是张献忠的义子,并赐姓称王。
③ 余贻泽:《中国土司制度》[621](重庆,1944 年),第 2 章。
① 见本章,《还都肇庆后的永历朝廷》。
年他投降时,清廷答应任命他为“闽粤总督”,晋封为“三省王爵”,但被
带到北京后,这些官爵都成了泡影。郑芝龙受到的这种对待,并未逃过他儿
子的注意。1653 年 2 月,郑成功忽然接到郑芝龙的一封信,信中宽恕他对清
军入侵的对抗,但力劝他停止敌对行动。郑成功直率地问他,他是不是真的
期望他的儿子会那么天真,竟会步他的后尘,钻进同样的圈套。这个奚落在
以后的通信中一再重复,表明当儿子的绝对不会在孝顺的名义下上当受骗。
第二,清廷是在他们的军队不能调动或无能为力时发起和议的。因此,
尽管郑成功对郑芝龙的答复是否定的,清廷仍发现有乐观的理由,并于 1653
年 6 月提出一个具体建议:封他为海澄公,任泉州总兵,对沿海有广泛而明
确的职权,清军从沿海地区撤退以示信。顺治皇帝还在一道表示和解的敕令
中,谴责已死的摄政王多尔衮和某些作恶多端的地方官员过去给郑成功造成
的不幸。郑成功的拒绝是傲慢的和轻蔑的,但清廷仍认为,四个州的地盘和
将军的印信,可能会使他回心转意。
这些让步是在郑成功显示出他真正的力量并具有扩张到福建以外的能力
时提出的。郑成功发现清廷急于讲和并迅速作出让步,就充分利用他们的这
种姿态和需要与北京通信而拖延的时间。他在对清廷 1653 年的第一次建议作
出答复后,相信在谈判结束之前不会受到攻击,立即开始把军队转移到沿海
地区。在郑成功的鼓动下,1653 和 1654 年,张名振三次带领远征军进入长
江口,在大运河与长江的汇合处镇江骚扰运河上的交通。①虽然郑成功后来声
称他对自己的军队进行了约束,实际上却利用他们来加强自己的阵地并对清
军保持尽可能大的压力,而没有导致谈判过早破裂。清廷使他有充分理由感
到自己的优越。
第三,清当局和郑成功对谈判的看法相去很远。郑成功把“和议”看成
是一种缓兵之计。而清廷的目的则是“招抚”,就是说,让郑成功心安理得
地投降。这样,双方永远达不成协议。
总计,在 1654 年,郑成功同清廷的和议代表以及派来说服他的郑氏族人
纠缠了差不多有八个月之久。清廷的官员抱怨他没有投降的诚意。1654 年 8
月,顺治皇帝要他表明态度,打定主意不允许郑成功所要求的沿海省份的特
殊地位,并在需要时用武力平定福建。郑成功则指责清廷的官员傲慢无礼,
对他进行威胁,威胁不成就欺骗。郑成功写给郑芝龙的最后一封信,在 1654
年 12 月 22 日被交给清廷;这封信排除了和议的任何可能性。
要理解郑成功的行动,需要考察他的意义含糊的陈述。他要求建立某种
类似朝鲜或交趾那样的半独立或封建王国,由福建、浙江和广东组成。郑成
功可能把这样一种安排正式通知了清廷,同时他不薙发,甚至可能仍奉明朝
正朔。很难说他是把这个领地想象成清廷的一个永久同盟呢,还是一个策划
明朝中兴的地方。当然,从清廷方面看,这样的要求是荒谬的。但郑成功了
解他自己的力量和满族人的虚弱,所以他公开训斥清廷低估了他,并宣称要
进攻他们所控制的长江地区。
当和议的希望逐渐消失,郑芝龙、他的族人和他在北京的家属相应地成
了清廷的负担。现在要加给他们图谋不轨的罪名,证明是容易的。郑成功知
道,如果和议破裂,他的家庭的未来将是悲惨的,但他仍然明白地回答他们
① 赵俪生和高昭一编:《“夔东十三家”考》[47],见《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上海,1955 年),第
154—162 页。
的请求。由于选择政治上的忠诚作为更高的原则,他似乎对父亲缺乏同情。
在郑成功给郑芝龙的最后一封信中,他指出,由于他父亲“自投虎口”,就
必须承担后果。
北伐
早在 1653 年,郑成功就开始认真考虑把战争推进到长江地区。同清廷议
和,使他的计划耽搁了两年,但在 1655 年,他显出比以往更大的决心,要把
计划付诸实行。为此可以举出几个理由。最根本的,也许是郑成功自视甚高;
他感到他有义务把他的控制范围扩大到东南海岸之外。还有就是,处在西南
一隅的永历朝廷,愈来愈与外界隔绝,因此,使明朝的存在在这个国家人口
最稠密和政治上最重要的地区广为人知,是值得一试的。清廷议和在三方面
鼓舞了郑成功北伐的雄心:使他得以增加粮食储备;在清廷能够对他的不妥
协进行报复之前,使他得以增强他对浙江和南直隶进行先发制人的袭击的威
力;使他更加急于显示他的杰出才能并使清廷对拒绝他的条件感到后悔。总
之,在议和失败后,双方都急于一决雌雄。
1655 年 1 月,清帝命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征讨郑成功。
从仲夏至秋,郑成功拆除了大陆上邻近厦门的大多数城市和据点的城墙,连
厦门本身也撤空了。同时,清廷颁布了第一道海禁命令。这样,就划出一条
战争地带,增加了对附近人民或在海上工作的人的损害。济度于 1655 年 10
月到达福建,他的军队由于长途行军而疲惫不堪。直到 1656 年 5 月 9 日,他
才能对金门岛发动一次进攻。随后的战斗被飓风打断,结果清军舰队全被摧
毁。这证实了郑成功的看法,即清廷占领并守住福建的代价将高到它承受不
起。
在海上失败后,清廷转而采取更有效的办法。扩大了沿海地区与敌人进
行贸易的禁令,同时对投降的“海贼”实行特赦和其他引诱。这些政策取得
成果,郑成功的一个将领降清,并交出海澄的军火库。这个据点的丧失,可
能迫使郑成功提前开始他的北伐的第一个阶段。
实际上,北伐不是一个单一的行动,而是一系列中间有间断的行动,形
成四个阶段:舟山和福建东北部,1655 年 11 月至 1657 年 4 月;浙江台州,
1657 年 9 月至 11 月;浙江东南沿海,1658 年 6 月至 1659 年 6 月;长江下游
地区,1659 年 6 月至 9 月。②
为了建立一个在战略上更适合的基地,郑成功在 1656 年秋占领了闽江的
闽安城。他从这里对福州的邻近地区发动进攻并向北推进到三沙湾周围的地
区。在那里,他于 1657 年 2 月歼灭了一支八旗兵有生力量并杀死三个著名的
清军将领。这些轻易获得的成功增强了郑成功认为清军不是对手的看法。
1655 年 8 月,郑成功派他的一个福建水师将领随同张名振远征敌人的“心
腹之地”——即进攻清军在浙江和南直隶的海岸设施。但由于天气不好,这
次出征只到舟山为止,张名振于 1656 年 1 月在那里死去。①此外,那年清军
再克舟山时,另外两个重要的义师将领被杀,第三个投降。这样,到 1657
年秋,就再没有前鲁王的水师将领来引导郑成功进入杭州湾以北和以东他所
② 黎光明:《明末清初之四川》[323],《东方杂志》,31,1(1934 年 1 月),第 171—181 页。
① 见下《郑成功的崛起》。
不熟悉的水域了。因此,尽管郑成功在扩大他在福建的作战基地方面获得成
功,他还是回到厦门,从而结束了他的北伐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时间最短。1655 年夏末在福建为搜集给养进行袭击之后,郑成
功直接扬帆北上,进入浙江的灵江口。他于 10 月初轻易攻下台州。但这时闽
安为清军所袭。郑成功迅即回救,但为时已晚;11 月,他再度回到厦门,遣
散了远征军,准备过冬。第二年春天,他开始一个新的训练计划,第一次创
立了著名的“铁人”军——披铠的壮士。
1658 年 6 月中旬,郑成功再度进入浙江。温州被围困了一些时日,但在
搜集了足够的给养之后,郑成功即把舰队带往舟山,这时的舟山已被清军撤
退一空。当他北去长江口的崇明岛时,他的舰队中途停在羊山岛,在这里遇
上猛烈的台风,损失惨重。仅在一只船上,就有 230 名郑氏亲属和家人牺牲。
战士的士气十分低落,舰队的残余部分回到浙江东南沿海休整。1658 年 12
月,郑成功占据温州附近的瓯江口,把军队分散到沿岸的管辖地过冬。
小说推荐
- 剑桥中国史
- 本书为《剑桥中国史》第1卷的中译本《剑桥中国史》以秦汉时代为第1卷,是由于秦汉以前时代近年出土文物多,有些资料还未得到利用,成书条件还不够成熟。本书征引文献广泛,并重视文献的辨伪和考订工作。有关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佛教的传入、民间宗教、佛道二教的关系等方面论述更详。本书充分利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5章
-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 一部有内容的基础性的中国史著作:即按当时的知识状况写一部6卷本的著作。从那时起,新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新方法的应用和学术向新领域的扩大,已经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史的研究。这发展反映在《剑桥中国史》现在已经计划出15卷,但仍将舍弃诸如艺术史和文学史等题目、经济学和工艺学的许多方面的内容,以及地方史的全部宝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2章
- 剑桥版倚天屠龙史
- 《剑桥版倚天屠龙史》作者:Dr.Jean-PierreSean译者:新垣平以倚天屠龙记作为参考而写出来的爆笑历史 作者:所写的《剑桥版倚天屠龙史》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三国纪
- 曹操完全没有想到会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的抵抗,只好自己一把火烧了战船,退回北方。从此,南北划江而治,东汉帝国也分裂为三个独立王国:魏、蜀、吴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三国纪》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他是汉武大帝,他的国首度成为全球第一帝国 作者:所写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2章
-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 有理由认为,未来的世界舞台,将是三大文明唱主角。哪三大文明?西方现代、伊斯兰、中华。是这样吗?是。请看世界地图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
- 郑庄公命令各部,只要看见大旗一挥,就击鼓进军。他的手下一箭射去,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章
- 中国帮会史
- 文案 中国之有帮会,已经有三百年悠久的历史了,可是没有相当的机会把它露布出来,因为过去满清政府是把帮会当做仇敌的,干脆说,帮会也确是它的仇敌,因为帮会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反清复明 本书作者刘联珂先生,本身就是帮会中的一个“同志,他对于帮会的一切,知道得太多。刘联柯加入帮会、追随“洪门”诸大哥三十余年后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