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继
续奉永历正朔,但开始像独立王国的统治者那样治理台湾,制订税制,规范
渔猎,分配土地,并傲慢地要求吕宋的西班牙总督“进贡”。
当郑成功的个人要求同他的追随者的私利发生矛盾时,他对这个他精心
培育起来的组织的权力开始瓦解。这在下述事情上表现得特别明显:1662 年
3 月,他命他的长子郑经和留守厦门与金门的将领放弃这些岛屿,携家眷去
台湾。由于知道台湾很艰苦,他们拒绝服从。郑成功愈来愈不顺心,他惩治
部下的不道德行为,严厉到近乎疯狂。
① 张诚孙:《中英滇缅疆界问题》[28](北京,1937 年),第 19—23 页;维克托?B.利伯曼:《缅甸洞吾
的地方改革》[342],《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学报》,43,3(1980 年),第 548—549 页。
① 蒙亭昂:《缅甸史》(纽约,1967 年),第 149—150 页。
1662 年 6 月,当郑成功得知郑经与乳婢奸生一子,情况就变得危急起来。
他立即下令处死郑经、乳婢、孩子,甚至他的妻子,因为她失于管教。当他
部下的将领试图用乳婢母子的头来使他消气时,他愈加愤怒,下令把他们一
同处死。这些稀奇古怪的事,在其他将领之中引起相互猜疑,于是开始叛变。
清水师封锁的影响也显露出来,这导致更多的官员叛变。
这时郑成功还得知永历皇帝被俘,也许已被杀。他由此感到的绝望,加
上他父亲在 1661 年 11 月 24 日被清廷处死的消息以及儿子的违抗,使他精神
上受到严重打击,遂一病不起。他于 1662 年 6 月 23 日死于台湾,死因可能
是精神错乱和它所引起的某种疾病的综合症。②时年 37 岁。
张煌言和他的抗清战士在浙江福建沿海的骚扰活动失败。他几次请求监
国鲁王复出,再给中国人民一个中兴明朝的机会。但是鲁王已经病重,于 1662
年 12 月 23 日死于气喘病。
厦门的将领拥戴郑经为他的父亲的继承人,在他和得到台湾文武官员支
持的郑成功的弟弟郑袭③之间,展开了一场权力斗争。郑经暂时击败了他在台
湾的反对者,并保住了福建的基地,但福建于 1664 年被清军接管。虽然他和
他的儿子保持郑氏在台湾的统治有 20 年,但“明”作为复兴的号召,已完全
失去力量,它只使人想起过去的伟大。
② 关于这次处死,官方资料没有记载。5 月 19 日和 25 日的日期,分别来自杨德泽的《杨监笔记》[610](康
熙时期(1662—1722 年);重印,上虞,1916 年),第 28 叶,和邓凯的《也是录》[508](晚明时期[1368—1644
年);上海重印,1896 和 1936 年),第 351 页。
③ 郭影秋:《李定国纪年》[300],第 27—30、186 页。
第 12 章 明代的历史著述
引言:若干普遍趋势
明朝统治的将近 300 年,很难说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
发生的变化,触及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历史编纂学就其最广泛的意
义来说,也不例外。虽然革新是在一个长时期内逐渐发展的,但整个来看,
明朝最后 100 年的历史著述与最初 100 年的区别相当大。区别明显地表现在
质量和数量上。在这一章里,将对这些变化作详细的阐述。这里可以把它们
概括为对原始资料的一种更为批判的态度,这在 16 世纪变得逐渐明显,并使
后一时期区别于较早的时期。
16 世纪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使更多的人有能
力接受文化教育。识字的人大量增加,对读物(包括历史著述)的需求也增
加了。这个普遍趋势的一个方面,是科举考试录取名额的大量增加。这些人
也是历史著述预期的读者。考中进士(他们构成历史出版物的作者和编者的
大多数)的平均数从 1388 至 1448 年间每三年约 150 名增至 1451 至 1505 年
间每三年 290 名和 1508 至 1643 年间每三年 330 名。①在 16 世纪,跟书籍和
知识的普及同样可喜的,是印刷术和出版事业的发展。据一位专家说,在明
朝的后半期,印刷“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如果没有超过以前各个时期,
也与之相等。”①的确,明朝在文化思想上的突出成就不能与前此各个时期相
提并论。在历史著述领域也是这样。历史著述方面的重要革新在这之前就出
现了,到了明代成为历史著述的榜样。突出的例子是《史记》和《汉书》的
纪传体之于正史;《资治通鉴》之于编年史;《通鉴纪事本末》之于记事史;
《通典》和《文献通考》之于政书。以上仅举了最重要的类型中的少数几种。
已故的吉川幸次郎教授论证,律诗无疑在唐代达到了发展的最高阶段,以后
再也不能企及。②
但是,在唐宋时代只有相当少的能读会写的人具有欣赏以至模仿大诗人
的能力,而在随后的时代,这种人的数目大大增加了。吉川幸次郎认为,更
广泛的社会阶层对过去文化成就的分享的增长,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他暗
示他的这个看法并不只限于诗歌方面。看来这也适用于历史著述;有独创性
的早期样范为愈来愈多的人所知,他们于是在自己的历史著述中也加以采
用。
在这里对我们所说的历史著述作些说明,也许是适宜的。它包括按中国
传统分类法中的史部所列入的著述:
① 拉尔夫?C.克罗采:《国姓爷与中国民族主义:历史,神话与英雄》[130](坎布里奇,1977 年);唐纳
德?基恩:《国姓爷的战事:近松的木偶戏,其背景与影响》[284](伦敦,1951 年)。
① 谢国桢:《清初东南沿海迁界考》[220],见《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221](上海,1934 年),附录Ⅱ,
第 290—328 页。
② 庄金德:《郑氏军粮问题的研讨》[112],《台湾文献》,12,1(1961 年 3 月),第 55—66 页。方豪:
《由顺治八年福建武闱试题论郑氏抗清的主力》[155],《大陆杂志》,22,6(1961 年 3 月),第 1—20
页。
1.分为本纪、志、表和列传的纪传体官修史书或正史
2.私人或半官方编写的与纪传体正史类似的别史
3.官修的和私人撰述的编年史
4.纪事本末体史书
5.大多限于一个时期或某件事情的杂史
6.皇帝和大臣的诏令奏议汇编
7.传记
8.职官志
9.政书
10.地理志,包括方志
对以上著述,还应加上子部中的一些类目:
1.大多分在兵家类的有关军事和边防的著述
2.分在杂家或小说类的政书
这种分类法在各种目录中不尽相同。①有许多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列入
子部的书或整批的书,在其他目录中列入史部,奏议集在《四库全书总目》
中列入史部,而在别的地方列入集部。
除去这些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述之外,另有许多著作对历史研究可能很
重要。某一作者的文集可能包含对奏议的补充和作者的友人们的传记材料;
关于作者访问过的有趣的地方或作者参与过的事件的记述;有关历史或政治
问题的志、论、说;以及与友人和同事的往来书信。作者的文集中有时甚至
有短篇历史著作,而在任何书目或目录中均未提及。此外,有许多小说和剧
本应当看成是它们所产生的时代的文化史和社会史的原始资料。最后,明代
的诗歌也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应看成是历史研究的资料。②
明朝头 100 年的历史著述的特点,是政府编纂庞大的全集。进行这种汇
编是继续元代和更早朝代的传统。第一部这类作品是《元史》,编于洪武年
间,随即刊印。接着是永乐时期的主要汇编:朱熹和其他宋代学者注解的《四
书大全》和《五经大全》,以及理学著作集《性理大全》。与历史有关的是
《历代名臣奏议》,1416 年编,自商周以迄宋元,和著名的《永乐大典》,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汇编工程。虽然它原有的 12000 册①到 18 世纪仅存十
分之一(现存更少),但它收录了有关宋、元和明初历史的一些佚文秘籍,
使其免于全部失传。含有元代驿站组织资料的《经世大典》(1331 年)和其
他著作,使我们能够推想元代的驿站制度。①
① 石万寿:《论郑成功北伐以前的兵镇》[471],《幼师学志》,11,2(1973 年 6 月),第 10、18 页。
小说推荐
- 剑桥中国史
- 本书为《剑桥中国史》第1卷的中译本《剑桥中国史》以秦汉时代为第1卷,是由于秦汉以前时代近年出土文物多,有些资料还未得到利用,成书条件还不够成熟。本书征引文献广泛,并重视文献的辨伪和考订工作。有关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佛教的传入、民间宗教、佛道二教的关系等方面论述更详。本书充分利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5章
-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 一部有内容的基础性的中国史著作:即按当时的知识状况写一部6卷本的著作。从那时起,新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新方法的应用和学术向新领域的扩大,已经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史的研究。这发展反映在《剑桥中国史》现在已经计划出15卷,但仍将舍弃诸如艺术史和文学史等题目、经济学和工艺学的许多方面的内容,以及地方史的全部宝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2章
- 剑桥版倚天屠龙史
- 《剑桥版倚天屠龙史》作者:Dr.Jean-PierreSean译者:新垣平以倚天屠龙记作为参考而写出来的爆笑历史 作者:所写的《剑桥版倚天屠龙史》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三国纪
- 曹操完全没有想到会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的抵抗,只好自己一把火烧了战船,退回北方。从此,南北划江而治,东汉帝国也分裂为三个独立王国:魏、蜀、吴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三国纪》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他是汉武大帝,他的国首度成为全球第一帝国 作者:所写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2章
-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 有理由认为,未来的世界舞台,将是三大文明唱主角。哪三大文明?西方现代、伊斯兰、中华。是这样吗?是。请看世界地图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
- 郑庄公命令各部,只要看见大旗一挥,就击鼓进军。他的手下一箭射去,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章
- 中国帮会史
- 文案 中国之有帮会,已经有三百年悠久的历史了,可是没有相当的机会把它露布出来,因为过去满清政府是把帮会当做仇敌的,干脆说,帮会也确是它的仇敌,因为帮会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反清复明 本书作者刘联珂先生,本身就是帮会中的一个“同志,他对于帮会的一切,知道得太多。刘联柯加入帮会、追随“洪门”诸大哥三十余年后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