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宝姐姐

第84章


欲随流水过江堤,浪卷残红只见水声急。
    但愿春来早,新枝破旧泥。食桃遣子种堂前,处处忆及昔年桃花期。
    众人皆赞其立意。
    而后是李纨的《如梦令》,众人看去,正是:
    唯赞粉霞红渍,满江红绸绿脊。寒彻入深秋,不见昔时鲜丽。须记,须记,桃李满枝悬系。
    黛玉笑道:“大嫂子也是见花便思果的!”
    探春道:“你不是,便拿来看看!”说罢,众人皆去看黛玉的《唐多令》:
    雨沥沥春寒,红桃绿柳团。茜纱笼、月下树前。粉渍脂痕发几朵,如蝉翼,欲生烟。
    懒记前世缘,酡颜醉饮酣。看今生、喜乐平安。霜色染了白发去,把酒唱,庆余年。
    探春笑她:“怪不得没了果子,竟是叫你摘了桃花酿酒去了!”
    宝铉道:“我还不如酿酒呢!”便又去看宝铉的《西江月》:
    袅袅婷婷妙妙,姿娉娉、影娇娇。新芽颤颤覆红绡,春尽寻芳需早。
    碧玉绯桃艳曜,莫停足、太妖妖。峰顶飒飒雪飘摇,万丈朝霞轻绞。
    不待众人多说,宝铉先问起迎春来:“迎春可得了?”
    迎春道:“我这《临江仙》只得了半阙,却是续不上了!”
    宝铉伸手拿过,只见上头写道:
    金镂玉砌雕百兽,琉璃塔锁红妆。榴花开处两茫茫:见桃结子儿,得碧瓦华裳。
    宝铉道:“太过悲凉了!我且替你收着,等你什么时候能续上这后半阙了,再来寻我要!”
    众人还想去抢来瞧,宝铉冲着王熙凤使了个颜色,凤姐忙说:“急什么,咱们这儿不还有个作诗的?”
    黛玉心思聪慧,忙接道:“可不是?就她不一样,咱们闹她去!”
    惜春在一边却是已经写出一首《桃花行》来:
    素绢一匹新裁染,翻了胭脂渍点点。
    巧手扎出花千朵,道旁柳边俱焰焰。
    北风凛凛雪萧萧,白梅胜雪红梅娇。
    自来梅花多傲骨,今日偏来诉其刁。
    八月金秋桂香暖,酷暑莲香逾清寒。
    春来漫山报春至,冬梅冷香惹人叹。
    风乍起入骨侵衣,香苦寒吹烬余晖。
    素衣锦裘桃花妆,雪落无香亦芳菲。
    众人笑道:“好一首桃花行,竟是将梅花贬了个干净!”
    黛玉扶着雪雁笑岔了气:“这诗咱们看看便罢,若叫哪个假道学瞧见了,那可不得了!”
    惜春昂首道:“我倒不是不爱那梅花。只是世人多言行不一,当真有些个风骨也就算了,若偏要人云亦云、牵强附会的赞那梅花,倒是给梅花抹黑呢!”
    宝铉道:“想的忒多!我只瞧着你赞了桃花,那便是好的。”
    “算是奇葩!”黛玉笑道。
    宝铉道:“回头我叫人将这诗刻了碑来,就立在这桃花岛前!既是上了桃花岛,自然是要将桃花夸上天去的!”
    凤姐掰着指头数道:“兰花、荷花、桂花、菊花、梅花,还有好些个没数到的,这兰花行、梅花行、这花行那花行,可有的写了!”
    宝铉拉着惜春起身道:“你且写着,咱们先去看看,这石碑往哪儿放去!”
    宝铉同惜春走在前头,众人说笑着,将桃花岛走了大半。
    这桃花岛虽说是岛,不过也就是说四五间屋子大小,中间留了小小一块地儿放桌椅,四周除了桃树就是石子儿小道。
    只是那些小道岔路繁多,死胡同也不少,放不至于一眼就将整个岛看尽了。
    走了有半盏茶的功夫,又回到了弃舟登岸之处。
    宝铉拉着惜春上前几步,“你瞧,我叫人把石碑放这儿可好?桃花岛就这一处是可以靠岸的,但凡要上岛的,须得先瞧过这诗!”
    惜春笑道:“好极!不爱这桃花,便也不必上岛了!”
    二人说的正高兴,却忽听的湖中有人在喊话。
    宝铉忙叫白芍带着众人往桃花林中先避一避,自个儿却带着红杏上了船、往湖中去了。
    湖中正停着两艘乌篷船,原是雷克祌祌一时兴起,带着三五知交好友前来踏春。
    宝铉身份最高,雷克祌少不得为几人一一引见。
    因在船上,万事不便,宝铉便讲一概行礼全免了。
    原想要交代船夫几句话,宝铉看了半晌,却发现那船竟是雷克祌自个儿在摇,另一船却是林赫玉管着桨,不由急道:“好好儿的,船夫哪去了?”
    雷克祌道:“这不是来踏春吗,需得自个儿掌桨才有趣儿!”
    宝铉瞪他一眼,“再没有在家里头踏青的!”
    一旁的薛蟠问道:“旁的不提,咱们可是定好了一会儿要去桃花岛上的。你那儿都是些什么人,方才远远的恍惚瞧着有不少,都叫避一避吧!”
    “桃花岛?你们还是往梅花岛上去吧!”
    “梅花岛这会儿不就只剩下些树杆子了?去那儿做什么?”薛蟠奇道。
    宝铉却不搭理他,转头对林赫玉道:“你家妹子在呢!”
    林赫玉蹭的站起身来,险些没把小船给弄翻了!他一面去取船桨一面喊道:“走走走,看梅花去!”
    雷克祌摇了摇头,问清了宝铉还要在桃花岛呆多久,便带着众人往梅花岛去了。
    等雷克祌带人来到桃花岛,却见靠岸的地方已是一片狼藉。
    一时有人笑道:“雷兄果真十分敬重长公主!”
    雷克祌摇了摇头,抬手招来一个在摆弄山石的工匠。
    “这是在做什么?”
    那人擦了把额头上的虚汗,诚惶诚恐道:“回驸马爷,小的来磨刻石碑。”
    “驸马爷!”一群人笑出了声。
    林赫玉道:“你当唱戏呢?”
    一旁有一个长公主府的管事,听见“驸马爷”三个字,脸色一阵青白,一拍脑门子迎了上来。
    “给额驸爷请安,给各位爷请安。这工匠是外头寻来的,不懂规矩......”
    “无事。”雷克祌摆了摆手,“长公主要你们做什么?折腾这么大动静。”
    那管事道:“长公主起了个诗社,荣府四姑娘得了首好诗,便要刻成碑立在这儿......只是小的虽将诗抄录下来了,却没一笔好字来配,正愁着呢......还请额驸爷赐下墨宝。”
    薛蟠指着林赫玉到:“你眼前立着个翩翩探花郎,合该找他去!”
    林赫玉看了看右手边的人,摇了摇头,转身指着薛蟠身后一直静立这的人道:“找范时综去,我不过写些个馆阁体罢了,刻成碑是不行的。他家学渊源,写的一笔好字!”
    范时综便是在雷克祌船上的另一人了,出身京中范家。因是嫡幼子,家中倒也算宠爱,也不必同兄长们一般去考功名。
    至于林赫玉身边那位,倒是没人敢叫他写。
    除了范时综,他是雷克祌自幼便相识的,剩余四人相互间都是熟识的:一是雷克祌,一是薛蟠,一是林赫玉,还有那个便是微服而来的乾隆了。
    因范时综从未见过当今圣上,乾隆索性暗示三人替自儿隐瞒了身份。
    方才宝铉与几人相见时,也是雷克祌悄悄给提了醒儿。
    乾隆的御笔若是写了下来,只怕宫里头就该赐下工匠来了!
    话分两头。
    范时综接过纸头一看,上面竟写着一首古体诗。
    许是管家抄录的,字写的实在难看。
    范时综道:“现下没笔没墨的,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写。倒不如我背熟了回家去再写出来了,明儿便使人送来。”
    雷克祌道:“到不必如此,把这纸带回去便可。记得快些使人送来便是!”
    范时综回到范府,先给各处长辈问了安,方回到自个儿的书房。
    铺好了宣纸研好了徽墨,提笔一蹴而就。
    而后看着这诗念道:“风乍起入骨侵衣,香苦寒吹烬余晖。”
    那日在船上他便瞧见了桃花岛上,有两人正站在立碑之处说话,倒是比后头的看的清楚些。
    后来长公主已见过,那剩下那人便是写了这首《桃花行》的荣府四小姐了!
    正想着,范时综将抄录好的纸小心收起来,又铺开一纸,取来朱砂、藤黄等,提笔作画。
    画上一十四五岁的女子,身着白色单衣、外罩红色大麾,挎着一篮子绢花,正踮着脚儿一个个给槐树系上。
    范时综细细把桃花行抄写在一边,想了想,自个儿在后头加了两句:
    雪凝佳人朱色钗,提篮移步饰古槐。
    碧桃映雪人映桃,朱笔丹青聊遣怀。
     
  ☆、第78章 波澜偏心
波澜起刑氏乱手脚偏心眼贾母忙弄权
    王熙凤带着秋榉、秋梓去了江南,临走前好歹把四冬调教了出来。
    冬桦、冬柏仍给贾赦使,冬柘、冬梣成了邢夫人身边的一等丫头,四夏为二等,忙乱了大半个月,幸而凤姐原就定好了章程,倒也没出什么大岔子。
    这日邢夫人如同往常一样,一大早儿先去给贾母问了安,又亲自将迎探惜、李纨母子送回了大观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