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万历朝鲜战争

第2章

设置字体大小:

  北条家族的主要人物和小田原城的部分居民被集中在一起,丰臣秀吉的手下在这里宣读告示:“今有北条家族北条氏政扰乱国家刚愎自用,关白统帅天兵予以讨伐,现氏政氏直自知罪孽深重,已自裁以谢天下,大道寺政繁松田秀治背弃旧主,勒令自裁,挑起战争的猪俣邦宪处以磔刑,原属北条家族的关东封地归德川家康所有,小田原城归大久保氏所有,北条家族其他有功成员另有封赏,今关东已平,此乃天皇仁德之功也,关白将继续对陆奥蕃国进行征讨,国家统一指日可待也。”念完之后,众人一片欢呼。随后几百名北条家的“死硬”分子被捆绑押来,准备行刑。
  傍晚时分,海边,落日残阳,几只海鸟在天空中翱叫,一位男子带着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海边风尘仆仆地赶着,夕阳在他们身后拖着长长的影子。
  “大冢叔叔,我们要去大明吗?”女孩问。
  “是的。”男子答。
  “大明在哪里?是个什么地方?”女孩问。
  “在大海的另一边,是个很大的地方。”男子答。
  “有多大?比小田原城大吗?”女孩继续问。
  “听去过的人说,坐马车三天三夜也走不完呢。”男子答。
  “啊?这么大呀!”女孩惊讶道。
  “那隔着大海,怎么过去呢?”女孩继续问。
  “坐船过去,先去朝鲜,再从朝鲜去大明。”男子答。
  “怎么不直接去大明,要从朝鲜绕道呢?朝鲜是个什么地方?”女孩仰着小脸,满脸疑惑。
  “大明对我国实行海禁,如果有日本人渡海过去,会被抓起来。”男子说。
  小女孩做了一个吃惊的表情,问:“他们怎么对日本人这么不友好?”
  男子没有回答。小男孩一直跟在男子的后面,没有说话。
  “大冢叔叔,我们到大明后,靠什么生活?”女孩接着问。
  男子笑着摸了摸女孩的头说:“我可以开武馆,教大明人日本的刀法。”
  “哦。”
第二章 战争前的日本国内形势
  一五九一年,日本京都。
  一所幽静齐整的院落内,松柏相间,初秋的风吹动高大的树枝瑟瑟作响,一位二十岁的年轻人坐在大树下,正在临摹。一位中年人走了过来,年轻人仍沉浸其中,中年人咳嗽了两声。
  “哦,皇叔。”年轻人抬头说道。
  “陛下今天画得是什么?”中年人问,随即凑过去看了一眼。
  “哦?陛下对这个也感兴趣?”中年人继续问。
  后阳成天皇笑了笑。
  “皇叔最近在忙些什么?”后阳成天皇问。
  “关白快回来了,眼看一百多年的战乱就要结束了,我正在筹办关白回来的欢迎仪式。”和仪亲王说。
  “皇叔干的是正事。”后阳成天皇说。
  “国家就快统一了,陛下有何感想?”
  “统一好啊。”
  “统一是好,但要看统一于谁。”和仪亲王说。
  “皇叔有什么想法?”天皇问。
  “陛下是知道的,统一之后的国家必由秀吉来主宰,北条氏政一死,无人能制衡他,陛下要留心目前的局面。”
  “皇叔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天皇笑了笑。
  “陛下,乱才便于治,安定只会使皇室权利进一步旁落,陛下要三思啊!”和仪亲王说。
  “秀吉对皇室一向尊重,向来维护朕的权威。”天皇边画边说。
  “陛下此言差矣,他之所以维护陛下权威,是要借陛下的威信来帮助他统一,一旦国家统一,陛下就再也没有利用的价值了。”
  天皇问:“那皇叔打算怎么做?”
  “制衡。”
  “如何制衡?”天皇问。
  “德川家康。”亲王说。
  “战争结束后,陛下可对德川家族予以封赏,提高他们的威信,借以打击秀吉。”亲王继续说。
  “国家内乱,皇室连生存都困难,我可不想即将统一的国家又陷入内战。”
  “陛下,你错了,只有维护皇室的权威才能避免内乱,而要维护皇室的权威,就必须在大名中实行分权,这样陛下的地位才会稳固。”
  后阳成天皇完成了最后一笔,舒展了一下身体。
  画完画,天皇请和仪亲王吃了早点,喝了早茶,和仪亲王走后,天皇的师傅走了出来。
  两人一番交谈后,天皇的师傅说:“自平安时代中期以来,皇权旁落数百年之久,事实证明,国家大权掌握在皇室手中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掌握在大名手中只会造成国家的混乱,陛下该考虑了。”
  “各大名中,也就是秀吉对我还算尊重。”天皇说。
  “陛下,你不要糊涂,他尊重你,是因为他要借助你来对付其他大名,正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这个道理。陛下,现在正是一个机会。”
  “哦?”
  “秀吉不会满足于现状,下一步将会对大明用兵,正好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削弱他。所以陛下要全力支持他,让这些自作聪明的大名们在这场战争中灰飞烟灭吧。哈!哈!哈!”说完这些,天皇的师傅笑了起来。
  “你怎么就敢断定我们的神勇大将军就一定会负于大明?”天皇问。
  “秀吉,匹夫也,他出身卑微,只有靠不断杀伐来掩饰内心的自卑,常言道,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大明地大物博,岂非秀吉能够撼动,我们的关白目前缺乏的正是这种自知之明。”
  天皇沉思片刻说:“本国历代有识之士,无不将征服大陆作为最高理想,依你说来,那块土地岂不永远不可征服?”
  天皇师傅精神一抖说:“看来陛下还是胸怀大志,为什么北方游牧民族持续不断南侵中原,因为这是一种习惯,一种生存的习惯,同样,我们也要在骨子里树立起这种习惯。日本是个岛国,生存环境恶劣,远离大陆的权利中心,只有征服大陆,日本才有未来,不征服大陆,日本永远没有未来。九百年前,我们跟唐军大战白江口,结果以我们的失败而告终,那是我们第一次面对中土,从此,我们意识到大唐的强大,此后,日本不断学习大唐文化,正是这种学习,给日本带来了先进的治国理念和文化,也正是这种学习,使我们在面对大唐的时候,感到深深地压力和自卑,只有彻底征服他们,才能消除这种压力与自卑。想战胜他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目前现实的是,我们先在大陆上打下一块地方,固守之,把它作为沟通大陆和本土的桥梁,这样,我们就具备角逐天下的资格,不像现在这样,隔着茫茫大海,谈论一切都无济于事。不管怎样,目前还是要树立陛下的权威,削弱各大名。”
  听完天皇师傅的话,后阳成天皇说:“我真正担心的却是另外一个人。”
  天皇的师傅笑了笑,然后说道:“我知道他是谁。”
  天皇半天不做声,然后抬头望了望初秋的天空。
  一五九一年九月四日,丰臣秀吉在对九户城的男女老幼全部杀光的情况下,终于完成了日本的统一,结束了日本一百五十年的战国时代。
  战争之后的丰臣秀吉回到了京都,觐见了天皇。
  “关白终于回来了,辛苦了。”后阳成天皇喝了一口茶说道。
  “陛下,臣送给你的茶叶好喝吗?”丰臣秀吉问。
  “喝着关白的茶就像品尝着今天的胜利一样甘甜,关白你说是吗?”
  丰臣秀吉笑了笑说:“是啊,只是这一天来的太慢了,不过还好,我的计划并没有被打乱。”
  天皇笑着问:“怎么?关白还有打算?不准备好好休息?”
  “国家的统一只是第一步,目前国内局势并不稳定,各大名面服心不服,还具备相当的实力,有的还打算制造事端,我打算借出兵朝鲜的机会,向各大名征兵,这样可以借机削减他们的实力。”丰臣秀吉说。
  “只怕他们未必肯听你的。”天皇说。
  “日本是岛国,资源匮乏,若想有所图,必须向外发展。我计划是这样的:征兵五十万,三个月内打败朝鲜,接着从朝鲜渡过鸭绿江,进入辽东地区,然后入关,半年之内攻占顺天府,接着大军南下,渡过长江,占领应天府,然后,南下印度,最终建立一个由‘日本朝鲜大明印度’在内的大帝国,这是臣毕生的梦想。实现这个梦想,将会使各大名分封到更多的土地,我想他们会支持,如果谁不支持,我必将讨伐之。”丰臣秀吉神采飞扬地说。
  “只怕战胜大明没那么容易,朕担心关白久战不下,最终无功而返,毁了关白一生的荣誉。”后阳成天皇说。
  “陛下,千百年来,日本一直处在大陆之阴影下,喘不过气来,征服大陆改变岛国现状是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现今万历被属臣们压制,无所作为,北方抵御蒙古,每年都耗费大明巨额钱财,昔日居住在大明东南沿海的一些本国流民竟让明王朝无可奈何,由此可见大明军队战斗力十分有限,且其武器装备落后我国,至于朝鲜,二百年没有战争,国王昏庸无能,党争激烈,重文轻武,兵备松弛,反观我国,国家刚一统,士气正旺,百战余生后的军队战斗力正处于高点,此时正是对外出兵的最佳时候,臣也希望陛下能前往顺天府居住,至于臣之荣誉,臣出身寒微,为贵族们所不齿,臣唯有鞠躬尽瘁,才能遮众人之口,以报陛下信任之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