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朝鲜战争

第11章


  曹公公沉默了一会,说:“我们速速回去,做好准备,日军要来搜山了。”
  “我知道郑吉的山寨,要不要带人打下来?”大冢问。
  “这个以后再说。”曹公公说道。
  第二天,从北方返回的日本兵,愤怒地对水原剩下的居民进行了屠杀。
  白氏兄妹和剩下的人护送郑吉到了汉城,找了家客栈对郑吉的伤口进行了处理,处理完了伤口,白诚随将白莫雪支了出去。
  “我跟着你十五年了,只到今天,我才发现我对你根本不了解,经常来我们山寨的那个人是不是倭寇?你是不是投靠了倭寇?你为什么要杀害自己的同胞?这次计划是不是你把消息泄露给了倭寇?”白诚随抓住郑吉的衣领问道。
  郑吉推开了白诚随,说:“你我都跟王廷不共戴天,现今国家大乱,我的理想不再是当个山寨首领,而是成为王,现在倭寇来了,他们能够帮我实现这个理想。”
  白诚随“哗啦”一声拔出了刀,架在郑吉的脖子上。郑吉面不改色地说:“我的命你已经救了好几次,想拿去,你就拿去吧。”白诚随忿忿的收回了刀,带着白莫雪离开了汉城。
  水原一战,由于情报上的失误,石田三成勒令铃木一介自杀。
  水原之战后,朝鲜王廷升李元吉为京畿右道防御使。
第九章 大同江之论
  临津江战役失败后,日军占领了开城,消息传来,平壤城内又是乱成一团麻,李山海以误国罪被免除领议政职务,柳成龙被任命为领议政,为了让西人党为国效力,宣宗又起用已被罢免的西人党成员崔兴源为领议政,同时遣使向明朝求救。
  六月九日,小西行长的部队到达大同江南岸,此时的平壤已近在咫尺。平壤城内的宣宗正酝酿着往哪里走的时候,小西行长的议和书来了,宣宗派出了李德馨前往谈判。李德馨乘船来到了大同江江心,迎接他的是宗氏外交僧景辙玄苏和门人柳川调信。景辙玄苏见到李德馨后,“哈,哈,哈!”地笑了起来,李德馨阴沉着脸。
  “李大人别来无恙啊!”景辙玄苏用汉语问道。
  “你们来了,我怎么能不好呢?不然怎么迎接你们呢?”李德馨说。
  “迎接?我们看到不是迎接,而是你们的王不断后退哦。”景辙玄苏说。
  “哈哈。”李德馨轻轻一笑。
  “现在还不是迎接的时候,我们还要请一位尊贵的客人来欢迎你们。”李德馨接着说道。
  “哦!不知是哪位?”景辙玄苏问。
  “哈哈哈!”李德馨大笑起来。然后说道:“阁下以智慧而闻名,竟然会问这么弱智的问题,当然是我宗主国大明。”说完,双手做了一个恭敬的姿态。
  “哈哈哈!”景辙玄苏也大笑起来,接着说道:“你难道不知道,我们这次就是要去会会你们所谓的宗主国,我看他们是没有胆量迎接我们,你们还是早日让开道路,让我们过去,以免自取灭亡。”
  “我国视大明如父,宁为玉碎,也不会让你们前进一步。”李德馨斩钉截铁说。
  景辙玄苏尴尬地笑了笑,说:“你们视大明如父,大明未必视你们如子,如果贵国成了我国的属国,我们还可以考虑在大明那边给你们一块土地呢。”
  “看来阁下这么喜欢做白日梦,我劝尔等还是速速返回,大明一旦插手,尔等将会玉石俱焚。”李德馨说。
  “大明?”景辙玄苏讥讽道:“昔日,流落到大明的本国武士都令他们无可奈何,还要靠民间组织力量对付,几十个日本武士都可以打到南京城,沿途的军队望风而逃。如今整个大明朝廷陷入瘫痪,北方蒙古每年进犯,别说援助你们,他们自身都难保。汉人有句话,‘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你该醒醒了。”
  “哈哈哈!这句话用在你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大明从来都没有把沿海的倭贼当回事,大明对倭贼的策略是疏导,以贼制贼,到了较起真的时候,还不是一网打尽。阁下既已遁入空门,理应四大皆空,以慈悲为怀,而今尔等倭贼不习王道,侵我国土,烧我宗庙,屠我臣民,我看阁下是玷污了佛家的清誉,就不怕因果报应吗?”李德馨说。
  “哈哈!阁下果然口舌伶俐,我这次前来,正是顺应佛家旨意,希望双方永停刀戈,减少生灵涂炭。你们的王行暴政,我们天兵前来正是为了救贵国厮民于水火,可惜尔等如此执迷不悟矣!”景辙玄苏反击道。
  “救我们,真是笑话,你这妖僧还有什么资格妄谈佛家旨意,跟你费口舌,实乃对牛弹琴。”李德馨怒道。
  “如此冥顽不灵,那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请回吧。”景辙玄苏最后说道。
  看着李德馨的船缓缓离去,景辙玄苏表情复杂地望着江面。
  “怎么样?”景辙玄苏回来后,小西行长问道。
  景辙玄苏摇了摇头说:“没想到朝鲜方面这么强硬,他们是不是从大明那边得到了什么?”
  “这个李德馨是李山海的女婿,但实际上是柳成龙的人,据我掌握的情报,柳成龙一直在跟大明秘密联系,而且据平壤城的线人汇报,辽东抚镇林世禄目前正在平壤城内。”小西行长说。
  “他来干什么?”景辙玄苏问。
  “还不是来看看朝鲜战况如何。”小西行长说。
  “依你看,大明会不会出兵朝鲜?”景辙玄苏问。
  “你怎么问这么愚蠢的问题,我们打朝鲜不正是为了大明,现在是要速战速决,尽快使朝鲜臣服。”小西行长说。
  平壤城内,宣宗得知谈判破裂后,准备动身北上。第二天,宣宗在领议政崔兴源右议政俞泓大臣郑辙的陪同下离开平壤,前往义州,留下左议政尹斗寿都元帅金命元巡查使李元翼镇守平壤。平壤的民众得知宣宗要走,都拖家带口的跟随宣宗一起北上。
  留守的尹斗寿金命元迅速组织城中守军做好守城准备,李元翼带兵到大同江上游去截流。这日清晨,南岸日军发现大同江水位下降,顿时高兴的欢呼起来,日军一试水位,齐腰,小西行长立即命令日军渡江。看到日军开始过江,尹斗寿命人在城头放信号弹,上游的李元翼看到信号弹后,开始放水,奔腾的江水涌来,正在过江的日军迅速被江水冲走,小西行长急命渡江日军回撤。
  接下来,日军开始建造木筏,建造完毕后,小西行长部开始渡江,日军过江后屯扎在平壤城南城外。
  小西行长看了看平壤城的布防情况,宗义智便问道:“你打算怎么打?是打一城,还是打四城?”
  “我军只有一万多人,如果合围的话,兵力分散,我看就攻南门,让其逃出即可,我们的任务只是占领平壤城。”小西行长说。
  十四日清晨,日军开始攻城,尹斗寿金命元组织守军反击,打退了日军三次进攻,傍晚时分,日军停止了进攻。
  “金元帅有什么想法?”结束了一天的战斗后,尹斗寿向金命元问道。
  “议政有什么主意?”金命元问。
  “现今王廷能调动的只剩下镇守平壤的这一万兵马,所以我们要保存实力,我看还是放弃平壤,我们让这一万兵马去义州保护王廷,这才是最紧要的。”尹斗寿说。
  金命元捋了捋胡须道:“议政大人才是老成谋国啊!”
  当天夜里,朝军撤出了平壤前往义州。
  宣宗带着王室和大臣前往义州途中,天降大雨,宣宗忍饥挨饿,又遭淋雨,且一路上听着百姓哀嚎的声音,宣宗心情沮丧到了极点,突然马车车轮撞到了路边的石头上,宣宗从车里滚了出来。宣宗两手撑在泥泞的地面上,望着天穹中的雨丝,宣宗“哀嚎”了起来,柳成龙慌忙扶起了宣宗。
  “寡人真想就此了却啊!”宣宗说道。
  柳成龙连忙说道:“殿下万不可有此念想,昔日英宗皇帝被俘后,忍辱负重,终于在八年后重登大统,殿下暂遇一些困难,怎么就能放弃呢?还是等待大明的援助吧。”
  宣宗默然。
第十章 战争力量的转移
  朝鲜王廷退到义州后,朝鲜水军以及各地蜂拥而起的义军取代政府军成为对日作战的力量。为了能够沿朝鲜西海岸进行补给,日军打算彻底消灭朝鲜水军。
  六月二十三日,丰臣秀吉命令九鬼嘉隆胁坂安治加藤嘉明组成联合舰队,务必全歼李舜臣水军。七月份胁坂安治独自带着自己的舰队驶离釜山港向西寻找朝鲜水军主力决战,此次胁坂安治带来了七十三艘战舰,包括三十六艘安宅船,二十四艘关舰,十三艘快艇。
  七月五日,李舜臣水军舰队驶出丽水港基地与元均水军舰队会师于露梁海峡,六日,朝鲜水军向东和日军的侦察船遭遇,看到朝鲜舰船后,日军侦察船掉头就跑。
  “赶快追吧!”元均说道。
  “此处水域太浅,还是先派几条舰艇将敌舰引到闲山岛水域,然后再合围。”李舜臣说。
  日军侦察舰返回像胁坂安治报告了前方情况,胁坂安治抽出千里镜向远处眺望,此时几艘朝舰正驶来,胁坂安治立刻下令做好战斗准备。六艘朝舰行驶速度飞快,不一会就行驶到日舰跟前,不由分说朝着两艘日舰开火,两艘日舰的前庭瞬间被打穿,海水灌了进来,两艘战舰已开始下沉,胁坂安治还没有反应过来,六艘朝舰已经调头就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