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泰的话,是有道理的。
李世民颔首点头。
他显然对此感同身受。
高句丽数百年来,不断的壮大,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中原王朝,不是没有对它进行过攻击。
不知多少雄主,发动过与高句丽的战争。
而这些战争,无一不是没有达到最终的战略目的,即便在战术层面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可总体而言,都失败了。
此次李世民亲征,对于这一点,也格外的印象深刻,他终于知道隋炀帝为何失败了。
此地远离中原的核心区域。
格外的寒冷,气候很恶劣。
最无语的却是,辽东郡倒也还好,可这高句丽的疆土,却是因为千山山脉,将辽东和高句丽的腹地乐浪郡一分为二,这就导致……它的腹地易守难攻。
不只如此,此地因为地处偏僻,民风彪悍,一旦发动战争,便可征发无数的将士。
可怕的是……这地方虽然苦寒,可是地里却还是能长出不少的粮食来的,有了粮食,就意味着大量的人口。
一般情况之下,苦寒之地人口都稀少,无法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过是一群松散的部族。
天气恶劣的地方,民风固然彪悍,可往往是一马平川之地,一旦用兵,可以很快结束战争。
而这地方,偏偏大山纵横,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于是这就变成了一个无解的问题。
地方偏僻,对于任何一个王朝而言,对其发动战争,就免不得花费巨大,而且补给线过长,可偏偏对方可以借助大山和大河来守,坚壁清野,可以生生将你耗死。
山多的地方,往往人口稀少,问题是这高句丽的人口还真不少,足以征发数十万人进行大规模的作战。
这就意味着,你远征的军队规模,还得比它更多,这就更让补给变得困难。
当初隋朝发动战争,第三次征高句丽,居然出动了百万大军,当然,这百万大军,其中有八成都是用来维持补给的民夫,想想看……这等于是你用十倍的资源来和高句丽进行消耗战。
是谁都受不了啊。
“军事上无法征服。”李世民笑了笑道:“真是一语中的啊。”
“所以……”陈正泰接口道:“必须对高句丽进行的乃是经济战。”
“经济战?”李世民虎目微微一张,道:“你所谓的经济战,便是卖重甲?”
“当然。”陈正泰颔首:“高句丽的长处就在于防守,对于面对我大唐,他也只能防守,利用他们的地里,利用大唐无法维持千里长的补给线,他只要与大唐一城一池的进行拉锯战,借助着凛冽的寒冬,便可将我唐军耗死。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他们的战略。可是他们的战略……怎么可能轻易改变呢?一个人守在城中就可以退敌,那么为何要出战?”
李世民若有所思,攻安市城的时候,李靖就遇到了这么个问题,对方偏不出战,你能奈我何,笨蛋,来打我啊。
陈正泰接着道:“儿臣听闻过一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过这话改过来,就是它的军队基础,其实才是确定对方战略的根本。若他们多为步族,善于步弓,国中的所有钱粮都花费在了修补城墙,加强防务之上。那么……一旦唐军来了,高句丽势必要坚守。可若是……让这高句丽人……花费巨大的钱财购买了大量进攻的武器和甲胄呢?倘若让他们从步兵变成了骑兵呢?”
李世民顿时意识到了什么:“对,这是关键。”
陈正泰笑了笑道:“儿臣的重骑,消灭了侯君集的精锐之后,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此战之后,势必震撼天下,高句丽人不可能不会派人打探。当他们确定这重甲的防御,比城墙还要坚固,进可攻退可守的时候,怎么可能不动心呢?高句丽人对于大唐历来恐惧,在这巨大的军事压力之下,如何不会尝试,也考虑拥有这样的百战精兵呢?正因为如此……儿臣便派人与高句丽人进行接洽。”
李世民一切都明白了。
这是抓住了对方的心理。
李世民此时倒是想到了一个问题,略显好奇地道:“只是高句丽为何买了这么多副重甲?”
“因为接下来就是利诱了。”陈正泰笑道:“其实起初高句丽人并不想买太多的,不过当儿臣将价格报过去时,他们却动心了,因为价格实在低廉,就好像……促销一样。当你本来准备好了买一万副甲胄的钱,却发现这钱可以买三万副,你会不会想,这么的便宜,我该多买一些?”
顿了一下,他又道:“这里面嘛……有便宜不占是笨蛋嘛!”
李世民哭笑不得,他认真的想了想,觉得若是自己的话……还真有可能也是会多买的。
这倒不是李世民没有大局观,而是任何人都可能没办法拒绝这么个诱惑。
这不是智商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
陈正泰接着道:“除此之外……儿臣还进行了折扣的营销,若是陛下发现这三万副甲胄的钱,若是在添一点,就可以买五万副,陛下会怎样呢?”
李世民:“……”
“儿臣为了经略高句丽,实则是在做亏本买卖啊,几乎是半卖半送的,将这些甲胄……送到了高句丽人的手里了。而高句丽人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从物质的价值上来说,他们确实没有吃亏,毕竟……这些甲胄,用他们的买的价钱,就算是买多少副都没有吃亏。高句丽虽不缺生铁,可这样的好钢,哪怕是将甲胄直接熔炼了,去打制成农具,也是赚的。这高句丽人,怎么可能不咬咬牙地将这些甲胄买下来呢?”
李世民叹了口气,忍不住道:“只是……倘若他们当真打制成农具呢?”
“舍不得。”陈正泰很认真的道:“理论上这个方法行得通,可如此精美的甲胄,没有人会舍得那样做。再者说了,大唐进攻高句丽的传闻,已经越来越多,这高句丽不得不防范。手里有这样的甲胄,怎么可能用在农业生产上?此时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硬着头皮操练出一支和大唐一样的重骑,试图依靠这甲胄来制胜。何况河西之战已经证明了这样甲胄的重骑可以纵横天下。在如此巨大的诱惑之下,高句丽人怎么可能不尝试呢?”
“只是陛下啊,天策军的重骑,之所以发挥出十成的战力,这并不只是因为拥有了甲胄这样简单。而是因为,天策军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补给体系。如此沉重的甲胄,需要孔武有力的人来穿戴,而孔武有力的人不是凭空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士兵需要日夜的操练,可日夜操练,也不是残酷的对待将士,而是需要一个机制来保障将士们能够随时摄入丰富的营养!”
“当初一千重骑,每日在军中,便要消耗十头猪,一头牛和十只羊,不只如此,还有大量的粮食、羊奶、鸡蛋……这些统统都是钱。人要吃粮,马也要挑选骏马,为了挑选可以承载天策军重骑的骏马,几乎这天策军军营中的每一匹马,都是从牧场里千挑万选出来的骏马,要达到这样标准的马,本就是百里挑一。骏马到了军中,还需要小心的饲养,给它们供养精饲料,如若不然,没办法保持他们的马力不会衰竭。这上上下下,别看只有一千重骑,一日的花费,就在千贯以上了。”
“可高句丽……凭什么能养得起五万重骑呢?这就逼迫着他们,在意识到唐军可能兵临城下的时候,不得不想方设法地搜刮更多的钱财,于是横征暴敛,大失人心。”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经济战……
李世民骤然明白了。
难怪他沿途过来的时候,这些高句丽百姓,个个都对他带着巨大的好感,而对于高句丽王,视其为暴君。
一切……此时已是豁然开朗了。
高句丽人获得了本不该属于他们的东西,若是将这些花了大价钱的东西丢到一边,那么便是巨大的损失。
可若是他们决心组建重骑,那么势必需要无数的钱粮消耗,若是不进行横征暴敛,是根本无法缔造出重骑的。
此地本就苦寒,而高句丽朝廷一味督促各郡和各州县缴纳钱粮,地方上的父母官为了完成朝廷的任务,也势必要穷凶极恶。
于是……百姓困苦,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可换一个角度来说,高句丽朝廷可以选择放弃吗?
显然……他们已经无法放弃了,他们手头的资源只有这么多,要对抗唐军,不可能将这些甲胄弃之不顾,他们也没有多余的财力,重新去修建城墙,重新去加大各地的卫戍。
毕竟,他们购买甲胄的成本已经付出了。
哪怕再吃力,也没有回头之路可走了。
李世民不禁开怀大笑道:“卖给他们甲胄之后,高句丽的人心,便尽都归我大唐了。”
“正是。”陈正泰笑了笑道:“当然,还不只是如此的,这高句丽人……千辛万苦的建立起了一支重骑兵,可又如何呢?陛下,重骑乃是进攻型的军马,而非是防御型的军马啊。高句丽人将一切的资源都堆砌在上头,难道让这些将士穿着这笨重的甲胄,在城墙上防守吗?陛下,若是如此,那么这高句丽人就是傻瓜了,因为………高句丽人军队形态已经改变了,那么相对应的,他们的战争形态也将大大的改变。”
李世民脑海里已经开始想象着,一群笨重的士兵,气喘吁吁的站在城墙上,那滑稽可笑的样子。
这样的重骑,只能配合战马进行作战,而骑兵……历来是野战之王,可将骑兵配置在城中来进行守城,这是恒古未有的事。
陈正泰接着道:“也正因为如此,儿臣带着天策军抵达了仁川之后,便果断的选择了以逸待劳,这是因为……那高句丽人一定会对仁川进攻!在高句丽人的预想之中,他们的重骑,在辽东的平原上,一定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只是……儿臣的偏师在此,一直威胁着他们王都的安全,为了防范于未然,势必要先击溃儿臣的天策军,而后……再将这些重骑调往辽东,与大唐的主力进行决战。”
“儿臣深信他们会进攻,倒不是儿臣神机妙算。而是因为……高句丽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他们的军队配属,已经决定了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李世民赞赏地看着陈正泰,点了点头,不免感慨道:“确实如此,料敌先机,看上去玄而又玄,可实际上……不过是知己知彼,便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已。只是……这么多的重骑,只怕也很难对付吧。”
陈正泰则是微笑道:“其实他们的重骑,能发挥出来的战力,至多两三成而已。和能发挥出十成战力的天策军而言,可谓相差万里。而且重骑最厉害之处,就在于刀枪不入。这是重骑最大的优势,可若是……一旦能够击破重骑的甲胄,那么重骑其实它的优势,反而就变成了劣势了。因而儿臣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在做的工作,都是针对重骑,研发出可以破甲的火枪。这些工作,二皮沟一直都在做,对步枪进行了大量的改进,经过了许多的实验,最终大量的生产出来。可以说……现在天策军步兵所装配的火枪,都是为了对付重骑进行生产的。”
此时,李世民一切都明白了。
这叫有备对无备。
人家陈正泰在打算给高句丽卖重甲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准备好了克制重甲的方法了。
这一点,想来那高句丽君臣们是一定没有想到的。
这说白了,就是一个天坑啊。
而这些高句丽人还傻傻的欢天喜地的上赶着跳进去!
其实重甲属于优势非常明显,而且缺点也十分明显的兵种,可只要它的优势在,在战场上它就是无敌的。
而一旦这个优势荡然无存,那么无数的缺点也就暴露了出来。比如补给困难,比如笨拙,比如冲刺的速度远远不如轻骑。
一旦能够破甲,那么重骑就远不如轻骑兵,甚至成为了一个个步枪手们的靶子,随意便可射杀。
想到这些,李世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道:“环环相扣,原来如此。朕当初竟还以为你为了钱,而做出胆大包天的事,想不到竟是因为如此……”
陈正泰不由苦笑道:“儿臣真是冤枉啊!儿臣当初向陛下做出许诺之后,这半年来,无一日不在为了破高句丽而绞尽脑汁。只是有些事,不便为人所知而已。不过……若是能拿下高句丽,即便儿臣被人冤枉,被人所不理解,儿臣也只好甘之如饴的承受了。”
见陈正泰一副委屈的样子,李世民心里反而有些自责起来了。
论起来,他的确不是没有怀疑过,倘若当时……他当真听信了那些陈正泰里通外国的话,下了什么无法挽回的旨意,只怕要后悔终身了。
李世民便道:“你历来忠心,这一点朕岂有不知?朕自不会疑你,你尽管放心。不过这此后……天策军迅速破了国内城,又是什么缘故?”
陈正泰道:“这重骑兵,乃是高句丽花费了无数的钱粮打造的,因而十万高句丽精锐一旦被天策军击溃,高句丽定然大为震惊。这个时候,儿臣便迅速让天策军随水师的海船北上,在国内城百里之外的港口登陆,先用火炮,一日之内,夷平了国内城作为门户的一处军镇。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国内城城下。”
“这个时候……其实国内城内外,已是慌乱成一团了,只需要儿臣临门一脚,他们自是乖乖乞降。当时儿臣预料的是……这一切的行动都必须快速,决不可让国内城心理上接受这一场大败,也不可让他们重新组织抵抗,只有迅疾如风,方才令他们彻底丧失顽抗之心。”
“这国内城一降,儿臣入城之后,就立即开仓放粮,解散当地征募来的壮丁,而后……分发他们钱粮,让他们安心回家生产。又勒令天策军秋毫无犯,这人心只要稳定下来,王都也易手了,那么这高句丽……便再翻不出什么浪来了。”
李世民听着目光发亮,不断点着头道:“朕本以为你只是一支偏师,还想着由李靖为辽东总管,朕御驾亲征,令你负责骚扰和牵制高句丽军马。朕当初还预想朕与李靖,能一路势如破竹,而后灭亡高句丽。可哪里知道……你这偏师,反而立下了这灭国之功。使我大唐自此……再无外患。朕这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下了,就算现在故去,也不失千秋彪炳,文治武功了。”
说到这里,李世民深深地看着陈正泰,眼中不无欣慰,笑着道:“你立下如此大功告,你来说说看,朕该如何赏赐你?”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小说推荐
- 明朝贵公子
- 陆羽穿越到大明,竟然成了落魄世家的嫡长子。开局绑定贵公子系统,在明朝如鱼得水,平步青云 治贪官,戏皇子,灭鞑靼…本想着做条咸鱼,哪曾想,竟然成了当朝首屈一指的贵公子 作者:码字超级慢所写的《明朝贵公子》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码字超级慢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零四章 白银失踪案
- 胖妞穿越唐朝变身杨贵妃:企鹅王妃
- 《企鹅王妃 她有一张明星的脸蛋,她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同时她也拥有世界顶尖相扑手的身材。其实,从没有人记得她的名字叫什么,大家都叫她的花名企鹅,或者甜美一点的猪扒;没有人看得到她漂亮的脸蛋,因为大家只看到她的像有了N胞胎的肚腩和那可以和大象相比的短小而粗壮四肢 那天,她去阻止学院王子跳楼自杀,居然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章
- 大唐:人在朝廷,朝九晚五
- 穿越到了大唐,成了一个小兵,我好慌 什么?自带上班系统当金手指,那还慌个屁啊“武安君,城北土匪作乱,陛下请你去清剿“急什么,这才七点,九点才上班,让那土匪再多活两小时“武安君,前面就是土匪营寨“嗯,五点半了,我该下班了,剿匪之事,明日再议“皇上,武安君早出晚归去剿匪,这都一个月了,土匪还没清剿完啊
- 穿越架空夜冬凉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结局
- 大唐帝国史揭密:那时唐朝
- 《那时唐朝》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用白话文写作,正说唐朝三百年大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隋朝末年杨广征高丽,爆发农民大起义,直至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这个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本书为第一部,以杨广征高丽为开端,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内忧外患中登上帝位结束,集中展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创建大唐帝国,一统天下的艰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章
- 那时唐诗,那时唐朝
-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外戚杨坚从北周静帝手中禅让帝位,篡夺政权,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即大隋高祖文皇帝。隋以长安为都,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 史载隋文帝杨坚登基之日,长安上空出现了八百年难遇的祥瑞天象—庆云 由此看来,隋朝建立实是顺应天意之盛举,而隋文帝杨坚也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皇帝 杨坚建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 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 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统一思想,召回名相,起用猛将,内除宦官,外平藩镇,重振大唐声威…一切搞定后,李颂
- 穿越架空淮南老雁完本
- 最新章:大唐顺宗日记(一)
- 唐朝名女 高阳公主
- 高阳公主作者:赵玫 高阳公主第一章 关于《高阳公主(1 一直有着强烈的想写高阳公主的欲望。一种难抑的思绪。自从1993年写过长篇小说《武则天,这思绪就一直纠缠着我 高阳公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我一直想探究她,撕开她,了解她。这女人诱惑我,使我对她的经历充满好奇和迷恋 其实最初的故事只是她身为人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2章
- 定做老公在唐朝
- 小鬼头,记住我说的话[男孩子对女孩子一定要细心、温柔、特别是不要那么冷,知道吗[不要打女孩子,不要那么瘦,知道吗[身体要棒棒的,才能保护你喜欢的女生啊 嘿嘿,现实中没有,我到古代去找。古代没有,我定做一个怎么样 我阙苡钥一定要为这个苦难的时代教育出第一个现代好男人 想想看,一个有着致命吸引力的绝世帅
- 玄幻小说夕君连载中
- 最新章:62 龙霄和龙毅
- 唐朝公务员
- 历史穿越类新作《隐相》已上传,比这本好看,希望大家喜欢《隐相》简介:周武革命后两年,即武则天正式登基后的第三年,勤奋过度以至于“过劳死”的唐松穿越一千三百年回来了。武则天,上官婉儿,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个个千姿百媚,个个野心勃勃,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女人空前强横的时代 且看生死轮回后心性大变
- 历史军事水叶子完本
- 最新章:后记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次此刻难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