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闻言大笑。
事实上,他发现自己有些跟不上陈正泰的思维。
某种程度而言,陈正泰总能语出惊人。
可是细细去思量,却又发现这些惊人之语里,也有着另一番的道理,令人值得深思。
过了几日,李世民便启程,随一队禁卫以及浩浩荡荡的天策军护军营前往仁川了。
人马一路南下,遮天蔽日。
这护军营的规模,也有数千人之多,足以保护李世民的安全了。
此时的天策军,是不会将区区百济放在眼里的。
这刚到百济的境内。
此时,却见一队人马在此等候着了。
似乎这些人早就来了,居然还安扎了营寨。
李世民心里好奇,立马让人先行去询问。
过了一会儿,便有人来回报道:“禀陛下,百济王与新罗王率百官在此静候陛下,除此之外,还有倭国使节也都来了。”
李世民是前些日子打算动身来这百济的,百济人立即有所察觉,倒并不意外,可是他没想到,这新罗人的动作,居然比百济还快。
据传是这新罗王听闻大唐皇帝要经百济,居然也不和百济国打招呼,亲自骑着快马,日夜不停,便赶了来。
要知道,百济和新罗可是宿仇,这番举动十分胆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可那新罗王显然还是冒了这个风险,他的算计之中,觉得百济再怎样大胆,也不敢阻拦自己前去迎接大唐皇帝的圣驾。
于是,此人招摇过市,竟和百济王一道在此侯了一天。
事实上,大唐灭高句丽的消息,给予了所有人足够的震撼。
倒不是单单因为高句丽的灭亡,而是这个灭亡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堂堂高句丽尚且如此,何况是区区的百济和新罗呢?
这种狐死兔悲的感觉还是深有感悟的。
即便是在百济的倭国使者,也感受到了这巨大的压力,大唐的水师本就犀利,已经控制了附近的海域,若是再搭配上这可怕的天策军,就难免让人觉得可怖了。
李世民过境,百济王与新罗王纷纷上前,行了大礼道:“小王见过天子。”
李世民见二人在自己的马下卑躬屈膝的样子,不由瞥了陈正泰一眼,陈正泰则回以一个无奈的表情。
李世民便笑道:“不必多礼,在此候着朕,风餐露宿,只怕很是辛苦吧。”
新罗王率先道:“不敢,为王前驱,本是小王的本份。”
好吧,为王前驱的典故居然都出来了。
陈正泰大抵能感受到这位新罗王满满的求生欲了,禁不住心里吐舌头。
李世民便笑了笑,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便领着人在此歇了一阵。
百济王提供了沿途的膳食,都是从百济宫中带来的厨子。
味道嘛……尚可。
李世民吃过之后,而后那长孙冲便前来见驾了。
他朝李世民行了个礼:“臣长孙冲,见过陛下。”
这长孙冲,从出身来说,乃是李世民的外甥,也算是李世民看着长大的,只是长孙冲被派来百济后,李世民便再也没有见过长孙冲了。
此时长孙冲的个头已经很高了,面上显得稳重,与从前的样子可谓是相差甚远,李世民几乎已经认不出他来。
而站一旁的长孙无忌,便就在长孙冲上前来见礼的时候,其实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儿子,父子二人对视之后,都默契地没有说话。
此时长孙冲到了近前,总算是可以好好看看这个许久不见的儿子了。
长孙冲显得镇定自若的样子,举手投足间,都带着稳重的气息。
李世民显得很高兴,大笑道:“冲儿,你的父亲近来一直念叨你呢,朕让你来这百济,汝父是一直对朕有怨言啊。”
长孙冲便谦和地道:“来百济,乃是臣心甘情愿的事。男儿志在四方,臣不来,别人的儿子也得来,谁家的父亲又不心疼自己的儿子呢?长孙家世受国恩,倘若只希望能够仗着宫中的关系生活优渥。那么……必定是不能长久的。一个鼎盛的家族,理应是人才辈出,且族中子弟们不畏艰险,上遵君命,下安黎民,方是长久之道。”
李世民听罢,眼中顿时浮出欣慰之色,大喜道:“想不到你能领悟这些,不错,很不错。”
长孙冲则道:“其实是朔方郡王殿下教诲的。”
众人便又看向了陈正泰。
陈正泰则是一脸懵逼,心里呐喊,我有说过这样的话吗?好吧,就算说过,那也该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吧。
大概是他没有什么表示,却见长孙无忌一脸幽怨的看着他。
陈正泰便觉得自己好像是个枉费了别人一番好意的坏人似的,于是他连忙咳嗽两声,尴尬地道:“陛下,我不过是将自己心中所想告知长孙而已,咳咳……这是我的心声。”
李世民又笑了,道:“你们看看,若是年轻人都如正泰这般,朕还有什么好忧愁的呢?很好,这是鸿鹄之志。朕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
顿了一下,李世民话锋一转道:“冲儿,你在仁川可有什么作为?”
“其实也没有什么作为,不过是奉旨在此驻守而已,一面修好百济,一面协助一些唐商。”长孙冲显得很谦虚。
李世民却很满意,长孙冲真的长大了,言辞之中,没有太多的浮夸,也没了少年时那般的浪荡。
不过……等李世民移驾到了仁川,这才被仁川的繁华所震惊。
他原以为,仁川理应只是一个小小的港口,而长孙冲则一直都在这吃苦,此前还有点心疼长孙冲呢!
可哪里晓得,只短短几年的时间,这里早已成了一座城市,而这城市繁华无比,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货栈连绵起伏,看不到尽头。那港口处,数不清的海船张着帆布。
即便是那监察院,还有那总商会,一个个高大的建筑,也如地标一般,矗立在港口的中心位置。
远处还有钱庄,看钱庄的买卖也是极好,门庭若市呢!
一路跟在李世民身后的长孙无忌也大为吃惊,看这样子,此地绝不会比寻常的州府要差,甚至更热闹一些。
当他得知,仁川在这里竟是每年能收取数十万贯商税之后,更是觉得匪夷所思。
有了这些钱,仁川在此铺设了大量的道路,建立更大的港口,甚至……在这里,还招募了不少的商户和匠人,为大唐水师造舰。
李世民此时此刻,对长孙冲是真的颇为欣慰了,忍不住又将长孙冲召到了面前来,而后道:“昨日那新罗王来见朕,表示了臣服,到了明年,他会派更多的遣唐使前往长安,递交国书,朕看仁川这里……未来大有可为,不妨便敕你为百济、新罗和倭国三国宣慰使,这三国的贸易,以及租用土地事宜,统统交你打理吧!新罗所划拨的土地,还有倭国那里……未来若是也划拨的土地,你照本宣科,依着这仁川的办法来处置。”
长孙冲立马行礼道:“臣遵旨。”
李世民不由感慨道:“海商之利,朕从前没有想到,现在才知道……这里头的利益有多丰厚,既可在将来带来财源,也可使我大唐的货物畅行天下!除此之外……还可将诸国的宝货送至大唐,更不必说,还可增强朝贡,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你好好用命,做你的班超和张骞。”
其实这个时候,长孙冲已经摸透了这附近各国的情况了。
大唐战胜了高句丽,大唐的水师现在又纵横在此处海域上,新罗和百济纷纷臣服!
这就意味着,未来和新罗的条件,更加好谈了。
现在大唐还需有更多的港口……新罗是一个,倭国那里,似乎也已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若是能遵照百济的先例是最好的,若是不肯服从,那么就只好请娄师德出马了。
他在此多年,了解这里的天文地理,也知道各国的风土人情,背靠着强大的大唐,对于他而言,可以使用的手段实在多不胜数。
李世民在仁川住了一些日子,而后便登船,一路抵达天津港。
而此时,战报早已送到了长安。
长安哗然,而后举国欢庆!
对于天策军的战力,所有人都叹为观止。
此时朝中许多人,除了赞叹之余,其实早已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天策军实力强大,而百官之中,世族的子弟居多,这些人可不是省油的灯,现在早就盯着许多地方了。
譬如……那吐蕃就很令人讨厌,还有西域诸国,甚至还有草原中各个部族。
甚至他们还听闻,更西一些,有吐火罗和波斯,也是较为富庶的地方,向南一些,有博津和天竺。
现如今……没有人比这些世族们更迫切的需要土地了!
他们建起了一个个作坊,作坊里的货物,需要寻找买家,作坊的原材料,需要寻找货源。甚至……他们的庄园里,也需要大量的人力。
天策军竟有这样的实力,那么岂不是可以……
因而这个战报,对于百官而言,欢欣鼓舞。
当然,有一条陛下的诏书,却是引起了三省一阁的讨论。
陈正泰立下了大功,既然如此,那么理应给予封赏!
而陛下的暗示是,敕封亲王,询问宰相们的意见。
这么大的事,皇帝当然是不可以独断专行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格外重视大家的建议。
房玄龄和杜如晦人等,陷入了沉默之中。
因为他们很清楚,上一次就已坏了规矩,而这一次……难道还要再坏一次?
大唐的礼法,难道是公共厕所吗?
谁想上就上的?
可话又说回来,这是灭国之功啊!
要知道,李靖带着十几万大军,可还是徒劳无功,还损耗极大,浪费了无数的钱粮,进展却是有限。
若不是陈正泰这偏师,果断的一路拿下了国内城,大唐要经受多少的损失,还是未知数呢!
简单的说,就是因为有陈正泰这家伙,给大唐省下了多少的银钱?
于是众说纷纭。
有人坚持礼法。
有人认为实至名归。
吵闹了小半个月。
倒是监国的李承乾恼了,将宰相们召到了面前,忍不住大骂了一通:“这样的事,吵了半个月也没有结果?若是国家大事,都是这般,我大唐早已亡了!真是岂有此理,此事,孤做主了,就这么办了吧!”
于是,支持的人面带喜色。
而反对的人,居然松了口气。
要知道,反对的人之所以发对,并不是他们和陈正泰有仇。
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破坏了规矩。
自己作为一个有名望的大臣,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就轻易同意呢!当然要据理力争,显出自己的风骨嘛!
可现在有了太子殿下一言而断,那便好了,反正自己已经据理力争过了,是太子自己糊涂,和我没关系。
李承乾难得自己做了一回主,倒是高兴不已,况且自认为陈正泰的好兄弟加大舅子,自是乐见其成的!
他将李秀荣叫到了面前来,感慨道:“此番陈正泰立了大功,封个亲王,乃是理所应当。只是可惜了,每一次父皇远征,孤都要在此守着,名为监国,实为监禁,这三省一阁,才没有人理会孤的想法,不过是将孤视做是提线木偶罢了。”
李秀荣只轻轻一笑:“许多所谓的国家大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既然有宰相,让宰相们去料理,又有何妨呢?太子监国,监的乃是国家大政,只要督促好宰相们即可,倘若事事都过问,到时皇兄定又是要顾头不顾尾,焦头烂额了。”
李承乾叹道:“你们是说什么都是有理啊。”
接着摇了摇头又道:“却不知父皇和正泰何时回来,他若回来,我倒是有大事要和他商量。”
李秀荣便不吭声。
李承乾则笑道:“也是,你一定也不知道,只怕你比孤还急呢。是啦,继藩现在如何了?听闻他已学会说话了,他太愚钝了,快三岁才勉强学会说话。”
李秀荣便道:“人们都说,语迟的人聪明。”
李承乾道:“哪里,不过是安慰之词罢了,说话都比别人迟,能聪明到哪里去?孤前几个月看他,一副傻愣傻愣的样子,孤都害怕他脑子不好。”
见李秀荣俏脸拉了下来,李承乾便忙道:“罢罢罢,不说这些,不说这些了。”
其实自李秀荣掌了鸾阁,李承乾这个监国太子,确实轻松许多,他虽什么都想管一管,却发现面对那文山会海,根本不是自己的性子可以去管得了的,想想就头大啊。
可李秀荣却很心细,总是能从许多奏疏和宰相们的会议里,大体分辨出轻重来,而后坚持自己的意见。
再过了半月,便有快报来,说是陛下和陈正泰已带着人,疾行回京了。
李承乾不敢怠慢,连忙让人打探,一面让百官做好接驾的准备。
几日之后。
李世民总算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长安城。
陈正泰则径直去了二皮沟,他是受不了那冗长的接驾仪式。
而陈家上下,也得知陈正泰回来,倒是都欢天喜地的迎了出来。
三叔公激动得不得了,大声大气地道:“正泰,听闻你立下了军功?这街头巷尾都在议论了。了不得啊,我们陈家,出了大功臣啊。”
这一次,是实打实的军功,和其他的功劳可不同,而且是真正的灭了国的。
三叔公觉得陈家的阀阅里,又要浓厚的添上一笔了。
他甚至还打算请一群大儒,给陈正泰修一个传记,反正陈家有钱,从陈正泰往上,到列祖列宗,追溯到东汉时起的元祖,都要好好的吹嘘一番。
陈正泰上前,带着微笑道:“叔公,此番远行,定又让叔公担心了。”
三叔公拨浪鼓似的摇头:“不担心,不担心,晓得你不会出事的。”
呃,有点不上道啊。
陈正泰尴尬一笑道:“今日天气不错,春光明媚,噢,公主殿下和武珝长史在不在?”
三叔公便道:“还在朝中,没有回呢,十有八九,这个时候当去接驾了。对了,待会儿我有要紧的事和你说……”
他正想拉扯着陈正泰进屋堂里书说话。
这时,外头有黄门匆匆而来,口里大呼:“朔方郡王殿下接敕命!”
有诏书来了……
于是,陈正泰不敢怠慢,领着陈家人,急忙赶到了中门前,迎了宦官。
这宦官则是羡慕地看了陈正泰一眼,咳嗽,取了竹简出来……
一看到竹简,三叔公和陈正泰便什么都明白了。
这是册书。
所谓的册书,是立皇后或者太子,亦或者册封亲王用的最高级别敕旨。
一般情况之下,敕命分为三等,最上一等便是册书,而颁布的册命,是写在竹简上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而次两等则称之为制书和慰劳制书,档次就很低了,用的是绢黄纸。
意思是,你级别还不够,就不浪费竹简了。
不得不说,这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环保概念了。
………………
这两天老虎要好好准备一下剧情,有些大纲还没弄好,可能更新会少一点点,或者慢一点,剧情顺了就尽量还。
小说推荐
- 明朝贵公子
- 陆羽穿越到大明,竟然成了落魄世家的嫡长子。开局绑定贵公子系统,在明朝如鱼得水,平步青云 治贪官,戏皇子,灭鞑靼…本想着做条咸鱼,哪曾想,竟然成了当朝首屈一指的贵公子 作者:码字超级慢所写的《明朝贵公子》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码字超级慢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零四章 白银失踪案
- 胖妞穿越唐朝变身杨贵妃:企鹅王妃
- 《企鹅王妃 她有一张明星的脸蛋,她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同时她也拥有世界顶尖相扑手的身材。其实,从没有人记得她的名字叫什么,大家都叫她的花名企鹅,或者甜美一点的猪扒;没有人看得到她漂亮的脸蛋,因为大家只看到她的像有了N胞胎的肚腩和那可以和大象相比的短小而粗壮四肢 那天,她去阻止学院王子跳楼自杀,居然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章
- 大唐:人在朝廷,朝九晚五
- 穿越到了大唐,成了一个小兵,我好慌 什么?自带上班系统当金手指,那还慌个屁啊“武安君,城北土匪作乱,陛下请你去清剿“急什么,这才七点,九点才上班,让那土匪再多活两小时“武安君,前面就是土匪营寨“嗯,五点半了,我该下班了,剿匪之事,明日再议“皇上,武安君早出晚归去剿匪,这都一个月了,土匪还没清剿完啊
- 穿越架空夜冬凉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结局
- 大唐帝国史揭密:那时唐朝
- 《那时唐朝》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用白话文写作,正说唐朝三百年大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隋朝末年杨广征高丽,爆发农民大起义,直至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这个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本书为第一部,以杨广征高丽为开端,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内忧外患中登上帝位结束,集中展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创建大唐帝国,一统天下的艰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章
- 那时唐诗,那时唐朝
-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外戚杨坚从北周静帝手中禅让帝位,篡夺政权,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即大隋高祖文皇帝。隋以长安为都,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 史载隋文帝杨坚登基之日,长安上空出现了八百年难遇的祥瑞天象—庆云 由此看来,隋朝建立实是顺应天意之盛举,而隋文帝杨坚也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皇帝 杨坚建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 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 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统一思想,召回名相,起用猛将,内除宦官,外平藩镇,重振大唐声威…一切搞定后,李颂
- 穿越架空淮南老雁完本
- 最新章:大唐顺宗日记(一)
- 唐朝名女 高阳公主
- 高阳公主作者:赵玫 高阳公主第一章 关于《高阳公主(1 一直有着强烈的想写高阳公主的欲望。一种难抑的思绪。自从1993年写过长篇小说《武则天,这思绪就一直纠缠着我 高阳公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我一直想探究她,撕开她,了解她。这女人诱惑我,使我对她的经历充满好奇和迷恋 其实最初的故事只是她身为人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2章
- 定做老公在唐朝
- 小鬼头,记住我说的话[男孩子对女孩子一定要细心、温柔、特别是不要那么冷,知道吗[不要打女孩子,不要那么瘦,知道吗[身体要棒棒的,才能保护你喜欢的女生啊 嘿嘿,现实中没有,我到古代去找。古代没有,我定做一个怎么样 我阙苡钥一定要为这个苦难的时代教育出第一个现代好男人 想想看,一个有着致命吸引力的绝世帅
- 玄幻小说夕君连载中
- 最新章:62 龙霄和龙毅
- 唐朝公务员
- 历史穿越类新作《隐相》已上传,比这本好看,希望大家喜欢《隐相》简介:周武革命后两年,即武则天正式登基后的第三年,勤奋过度以至于“过劳死”的唐松穿越一千三百年回来了。武则天,上官婉儿,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个个千姿百媚,个个野心勃勃,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女人空前强横的时代 且看生死轮回后心性大变
- 历史军事水叶子完本
- 最新章:后记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次此刻难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