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

第89章


基督这一名称意义是这样:上帝在《旧约》中通过先知许应差遣一个王到世上来,永远在他之下统治犹太人和其他信仰他的国民,并将由于亚当的罪而失去的永生赐给他们,基督就是那个王。当我根据《圣经》证明了这一条之后,还要进一步证明其他的信条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意义下也可以称为必要的。
    为了证明耶稣是基督这一点是获救所必需的全部信仰,我的第一个论据是根据福音书作者的讨论范围而来的,他们的讨论范围就是通过救主生平的描述来建立耶稣是基督这一信条。圣马太的福音书总的要点就是,耶稣是大卫的后裔、是童贞的圣母生的;以下各点则是真基督的标志:东方的博士来把他当成犹太人之王朝拜,希律王听见这话就设法要杀害他;施洗约翰宣告他是犹太人的王;他自己和他的门徒也传布他是犹太人之王;他教导律法时不象文士、而象有权柄的人;他只用口说话就能治好病,并行了许多其他奇迹,这是预言中基督要做的事;他进入耶路撒冷时,曾被称贺为王;他曾事先提醒旁人、防备一切自称是基督的人;他由于自称是王,因而被捕“被控告、被处死”;十字架上所写的罪状是“拿撒勒的耶稣,犹太人的王”。所有这一切的目的都是叫人相信耶稣是基督。这就是圣马太的福音书的讨论范围。但其他福音书的作者的讨论范围、当我们阅读了之后就会发现是相同的。因此,全部福音的讨论范围就是建立那唯一的信条。圣约翰还明确地把以下的话当成他的结论:“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见《约翰福音》第xx章,第31节)。
    我的第二个论据是根据救主在地上住的时候和升天以后使徒讲道的主题而来的。根据《路加福音》第ix章,第2节,在救主的时代,使徒被差遣出去是“宣传神国的道”。因为在这儿和《马太福音》(第x章,第7节)中他赋与他们的使命都只是“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这就是说,耶稣是瀰赛亚、是基督,是许应要降临的王。他们在基督升天以后所传的道也相同,从《使徒行传》(第xvii章,第6、7两节)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圣路加在那里说:“找不着他们,就把耶孙和几个兄弟拉到地方官那里,喊叫说:那扰乱天下的也到这里来了,耶孙收留他们。这些人都违背该撒的命令,说另有一个王耶稣。”该章(第2、3两节)又说:“圣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又说:我所传与你们的这位耶稣就是基督。”
    第三个论据是根据《圣经》中说明得救所需的信仰甚平易的那些地方而来的。因为现在所宣教的基督教信仰的教义,大部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如果得救必须在内心中同意这一切的教义的话,那么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莫过于当基督徒了。那样一来,和耶稣一同钉十字架的两个强盗中的一个虽然忏悔了、但也不能由于他说了这一句话而得救:“主啊,你的国降临的时候求你纪念我”。在这句话里,他只能证明他信了一个信条,那便是耶稣就是那个王。同时,《马太福音》(第xi 章,第30节)也不可能说:“基督的轭是容易的,他的担子是轻的”。同篇(第xviii章,第6节)也不可能说“信我的一个小事”此外,圣保罗本人也不可能得救,更不可能那样骤然成为教会中那样大一个圣师;他可能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实体转换”、“洗罪论”以及现在强制人们接受的许多其他信条。
    第四个论据是根据解释上没有发生争论和明确的经文而来的。第一,如《约翰福音》(第v章,第39节)说:“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我们的救主在这儿所说的《圣经》只是《旧约》,因为《新约》在那时还没有写出来,犹太人不可能查考。但《旧约》里面没有基督这一说法,而只提出了当他降临时让人们知道他的标志,诸如他是大卫的后裔,由一个童贞女生在伯利恒,能行大奇迹等等。所以相信这个耶稣就是他便足以获得永生,多余的就没有必要了,因之也就不要求其他的信条。此外,《约翰福音》(第xi章,第26节)中又说:“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样说来,信基督就是足以获得永生的信仰,于是超出这一点的信仰就是没有必要的。信耶稣和信耶稣是基督就是一回事,这一点从紧接在下面的几节中就可以看清楚:
    因为当救主对马大说“你信这话么?”(见第26节)她答道:
    “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见第27节)所以单有这一个信条就足以获得永生,多余的是不必要的。第三,《约翰福音》(第xx章第,31节)中说:“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信耶稣是基督便是足以取得永生的信仰,其他的信条都不是必要的。第四、《约翰一书》(第iv章,第2节)说:“凡灵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出于神的。”同篇(第v章,第1节)中说:“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神而生的”,(第5节中)又说:“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神的儿子的么?”第五,《使徒行传》(第viii章,第36、37两节)记载,太监说:“看那,这里有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呢?”“腓利说,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说:“我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所以相信了耶稣是基督这一条就足以受洗,也就是足以被接受进入天国,因之也就是唯一必要的信条。一般说来,当我们的救主对任何人说:“你的信救了你”的时候,原因全都是对方明证信仰时直接承认或在结论中包含着对“耶稣是基督”这一点的信。
    最后一个论据所根据的地方是把这一信条当成信仰的基础的地方,因为把握住基础的就可以得救。这种地方首先可以举出的有《马太福音》(第xxiv章,第23、24两节):“那时若有人对你说,基督在这里,或者说基督在那里,你们不要信。
    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行大神迹、大奇事”;从这儿我们就可以看出,虽然作相反说法的人能行大神迹,耶稣是基督这一条仍然必须把握住。第二个地方是《加拉太书》(第i 章,第8节):“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受咒诅”而保罗和其他使徒所传的福音则只是“耶稣是基督”这一信条。因此,为了这一信条的信仰,我们应当否定天使的权威,任何人要是传布相反说法的话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这一信条便是基督教信仰的基本信条。第三处地方是:《约翰一书》(第iv章,第1、2两节):“亲爱的兄弟啊,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哪些灵是出于神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凡灵认耶稣是成了肉身来,就是出于神的”,根据这一点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信条是一个尺度和准则,所有其他信条都可以据此加以估价或试验,因之也就是唯一基本的信条。
    第四个地方是《马太福音》(第xvi章,第16、18两节);圣彼得在那里对我们的救主说了以下这样一句话:——“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证明了这一信条之后,我们的救主答道:“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筑在这一盘石上。”根据这一点我就可以推论说,教会的所有其他教义都是建筑在这一信条之上的,就像建筑在墙基上一样。第五处地方是《哥林多前书》(第iii章,第11、12等节):“因为那已经立好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若有人用金、银、宝石、草木、禾秸在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他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能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人的工程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虽然得救乃象从火里经过的一样。”这些话一部分是明显而好理解的,另一部分则是隐喻、难于理解。从明显的话中可以推论出:
    传布“耶稣是基督”这一基本信条的教士,虽然根据这一点而作出丁错误的结论(人人有时都难免于此)然而却可以得救;如果本身不是教士、而只是听信了自己合法教士所教导给他们的话,那就更加可以得救了。这样看来,只要信仰这一条便已足够;因之,其他信条便都不是得救所必需的了。
    现在让我们来看隐喻这一部分,如“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及“自己却要得救,虽然得救乃象从火里经过的一样”。这段话和我根据其他明显的话所作出的结论并无冲突之处。但由于有人根据这个地方提出了一个证明炼狱的火的说法,所以我在这儿便也要提出有关以火验道和救人的问题的揣度。使徒保罗在这儿所指的似乎是先知撒迦利亚的话,他谈到上帝国的复兴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这全地的人三分之二必剪除而死,三分之一仍必存留。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