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第44章

设置字体大小:

  毛云龙原本是温府常客,过去每次到来均是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可今天他却噙着泪水,吩咐女子:"滢儿,给温大人、温伯父磕头!"
                  
第80节:己巳之变(9)
  这位被称做滢儿的便是毛文龙的独生女儿,年方二八,正值芳龄。但因家遭变故,这位本来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骤然间变得冷峻而又成熟。
  滢儿跪倒在地,"哇"的一声哭诉起来:"温大人,温伯父!孤女滢儿给您老人家请安了!"滢儿她一边凄厉抽泣,一边任由泪水汩汩涌淌,"滢儿的命好苦啊!袁崇焕冤杀我父亲,母亲孤苦无依,一病不起,撒手西去,只留下滢儿孤苦伶仃,滢儿的命好苦啊!……"
  温体仁早就听说了滢儿的凄苦境遇,如今一见,不觉眼圈发红,鼻子一酸,不由也随之泪水盈眶:"孩子快快起来吧!"
  滢儿仍然跪在地上:"……而今杀父之仇未报,袁崇焕竟然要无罪释放,天理何容?温伯父给孤女做主啊!"
  温体仁揩着泪水,上前扶起滢儿:"此事,云龙早就跟我说过。我和毛帅既是同乡,又是密友,情同手足,当应给滢儿做主!"
  滢儿道:"那滢儿终生甘做奴婢,报效温伯父!"
  毛云龙道:"滢儿,温伯父如同生父,就认做义父吧!"
  滢儿性情乖巧,闻言复又跪拜在地:"孩儿叩拜义父大人。"
  "胞侄女儿无父无母,温大人如不嫌弃,就收做义女吧!"毛云龙说着也跪了下来。
  "哪有嫌弃之理?"温体仁连忙起身扶起二人,"权当老夫多养一个女儿嘛!"说着拉过毛云龙,"老夫已向皇上举荐你为监察御史。"
  毛云龙:"谢温大人提携。"
  毛云龙落座后,正欲说些感激的话时,家仆匆匆来报:"老爷,袁崇焕的参将谢尚政前来拜见。"
  温体仁点头一笑:"来得正好!快快有请!"
  毛云龙倏然变色!刚刚露出的一点欣喜戛然消退,他愤而站起,痛恶地说道:"温大人,此人是袁崇焕心腹,杀我大哥的帮凶,当应拒之门外!"
  温体仁微笑着摇了摇头:"他是老夫今日特意请来的客人啊!"说着目光停在滢儿身上。
  滢儿身材窈窕婀娜,虽一身缟素,但仍显出几分娇柔姿色。
  温体仁盯视过后,一声吩咐:"滢儿脱去孝服,换上红装。准备和谢将军见见面。"
  毛云龙大惑不解地问:"这……合适吗?"
  温体仁一笑:"一些事情,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过后老夫细细详说。"
  滢儿却是绝顶聪明,她从过去对温体仁的了解,以及温体仁现今说话的神情,她已经判断出,这里面一定另有深意、大有文章。故而她并不究问,而是顺从地躬身致礼:"孩儿听凭义父大人吩咐。"
  在周皇后的坤宁宫内,一双小腿在地上蹒跚学步,太监曹化淳搀扶着刚满周岁的太子歪歪扭扭地走着。
  坤宁宫内一派欢庆气氛,正准备着给太子和长平公主进行封册大礼。
  周皇后作为后宫之主,是个极为稳重的女人,平时不苟言笑,但今天的周皇后却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满面春风地身着礼服,抱起太子慈■:"我儿快喊父皇!喊父皇!"
  崇祯也是近些天来少有的高兴,他喜笑颜开地看着慈■,逗着慈■:"朕的大明江山绵延永久,今日册封皇儿为太子,还不高兴吗?快喊父皇!"
  大人们把册封太子看做是天样的大事,因其事关社稷、事关朝廷、事关崇祯皇位的血脉,也事关周皇后地位的巩固。如此惊天动地、不得了的大事,但对刚刚周岁的孩子来说,可能还不及一个玩具或一个乳头,更让他喜欢。小慈■望望大人们的神情,不知是害怕,还是认生,不但未喊父皇,反而"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周皇后连忙哄着孩子:"皇儿别哭,别哭!父皇疼爱你!"
  崇祯并未生气,反倒兴致异常地看着儿子,说:"皇儿哭声如同虎啸,来日必将雄略盖世啊!"
  田贵妃未能生出皇子,她抱着襁褓中的长平公主,这时也凑过来:"乖乖宝贝,快喊父皇!喊父皇!"
  孩子伸出小胳膊挥舞,嘴中"咿呀咿呀"地不知说些什么。
  田贵妃吻了一下女儿:"皇上听听!宝贝公主在喊父皇!"
  崇祯对田贵妃原本就格外宠爱,加之对这双一儿一女甚为满意,于是他便顺着田贵妃,做出一副听懂女儿"咿呀"的神情:"好!好!父皇听到了!"说着又伸手逗着小公主,"今日父皇册封你为公主,高兴吗?"
  谁知襁褓中的长平公主不知这是皇恩浩荡,竟也如太子一样"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慈■听到妹妹的哭声后,仿佛是得到了支援和鼓舞,在周皇后怀中越发哭闹起来,周皇后和田贵妃百般劝慰,两个孩子竟如同竞赛一样长哭不止。
  崇祯今天本来情绪甚佳,初时对慈■的啼哭还佯装喜欢赞扬,可这两个孩子竟一道大哭不止,他则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皇儿怎么哭个不停?是冲犯天忌了吗?"
  王承恩立即请来了在一旁候旨的钦天监。
  钦天监伏地禀奏:"陛下!微臣选定的吉日良辰没有犯冲天煞,倒是数月从来,满虏犯京,死杀太多,冤魂不少,阴气过重,可能惊动太子天真。"
                  
第81节:己巳之变(10)
  崇祯点点头:"为大明久安,求太子永福,朕当主善去恶,大赦天下!"
  王承恩手捧册封敕书:"皇上!册封太子,大赦天下的诏书已经备好。刑部奏问:袁崇焕在不在大赦之内?"
  "唔?"崇祯思忖片刻,"袁崇焕……刑部主见呢?"
  王承恩道:"刑部拟议,依照常例,所有被囚禁的罪犯都应减刑或是释放,袁崇焕当在此例。"
  崇祯思索未语,犹豫不决。
  曹化淳见此,不顾太监不得干政的禁令,连忙插嘴起奏:"万岁爷:袁崇焕罪名未定,刑期未定,又是皇上钦命朝堂逮捕,当不在大赦之内!如若释放,或是减罪,则需皇上专旨特赦。"
  崇祯不知是一时忘记了大明的祖训,还是因为曹化淳这只肚子里的蛔虫,他之所奏道出了皇上隐秘的心曲,总之崇祯并未斥责曹化淳的多嘴,而是微微颔首:"告谕刑部:袁崇焕不在此次大赦之内。"
  "遵旨!"王承恩又递出疏文,"陛下!还有祖象升、吴襄等辽东数十名将领联名上疏:以个人私功,赎袁崇焕之罪一事,该如何批复?"
  这又是一道难关!曹化淳见刚才的插言不仅没遭责罚,反被皇上采纳,于是他胆子更大,他趁崇祯翻阅疏文之机,不待皇上发表旨意,竟抢先从旁谗言:"万岁爷!奴才以为:以部属之功赎长官之罪,则法不成法,万岁爷将何以治天下?"
  崇祯沉思地点点头,正想说什么,礼官躬身来到面前:"启禀皇上:册封大礼时辰已到,请万岁爷登位册封!"
  宫廷大乐悠扬而起,崇祯随之迈开了龙步。
  而这天傍晚,袁崇焕的同乡好友谢尚政为袁崇焕之事,应约来到了温体仁府邸。谢尚政站在温府门前,仔细端详着这深庭大院,竟让他瞠目结舌。他来自边陲小镇,何曾见过如此宏伟气派!比起袁崇焕的督师府来,真是天壤之别。
  谢尚政在管家的引领下,正自惊诧赞叹时,一声招呼使他清醒了过来。
  "谢将军大驾光临寒舍,实令蓬荜生辉!"温体仁笑容可掬地在厅前迎候,"寒舍略备便餐,敬请薄酌!"
  谢尚政恭谦有礼地说:"蒙温大人厚待,令末将受之有愧!天色已晚,不便再行打扰,下官告辞了。"说着抬脚准备离去。
  "将军久征沙场,为国效命,朝野上下,无不敬仰,老夫想请还请不着!"温体仁热情地拉住谢尚政,"将军屈居会馆,寝食多有不便。今日小酌,一则表达老夫对将军敬慕之情,二则商议袁督师出狱之事。"
  如此一说,谢尚政再无理由推辞。他看看温体仁:"那末将遵命了!"
  "谢将军,请!"
  "温大人,请!"
  二人进入餐厅,只见满桌的鲜花美酒、佳肴野味,令人眼花缭乱。
  谢尚政受宠若惊:"温大人,如此美味佳肴,太……"
  "哪里哪里!"温体仁一片体恤之情,"将军久戍边关,粗茶粝食,缺荤少腥,当应一享口福嘛!"
  两名婢女上来,用纤纤细手搀拥着谢尚政。两位婢女的玉臂已使谢尚政心旌摇荡,待进入餐厅,见到风姿绰约的滢儿时,他更是眼睛一亮,惊为天人!
  谢尚政刚刚坐下,守在桌旁的滢儿立即执壶斟酒,甜甜一声相邀:"小女请将军开怀畅饮!"
  一声轻唤,竟有勾魂摄魄的魔力!谢尚政目视着楚楚动人的滢儿,酒未饮,心已醉:"这……"
  温体仁嘿嘿一笑:"这是老夫家中的--女儿红。女儿出生之日,酿酒存窖,埋入土中,侍女儿出阁之时,取出庆贺,美酒香醇啊!今日破例,特地慰劳将军。来,喝!喝!"
  "承蒙大人如此厚爱,晚辈矢志不忘!"谢尚政端杯一饮而尽。
  滢儿随即又给谢尚政满满斟上:"小女敬将军痛饮三杯!"
  谢尚政本来不善酒力,但见滢儿侍酒,他犹豫地:"这酒……"
  温体仁亲切尤加:"美酒美人,人生一福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