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他人的心理学

第10章


简单说就是“缓一缓能够有效地缩短心理距离”,也更利于影响他人。
如果你不走近就无法感受温暖
对人好也要有个“度”
为了有效地影响对方,人们会习惯性地对对方好,甚至会和对方走得很近。但无论对方是谁,也无论你们之间有多么重要的事情,都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要掌握一个“度”。
――心理学物语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要有个度,否则会出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例如,同事衣服上的扣子开了,你看见后,只需提醒一下便可以了,如果非要帮人家系上,那么就过了头;在路上,看见女性朋友崴了脚,走上前扶一把便可以了,如果非要背人家,那么就做过了头;领导出现了失误,发现后暗示一下便可以了,如果非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出,就过了头;超市中有免费试用的香水,喷几下便可以了,如果非要将整瓶香水喷完,就过了头;脸上出现了皱纹,适当的美容便可以了,如果非要天天做,就过了头;自己家的孩子与邻居家的孩子打架,拉开就可以了,如果非要帮忙打架,就过了头;和他人好,只要适当的关心便可以了,如果非要天天对对方关心,就过了头……这些生活中的常见事情,足以说明凡事都要掌握“度”,否则必然会出现物极必反的结果。看看下面的生活再现,相信你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小华长得非常漂亮,并且有着高学历,幸运的是毕业后她进了一家外企工作。小华进公司的第一天,同部门的同事们便夸奖她长得漂亮。她所在的部门是公司中的建筑部,所以男同事居多,十几个人的部门加上她就两名女士,而另外一个女士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所以,小华常被同部门的男士,视为万绿丛中的一点红。
由于她刚来到公司,所以需要其他的老员工带她。带她的同事是一位大她五岁的男同事,为了让该同事更好地关照自己,小华经常会帮该同事带早餐,有时中午就餐的时候,也会主动与该同事一起去吃,并经常和该同事说说笑笑。可没有多长时间,公司便流言四起,一次该男同事的老婆竟然闹到了公司,使得小华不得不辞掉自己的工作。
从某种角度讲,为了有效地影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以及更好地为自己办事情,人们会习惯性地对对方好,甚至会和对方走得很近。但正如俗语所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在生活中与人相处也应该秉承这样的原则。无论对方是谁,也无论你们之间有多么重要的事情,都要保持一个适当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要掌握一个“度”。
对此,心理学上将“度”这个衡量一件事情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归属为距离法则。它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人与人相处要掌握一个度,这样才能够相处得更久,也更容易向对方施加影响。身为妈妈的李黎曾有如下经历:
电子游戏在80年代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曾被认为是开发智力的有效工具,于是被人们认为是衡量孩子能否成才的关键,深受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的爱戴。李黎便是家长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为了给孩子购买电子游戏机,她拿出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当她从商场上把电子游戏机带回家后,儿子第一次接触这种高科技的玩具,高兴得又蹦又跳。
没过多久,儿子便恋上这个声像兼具的高科技产品,每天放学后什么都不做,第一件事情便是玩电子游戏。她从没有管过,误认为儿子越感兴趣,越能够开发他的智力。但好景不长,老师向她反映说:“您儿子上课的时候会打呵欠,注意力也经常不集中。”期中考试时,儿子的学习成绩也出现直线下降的现象,这让她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开始管教儿子,试图不让其玩游戏。但是玩游戏上瘾的儿子,很难一时改变习惯,她为此用了一年的时间才让儿子戒掉经常玩游戏的坏习惯。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各种计划、期望,当这些计划、期望遇到某种“诱惑”或者“催化剂”时,经常会让人难以取舍。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事情,也不论多么重要的抉择,都要为自己定一个正确的标准,并把其定为底线,那样才不会出现过犹不及,或者物极必反的现象,处理起事情来才会游刃有余,才更易影响他人。
好人与坏人接触要保持一个度,否则便可能出现同流合污的状况;善人与恶人之间要保持一个度,否则善人会受到恶人的攻击;君子与小人之间要保持一个度,否则君子会遭到小人的暗算;男同事与女同事相处要有一个度,否则会遭到绯闻的侵袭……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如此,影响人更需要这样的“度”,也许成语“过犹不及”是对此最好的解释。
于是,会有人迷惑地问,究竟人与人之间需要什么样的“度”?具体地说,就是与同事、朋友、领导、下属之间要相互尊重,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人格尊严等;同时又要保持距离,即使是再亲密的人也不能“零距离”接触,异性之间不要有过度的关注和亲密的言行,同性之间不要无话不谈、搞亲密的“小团体”。简单地说,就是彼此尊重,适当地保持距离,这样才更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影响力智慧
不管什么样的事情,也不论多么重要的抉择,都要为自己定一个正确的标准,并把其定为底线,那样才不会出现过犹不及,或者物极必反的现象,处理起事情来才会游刃有余,也更易影响他人。
第四章 从众心理:人们更喜欢与众人追随的人结成同盟
“从众心理”,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进而作出判断、形成印象化的心理。它告诉人们,当一个人在一种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环境下,认知通常会以多数人的行为准则为标准,进而在行为上表现出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却可以被人们很好地利用为为自己服务的工具,也就是说它能够更好地用在影响人的环节中。
人人都有“从众心理”
一个人在一种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环境下,认知通常会以多数人的行为准则为标准,进而在行为上表现出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可以很好地被人们利用为影响他人的工具。
――心理学物语
生活中你总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人流纵横的街面上,无论哪家店面,只要有成群结队的顾客光顾,那么这家店面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在繁华的商场里,只要人们争先恐后地抢购一种商品,那么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抢购者的行列;在濒临街面的草坪拐角处,如果有几个人踏出了几个印痕,那么便会有更多的人从这里穿行,进而走成了一条小路;在同一个班级中,如果有几个孩子学英语,那么其他孩子的父母也会让自家的孩子开始学英语;在书店中,如果连着有一群人买同类的高考复习资料,那么该项复习资料会卖得越来越火……现代人们将这种行为或者与之相似的行为称为“趋势”、“大众化”或“流行”,心理学上将其解释为“从众效应”。如果你对这样的现象还存有疑义,可以看一下最为经典的“阿希实验”。
1952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为了了解人们是否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曾进行了一个实验。实验的具体内容如下:
他告诉前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们此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
在大学生们走进实验室前,他们事前安排好5个人装作等候做实验的人,这时来参加实验的一名大学生走进了实验室,当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时,他便坐在第六个位置上。
于是,实验正式开始,阿希拿出两张画有竖线的图片,一张图片上面有三条线段;另外一张图片中有一条线段,他要求参与实验的大学生比较线段的长度,并指出等长的线段。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此次实验一共进行了18次,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当前5个参与实验的人,一致认为其中有两条线段是等长的时候,于是那些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开始迷惑了,最终的结果是有33%的人受到了从众影响,有76%的人至少受了一次性的从众影响,只有24%的人没有受到从众影响。而按照正常思维,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
阿希的实验让人们都感到吃惊,谁误导了那些参与实验的大学生?阿希,还是参与实验的人?图片还是线段?心理学上认为都不是,而是人们习惯性的从众心理。实验中前5位实验参与者用错误的答案,影响了第6个人最终作出的判断,进而引发出这种错误的认知。从影响力角度而言,这便能够让试图影响他人的人,利用这种心理来有效地影响他人。
对此,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在一种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环境下,认知通常会以多数人的行为准则为标准,进而在行为上表现出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却可以很好地被人们利用为为自己服务的工具,也就是说它能够更好地用在影响人的环节中。对此可以用如下真实的故事,给大家以答案。
一个中国女孩出生在英国,长在英国,她所受到的教育以及生活方式都是英式的。女孩12岁的时候和妈妈回到中国生活。下了飞机后,女孩和母亲欲穿过马路。可在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路面上没有车辆行驶,她习惯性地站在原地等候,这时她看到周围的人全部没有注意红灯是否亮着,便横穿马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