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烟尘

第62章


  老爹的回信迟迟不来,方怀远差点就动笔又写一封,问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过犹豫良久还是放弃了,方怀远觉得,还是自己先把这次的"埋尸案"弄出点眉目再说吧,如果和老爹无关,自己这一问很可能就搅扰了老爹的清静。
 
六十三 忙碌的关大人
 "陈大人、吕大人,稀客稀客,赶快上茶!"关大人对冒着小雨而来的两位大员拱手相迎,后面半句自然是对手下说的。
  方怀远在隔壁房间来回走了几步,不知道陈靖之和吕东野打算坐多久。自己才到廷尉府还没说两句话,门口就报陈吕两位大人来访,关大人赶紧让自己进了隔壁房间。
  一墙之隔,按说不会传音,可一下雨空气新鲜,窗子都打开了,隔壁的谈话便从那扇窗子飘出,又从这扇窗子飘了进来。
  "关大人,我与吕大人同来,是想问问丞相府的发现可有进展?"陈靖之开门见山。
  "不瞒两位,到现在为止进展不大,因为尸体掩埋太久,已经难以辨认,周围也没有发现饰物器具一类的线索。"关大人道。
  一阵茶杯作响,大概是三人一同喝茶。
  吕东野道:"仵作怎么说?有何结论?"
  一听到吕东野的声音,方怀远心里又生出反感,牵扯到自己老爹的事吕东野总要插手,他到底想干什么?按说,相府出了案子,御史大夫和光禄寺都有权过问,可方怀远对吕东野心有芥蒂,并不把光禄寺的职责考虑在内。
  "死者年龄在五十上下,身材中等,从骨骼上看,此人略胖。"
  "哦?胖瘦也能从骨骼上看出?"陈靖之有些好奇。
  "陈大人,是这样的,瘦人即便上了年纪,腰腿的骨骼依然较直,胖人因体重关系,身体受力部分的骨骼会略有弯曲。"关大人缓缓地道。
  "尸体上可有衣服?死因是否已查明?"吕东野又问道。
  "衣服早已腐朽不见,死因还在查,死者全身骨骼完好,但是否外伤、毒发或病死,很难判定。"
  静了片刻,又是一阵茶杯作响。
  "关大人,此事发生在相府,可千万要慎重啊!"陈靖之嘱咐了一句。
  "这个自然,事关方丞相的清誉,朝廷官员的名节威望,廷尉府自当尽力,公道处理。"关大人道。
  方怀远把对话听了个全,该知道的差不多都知道了,估计陈吕二人也快走了。
  就在这时门口通报"太常寺殷大人到"。
  方怀远一愣,殷大人与关大人还有交往?太常寺与廷尉府可是风马牛扯不上半点关系的两个机构,除非,廷尉府的摆设出了差错,不符合朝廷礼仪?
  "既然殷大人到访,我们先告辞了!"陈靖之的声音。
  "关大人,若有任何线索,请务必通知光禄寺,若要用人手,光禄寺的人可任由关大人调配。"吕东野道。
  方怀远忍不住撇了撇嘴,调查一具尸体能需要多少人手?吕东野卖个表面人情就想以此换线索?算盘打得真响!
  "殷大人,稀客稀客,赶快上茶!"
  关大人这句场面话竟然万能。
  "关大人,知道你公务繁忙还来打扰,我也是迫不得已啊!"殷大人十分客气。
  "哪里哪里,殷大人这还是头一次来吧?廷尉府可是蓬壁生辉啊!"关大人也笑着客套。
  一阵茶杯作响。
  "关大人,过几日皇上派官员去东郊谒陵,携带祭祀之物不少,沿途的安全可要多多依仗关大人了!"殷大人也没卖什么关子,直接就把来意道明了。
  几代先皇的陵墓都在东郊,谒陵嘛,除了逢年过节的大日子是皇帝亲自动手,别的任何时候,只要皇帝想起来,就可以派个官员替自己去拜拜祖先,献上贡品,以表哀思和怀念。
  关大人负责京畿治安,职责所在,一听便问道:"不知派哪位官员前去?"
  关大人这样问是有目的的,根据所派官员品位的高低,便能知道谒陵规模的大小,也好决定拨出多少人担任防护工作。
  "皇上还在斟酌,不过已经让太常寺准备了不少祭品,要至少三辆大车来装。"殷大人道。
  "三辆大车?"关大人吃惊地重复了一遍。
  方怀远才来京几个月,没见过皇帝谒陵的出行场面,不清楚为什么关大人会这样吃惊,但也能推测出大概是祭品的数量太多,超出了关大人的预测。
  "是啊,祭品太多,关大人务必要多派人手担任沿途的治安维护,虽然皇上还没定下祭祀的官员,不过我已向皇上举荐了董大人,董大人身负武功,官拜二品,又得皇上信任,应该能担此重任。"殷大人一口气说道。
  "董大人倒是合适,上次皇上遇刺,多亏了董大人及时赶到护驾。。。只是,皇上亲自谒陵的时候也没用到这么多祭品,这次怎么会。。。"关大人疑惑地道。
  "皇上的心思,岂是你我能揣摩的?关大人,东西多少是皇上定的,你我尽职尽责,保证此次谒陵顺利才是啊!"殷大人道。
  "殷大人所言极是!"关大人痛快地道。
  "对了,方才见陈吕两位大人离开,只匆忙打了个招呼,仓促间也没细问,估计是为了解丞相府之事而来吧?"殷大人随口问道。
  "殷大人也知道了?"
  殷大人一笑道:"方丞相的府里出事,朝廷一夜之间都传遍了,却不知究竟是怎么回事,关大人查得可有眉目?"
  关大人于是又将之前的结论重复了一遍。
  "这就奇了!若是四五年前,丞相还在府邸居住,怎会不知?关大人,死者会否是在丞相离京后被人从别处迁入?"
  殷大人的观点倒是有点新意,不过关大人立刻否认了:"这点已经排查过,埋尸处的那棵柳树虽已枯死,但根部长入死者胸部骨骼间,至少也要四五年才能形成。"
  静了一阵,方怀远听到喝茶的声音,估计殷大人也快告辞了。此时已经日落西山,从陈吕二人到殷大人,听着隔壁喝了一轮又一轮的茶,方怀远不免有些口干舌燥。
  殷大人一走,关大人连忙来到隔壁,吩咐手下重新倒茶,又叮嘱把便餐也拿两份过来。
  直接灌了三碗茶水,方怀远本想客气一番,对于关大人留饭的美意面子上多少表示一下推辞,可一看到送来的便餐---两个大碗里的粗面和漂在清汤上的几片白菜,干脆一声不吭端起便吃。
  两人一人一碗,房间里只听见"稀里呼噜"吃面的声音。
  "唔,差点忘了,吃面要就上这个!"关大人不知从哪里拿出一个敞口的瓷罐,打开,里面通红一片,辛香扑鼻。
  "是辣椒,不错不错!"方怀远本就是吃辣的人,一看辣椒,拿起筷子就往瓷罐里伸。
  "这可是好东西,包你没吃过,辣椒晒干磨成粉面,用滚油泼了,就是白水煮面就上这个也能连吃三大碗!"关大人挖了一大筷头拌在面里,吃的满面红光。
  有了这罐下饭的香口东西,方怀远觉得自己也能吃个三四碗不成问题,白菜清汤面倒不重要了,关键在于品味油泼辣椒的味道。眼看一碗就要见底,方怀远道:"关大人,这便餐还有没有?"
  关大人一笑,正要吩咐手下,忽听门口传来一声"太尉邓大人到"!
  关大人"噌"地站起来,吃了一半的面也不管了,整了整衣冠便要出迎,匆匆走到门口才想起来吩咐道:"给方大人再送两碗面来。"
  邓太尉来做什么?廷尉府要是天天这样热闹,关大人只要忙着迎客就够了,什么案子也别查了。方怀远摇摇头,一边喝着漂满红油的面汤,一边看了看窗外,自己来了几个时辰了,还没和关大人谈到正事,刚才本来有机会,却偏偏让这油泼辣椒给岔开了。
  隔壁例牌落座上茶,只听邓太尉打着哈哈道:"关大人啊,叨扰了叨扰了,老夫来的不巧,正是饭口,不知可曾用饭?"
  "邓大人客气,下官正在用餐,不如一起?"关大人恭敬地道。
  "哦?那老夫倒要看看关大人这里的美食,也正好换换口味。"邓太尉饶有兴趣。
  方怀远暗自摇头,觉得不妥。
  "关大人吃得如此清淡?"过了片刻,邓太尉惊讶的声音响了起来。
  "繁忙时便如此将就一下,今日不凑巧,让邓大人笑话了!"关大人笑笑。
  "此言差矣,若是皇上看到如此情景,必然要大加赞赏,说关大人以公务为重,勤俭节约,为朝廷的榜样。"听声音,邓太尉似是端着碗边吃边说。
  邓太尉还真的吃起白菜汤面来了。
  "不敢不敢,邓大人过誉了,上次刑场上的命案一直未能破获,下官实在惭愧。"关大人叹了口气。
  "唉,关大人,这世上的案情千奇百怪,复杂纷纭,哪能一一破获呢?只要尽力便可。"邓太尉也感慨地道。
  估计邓太尉的面都快吃完了,还没谈到来意,方怀远有点急。既然要避嫌,就不能让人知道自己在关大人这里了解案情,要不然自己早就坐在隔壁客厅里了,能节省不少时间。大概关大人也不想让人知道廷尉府有个不速之客,自从门口通报陈吕二人到访,就忙不迭地把方怀远往隔壁房里推。
  "对了,还不知邓大人百忙中到此有何见教?"关大人大概也是忍不住了,沉吟一阵终于发问。
  "哦对对,关大人,老夫今天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专程带来皇上的口谕。"邓太尉神秘地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