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烟尘

第63章


  "啊,邓大人何不早说,这可是大事!"关大人急忙道。
  "不妨事,"邓太尉笑道,随即压低了声音,"只是皇上让老夫知会关大人一声,相府查到任何结果或线索,请关大人直接呈报给两个人,除此之外,不可外传!"
 
六十四 真相
 方怀远吓了一跳,这件事连皇帝都惊动了?!
  关大人吃惊的程度大概也不低:"邓、邓大人,这是皇上的意思?那下官要对哪两位大人汇报?"
  "关大人稍安勿躁,一位是董大人,另一位,是皇上。"
  方怀远心里立刻"咕咚咕咚"地猛跳了起来,皇上怎么如此重视这件事?还要密不外传?就因为是发生在老爹的丞相府?
  "关大人,关大人!"
  邓太尉连叫了两遍,估计是关大人一时没回过神来。
  "哦,哦,下官在!"
  "老夫的意思,有什么线索不妨先告诉董大人,再由董大人报告皇上,否则关大人隔三差五入宫觐见,难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倒弗了皇上密不外传的本意。"邓太尉老道地说。
  "邓大人言之有理。"关大人应承着。
  "这下,不查个水落石出,皇上那里也难以交代了!"邓太尉一走,关大人满面愁容地进来了。
  方怀远也明白,现在连皇帝都在等着案情进展,关大人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方怀远头上的压力并不比关大人小,因为他早已想到了一些东西,但现在还不能下定论。
  "关大人,可否让我看看尸体?"
  "好,这就去!方大人请!"关大人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方怀远这个"得力帮手",又打起了精神。
  尸体基本上就剩下一具骨骼,全靠薄薄一层肌理相连,不然早就散了架。胸前肋骨上还缠着几条切断的树根,关大人说的不错,不是一直埋在树下的话,树根不可能和骨骼长在一起。
  除此之外,毫无特别之处。
  方怀远看了看尸体的长度,犹豫一阵,突然伸出手按在了尸体的头骨上。
  "方大人,你、你这是。。。?!"关大人被他这个举动吓了一跳。
  方怀远手上发颤,一咬牙抓住头骨向后拉动,不费吹灰之力,尸体便从颈部与肢干分开。
  边上站着仵作和几个兵丁,见此情景都是大惊失色,立刻上前几步。
  "方大人不可!"
  "方大人要干什么?!"
  关大人也大声道:"方大人究竟何意?这是证物,不可损毁啊!"
  方怀远皱着眉头似在沉思,关大人与手下面面相觑。
  "关大人!怀远!"董承谦像是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验尸房里,对着二人拱拱手,算是见了礼。
  "啊,是董大人,下次来的时候能不能。。。咳,让人通报一声?"关大人摸着胸口勉强说道。
  其实拿着御赐金牌是可以豁免这道程序的,关大人思绪混乱,把这个忘了。
  "关大人见谅,下次一定通报。"董承谦一笑,没有介意。
  "你来做什么?"方怀远皱着眉头问道。
  "听说今天廷尉府门庭若市,我也来凑个热闹。"董承谦笑嘻嘻地道。
  关大人一阵紧张,偏偏被董承谦发现方怀远和自己一同在验尸房里,要是传出去,尤其要是传到皇帝那里,怕是不妙。再说董承谦来的也太跷蹊,这么晚了还来拜访?刚刚邓太尉已经带来了皇上的口谕,难不成皇上还有口谕?
  "关大人,时辰不早,我也该告辞了。"关大人想到的方怀远也想到了,而且他想到的比关大人要多得多,比如董承谦突然出现的原因。
  "方大人,我还要招呼董大人,就不远送了。"关大人不自然地道。
  "我是来找怀远的,既然他在这里,正好一起走,关大人就不必送了!还有,关大人请放心,我不会对人说怀远来过这里!"董承谦爽快地道。
  关大人擦了擦额角,擦了一袖子汗。
  "你来的到真及时!"走了一阵,远离了廷尉府,方怀远终于说话了。
  董承谦也没了刚才的笑容,一脸严肃地道:"我猜到你在关大人那里,不过没想到你还会验尸。"
  "我爹府里出了事,我也想弄清楚。"
  "弄清楚以后呢?把实情告诉关大人?"
  方怀远停下了脚步。
  "你究竟对我隐瞒了多少?"
  "怀远,我说过有些事你不知道要比知道了好,就像这件事,你弄清楚了又如何?这样的事你即使不知道,对你也没有任何阻碍。"
  方怀远陷入了沉思,董承谦的话好像没有错,自己知道的越多,就越不知所措。
  "关大人破不了案。"方怀远摇了摇头。
  "顺其自然吧,原本这就是廷尉府的事,你我都不该参与。"
  "那皇上那里如何交代?"
  "破不了案,自然不了了之,我会替关大人在皇上面前说话,事情慢慢就过去了。"
  "看不出你还会替关大人着想。"方怀远讥讽了一句。
  董承谦无奈地笑了一下:"如果不那样做,关大人压力太大,万一再查错了案情,事情只会更复杂。"
  "承谦,那就告诉我这件事的实情,我爹怎么会看着韩掌柜自缢而死都无动于衷?你还说我爹答应了帮他追回被盗的银票。。。"方怀远咬着牙道。
  董承谦沉默了一阵才道:"韩掌柜在你爹院子里一直跪着,你爹出来劝他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上吊死了,相府出了命案是件大事,弄不好你爹的官位也保不住,就连夜叫我去商量。。。后面的事我没骗你,银票很快追回来了,保住了钱庄,否则京城里必然引起混乱。"
  "你们就连夜埋了韩掌柜?然后找人顶替?这是谁的主意?我爹?你的?"
  "我的。"董承谦静静地道。
  方怀远吸了一口凉气:"承谦,你杀赵仲明的时候我还觉得意外,没想到你早就是个。。。"
  "坏人?"董承谦忽然笑了。
  这个词太过粗略和草率,方怀远想找出另一个合适的词,却半天没想出来。
  "如果我不比别人想得多一点,早就活不到今天了,再说,你也不该指责一个给你爹出力的人吧。"董承谦淡淡地道。
  方怀远愣了半晌,自己的确应该和老爹站在一个立场,可。。。可是。。。
  "那韩掌柜的妻子,怎么可能没有发现自己的丈夫换了人?"方怀远还有一个疑问。
  "韩掌柜那时并未娶妻,后来顶替的人从老家把自己的妻子接来,为了不引起怀疑,摆了酒宴,当作是新婚,钱庄以前的下人们也都借故遣散,换了新人。"董承谦干脆详细地和盘托出。
  难怪,难怪韩掌柜对自己毕恭毕敬,原来他是因为老爹和董承谦才当上了这个京城第一钱庄的"掌柜"。
  谜底总算解开了,方怀远并没有知悉真相的满足感,反而生出说不出的疲累。
  "你说在朝廷里没有朋友,可我看,你和我爹、邓大人,都是朋友。"方怀远苦笑道。
  "那不是朋友,而是我有利用的价值,因为我能在皇上身边替他们说话,你爹和邓大人自然也会在朝中帮我说话,你不知道,怀远,在我刚刚做到司隶校尉的时候,多少人想置我于死地。"董承谦静静地道。
  "后来呢?"
  "后来他们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董承谦的口气淡然,并没有幸灾乐祸的意味。
  "大概也包括上一任的太尉申大人?"
  "申大人?怀远你的消息也太灵通了,不过,申大人是个好官。。。"
  "好了好了,这些都和我没关系,不说也罢,对了,你在那个匈奴女子那里打听出什么了吗?"方怀远忽然想起这事来,要是能及早拿到吕东野的罪证,自己就能及早从吕府脱身。
  "没这么快,那个女子还不信任我,需要点时间。"董承谦摇摇头。
  方怀远不由叹了口气,自己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吕东野的其他把柄,这匈奴女子是个唯一的机会,却还要遥遥无期地等下去。
  "承谦,我觉得那个匈奴女子与吕东野的关系或许不那么简单,要是查不出什么,最好把她放了,否则吕东野一定会找她。"方怀远忧虑地道。
  "要真是那样,她一定知道吕东野不少秘密,还是要想办法问出来。。。"
 
六十五 光禄寺的行动
 早朝上关于边关的奏报和议题渐渐多了起来,与匈奴的关系日益紧张,一股淡淡的火药味开始弥漫。
  边关统帅冯克俭最新八百里加急上书:匈奴最近有异动,似有大军在边境附近集结,探到数量不下三十万。
  这是要开战?印象里,和匈奴许久未打过仗了。
  "臣以为,以边关现有的不到二十万兵马,万一战事发生不足以抗衡匈奴的三十万军队,不如及早向边关增兵。"御史大夫陈靖之出列奏道。
  "启禀陛下,最好让冯将军进一步确定匈奴的人数和意图,朝廷调动军队和粮草都需时日,况且军费庞大,不可仅凭一纸奏折就做决定。"说话的是杨鼎,看来杨鼎的病已经彻底痊愈,又精神奕奕地站在了朝堂上。
  皇帝缓缓点头。
  "邓爱卿,你的意思呢?"皇帝需要多方征集民意。
  "老臣认为杨将军言之有理,朝廷的军队现在分布各处,征集需时,就是从离边关最近的安定郡调动二十万大军,也至少要十天半月。。。"邓太尉道。
  皇帝挥挥手打断了邓太尉的话,"杨将军,若是真的突然开战又如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