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简史:黑暗时代

第8章


  [35] 即在1922年2月6日于美国华盛顿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用以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5国主力舰总吨位之比为5∶5∶3∶1.75∶1.75。
  [36] 中国东北的旧称。
  [37] 北京的旧称。
  [38] 汉斯·冯·塞克特(Hans von Seeckt,1866—1936),“一战”后大力复兴德国陆军,被誉为德国国防军之父,曾担任蒋介石政府的资深顾问。
  [39] 亚历山大·冯·法尔肯豪森(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1878—1966),德国军事家,“一战”期间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战后改组德国陆军的中心人物,曾担任蒋介石政府的军事总顾问。
  [40] 乔治·克列孟梭(1841—1929),法国第三共和国总理,曾参与签订《凡尔赛和约》,被誉为“胜利之父”。
  [41] 阿尔贝特·施佩尔(1905—1981),德国建筑师,希特勒的密友,曾负责军需生产,使纳粹军备获得巨大提升。
  [42] 德国电影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数量可观,流派纷呈。
  [43] 哈利法克斯勋爵(Lord Halifax,1881—1959),英国政治家,1938年2月成为英国外交大臣,1944年受封为伯爵。
  [44] 1916年2月,德军主力移师西线,英、德双方先后打响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死伤极为惨重。
  [45] 库尔特·冯·舒施尼格(Kurt von Schuschnigg,1897—1977),曾任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总理。
  [46] 德国东南部边境城市。
  [47] 卡尔·伦纳(Karl Renner,1870—1950),被誉为奥地利国父。
  [48] 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1869—1940),英国保守党政治家,1937—1940年任英国首相,因“二战”前对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而备受谴责。
  [49] 参加会谈的有英、法、德、意4国首脑,会后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
  [50] 特指“一战”与“二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临近德国使用德语的居民所居住的地区。
  [51] 爱德华·达拉第(Edouard Daladier,1884—1970),法国政治家,曾任法国总理,1938年曾代表法国和希特勒签署《慕尼黑协定》。
  [52]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英国首相(1940至1945、1951至1955),带领英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丘吉尔也是作家,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不需要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英语民族史》等。
  [53]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64年(1837—1901)是英国最强盛的时期,史称“维多利亚时代”。
  [54] 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位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也称丘吉尔庄园,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5] 马尔伯勒公爵(Duke of Marlborough),即约翰·丘吉尔(John Churchill)。
  [56] 爱德华八世(Edward VIII,1894—1972),英国国王,因迎娶辛普森夫人而主动退位,后被封为温莎公爵。
  [57] 1938年11月9日到11月10日凌晨,希特勒青年团、盖世太保、党卫军袭击了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这一事件称为“水晶之夜”。水晶之夜事件标志着纳粹开始对犹太人屠杀。
  [58] 格兰瑟姆(Grantham),位于英格兰肯特郡。
  [59] 即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 Hilda Thatcher,1925—2013),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1990)。
  [60] 但泽一直是德意志和波兰之间争夺的焦点,1919年前,该市为德意志管辖。
  [61] 维斯图拉河(Vistula),又译维斯杜拉河、维斯瓦河,波兰最长的河流,向北注入波罗的海。
  [62] 劳合·乔治(1863—1945),英国自由党党魁,曾任英国首相(1916至1922),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
  [63] 历史上,俄国曾数次参与瓜分波兰,“二战”也以苏德瓜分波兰为始。
  [64] 约瑟夫·贝克(Józef Beck,1894—1944),
  [65] 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1893—1946),纳粹德国外交部长,在德意日三国结盟中发挥重要作用。
  [66] 大萧条导致美国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67] 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23日,双方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这一协议,德国得以避免两线作战。这一条约是英法、德、苏三方博弈的结果。
  [68] 中亚内陆小国。
  [69] 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1712—1786),普鲁士国王,实行开明君主制,在军事上很有建树,使普鲁士在强大的敌国中间幸存下来。
  [70]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至1890),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他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德意志,人称“铁血宰相”。
  [71] 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Kennedy,1888—1969),美国商人、政治家,曾任驻英国大使,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
  [7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在法国支持下建立的军事政治联盟。
  
第二章
  德军突进
  1939年爆发的这场战争似乎是欧洲以往冲突的奇妙回响。波兰曾经是欧洲的强国,聪慧的波兰人想不通,为什么波兰会被日耳曼人和俄国人超越,并被他们所瓦解。法国曾经是波兰的保护国。历史上,法国曾多次为保护波兰而爆发战争。比如,在1812年,拿破仑[73]进攻莫斯科,遭受了重大的损失[74];再如1853年到1856年,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攻打俄国。以上战争所影响的范围已经超出了欧洲,而此时的形势也是如此。比如1939年12月,德国的“施佩伯爵”号战舰被追击至南美港口,随后自沉。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41周实际上是一场欧洲战争,只是德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取得了胜利。拿破仑花了5年的时间,直到1805年在奥斯特利茨战役[75]中取胜才成为欧洲霸主,而希特勒做到这一步只花了9个月。1940年6月14日,希特勒的部队从凯旋门前经过,这座建筑正是拿破仑为了纪念奥斯特利茨战役的胜利而修建的。9月中旬,亚历山大·卡多根爵士[76]在英国外交部说:“我们必须失败3年,然后才能赢得决定性的胜利。”他说得对极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波兰是烈士,英国是勇士,美国是胜利者。与许多烈士一样,波兰也是主动地承担了这一角色。它可以选择做德国的盟友,那样的话,它或许能获得乌克兰西部的某些土地,比如波兰曾经统治过的基辅[77]。然而,波兰的统治者坚定地与英法两国站在一起,以为它们还是1918年的胜利者。与波兰一样,英法两国都曾在1918年的分赃大会中获利颇丰,而俄国和德国却被排除在外。波兰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一个强国,是东欧的堡垒。他们已经看到发生在捷克人身上的事情。捷克作了很多让步,但最终还是在慕尼黑会议上遭到肢解。波兰人不愿重蹈覆辙,即便苏德两国已经签订了瓜分波兰的协议。他们认为英法两国会出动飞机和坦克把德国人迅速解决掉,因此他们拒绝做出哪怕一丁点儿让步。在1939年9月,波兰人的抵抗没有持续多久。希特勒不宣而战,波兰战机尚未起飞即遭受巨大损失,不过大多数还是逃到了罗马尼亚。为了防止德军入侵,波兰陆军都部署在了边界地区,于是被从普鲁士北部和西里西亚西部进犯的德军分割开来。尽管波军在华沙附近组织了顽强的抵抗,但这座城市还是遭到了野蛮的轰炸。在随后的9月17日,苏联红军从东部边界侵入。7万名士兵和一些舰只、飞机成功逃走,流亡政府也在西方国家成立[78]。此刻,波兰已经被占领。德国和苏联分别吞并了波兰西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剩下的被称为“总督府”的地区被德国占领,并且成为了一场大屠杀的开端。在这场大屠杀中,300万波兰籍犹太人和另外300万非犹太裔的波兰人遭到了杀害。在苏联占领区,大量民众遭到驱逐,就连许多被认为能够在苏联的统治下获益的乌克兰人也遭到了压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