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简史:黑暗时代

第17章


  [158] 用作指挥的坦克,没有炮管,有天线,作为联络中转站。
  [159] 德米特里·巴甫洛夫(Dmitry Pavlov,1897—1941),苏联红军将领,1941年晋升为大将。
  [160] 赫尔曼·霍特(Hermann Hoth,1885—1971),纳粹德国装甲战专家。
  [161] 立陶宛首都,位于立陶宛东南部。
  [162] 苏联重要的工业中心,东欧重要商业城市,1812年被拿破仑摧毁,“二战”中再次被希特勒摧毁,现为白俄罗斯首都。
  [163] 波兰东北部最大的城市。
  [164] 格奥尔基·朱可夫(Georgy Zhukov,1896—1974),“二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1943年1月晋升为元帅。
  [165] 即诺门罕战役。1939年,朱可夫指挥的苏联军队以较小的代价重创日本关东军。诺门罕位于满洲与蒙古边界。
  [166] 一般指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5国。
  [167] 欧洲东南部的产煤区和工业区,煤炭储量丰富。
  [168] 乌克兰东南部城市。
  [169] 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宣布独立。
  [170] 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171] 俄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172] 乌克兰第2大城市,位于乌克兰东北部。
  [173] 克里米亚半岛西南部港口城市。
  [174] 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东部。
  [175] 1939年苏联提出以一片领土跟芬兰交换,用以防范德国。芬兰未同意,随后苏联发动进攻。
  [176] 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1867—1951),中文名为马达汉,1906—1908年在中国做探险考察,著有《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二战”中任芬兰国防军总司令,1944—1946年任芬兰共和国总统。
  [177] 奥廖尔位于奥卡河畔,距莫斯科360公里,布良斯克位于杰斯纳河畔,图拉位于莫斯科以南165公里。
  [178] 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州东部城市,位于莫斯科西侧。
  [179] 俄历10月25日。
  [180] 旧称特维尔,1931年为纪念苏联领袖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而改名为加里宁,1990年恢复原名。
  [181]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Paul Joseph Goebbels,1897—1945),纳粹德国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擅长讲演,被称为“宣传的天才”。
  [182]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Walther von Brauchitsch,1881—1948),纳粹德国陆军总司令(1938–1941),希特勒经常绕过他直接指挥德国陆军。
  [183] 乌克兰南部城市,位于黑海北岸。
  
第四章
  珍珠港与北非战场
  德军在莫斯科前方的退败令人震惊,然而几乎与此同时,地球的另一面也在进行另一场大战,日本军队成功地突袭了位于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的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这场战争的起因要追溯到几十年前。在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军队击败了俄国海军,使日本成为了除欧洲各国以外第一个击败欧洲海军的国家。当时,日本正试图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日本尽管没有原材料,但是凭借顽强的适应力,它接管了西方在亚洲的很多殖民地。后来在大萧条期间,日本的邻国中国发生了革命,于是日本人、共产党和国民党三方开始互相较量。日军攻占了多个通商口岸,触动了美国的利益。美国将“门户开放政策”(自由贸易,不干涉内政)视作基本规则,而且由于日本粗暴地对待中国(比如提倡大和民族优等论,与一些欧洲国家的做法非常相似),美国于是对日本做了很不客气的回应。日军的暴行臭名昭著,5 000名美国传教士的见闻都验证了这一点(一位传教士的女儿赛珍珠写了很多同情中国农民生活的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她获得这一奖项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日本人无法容忍美国人的任何批评,美国人也以制裁相威胁。石油是日本最大的软肋,而且在1940年,日本从法国、荷兰战败中渔利,派军入侵了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并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盛产石油的荷兰东印度群岛。英美两国对日本实施了石油禁运,并且冻结了日本在各自国内的资产。结果,日本和英美两国成为了死对头。在与苏联签订《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之后,日本继续推行自己的战争计划,重创了美国设在珍珠岛的海军基地,抢夺了关岛和威克岛等岛屿,占据了荷兰在东印度群岛和菲律宾群岛[184]的石油资源,并且把英国人赶出了他们设在新加坡的海军基地。随后,日本开始建立联邦国家(起了个古怪的名字叫“共荣圈”),而西方诸国却无力阻止。当然,一些对英美两国非常了解的日本领导人懂得,日本这么做将引火烧身,但是由于日本的种族自豪感和国民对天皇的神化根深蒂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寄希望于一线胜利的曙光。
  1941年12月7日,日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功地突袭了珍珠港。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珍珠港正处于沉睡状态。飞机整齐地排列在机场上,等着日军来轰炸;高射炮无人操作;弹药库大门紧锁,钥匙也不知去了哪里。幸运的是,美军的3艘航空母舰都不在港内,它们被派去守卫另一个可以开辟为机场的小岛去了。但是,尽管如此,日军的突袭仍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8艘战列舰瘫痪,2 402人死亡。日本所豪赌的是,在遭受如此突然而惨重的失败之后,美国将同意与日本签订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为所欲为。当时的英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185]并不认为这次袭击的决策是正确的。他了解美国人,知道他们最终会从一开始的混乱和迷茫当中走出来实施反击,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耻辱。毕竟,美国人的损失并没有达到他们一开始所设想的程度。美军的航空母舰要比战列舰重要得多,而且,由于日军发现航母不在港内,他们担心遭到反击,于是过早撤退,导致关键的海军基础设施(油料罐和造船厂)、潜艇和信号情报装置全都毫发无损。
  1942年上半年,英美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持续失利。丘吉尔是一个老派的帝国主义者,他决心向世人显示英国的力量。他知道维持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这一“面子”有多么重要,也非常看重他那不同寻常而又少有反省的自信,这样他就能依靠区区6万英国军队和一支主要由当地人组成的部队来维持英国对拥有4亿人口之众的印度的统治。他命令两艘大型战列舰开进印度洋,以便宣示英国的力量,威慑日本。然而,这两艘巨型军舰遭到了日军飞机的袭击,双双沉入了大海。现在,日军开始取道泰国等地进攻马来西亚,而美军在关岛和威克岛的空军基地也遭到了日本海军的攻击。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在东南亚建立了为英国所掌控的最高司令部。然而日本对此毫不在意,他们攻占了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新几内亚岛的大部。1942年2月15日,英国人再次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新加坡陷落。100多年来,新加坡一直是英国的属地,也是利润丰厚的贸易中心。2月8日,日军发起进攻,此时还有13万大英帝国军队驻扎在这里,兵力是日军的5倍。但是,英军连一辆坦克也没有,而日军有200辆。此外,日军在空军上的优势也非常明显。英军投降后,约8万名战俘(有英国人、澳大利亚人、印度人)被日军押往战俘营,等待他们的将是强制劳动、饥饿、死亡等无比残酷的境遇。
  1942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日本海军一路势不可挡,进入印度洋后攻打了锡兰[186]。随后,一艘英军航母被击沉,英军舰船于是不得不远离印度洋。此外,日军也攻打了缅甸,以图切断中国国民革命军的供应线。中国国民革命军阻碍了日军的计划,并且仍然在顽强抵抗。美国人对他们施以援手,不但派出军事顾问,还援助飞机,并且通过缅甸公路向中国运送补给物资。英军起先想固守他们的殖民地,但是兵力严重短缺,缅军的作战能力又无法保证,何况当时的日军还拥有制空权,所以只能向后撤退。这是一次长达1 600公里的艰难跋涉,一路上,地形非常复杂。最后,他们终于在5月初到达了印度边界。此时,雨季来临,才使日军无法继续进攻。现在,中国国民革命军的供应线已经被切断,只剩下一条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极其危险的航线。不过,中国国民革命军还是成功地拖住了3/5的日军,安东尼·比弗中肯地写道:“许久以来,中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像是缺失的一部分。”除了中国,其余区域都没能抵挡住日军如潮的攻势。美军名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7]曾经放言守住菲律宾,但是他的大部分飞机都被日军炸毁在了机场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