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简史:黑暗时代

第24章


不过,这种轰炸行动在1942年和1943年就已经开始了。德国空军在设计之初就是用来协助地面部队作战的,而且他们已经在波兰战役和随后的荷兰战役中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对鹿特丹的轰炸,以此来保护德军自身。在轰炸军事目标的过程中,出错是无法避免的,于是就产生了“附带损害”。德国空军在轰炸英国的行动中就犯过类似的错误,导致英国皇家空军进行了反击。过后,希特勒也对英国实施了反击。德国人在报纸上发布了一条夸大其词的新闻,宣布他们已经在24小时内向伦敦投下了超过90万吨的炸弹。德国空军对英国的轰炸一直持续到1941年的春天。作为反击,英国皇家空军在1940年12月16日空袭了德国城市曼海姆,来制造恐慌情绪。英国表示,这次行动是为了报复德国在1940年9月和11月对南安普敦港和考文垂所进行的轰炸。不过,这次行动只造成了轻微的破坏,不仅轰炸机迷失了方向,而且投弹本身毫无精确性可言。在随后的1942年4月,英国人找到了更容易攻击的目标,他们竟然空袭了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森林小城吕贝克[216]。于是,英国正式宣布,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集中力量打击敌国民众,尤其是工人的士气”。在对莱茵兰地区主要城市科隆进行的“千机轰炸”行动中,英国皇家空军运用了新战术,毁坏了1.2万幢房屋,但是只造成400人丧生。
  英军负责空袭行动的指挥官是空军元帅亚瑟·哈里斯[217],他是1943年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司令,人称“轰炸机”哈里斯。哈里斯十分专注于任务,而且冷酷无情。他确信,如果轰炸城市没能直接让战争取得胜利,那么就是因为轰炸得不够。他反复表示,随着轰炸行动继续进行,投弹精度、训练水平越来越高,同时使用电子装置干扰雷达,运用新的战术,英国终将取得胜利。其中一项新战术是,英军先出动轰炸机寻找轰炸目标,通过投掷燃烧弹来标出目标的位置,随后赶到的轰炸机再投掷高爆炸弹来摧毁目标。1943年3月,英国皇家空军可以执行轰炸任务的重型轰炸机有669架,美国有300架。美国空军表示,在战争持续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军飞机只对军事目标实施“精确”轰炸。然而到了1943年12月,随着H2X型雷达装置(能够在恶劣天气里提供导航)的出现,美国人也开始对城市实施轰炸。此外,英国空军还试图轰炸工业目标。1943年春,在袭击鲁尔工业区的战斗中,英军飞机投下了3.4万吨的炸弹。在另一次袭击当中,英军飞机炸毁了一座水坝,使德国的钢产量下降了20万吨。在德国军备部部长阿尔贝特·施佩尔眼里,英军轰炸造成的破坏极为严重。然而,哈里斯没有继续轰炸工业目标,转而继续轰炸城市。7月,汉堡被毁,因为英军的轰炸导致了大火。大火过后,烧焦了的尸体阻塞了河道,2/3的民众需要搬家。当然,飞机和新式坦克的生产也受到了影响。随后,哈里斯把轰炸的目标对准了柏林,他计划摧毁柏林,让战争在1944年春季结束。1943年10月,他要求英国政府向公众坦白这些针对平民目标的攻击。除去一些极为看重道德的人士,大多数人都没有表示反对。哈里斯说“联合轰炸攻击的目的应当被准确无误地陈述为:摧毁德国城市,杀死德国工人,搅乱整个德国的城市生活。”哈里斯还说,“需要强调的是,摧毁房屋、公共设施、交通和生命,大规模地制造难民,用长期的猛烈轰炸打击民众和前线士兵的士气,这些做法不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本来就是我们轰炸行动的目的。这些结果不是试图摧毁德国工厂的副产品。”对于这样的态度,乔治·奥威尔挖苦道,英国可以用“炸掉的柏林——烧焦的婴儿”来做报纸的头条。
  然而,低效的狂轰滥炸很快便显现了反作用。首先,重型轰炸机的生产在英国工业中占据了过高的比例,影响了其他装备,比如登陆艇的生产。到1944年,英国空军的轰炸行动对德国制造能力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因为德国已经分散了自己的工业生产。不过在这一年里,美国仍然展开了“靶点”行动,对德国经济的关键环节实施了攻击,包括施韦因富特市的轴承厂,美军对这里的袭击吸引了德国空军出战,美军随后将其击败。不过,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轰炸机编队是非常容易受到攻击的,于是美国暂停了这项行动,直到他们能够制造远程战斗机为止。最著名的远程战斗机是P–51型“野马”战斗机,这种飞机的机身十分轻盈(由木材和铝制造),可以装载大量燃料,进行远程飞行。它能从英国飞到柏林,然后再返回英国。1944年4月,盟军的轰炸行动停止了。为了准备6月的登陆作战,盟军还需要对法国北部实施轰炸,这令哈里斯非常泄气。有人质疑,轰炸行动在打击敌军士气方面作用有限。战后的英国轰炸调查显示,轰炸行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将城镇作为单位目标进行区域攻击的基本前提(即德国经济体系已经开足马力)是错误的。”此外,盟军的空军也遭遇了巨大的损失。英国皇家空军进行了近30万架次的夜间起降,损失了7 500架飞机。在6.7万次日间起降中,英国皇家空军损失了876架飞机。盟军投下了280万吨炸弹,在1944—1945年投弹最多,其中近半数来自英国皇家空军。盟军的轰炸行动一共炸死50万名德国人,英国在德国的空袭中死亡60 595人(法国在英美联军的空袭中死亡17 078人)。在欧洲战区,盟军空军共损失16万人。
  实施轰炸行动的理由从来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事实上也没有证明这是正确的。最后,支持这一行动的理由仅剩下了两条。其一是,轰炸显著地搅乱了德国的经济。为了保卫自己的城市,盟军必须用数不清的飞机和大炮去攻打德国,它们大量从前线返回,尤其从苏联战场。然而,如果能对兵工厂和运输系统实施精确轰炸,使德国这部战争机器无法继续运转,那么盟军的目标一样可以实现。另一条理由与德国人的道德有关。罗马尼亚犹太人利昂内尔·布洛赫在“二战”期间还是一个年轻人,后来,他去了伦敦,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法律界人士。在1941年,德军在欧洲战场摧枯拉朽之时,他看见德国士兵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他当时说,要想让这些德国士兵回归常识和人性,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成吨的高爆炸弹直接扔到他们的头顶上。这么做的效果无法验证,但在当时,德国人所受到的憎恶确实非常强烈。人人都恨德国人,所以哈里斯无所不用其极,即便到了1945年4月,德军已经毫无还手之力,哈里斯的轰炸机还是漫不经心地轰炸了德国的历史名城维尔茨贝格,把它变成了一片火海,英国空军还不时用重机枪扫射街道上的难民。这些灾难主要是英国人制造的。不过,在1943年,他们仍然主导着盟军整体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说,盟军接下来的目标是地中海。
  在当时的形势下,富兰克林·罗斯福正承受着来自参谋长们的压力,他们主张美国把战略中心放在太平洋地区。多亏了罗斯福,美国才确定了先德国后日本的策略。当时,反日的公共舆论甚嚣尘上,无辜的日籍美国人举家遭到逮捕,并被驱逐到远离加利福尼亚海岸的集中营里。美国丢掉菲律宾后,美菲战俘所遭受的残酷对待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传遍美国,人人都要求实施报复。此外,强大的日本海军和空军占据了太平洋地区的大片陆地,直逼印度和澳大利亚,给人大难临头的感觉。尽管美国把与德国的战斗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但是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也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尤其是在海军的建设方面。盟军严重缺乏登陆艇,这是因为,英国已经把精力集中在轰炸机的生产上,而美国则专心造船,以便弥补德国潜艇给盟军造成的损失。此外,美国还倾注了极大的力量修建航空母舰。在珍珠港遇袭后,美国开始建造潜艇和13艘航空母舰。最后,美国在航空母舰的数量上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于是美国海军才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并在随后把战线推向日本本土。菲律宾陷落后,美国陆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是,美国能破译日本的大部分通信密码。当日本海军到达珊瑚海[218]时,美国海军已在他们东北方800公里外的海域严阵以待。1942年5月初,珊瑚海海战爆发。这是有史以来作战双方互相看不到对方的第一次大海战,也是航空母舰的首次对决。战斗结束后,双方各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日本海军撤退。
  在随后的6月,美日两国海军进行了决定性的战役——中途岛海战。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非常了解美国,他完全明白,日本的对手是一个巨人。他想及早攻击美国海军,摧毁美军剩余的航空母舰。于是,山本五十六派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吸引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中部决战。首先,日本派出一部分舰只对阿留申群岛实施佯攻,主力则准备攻击中途岛环礁。不过,由于美军破译了日军的通信密码,掌握了日军的行动计划,于是他们把舰队悄悄地开到了日军的攻击区域以外。6月4日,日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密集轰炸了美军设在中途岛的空军基地,但这次行动并不坚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