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姐夫的小情人

第3章


 
  姐姐和姐夫得知我能走路的消息后,很高兴。她们买来一蓝白兰花表示祝贺。望着她们兴奋的笑脸,闻着白兰的幽香,我陶醉在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之中。 设为书签 | 收藏到我的书房 
                  
第7章 紫云阁
  紫云阁是姐姐辞去工作下海后开的一家茶楼。它是一座二层仿古建筑,坐落于江边客轮码头东侧的江堤上。这里风光旖丽,码头上总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紫云阁就是凭借这样的地理优势,生意倒也兴隆。它不仅吸引来往的旅客,当地人也风靡而至。人们在此或静候客轮,或小憩长坐,或约会巧遇,清茶一杯,指点江山,高谈阔论,天下事便尽在一壶茶中。间或有人前来弹琴唱曲敲鼓说书,中国历史与民间传统便与氤氲茶香融为一体。 
  姐姐从别人手里盘下紫云阁后,向公公借了二十万,将它装修一新。她和姐夫别出心裁地把茶楼营业厅布局规划得颇有田园风味:厅内有小亭,小桥,曲水长流,一道道竹篱笆分围出若干个小区域,篱笆上布满塑料制品的绿叶瓜果花卉,让客人置身其间,临风把盏,好不神清气爽,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姐夫又结合小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根据一些文人墨客的喜爱,特地在二楼厅的靠江一侧,辟出一排雅致的包间。包间 
  内的水采自西山上的菩萨泉,甘冽爽口;茶来自云南的上等新茶;茶具也是从景德镇购回的上等用品,讲质讲色讲形。小城的一些喜文弄墨的人们,便常来此聚而饮之,饮时写诗唱和,共笔作画,一闲对百忙,真风雅不过。 
  姐姐怕我在家闷坏了,就接我到紫云阁帮她料理生意,一来这里缺少人手,二来也让我见见世面。 
  我踏进紫云阁的那天,一下子就被它精心的布局和精致的装修吸引住了。我在姐姐的陪伴下,东走走,西瞧瞧,仿佛走进了农家田园。只见清一色的竹椅竹桌摆放得整齐有序,客人们大多三五成堆地扎在一起,抿着茶水,轻声交谈;也有独处一隅的,凭窗欣赏江面的景致;还有的捧一本杂志或者报纸,浏览上面的文章。厅内灯光如星,清风荡漾着茶香。好一个休闲清静的所在。我不禁啧啧称赞。 
  “这都是姐夫的杰作。”姐满面春风地说:“他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建筑和园林方面的资料,独创了一套经营方案,再叫人制作出来的。” 
  姐夫?他似乎无所不能,电器,机械等东西有什么故障,别人束手无策的时候,经他的手一盘弄就好了,至于做生意,他还是新手,可动起脑筋来就富有创意。瞧!这不是吸引了大量的客人前来品茶吗?我在心里暗暗地欣赏着姐夫,对他更有一份了解和依赖。 
  “姐夫他也辞职了吗?”我问。 
  “没有,他只是晚上过来帮帮。”姐笑着摇了摇头,又指着二楼的收银台说,“以后你就在这里负责一下收费方面的事情。” 
  望着三尺的收银台,我满足地笑了。 
  我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我觉得这是我人生的开始,未来向我铺开一条五彩缤纷的路。看着这眼前的一切,我沉浸在无限的憧憬之中。 设为书签 | 收藏到我的书房 
                  
第8章 姐夫的茶经
  这天晚上八点多钟,我给一位顾客结完帐,刚抬起头对顾客说“欢迎下次光临”的时候,眼角瞥见一个高大而熟悉的身影——姐夫来了。 
  他从楼梯口,沿着一条铺着鹅卵石的小径,穿过几道竹篱笆,踏过一座小桥,走到收银台前,笑看着我。 
  我的心像小鹿一样地蹦跳不停。我定定地望着他的脸:几个月不见,他显得有些消瘦,但那双明亮而清澈的眼睛越发地有神,眼角处不知何时爬上几条轻浅的鱼尾纹…… 
  “姐夫……”我轻声地唤着,我感到他的身子微微地颤抖了一下。 
  他无语地凝望着我,我感到那注视里包含着深深的爱意。 
  “你怎么做起茶楼的生意?”我打破了沉默,找了一个共同的话题。 
  “关于这个……”他绕过红漆制的木柜台,坐在我身边的一张春秋椅上,滔滔不竭地讲起来: 
  “我们这个地方产茶的历史久远,早在西晋初年就已产茶,而且其品质比江南其它的地方要好,至今闻名全国的有云雾茶和云峰茶。” 
  姐夫呷了一口茶水,继续地说:“人云: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饮。我们这里饮茶的历史很悠久。相传,东吴末帝孙皓荒淫无度,常在宫中大开酒宴,命每位大臣必喝八升。但有个大臣酒量小,只能喝三升,孙皓便命他以茶代酒,喝过八升就免去罪责。以茶代酒,这是我国最早关于饮茶的记载了。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这一带。” 
  “饮茶素有雅饮和俗饮之分。所谓俗饮,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聚而饮之。最初只是路边的凉棚,供人解解渴而已。南北旅人同聚一桌,不免东西南北中地一阵闲聊,其间或许谈成一笔生意,或许谈成一桩亲事,也可能东一丁西一点地谈成一个完整的民间故事。这就是俗饮。而所谓的雅饮,就是一些商人老板知晓饮茶既然能有助谈兴,何不建造得舒服一些,让人们能长谈,长谈就要多饮,多饮就能赚钱。这就产生了雅饮。” 
  “我之所以将茶楼建造得这样精巧舒服,并融入了田园风光,就是看准了身居闹市的人们那种对绿色生态的迷恋和对自然返朴归真的情结。” 
  我环视了一下大厅,说:“来这里饮茶的人真多,都说这里的茶水与其它的茶楼大不一样。” 
  姐夫往后靠了靠,颇为自信地说:“当然,这里面可大有学问嘛。做生意要善于做得与众不同,做得比别人要好,才能赢取商机。拿沏茶来说吧,除了讲究茶叶品质,还讲究水质。能使茶汤鲜爽度最好的水便是泉水了。我们茶楼用的就是附近山上的泉水。这泉水白而甘冽,用它泡出的茶水,倒入杯中满而不溢。” 
  “可人家也是这样呀!”我大惑不解地问。 
  “这就是紫云阁取胜的法宝。”姐夫有些神秘得说。 
  一个老者的声音缓缓传来:“我从没喝过这样好的茶水,它不仅醒脑提神,而且祛病健身,延年长寿。”离收银台不远的一台桌上有几个老人一边品茶一边聊着,时不时地拿起紫砂壶往茶杯中倒水。 
  同桌的一位随声附和道:“是呀,我越喝越有精神头,现在都离不开它了。它是怎么沏出来的呢?” 
  姐夫闻听此言,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设为书签 | 收藏到我的书房 
                  
第9章 神秘的紫砂壶
  姐夫唤来一个女招待,让她替我在收银台值班。他领着我来到一楼的一间小房,在那里碰见姐姐,她正忙碌着。我见一个个系着白围裙的女招待如过江之鲫从外面进来,又托着上面盛放了一只小巧的紫砂壶的木制盘子,一个挨一个地出去。原来,姐姐成天在这里面忙着沏茶,一般情况下是不离开的。莫非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姐夫在姐姐的耳边嘀咕了几句,姐姐笑了,说:“让她知道也好!” 
  姐夫就打开里间的一间更小的房间,先径自地走了进去,待我进入后,把门关上,压低嗓门说:“你看这只紫砂壶怎样?”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一张小圆桌上,有一只大鼓肚子的紫砂壶,它除了比外面客人斟茶的壶容量大多了之外,从外形和色泽,甚至从胎质到烧制过程看不出有什么两样。 
  姐夫见我大惑不解,就说:“你看看它的里面。” 
  它里面什么也没有,只见到壶的内壁上结了厚厚的一层茶垢,灰不溜秋的难看死了。 
  这有什么神奇的? 
  只见姐夫提起旁边小火炉上的一只铝制水壶,望紫砂壶里注满开水,合上盖子,说:“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过了片刻功夫,姐夫握住紫砂壶柄,往一只小紫砂壶里倾入大约一汤匙的水,然后再加入一点茶叶,盖上盖,用手捏着壶摇了摇,放在桌上。 
  一阵阵清香,随着壶嘴里冒出的袅袅水汽,弥漫开来。我感觉我的五脏六腑被这香气熏透了。 
  这时,姐夫就说:“我们就是用这种方法调制出客人满意的茶水的。” 
  哦,原来是这样!我不禁暗暗称奇。 
  接着,姐夫讲了一个故事:他的父亲有一次去一个古老的小镇,和客户谈完生意后,经过一家铁铺。他被铁铺里传出的“叮叮当当”的响声吸引,便好奇地进去看了看。一个老铁匠正打制一把镰刀,他赤着胳膊,汗水顺着他古铜色的脊梁一个劲儿地往下淌。铁匠歇了歇,顺手从旁边的一只紫砂壶里倒了一杯水,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姐夫的父亲见那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就没有在意它。但有一股清香直往他的鼻孔里钻,他就情不自禁地四处看看,发现没有什么东西能产生那样的香味,就把眼光停在茶壶上。他走上前去,壶里并没有什么茶叶沏的茶水,而是清澈见底的清水,香气就是从壶里冒出来的。 
  老铁匠对他说:“这是上辈子传下来的,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我喝茶,从不泡茶,就倒入开水到里面,却喝到比什么茶叶沏的还要好的茶水。” 
  善于做生意的他,一眼发现了商机,就要重金买下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