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气候温和湿润,适合种植桑麻,早在明朝初期,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就设有宫廷专用的织染局,朝廷委派专人负责监督,并有严格的上交数额和检查制度。“腰封”上的文字正是为了检查方便所记。随着大明帝国日趋衰落,织染局制造匹数逐年增加,到万历一朝达到了高潮。文献记载,织染局上交岁额总数原为两万匹,而万历初期已达到了十几万匹,超出岁额总数的几倍。
明代的苏州,曾是锦缎织造中心,这里聚有大量的织染工匠,每个工匠每日仅能织二、三寸,而对这惊人的上交数额,不得不整日劳作,把丝一条条织成锦缎,又一匹匹送往皇宫,而作为织染匠,却终日不得温饱,其凄苦之状不忍目睹。史料记载:万历二十九年六月,织染匠们终于开始怒吼了,以葛贤为首的两万余人掀起了反抗朝廷和官吏的大规模暴动。文献上记载了这一事实,三百多年前拿起大刀长矛反抗朝廷和官吏的,不正是万历棺内织品上发现的赵绪、倪全、薛孝、邹宽、沈阿狗……这些社会底层的人物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浅显的道理,不知万历皇帝生前是否想过。
发掘人员将丝织品一卷卷拿出,梓宫内又出现79锭发散着光芒的金锭。多数是十两一锭,五两或更小的不多。金元宝绝大部分背面都有字迹,记录着征收年月、委官、金户和金匠的姓名。例如:
云南布政司计解万历三十五年分足色金一锭重拾两安宁州同知江鋐金户高如山金匠沈教
云南布政司计解万历四十壹年分足色金壹锭重拾两委官绍傅金户杜良金匠沈教
云南布政司计解万历三十六年分足色金壹锭重拾两委官通判张荐金匠沈教
云南布政使司计解万历四十四年分足色金壹锭重拾两委官魏元勋金户吴相金匠沈教
从中可以看出,金锭的贡地多在云南。尽管从文献上看,万历时的云南并不盛产黄金,但宫廷的搜刮仍然指向了这片偏远的边陲之地,该省每年要向朝廷纳黄金五千两,成为当时的一项沉重负担。有正直的朝臣看出了征收贡金的危害,上书劝谏:“云南大害,莫甚贡金榷税之事。”户部主事洪启初在给万历的上疏中也直言不讳地指出:“滇之害无如贡金一事。”然而万历始终没有理睬他们的奏请,贡金数量依然逐年增加。云南当地政府在无法满足朝廷供应的情况下,不得不向四川、贵州等地远道购买,有时甚至到京师通过商人高价收购,然后再转交宫廷。
交纳贡金虽由地方官吏筹措,但最终还是要转嫁到百姓头上,当地人民不仅要负担贡金的税收,还要经历运送之苦。由云南到北京万里迢迢,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史料中曾记载过一支护送贡金的大队,在渡过云南境内的盘江时,正赶上山洪暴发,五十多人被大水淹没,断送了性命。云南百姓在长期苦役的煎熬中,终于揭竿而起。万历三十四年,一万多人包围了矿监衙门,杀死了万历派驻云南的太监杨荣和二百余名官吏。杨荣的府宅被烧,尸体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当时的政治家魏允贞在评析万历一朝的时政时,曾指出:“金取于滇,不足不止;珠取于海,不罄不止;锦绮取于吴越,不极奇巧不止。”这段记载在揭露时弊的同时,也说明,当时的黄金多取自云南,正像丝织品多取自江南和苏杭一样。定陵出土的丝织品和金锭,和历史记载相互印证,达到了记载和实物的统一。
在万历棺内众多的殉葬品中,有两只不太显眼的药罐。罐为金制,镶有长柄,但却没有其它金银玉器那样光泽鲜艳。金罐表面有多处磕碰磨损的痕迹,似经长期使用所致,很可能就是专为万历皇帝煎熬御药的药罐。
明代帝皇有病,煎服药物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规定。太医院奉旨要派出四至六名御医,前去宫内诊视;在御榻前,先要膝行跪诊,然后合议处方开药。一种药要用两剂合成一服装在药罐中,罐口贴上“御药谨封”的封条,有太医院太医和内监共同监视熬药。待药煎好后,再分成两份,由御医或内监先试服一剂,证实无不良效果后,才将另一剂进呈皇帝服用。这套严格的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皇帝的安全负责。
万历一生多病,经常服药一事,文献都有记载。但随着“国本之争”越演越烈,他以消极的方法怠工后,臣僚们便把他的病源归罪于酒色过度、精气亏损。早在1584年,儒史范儁就曾上疏谈到“人欲宜防”,并以禹不喜酒、汤不近色为例,恳请万历皇帝以美女、酗酒为戒。这位儒史也许没有考虑到“汤不近色”的真伪,更不会怀疑万历的病因。即使今天的明史研究者,尚有一些人与三百年前的臣僚持同一观点。其实,面对定陵出土的实证,应该打破这种近似偏见的结论。因为无论是棺内万历右腿蜷屈的痛苦形状,还是尸骨复原后,右腿明显地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说明这位皇帝生前确实患有严重的足疾。有了这样的实物作证,而再以陈腐的观念,把万历的“足心疼痛、步履艰难”,一味地归结于贪恋酒色所致,这就难免有失历史公允了。
在万历头骨的右侧,放置着一个不大的圆形盒子。这个盒子的出现,开始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只当是盛置小型精品的一般殉葬物。当梓宫的器物清理接近尾声时,发掘人员才将盒子打开。一经开启,几乎令人目瞪口呆:小小的盒子内,竟是一顶金光闪烁、富丽堂皇的翼善金冠!
这顶翼善冠,通体用极为精细的金丝编结而成,重量仅为826克。半圆形的帽山之上,挺立着两个状似兔耳的金丝网片,一颗太阳状的明珠高悬在两耳中间,两条金色的行龙足登帽山,正昂首眺望明珠,大有腾云追日之势。若能戴在头上,则天地人融为一体,给人以主宰苍生、容纳寰宇之感。像这样气魄宏大、造形精美的金冠,还是首次出土,堪称国宝。翼善冠的珍贵,除质地全为金线之外,还在于整体的拔丝、编织、焊接等方面的高超技术。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缕织工艺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随着梓宫清理临近尾声,棺床的木箱也一个个打开。在万历棺椁的旁边,发掘人员发现了一箱著有文字的谥册。册为檀香木板做成,原本木色,不髹不染,每册十板,用丝绳缀结而成,外被织锦,内刻谥文。文皆阴文正楷,直行读,自右至左。册的两端木板不刻字,描金云龙纹。谥册的文字,实际是对万历一生功绩的概括和总结,全文次第排列如下:
维万历四十八年次庚申九月乙亥朔初
显皇帝
庙号
神宗伏冀
……
上帝左右俾冲入永赖洪麻觐
文考烈光四子孙茂膺繁祉谨言
谥册通篇写尽溢美之词,字里行间充溢着一股皇恩浩荡、强民富国的韵味。假如不了解万历一朝的历史真情,仅凭谥册推断,那该是一派多么欣欣向荣、四海升平、辉煌灿烂的景象。可惜,可悲的现实毕竟不是凭几位儒臣的华丽词藻就能掩饰得了的。在这一点上, 万历及其臣僚远没有太祖朱元璋的真爽和聪明。朱元璋在为皇陵立碑时,为避免儒臣对他及帝国的粉饰,而亲自主笔,以真挚的情感、冷峻的笔锋,客观地描绘了自己的生平和创业的艰辛。撇开他那文采飞扬、气魄恢宏的碑文不论,仅凭直面人生和面对现实的勇气,就足以让后人称道。而万历的谥文,除了对他悲怆的人生及业已沦丧的帝国一丝安慰外,于世人又有何裨益呢?
人类的历史从来都是以人类自身的血肉粘合而成的。
第十五章 面对沉重的遗产
时代的足音伴着远古的文化走出地下玄宫,登上神武门城楼。现实与历史在这里碰撞出灿烂的火花。面对这沉重的文化遗产,年轻的共和国难以承受它的强大压力,最终只能将其推下宝城——
命运的转折
当发掘人员清理到万历梓宫下部时,虽然有搭起的木板相助,但几乎将半个身子探下去,也仍无法再接到器物。这是考古的科学发掘,毕竟不是孙殿英用炸药盗墓,必须认真细致地按照科学的程序操作,稍有疏忽,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时间紧迫,不能迟疑,严酷的政治形式和眼前的处境,使大家焦虑不安。而最感焦虑的则是年轻的冼自强,他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器物原始状态的描摹,先按照实物的原貌,把图样画出来,再贴上标签号码,然后才能对器物进行清理。他问夏鼐:“夏所长,怎么办?半个身子都探进去了还是够不到,我总不能蹲在棺材里面操作吧!”的确,棺木中尚有不少殉葬品未得到清理,毫无立足的空隙,而又不能置器物于不顾,任意践踏。
纵观海外其他国家的同期考古情况,比这规模小的殉葬品,其处理方法是先用石膏将器物在原地灌注,待凝固后拿到实验室再进行清理,它的好处在于随时可以用仪器测定,进行各种化学试验。这一切,在当时的地下宫殿内,面对偌大的皇帝棺木却无法做到,必须按照现有的条件,老老实实地在原地进行清理。
赵其昌跟着夏鼐大师焦急地围着棺木转,耳边又响起了冼自强的话:“我总不能蹲在棺材里操作吧!”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际:冼自强真还必须蹲在棺材里操作,但是如何蹲法,得想出个办法来。
小说推荐
- 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 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txt下载由网友上传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1908年n月,严酷的冬季过早地笼罩了北国矿野,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枯枝败叶,在古都北京大街小巷窜动不息。神圣威严、王气逼人的紫禁城,弥漫着厚重的沉寂、神秘和紧张气氛。十月十四日深夜,中南海仪鸯殿四周一片漆黑,几棵古树的枝条在朔风的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3章
- 金陵的雪
- 金陵下雪了,雪花飞舞,回想自己三十几年的人生,总而言之,二十五岁以前为性,二十五岁以后为存,半是生活半是幸福 每一段恋情的背后,都是人生路途的一段,最终我们都会找到一个陪伴自己一生的爱人,走过风花雪月,走过天长地久 作者:居无言所写的《金陵的雪》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居无言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六章 偶遇李含章
- 千年风华之浮梦兰陵
- 世间有一种感情,可以两情相悦,彼此发誓要白头到老,却终究不得善终;可以没有任何人的插足,彼此执手许下生生世世,却终于落得伶仃在世;可以没有那些纠结,那些怨念,那些相互的报复折磨,结局却也是很虐很虐.世间的痛苦或许不是舍不得和放不下,而是我们的情爱都还在,唯独你不在身边 这个故事,献给一千四百年前的他
- 都市言情垚垚完本
- 最新章:写给读者
- 风起金陵
- 是夜,秋元节之日,很多人都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场吞噬一切的劫难 绑架、暗杀、毁灭。阴谋的齿轮已经开始缓慢转动 作者:秋之所写的《风起金陵》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侦探推理秋之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章 考察
- 风陵传
- 一场神魔大战后,他成了这世上最后一个神,然而却因神力耗尽,转世为人,需要历经劫难,方能回归神位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昆吾山弟子,没有资历没有灵气 然而他背后所隐藏的却是惊人的秘密。不飞则已,一鸣惊人。他是神的转世 她是魔界的圣女,担负着解救魔君的使命 原本一切可以顺顺当当。他和她相爱了,他们能冲破自己
- 武侠小说誉长苏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章 朝云城
- 燕风啸金陵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生在皇家、权不离身。绿林纷争,皇权相争,偏偏两者总要搅在一起,最后花落谁家、谁人天下称雄、谁人又伴月随风,一切自有天意来定 作者:几回又逢君所写的《燕风啸金陵》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几回又逢君完本
- 最新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结局
- 风陵界
- 大千世界,乱世浮沉,在这百舸争流的大世之中又有谁能活着笑道最后呢 回首国往,身后满是累累白骨,这些是你?又或者是我呢?仙?妖?人 所有的一切也不过是在乱世中争渡,不过命运这东西又有谁能够说定呢 你我虽在争渡,不过要把属于自己的那片世界牢牢的抓在手中 作者:玖月心成所写的《风陵界》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
- 玄幻小说玖月心成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一章意外
- 风起金陵
- 为一顿饱饭,敢搏上性命者,是灾民也;为一声怒吼,敢举起义旗者,是好汉也;为一本奏折,敢撞柱而死者,是良臣也;为一县之民,敢拒贼城外者,是英雄也;为天下兴旺,敢剑指昏君者,是千古风流人物 作者:我愿摘下星辰光所写的《风起金陵》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我愿摘下星辰光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章、面朝南荐谁为先锋
- 听雪·菊花台/听雪之菊花台
- 《听雪·菊花台/听雪之菊花台》作者:鸿瑟秋阑珊,霜华尽染。洛阳箫声断鸣雁,倚筑漫歌击节浅。寞颜消,青丝乱,却颜欢笑,傲然碧云天。白衣瘦,风采如酒。原是此情追忆晚,奈何对影悼今寒?江湖老,沧海远,梦回昨岁,相伴执牡丹。几番来回,机关算尽,血影连连。今秋的菊花开的烂漫,一朵一朵,宛如鲜血风干的悲凉 作者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