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殉葬品清理的后期,由于寒气袭人和每天近二十个小时的蹲地操作,赵其昌的腰部受寒,整日痛疼不止,既无时间又缺乏医疗条件,只好在晚上烧几块砖头,垫上毛巾倒换着进行热敷。当刘精义在德胜门外乘车进城再转车去十三陵时,看到一家药铺门前贴着专治腰痛的中药“坎离砂”的广告,他如获至宝的买了几包,每天晚上临睡前,用醋调和,耐心地给赵其昌敷在腰上。这种神奇的铁砂加醋搅拌,释放出大量热能,经过一段土法治疗,赵其昌的腰病一时痊愈了……
似乎一切都在眼前,一切又都成为遥远的过去。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他们要说些什么?
依然是相对无语。
最后,刘精义敞开布包,拿出一套毛线衣裤:“这是今天下午从长陵公社买来的,送给你御寒。”
赵其昌望着,眼泪唰地流了下来,立即抽出跟随他多年的派克自来水金笔,双手送上。两双大手在静谧寒冷的北国之夜,紧紧地握在一起……。
赵其昌就要走了。
深秋的朝阳洒进陵园,映照着他黝黑的脸,凄冷的寒风掠过大地,刮起一阵尘土,笼罩着他的身躯和苍翠的树林。崎驱的山路上,他背着铺盖,手提一包发掘记录,向长陵公社的粮站走去,他将从那里搭车进城,再转车去所要去的地方。手中的包袱沉甸甸的,让他心烦,又让他欣慰。和他相伴三年的定陵就要从身边离去了,那雄伟的大殿,那苍老的柏松,那给予他温暖的木板房,那倾注了他鲜血的地下玄宫……这一切,都将随着那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往事,成为昔日的梦境了。只有这一包沉甸甸的发掘资料还在身边,这是他从定陵带走的最珍贵的东西。他知道它的珍贵和价值。他记住了朱欣陶老人的话:“去吧!把资料带走吧,只有你才能写出定陵发掘报告。”雄奇的大峪山在他的泪眼中渐渐地模糊起来。历史让这个开皇陵发掘之先河的发掘队长走了。他的命运无疑是一个不幸的转折。然而这个转折导致的结果,却比他自身的不幸要严重的多。在不久之后,将有更加凄壮的故事发生,不过,那已不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民族的灾难了。
第一座皇陵博物馆
神武门展览之后,定陵博物馆筹建人员加速了修补、保护、复制殉葬器物的步伐。
首先要修补、复制的自然是三具尸骨。正在中国帮助工作的苏联著名雕塑家格拉西莫夫听到此事,主动找来请求把尸骨带回苏联,做修补和模型复制。在这之前,格氏已为北京博物馆修补和制做了古人类头骨的模型。有关方面怕在这个问题上出现漏洞,婉言谢绝了他的请求。
三具头骨送往中科院古人类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进行修补。同时,找了两位从事雕塑的老师,做万历帝后的模型。由于万历皇帝在他们心中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杰出代表,模型的制作自然要按照地主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两个月后,万历帝后的三具人体石膏模型送往定陵。只见万历头戴瓜皮金丝小帽,横眉怒目,鹰勾鼻子下挂着一张血盆大口,摆出一副要吃人的架势。左腿长,右腿短,身体极不平衡地站立着,手握皮鞭,侧身站立。似在追赶,又似在战斗和殴打。这独特的造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大地主,正在对交不起田租的穷人进行残酷的蹂躏。其动作和形象都维肖维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吃人的凶恶本相。两个皇后则穿红着绿,涂脂抹粉,头戴鲜花首饰,妖冶而凶残,一副典型的地主婆形象,真是富于想象、高于生活的革命创作!
就在塑造万历帝后的同时,陵园内忙于对出土的织锦匹料进行技术处理和保护。有人建议,丝织匹料可以像古画一样进行托裱,背后衬用韧性大的纸张,以便卷舒;有人建议,浆糊内加入防腐剂,以便长久保存。但是,托裱工作并无专业人员现场指挥或指导。装裱完毕,著名文学家后来又成为专门研究古代服饰的沈从文先生来了。他想看看匹料,作一点研究,将裱品展开,用放大镜一件件仔细观察,迷惑不解地问:“怎么有的装裱成品显露的是织品反面?”
“研究织品的结构不是要看反面吗?”一位工作人员急中生智说。
一句话激怒了沈从文,但他还是面带微笑地说:“研究织品结构,要看反面,更要看正面。如果为显示反面结构,留下一厘米、两厘米、最多五厘米也足够了,整匹反面,我看是装裱的错误。”他的直言不讳,特别是说到错误,使站在旁边的负责人显得十分尴尬。
沈从文不愿再看下去,走出接待室,对同来的助手说:“囊括了中华纺织技艺精华的明代织锦遗产,如此轻率地对待,还做这样不负责任的解释,不是出于无知,就是有意欺骗!”
有些袍服的处理,也不尽人意。比如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在半腐的衣服上,时间稍久,衣服颜色变深,软化剂蒸发,质料变硬,硬作一块,不能展开。未经反复实验,匆匆上手,效果不佳,只能停止。
科学一旦嫁给愚昧,就注定要遭其蹂躏,而不甘沦亡的科学反过来又将予以致命的报复。这一哲理,在这座皇家陵园再次得到验证。
定陵丝织品损坏的消息传到北京,郑振铎、夏鼐等大吃一惊。正在焦虑不安、痛心疾首之际,外地传来消息,有的省份正在组织人力,跃跃欲试,要向帝皇陵墓进军。还有的省份也不甘落后,纷纷效仿。汉陵、唐陵、清陵等等,都响起了开掘号子……。面对此种情景,负责全国文物保护、考古发掘的郑振铎、夏鼐心急如焚,立即上书国务院,请求对这种极不正常的发掘之风予以制止。这份报告很快得到周恩来总理批准,并通令全国,一股邪风终于停止。巨人力挽狂澜,使行将有灭顶之灾的中国文化遗产再度免遭劫难。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定陵的出土文物基本上已修补、复制完毕。损坏的不再有,完好的自然还要公诸于世,以显示其成果。
1959年9月30日,定陵博物馆正式宣告成立,即将开放。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明十三陵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这座中华大地上首次洞开的地下玄宫。
定陵与杠铃
定陵博物馆一经开放,游客蜂拥而至,纷纷踏进这座将近四百年的地下宫殿,要亲眼看一看那壮丽豪华的建筑,一睹帝后的风采,领略一下古代陵寝的气息。
遗憾,在这深达27米的地宫深处,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座空荡荡的洞穴。后殿的玄堂上,尽管摆着三口巨大的棺椁,但却不是金丝摘木制作,而是用白灰和水泥的复制品。朱红色的棺椁散发着油漆的气味,像是司空见惯的躺柜,静静地摆在游人面前。远古的气息荡然无存,现代化的意味却充溢着整个玄宫后殿。不少游客都满怀失望地问道:“皇帝皇后的原棺原椁哪里去了?打开地宫的时候不是还在吗?”
可是,现在却消失了。
颇具戏剧性的是,它的消失和定陵博物馆的成立,竟是在同一天进行的。
1959年9月30日晨。曾铲下定陵第一揪土的民工王启发,接到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的指示:“马上就要开馆了,既然复制的棺椁已经做好,原来的棺椁就没用处了。你带几个人到地宫清扫,把那些棺木抬出来,好迎接领导来检查清洁卫生。”
定陵地宫打开后,大部分民工已回村,只有王启发等几位为发掘工作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留在博物馆继续工作。他接到指示,立即召集几个职工,将宫中的棺木抬了出来。
“棺木放在那里?”王启发问主任。
主任将手习惯性地放在额下,作着沉思状,没有发话。
“是不是放在仓库里。要不下雨就淋坏了。”王启发作着提示。
“你先回去,待会儿我再告诉你。”主任终于有了良策。
王启发正在屋里歇息,办公室主任走了进来。“仓库没有地方,你带几个人把它扔出去。”
王启发心中一颤。他想起发掘时白万玉老人经常说的话:“发掘的东西,哪怕是一根针、一块瓦也是无价之宝,千万不能糟踏了。”如今老人走了,这话却在他心中铭记不忘。
“这不合适吧?”王启发没有动。
“什么不合适,让昨干你就咋干,把棺底的铜环劈下来,听我的没错。快去,别耽误了领导来检查。”主任催促道。
王启发不情愿地走了出去。
几个职工围住楠木棺,要取四周的铜环,挥镐劈了起来。沉重的镐头落到棺木上,发出咚咚的撞击声。棺木虽经三百多年的腐蚀,但除外层稍有朽痕外,依然完好如初,坚硬如石,不愧为木中之瑰宝。也无怪乎万历皇帝会选中它来做自己的寿棺。
当职工们将几个铜环劈下来时,已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王启发望着四个硕大的铜环鸣响着落到地上,心中莫名其妙地掠过一丝哀痛。三年的风风雨雨,悲欢离合,有多少人为这座皇陵的发掘付出了心血与汗水。这一切为了什么?还不是要找到帝后的棺椁与尸体吗?
可今天找到了,棺椁就在眼前,却要把它劈开扔掉。这又是为什么?他只读了两年私塾,但已不是开始发掘时那个迷信神鬼狐仙的人了。
小说推荐
- 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 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txt下载由网友上传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1908年n月,严酷的冬季过早地笼罩了北国矿野,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枯枝败叶,在古都北京大街小巷窜动不息。神圣威严、王气逼人的紫禁城,弥漫着厚重的沉寂、神秘和紧张气氛。十月十四日深夜,中南海仪鸯殿四周一片漆黑,几棵古树的枝条在朔风的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3章
- 金陵的雪
- 金陵下雪了,雪花飞舞,回想自己三十几年的人生,总而言之,二十五岁以前为性,二十五岁以后为存,半是生活半是幸福 每一段恋情的背后,都是人生路途的一段,最终我们都会找到一个陪伴自己一生的爱人,走过风花雪月,走过天长地久 作者:居无言所写的《金陵的雪》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居无言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六章 偶遇李含章
- 千年风华之浮梦兰陵
- 世间有一种感情,可以两情相悦,彼此发誓要白头到老,却终究不得善终;可以没有任何人的插足,彼此执手许下生生世世,却终于落得伶仃在世;可以没有那些纠结,那些怨念,那些相互的报复折磨,结局却也是很虐很虐.世间的痛苦或许不是舍不得和放不下,而是我们的情爱都还在,唯独你不在身边 这个故事,献给一千四百年前的他
- 都市言情垚垚完本
- 最新章:写给读者
- 风起金陵
- 是夜,秋元节之日,很多人都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场吞噬一切的劫难 绑架、暗杀、毁灭。阴谋的齿轮已经开始缓慢转动 作者:秋之所写的《风起金陵》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侦探推理秋之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章 考察
- 风陵传
- 一场神魔大战后,他成了这世上最后一个神,然而却因神力耗尽,转世为人,需要历经劫难,方能回归神位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昆吾山弟子,没有资历没有灵气 然而他背后所隐藏的却是惊人的秘密。不飞则已,一鸣惊人。他是神的转世 她是魔界的圣女,担负着解救魔君的使命 原本一切可以顺顺当当。他和她相爱了,他们能冲破自己
- 武侠小说誉长苏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章 朝云城
- 燕风啸金陵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生在皇家、权不离身。绿林纷争,皇权相争,偏偏两者总要搅在一起,最后花落谁家、谁人天下称雄、谁人又伴月随风,一切自有天意来定 作者:几回又逢君所写的《燕风啸金陵》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几回又逢君完本
- 最新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结局
- 风陵界
- 大千世界,乱世浮沉,在这百舸争流的大世之中又有谁能活着笑道最后呢 回首国往,身后满是累累白骨,这些是你?又或者是我呢?仙?妖?人 所有的一切也不过是在乱世中争渡,不过命运这东西又有谁能够说定呢 你我虽在争渡,不过要把属于自己的那片世界牢牢的抓在手中 作者:玖月心成所写的《风陵界》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
- 玄幻小说玖月心成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一章意外
- 风起金陵
- 为一顿饱饭,敢搏上性命者,是灾民也;为一声怒吼,敢举起义旗者,是好汉也;为一本奏折,敢撞柱而死者,是良臣也;为一县之民,敢拒贼城外者,是英雄也;为天下兴旺,敢剑指昏君者,是千古风流人物 作者:我愿摘下星辰光所写的《风起金陵》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我愿摘下星辰光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章、面朝南荐谁为先锋
- 听雪·菊花台/听雪之菊花台
- 《听雪·菊花台/听雪之菊花台》作者:鸿瑟秋阑珊,霜华尽染。洛阳箫声断鸣雁,倚筑漫歌击节浅。寞颜消,青丝乱,却颜欢笑,傲然碧云天。白衣瘦,风采如酒。原是此情追忆晚,奈何对影悼今寒?江湖老,沧海远,梦回昨岁,相伴执牡丹。几番来回,机关算尽,血影连连。今秋的菊花开的烂漫,一朵一朵,宛如鲜血风干的悲凉 作者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