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是不是有神仙

第114章


    道长:“我们说过,人生的一切,都是悟道的过程。悟道是要让我们的思想保持清醒,在清醒之中就不会被很多世俗的东西所影响。通过一定阶段的修行、达到不同程度的明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经过悟道、修道然后会明白,我们人是很可怜的,大家都在追求的很多东西,某种程度上是没有意义的。从古到今,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能够记得多少事情?记得的古人又有几位?别说一千年,就是一百年之后,我们这里又有多少人能够被人记得的?”
    无话不说:“那要这样说的话,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了。”
    道长:“好,这就是道家的问题。第一个层面上来讲,一百年以后没有几个人能够被后人记住;第二个层面,人生很难得啊,这么难得的人生经历了一次之后很可能千秋万代了也没有机会再经历一次人生了。做一次人是很难的,这种机会比大洋里面的一粒小沙子进入一只漂泊的瓶子的机会还要小。能够托生在大道之邦的中国,能够领悟这些东西,更是太难得了。而我们现在在追求的东西都是些什么呢?是非常短暂,很瞬间的东西。有人想过吗?我们永远只能吃这么一点东西,只能睡一张床--就是再有权力再有钱,你也不可能一夜睡好几张床吧?你也不可能吃很多的东西吧?人能够享受的,其实都已经被我们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限定住了,但是你要毁掉的,却可以很多。
    “在所有的生命中,只有人是最适合修行的,因为苦乐参半。如果我们找不到我们生命里面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修道、悟道、不断地升华我们自己,找到一些最基本的存在意义。”
    胖子:“这个最基本的意义是什么?”
    道长沉吟:“这个说起来又是很漫长的。简单的说,我们的生命是无量寿福的,道的修行,证的就是一个‘母子光明会’的意义。常人一般都是‘见子忘母’或者‘见母忘子’,就是说在本体与表象之间,只看到‘用’的方面,忘了根本,在‘本体’与‘用’之间震荡;而道家的修行,能够让‘母子相会’,在体、用之中出入,真正实证到天人合一。”
    小男笑:“这个理解起来……可能只有人马座毫无障碍了……”
    道长:“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不死的,修行既能够让我们在生命的永恒中无量寿福,享受生命的种种喜悦,又能够穿越生命的各个层面,在一切时、一切处之中,体会当下的美与好。”
    小洁:“呵呵,我还是提问比较通俗的吧。道长你刚才说了,道家是帮助人达到欲望的?”
    道长:“假如有人说‘我就想得到这个六合彩’,或者‘我就希望我的企业能够发达挣钱’,我们也许首先就是帮助他们达到愿望,而在帮助的这个过程中就像给人开了一个天窗,人们在通过这个目的达到的过程中,在自己阶段的利益获得中,会走向一个对终极意义的思索。”
    无话不说:“万一那人得了钱就满足了呢?就这样了呢?绝对不思考什么终极的意义了呢?”
    道长笑:“这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快乐就遍地都是了。人是很不容易满足的,很多时候常常是越得到、越不满足,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人的‘配置’里面,就有这些因素。你刚才发问的‘人生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了’,这也是思考的一种,而是‘终极意义’与否,只是我们给与的一个词汇。”
    小男笑:“是的,如果这样的话,所有搬了新家,有了新车,艰苦恋爱终于结婚,事业终于有成的人,都应该人生快乐美满了!但是事情往往走向反面:反而更加不满足,不开心了……我好像有些说偏了?”
    道长:“没有说偏,这些人或早或晚,最终都会思考生命的意义。人们生活在很浮躁的社会里面,我们都很少静心下来想些事情。‘得到’比‘得不到’更能够让人开悟。在达到愿望的过程会让人明白,原来这个世界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些浮躁的现象,原来很多东西对我们生命是没有意义的,而这个没有意义是我们以前不知道的,或者说在我们穷尽一切去‘达到’之前所不知道的。”
    都在点头。各自检点自己生命之中的得到,与还没有得到的种种感悟。
    道长:“有一个落魄书生,夜宿一座荒庙,梦到自己状元及第,继而又娶得娇妻美妾,人生浮云直上,富贵不可限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贪念滋生,并愈演愈烈,聚敛了无数不义之财。某日宫中大宴,酒醉后竟误杀宫中歌姬,皇帝震怒,数罪并罚,终被腰斩弃市,突然梦醒。这时他醒悟到了是非善恶、因果报应的种种道理,心中犹如一潭春水般清澈明朗。什么是得道?得到的什么?人都是要在经历之后才会醒悟。”
    无话不说:“就是年龄不饶人。有相当的经历就是有相当的年龄了。人生如果倒过来还行,先七老八十的,事业有成,美女用到过,权力什么的都不再算是个什么玩意儿,立马悟道,然后渐渐青春年华,再不为金钱美色权术所动,这样管用……”
    引得大家又笑……道长:“所以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因为到了这个年龄经历的事情多了。也有很多人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才知道‘哎呀,一切都不是那么有意义的’,就像我们饿的时候总是想吃很多很多东西,实际上我们真的能够吃多少东西呢?人一心想得到的任何一样东西,一旦他真的得到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他一定会觉得了无生趣。人的每一个愿望都建立在外在的期盼之中……”
    我:“所以很多的人生都是作茧自缚。”
    小男:“但是对人生的说法还有另外的解释,比如按照入世的说法觉得人生就是体味这样的百态,有痛苦,有幸福……”
    道长:“这个对啊,这就是我们要明白的东西啊,但是真正的有几人能够做到呢?大多数人都是为外物所牵,他高兴是外在的高兴,他痛苦也是很外在的痛苦,他的努力都是外在的努力。”
    小男:“无论道教也好、佛教也好,对于大众的接受来讲,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很多人会认为它们都很消极,像认识到生活的实际是无意义,就显得很消极了……”
    道长:“这个认为,是近现代一百年以来的认为。我们中国的古代不是这样的。道教和佛教都有它很积极的一面,佛和道都是让人清醒,而清醒不是消极,是更加积极。鲁迅为什么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里面有一个‘世’,中国古代,儒家是入世,积极地入世,以仁道经纬天下,建立礼法框括天下,这是儒家的入世;佛家是出世,四大皆空,去掉执着。中国的道家是出、入世并重。道家讲究道法自然,避居山林,人在山中就是仙啊,避居山林,就是出世,而入世呢?从姜子牙开始,到后来的陈平、诸葛亮等等这一系列的道家人物身上看到,当天下有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有道家的人物在维持天下的和谐,就是‘达则通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很积极的入世。”
    大家有点头,有沉默,都在琢磨。
    小洁:“道长,你说‘处处是道’,那简单的说,究竟什么是道?”
    道长:“我们可以说得不那么玄,道就是法则,宇宙运动、发展的根本法则。像做生意有一个生意之道,成功有一个成功之道,做任何行业都有它自身的一个道理,做到一定的程度,你找到一定的窍门了,这些都是各个程度上的道。道就是隐藏于一切之中的法则。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顺应这个宇宙运动、发展的法则,‘背道而驰’要出大问题,一定是‘顺道而行’。所有道,都统筹在一个大道里面;而大的道就在小的道里面的运用。中国的医学,就是道在医学领域里面的运用。任何一个东西运用的好坏,成败,都是表明了这个法则运用得怎么样。人的世代生活延绵不息,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所处的这个世道、环境的一个根本的规律是什么,逐渐找到宇宙的大道在这个时代的印证,它的表现形式,它的落脚处。当我们明白了在这个时代里面道的显化,形式,我们就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了。”
    小男:“不同时代道的显象不一样?”
    道长:“对啊。比如说名医华佗,他在那个时代是名医、不能够代表在这个时代也适合,他能够医治他那个时代的病,但是他不能医治明代的感冒,他的药再灵验,但是在明代医治病症可能就不是那么有效,更不用说对付今天的病了,但是由此就认为华佗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医生吗?错了,他那个时代的药方,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叫陈方,而我们现在用他们留下的药方就叫加减方。汉代人的体质,他们对药的适应和感觉,药的质量和分量,与明代的,与今天的,完全不一样。同样的病,在那个朝代用那种药就能够治好,在今天就无用。今天的药方一定要在那个陈方的基础上加加减减。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华佗的医理和治则,他判断病情、处方用药的思路,而不是一个僵死的汉代陈方。这是我们治病的根本的原则。因此从命和运的角度上来说,就是既要了解道的恒古如一,又要踏踏实实的体察‘道’在每个不同时代是怎么具体变幻莫测去显象的……”
    午饭的音乐在雨中唱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