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桓

第11章


      
  丈夫——也就是后来被称为“萧曹之才”的刘穆之——没有理会妻子的话,穿上鞋子,正要出门,突然又回过了头。      
  “老婆,你说,富贵之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别瞎说了,外面乱的很,你可千万不要出去乱跑啊!”      
  “快回答我啊!”      
  妻子一脸无奈,眼圈不禁红了。      
  “说什么富贵呢,家里连锅都揭不开,三天两头跑到娘家蹭饭,真是丢脸死了。只要天天都能吃饱饭,我就心满意足了。”      
  “好的!”      
  穆之昂首大笑。      
  “以后,我们每顿饭都要摆上十人份的大餐,一天光是吃的东西就要价值万钱。你说好不好?”      
  “唉……”      
  在妻子的哀叹声中,穆之已经大踏步走出门去了。      
  天色逐渐变亮,视野也渐渐开阔了起来。穆之走到田埂上,手搭凉棚向远方望去——      
  越过上百间低矮的平房,可以看见刺史府的雕梁画栋。此刻,火势基本上已经被扑灭了,有浓烟从院子里向上升腾而起。      
  百姓们仍然不敢出门,有不少人打开窗户的一条小缝,露出一只眼睛向外窥探,个个惊魂未定。      
  这时,从大路上有一骑快马飞奔而来,向穆之家的方向跑去,看见穆之,马上那人用力勒缰,坐骑长嘶一声,踏着泥地转了半个圈子。      
  “请问先生可是刘道民?”      
  路上也只有穆之一人,而且形貌如此独特,骑者便作出了这样的推测。      
  “嗯——”      
  穆之默默点头。      
  “请先生随我同去拜见刘下邳,有要事相商!”      
  然而,穆之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样子,死板的面孔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令使者不禁大为困惑。      
  他又复述了一边刚才的话。      
  穆之仍然沉默。但是,在他的心里,却像火山喷发般充满了狂喜和活力。      
  ——刘道民,刘道民,你要镇静下来!      
  他拼命在心中说着。终于,他总算可以自由操纵自己的声带了:      
  “你……先等一会儿。”      
  穆之快步向家走去。      
  “干什么呢?”      
  使者不禁用手挠起了头,呆呆地等着对方。      
  不久之后,穆之又出现在路上,他扯烂了一件布裳,扎成绑腿,一副军人的打扮。      
  “走吧!”      
  他对使者说着,此时已经完全恢复了平静。      
  大约在中午十一点左右,穆之来到了刺史府中。此时,义士和新加入的人们在府衙中川流不息,水泄不通,使者手脚并用开路,才终于把穆之带到了刘裕面前。      
  ——瘦得好像麻竿一样。      
  这是在场的刘裕、魏咏之、何无忌三人心里同时产生的第一印象。      
  “卿就是刘道民吗?”      
  “正是。”      
  “有一件事,我想找卿商量一下。”      
  刘裕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穆之,缓缓说:      
  “我等始举大义,人手匮乏,十分艰难。现在急需一名军吏,卿替我出出主意,看看有谁堪选?”      
  穆之深深一揖到地,抬头正色说:      
  “贵府初建,万事草创,作军吏的非要有真才实学不可。当此仓卒之刻,似乎也没有比在下更合适的人了!”      
  “哈哈哈哈,好。”      
  刘裕仰天笑了一阵,点点头。      
  “卿能自屈,我等大事可成!”      
  随即,刘裕便在座中签发文书,任命穆之为府主簿。      
  “那么,请分给我五名会打算盘的助手,十名跑腿的下人。”      
  穆之向刘裕请求,刘裕一一予以满足。穆之便在府衙的一间侧房里设下办公室,开始调度城中的钱粮物资;并立起木牌,让新参加的人们来此报到,编组成队。      
  到了下午,刘毅、孟昶等人也从广陵赶回。      
  “大功告成了!”      
  一进来,孟昶便脸色通红地嚷着;刘毅则竭力表现出镇定自若的神色,不过,还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几分喜悦和倨傲。      
  “哦!是怎么成功的?”      
  无忌问。      
  孟昶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昨天我和道规到广陵之后,劝说桓弘今天早开城门,大家一同出猎。桓弘果然中计。早晨,盘龙的人马如闪电般攻进桓弘府衙。对方还正在喝瘦肉粥,就被盘龙取下了首级。真是一场天衣无缝的大成功!大胜利!盘龙,你说是吗?”      
  刘毅的黑脸上掠过一丝自傲的笑容,点了点头。      
  “那真是恭喜二位了,成此大功,青、兖二州已悉数反正。接下来,就等京师的消息了。”   刘裕微笑着夸奖两人。      
  “对了。”      
  刘毅不紧不慢地说,“我进门时,看见有很多人在侧房里出入,听说是新任的主簿在办公,不知道是哪位当此重任?”      
  “东莞刘道民。”      
  “是他?好像是个无名之辈吧。”      
  刘毅不屑地笑了笑,“莫非真是军中无人了?我看主簿的位子不如让孟主簿来坐,岂非更合适一点?”      
  “刘道民之才,无人能替。”      
  刘裕淡淡地说。这句回答,不禁让孟昶和刘毅都脸上变色。      
  “哈哈……原来下邳如此看重刘道民。那么,在下也真想见识一下那位先生到底有何高才了。”      
  刘毅板起脸孔,拉上孟昶一同向侧房走去。      
  “哎,不太好吧。”      
  一边走着,孟昶一边小声说。      
  “哼,刘下邳刚夺取城池就重用无名小辈,结党营私,不可不防!”      
  刘毅冷笑着说,“如果那个刘道民是个吃白饭的家伙,就让他滚蛋,由老兄来掌管主簿。”      
  两人走到侧房门前,向里面看去。      
  此时,那位竹竿般的刘穆之正斜着身子坐在榻上,面前的几案上摆满了空白的黄纸白纸和送来的报告信笺。边上站满了人,有来报告情况的,有来等候吩咐的。穆之一边听人的汇报,一边看信笺,一边写批示,一边对助手下达命令。四件完全不同的事却同时运作得井井有条。他的脑子仿佛能一心四用,办事效率之快已经超出了凡人所能想象的速度。不,也只有“神速”这个词能用来形容了!      
  “这家伙……真的是人吗?”      
  孟昶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说。      
  他虽然也擅长文务,但和眼前的这个主簿相比,却像是小麻雀和大鹏鸟般有着巨大的差距,简直就连可比性都谈不上了。      
  刘毅的脸色变得像铁板一样,他听着孟昶的嘟囔,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甩袖便走。      
  他再也不提更换主簿的事了。      
第十一回 刘迈的犹豫      
  让我们把时光倒退到二月二十七日的下午。      
  这个时间,正是刘裕一干人在猎场决定作战计划的时刻;经过半天的疾驰,京口倒桓义士派出的使者周安穆已经来到了建康城中,向王元德、王仲德、刘迈、童厚之、辛扈兴等人传达了指示。      
  安穆首先向王氏兄弟通报,得到了热烈的响应和欢迎。随后,他又快马赶往刘迈家。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驰,人和马都已经又渴又累,安穆向刘迈家看门人通报之后,便牵着坐骑走到荫凉处,用衣袖擦拭汗水。      
  本以为很快就会被接见。然而,一直等到人和牲口身上的汗都干透,皮肤渐渐生出凉意时,门内还是没出现招呼的人。      
  ——不对劲。      
  安穆感到凉意侵入了心脾,他开始有点担心了。      
  幸好,就在这时,有人让他进门,安穆便揣揣不安地走了进去。      
  “啊,你好,请坐请坐。”      
  刘迈表面上十分热情,但可以看出他心里颇为紧张。      
  安穆简略通报了情况。      
  “是吗?京口方面一切顺利,这太好了。那么,刘下邳对我有什么指示吗?”      
  “请伯群尽快集结人手,和王氏兄弟等人准备按计划行事。”      
  “按计划……是指在今夜劫击陛下,不,桓玄吗?”      
  “当然啦!”      
  安穆疑惑地看着刘迈。      
  “唔,好,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