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宝的混事法宝

第30章


 
  作为法律"玩弄"者,在虔诚的陪审员面前,他们常常表现出一种高深的姿态,来显示他们自己的深沉。 
  谎言也许就是在此时顺水推舟地产生了。 
  在古希腊城堡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雅典城有位年轻的演说家,以能言善辩而远近闻名。 
  演讲家有点洋洋得意,父亲告诫他说: 
  "孩子,你要小心你现在的处境啊!你免不了要得罪人,你知道吗?" 
  "为什么呢?"演讲家好奇地问。 
  "你讲真话吧,富人会憎恨你;讲假话吧,贫民会反对你。你到处演讲,或者讲真话,或者讲假话,讲了真话,会遭来富人的仇视,讲了假话,则会招来贫民的非议,你这样下去不是腹背受敌吗?" 
  "爸爸,这样说的话,你就想错了。是的,我的演说中有时讲真话,有时讲假话,当我讲真话时,贫民会拥护我,当我讲假话时,富人会拥护我,不论我怎样讲,我都拥有支持者啊!我有什么危险呢?" 
  狡辩的律师如这位狡辩的演讲家一样,总是看到事物中有利的一面,在律师事物的辩论中常常如鱼得水。 
  韦小宝的嘴虽然没有律师的嘴那么富有逻辑性,可他的谎言伎俩也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让吴三挂这老奸巨猾的老贼防不胜防,怒也不是,气也不是。 
  韦小宝的欲擒故纵,不着边际的谎言着实让吴三挂摸不着头绪。 
  ——想到假造经书,登时便有了主意,突然低声道:"王爷,皇上有一道密旨"。吴三挂一惊,立即站起,道:"臣吴三桂恭聆圣旨"。韦小宝拉住他手,说道:"不忙,不忙,我先把这前因后果说给你听。"吴三桂道:"是是。"却不坐下。 
  韦小宝道:"皇上明知你是大清忠臣,却一再吩咐我来查明你是忠是奸,王爷可知是什么用意?"吴三桂搔了搔头,道:"这个我可就不明白了。" 
  韦小宝昨日捏造有一道密旨,想吓得吴三桂惊慌失措,以便乘机偷书…… 
  韦小宝搬出假圣旨来吓唬吴三桂,吴三桂纵然精明,也不知韦小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韦小宝故作高深或一语中敌或欲擒故纵…… 
  这是韦小宝律师式的谎言方式。 
我是流氓我怕谁
  流氓,他们是社会底层的一群,他们是蔑视法律的一群,他们的讹诈手段让人匪夷所思。 
  然而,流氓固然流氓,他们的谎言却也五彩斑斓。 
  流氓,是生活中特殊的一族。 
  其实,对于这个群体而言,用"谎言"一词来界定其日常言行,似乎有赞誉之嫌,因为这种人确实无德行可言。美丽的谎言,或许是广告人打开市场,赢得客户的一种方式,或许是情人之间增进感情的方式,或许是商人获取利润的手段。 
  而对于流氓无赖之辈,他们口中的谎言却是赤裸裸的"作案"工具,他们的目标非常直接——蒙骗别人的财、物。 
  也许,在他们那里,我们可以听到目标更为明确的谎言——敲诈、蒙骗、勒索,这也是由这一特殊群体所决定的。特殊的群体决定了流氓的"谎言"显得更直截了当,更让人一目了然,却让被骗人无可奈何地接受。 
  因为"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心态向我们宣告——我是不讲道理的一群人。 
  流氓惯用的手段有要泼使赖、釜底抽薪、威吓恫吓,先声夺人…… 
  这也是韦小宝惯用的手段,如韦小宝与茅十八一块从丽春院逃出来,他骂茅十八,茅十八打了他一耳光,他咬了茅十八一口。茅十八脱手将他摔在了地上,独自骑着马往前走。 
  韦小宝在后面追,眼看追不上了,心中一慌,失足跌倒,索性便在地上打滚,大哭大叫。 
  茅十八道:"你起来,我有话跟你说"韦小宝哭叫:"我偏不起来,死在这里也不起来!"茅十八道:"好!我放马过来,端死了你!" 
  韦小宝最不受人恐吓,人家说:"我一拳打死你,我一脚端死你"等言语,他几乎每天都会听到一两次,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当即大声哭叫:"打死人啦,大人欺侮小孩哪!乌龟王八蛋骑了马要踏死我啦!"茅十八一捉马缰,坐骑前足腾空,人立起来。韦小宝一个打滚,滚了开去。茅十八笑骂:"小鬼,你毕竟害怕。"韦小宝叫道:"我怕了你这狗日的,不是英雄好汉!" 
  这就是韦小宝耍泼使赖的手段,用的是流氓似的谎言。 
  "釜底抽薪"常用来形容做事阴狠手辣之辈,全称则为"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 
  流氓做事,惯用其技,常常造成既成事实逼你就范。 
  流氓撒谎,同样高明,釜底抽薪,造成生米煮成熟饭之假象,让人摸不到退路。 
  流氓通常这样拉人下水: 
  "兄弟,看好了,这桩买卖你也参与了,局子里要查起来,也有你的手印,人不入伙,你看着办啦!我们也不强求你!" 
  韦小宝给假太后就玩了这一招。 
  假太后派瑞栋去叫韦小宝,说有要事招见他。 
  韦小宝一听到"太后懿旨"四字,便知大事不妙,说道:"是啊!我也正要向你查问个明白呢,刚才我去向皇上请安,皇上说道:"瑞栋这奴才可大胆得很了,他一回到官中,哼哼……"" 
  瑞栋大吃一惊,忙问:"皇上还说什么?" 
  韦小宝和他胡言乱语,原是拖延时刻,想法脱身逃走,见一句话便诱得他上钩,便道,"皇上吩咐我天明之后,立刻向众侍卫打听,到底瑞栋这奴才勾引刺客入官,是受了谁的指使,有什么阴谋,同党还有哪些人?" 
  瑞栋更是吃惊,颤声说道:"皇……皇上怎么说……说是我勾引刺客入宫?是哪个奸徒向皇上瞎说,这……这不是天大的冤枉么?" 
  韦小宝道:"皇上吩咐我悄悄查明,又说:"瑞栋这奴才听到了风声,必定会来杀你,你可得小心"。我说:"皇上万安,谅瑞栋这奴才便有天大的胆子,也决不敢在宫中行凶杀人。"皇上道:"哼,那可未必。这奴才竟敢勾引刺客入宫,要不利于我,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瑞栋急道:"你……你胡说!我没勾引刺客入宫,皇上……皇上不会胡乱冤枉好人。今晚我亲手打死了三名刺客,许多侍卫兄弟都亲眼见到的,皇上尽可叫他们去查问。"说着额头突起了青筋,双手紧紧握住拳头。 
  韦小宝心想:"先吓他一个魂不附体,手足无措,挨到天明,老子便逃出了宫……" 
  韦小宝用一通谎言镇住这瑞栋,找个机会又杀了这家伙,并撒上化尸粉,连尸骨都不存在了,当皇后找到韦小宝时,韦小宝又抛出了他的谎言: 
  韦小宝哈哈大笑,太后道:"死到临头,还亏你笑得出。"韦小宝道:"太后,你说要瑞栋杀人?他……他……哈哈,"太后问道:"他怎么样?"韦小宝道:"他早已给我……"本想说"他早已给我一刀毙了,"突然间灵机一动,又"哈哈"了几声。太后又问:"早已给你怎么样?"韦小宝道:"他早已给我收拾得贴贴服服,再也不听你的话啦!" 
  太后冷笑一声,道:"凭你这小鬼能有多大本事,能叫瑞副总管不听我的话。" 
  韦小宝道:"我是个小太监,他自然不怕,瑞副总管怕的却是另一位。"太后颤声道:"他……他怕的是皇上?"韦小宝道:"我们做奴才的,自然怕皇上,那也怪他不得啊,是不是?"太后道:"你跟瑞栋说了些什么?"韦小宝道:"什么都说了。" 
  太后喃喃地道:"什么都说了。"沉默半响,道:"他……他人呢?" 
  韦小宝道:"他去得远了,很远很远,再也不回来了。太后,你要见他,当然很好,大大的好,就怕不怎么容易。"…… 
  这假太后本想一掌毙了这小子,可韦小宝这"釜底抽薪"式的谎把假太后弄得晕头转向,六神无主,是杀韦小宝又不好,不杀又不好,真是大大的头疼。 
  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碰到这种釜底抽薪、油嘴滑舌的谎言,我们怎么对付呢? 
  这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韦小宝的谎言打乱了皇太后的定式思维,也不得不抱着韦小宝的谎言进行思考,韦小宝不但保全了性命,阴毒的皇太后最终栽在了他的手中。 
  可见谎言的厉害。 
  谎言为什么让皇后恼不得怒不得,想杀韦小宝而又不敢下手,原因是韦小宝的谎言戳中了致命的要点,只好对其谎言听之任之发挥下去。 
  这是韦小宝流氓式的谎言方式。
 
粗口与韦小宝
 
吕宗力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武功不入流,侃功和应变能力一流。小宝生长于扬州的妓院,自幼耳濡目染,加上绝佳的资质,所习侃功,属市井粗口一类,虽不登大雅之堂,却极生动传神,对营构故事气氛,塑造人物性格,关系甚大,不可或缺。小说中人物身份背景的定位,情节的推进,气氛的调节,都常有赖于精心构思的粗口和插科打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