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教父李靖

第61章


    李渊眼睛一亮:“嗯,二郎这个办法好。依你看,如何调配为佳?”
    “父皇还记得安陆公否?”
    “怎么不记得?许绍与朕情同手足,可惜死在荆门……”
    “安陆公的家乡现为安州,安州毗连荆湘、江淮,系中原门户,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今李靖平定江南,若令其仓促北上,恐难敌突厥,不如将安州升格为大都督府,任命李靖为大都督,节度南方兵马,习练江淮军。待时机成熟,令其北上,定会成为雄师劲旅,护卫长安周全。”
    李渊最怕长安有失,听了李世民的谏言,当即道:“二郎说得有理!朕这就下诏。不过,你与李靖有旧,还得你亲自写封书信给他,让他好好为国尽忠。”
    李世民赶紧道:“父皇,儿臣虽先前与李靖有点交情,但这些年来,从未与之有任何往来。天下是父皇的天下,臣子是父皇的臣子,儿臣安敢以私废公?”
    李渊一听,嗯了一声道:“父皇明白了。还是朕亲笔书敕为好。你下去吧。”
    武德七年七月,李渊下诏,改安州为大都督府,任命李靖为安州大都督,节度荆、扬军马。
    诏书到了裴寂手里,他便暂时扣住,径直去了东宫,找李建成商议。
    李建成一听急了:“老相国,这显然是秦王的主意!现在秦王控制了北方军马,再由李靖控制南方军马,一旦将来有变,秦王可就真的是天下无敌了!”
    “殿下,趁诏书还未下达,你得去探探皇上的口风。升一个李靖倒无所谓,关键是秦王与李靖有旧,陛下此举若有偏向秦王的意思,难保将来不重提废立之事。”
    李建成打听到李渊幸宿于尹德妃宫中,便赶紧前去。李建成、李元吉平日对后宫嫔妃货赂有加,特别是李渊宠爱的尹德妃张婕妤,李建成格外用心。这些嫔妃为了前程,自然与太子一条心。
    李渊刚起来不久,精神挺好,见了李建成,喝道:“建成,慌慌张张的干什么?哪有个太子的样儿!”
    李建成跪地哭道:“儿臣对父皇的忠心,日月可鉴。可是父皇总是偏心,处处维护秦王,把北方的兵马交给他不说,还把南方的兵马交给他的死党李靖。这样下去,儿臣如何能辅助父皇治理天下?”
    李渊一听,明白了八九分。
    “看你这没出息的样儿!朕把兵马交给你,你也得会用才行啊。秦王也好,李靖也好,都是朕的臣子,不交给他们,也得交给别的将军,不都一样吗?你是储君,将来天下都是你的,何必那么小心眼?”
    “父皇讲的这个理,儿臣自然懂得。但自古以来,谁的手头有兵马,谁就可能作乱。儿臣是替父皇着想。人心难测,不可不防啊。”
    “朕看你是为自己着想吧!”李渊怒道,“长安之军尽在你手,你上次作乱未成,难道还想作乱吗?”
    李建成顿时磕头如捣蒜,哭得眼睛都肿了:“儿臣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反对父皇啊!陛下是儿臣的亲生父亲,儿臣就是再没良心,也绝不敢做对不起父皇的事……”
    李渊见他吓成那样,心就软了,将他扶起,和颜道:“建成,朕对自己的亲骨肉,从小到大都很疼爱。你心中所想,朕岂能不知?李靖是我朝大将,弃之不用,如何抵御突厥人?你呀,就只想着与二郎争兵权,难道没想过以德服人吗?李靖又不是生来就与秦王相识。况且,朕遍查这几年李靖的行为,根本没有与秦王私通的证据。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只顾收罗那些阿谀奉承之辈,却不礼贤下士,结交真正的忠义之臣,朕将来把江山交给你,岂能放心!”
    李建成一听,大喜过望,磕头道:“父皇一句话,胜过儿臣读千本书。儿臣明白了,儿臣这就去李靖家看看。”
    李渊用手指点了点儿子的额头,叹道:“你呀!有时倒还不笨。等一下吧,朕同你一起前去,看看张夫人。”
    “父皇,你就不必去了吧?”李建成道,“李靖不过一外将,其家眷哪能享此天恩?”
    “说你聪明吧,一会儿又笨了。你去看张夫人,只是代表东宫去看;而朕带着你去看,李靖就会知道:你我父子同心,忠于你就是忠于朕。”
    李建成大悟,赶紧拍了父亲几个大马屁。
    张出尘怎么也没有料到,皇上、太子会突然驾临府上。她知书识礼,临场不乱,率二子一女出府跪迎。
    李渊带着李建成进了李靖的府院,看了看满院的花木,微笑道:“张夫人不愧为女中豪杰,就连养的花木都颇具灵性。朕一直忙于朝务,早就想来看看夫人了。今日太子专程去找朕,说大将军数载没回家,生怕夫人记挂,这才来府上看看。”
    “大将军?”张出尘一愣,“陛下,臣妾夫君何时成了大将军?”
    李建成赶紧接口道:“张夫人,陛下念靖公劳苦功高,在扬州做大都督府长史屈才了,特设安州大都督府,诏靖公为安州大都督。靖公节度南面数州兵马,自然是大将军了。”
    张出尘赶紧领子女跪下谢恩。李靖之女青鸾,现已十二岁,出落得亭亭玉立。李渊见了,哈哈大笑:“你就是青鸾吧?”
    青鸾答道:“陛下,小女正是青鸾。”
    李渊赞道:“真是将门虎女!也只有我们李氏的女子,才能长得如此俊秀!”
    张出尘心头高兴,趁机道:“谢陛下夸赞。这青鸾日夜思念父亲,都快忘记父亲长什么样了。”
    李渊叹道:“是啊,大将军自出长安,忽忽已是七年,朕愧对你们家啊。夫人深明大义,从未向朝廷要过什么,还将朝廷所赐捐献国库,令朕感动。朕今日来,看看夫人需要什么东西,尽管开口。”
    张出尘跪下谢恩道:“陛下、殿下亲临臣妾家中,已是无上恩宠。臣妾平日尚能做些女红,家中有朝廷特别关照,样样不缺。况且,天下有多少将士为陛下尽忠而守卫边关,与家人不得团聚,相比而言,臣妾一家能在长安尽享陛下天恩,已是天大的福分,哪敢再为朝廷增添负担?”
    李渊闻言,对李建成道:“太子,你将夫人之言记下来,传示后宫,让嫔妃们也学习一下。”李建成领旨。
    李渊又说了一些慰勉的话,就起驾回宫了。
    自李渊在李靖府上将李靖称为“大将军”之后,消息不胫而走。自此,朝野上下都称李靖为大将军。及至后来,李靖挂帅出征,其部下亦不称大帅,仍称大将军。
    却说李靖在扬州大都督府,整日气闷。李孝恭先前生怕李渊追究李靖冒失之举,后来见朝廷只是下诏停办彻查官绅财产之事,对李靖并未有丝毫责罚,因此暗自惭愧,请李靖喝了两次酒,推心置腹,说自己胆小,请李靖勿怪。李靖与他共事日久,清楚他的为人,也没放在心上。
    这一日诏书下达,命李靖率江淮兵到安州训习。李孝恭顿时觉得心中一空。他知道李靖这一去,自己建功之机已永远逝去,不禁黯然神伤。不过当着李靖的面,他还是打起精神,召集文武官员,大摆筵席,为李靖庆贺。
    应付完酒宴,李靖回府,李渊的敕书和家信也到了。李靖展开一看,李渊言突厥背信,久犯关中,令李靖在安州厉兵秣马,随时准备挥师北上;又说自己与太子曾去探访他的家人,让李靖放心,朝廷自会照料好家中,不必有后顾之忧,只字未提要李靖忠于太子之事。但李靖读了张出尘的信,深感李渊此举,意在要他维护太子。
    李靖看毕,心头镜明。这些年朝中党争,他早有耳闻。李孝恭先前还维护秦王,后来见太子势大,逐渐靠向太子一党。李靖厌恶党争,只做好分内之事,不愿牵扯进去。在他看来,将来天下由谁掌管,是皇家的事;做臣子的,带好兵、打好仗就足够了。
    三日之后,李靖率司马冲腾、薛宗胜、虎京、张素怀等将校,引江淮军一万五千人,前往安州履职。李靖与李孝恭这些年虽有磨擦,但正如当年张出尘所言,没有李孝恭他就成不了功。心念至此,就想起李孝恭的好来,便将顾水生留在他身边,协助他经略江南水上事务。末了,又请李孝恭帮忙,为顾水生寻一门亲事,好歹安个家。李孝恭当即应允。后来,顾水生在李孝恭的安排下,娶了辅公祏一名被遗弃的嫔妃,生了个胖小子。
    李孝恭、岑文本等一直送了十里。李靖见李孝恭待自己如此,心下感动,对他道:“赵郡王,还请到溪边,我有一言相告。”
    李孝恭料想李靖有心里话要说。二人打马到了溪边,李靖道:“赵郡王这些年的照顾,李靖记在心上。临行有一言相赠,还望赵郡王细加斟酌。”
    “靖公,你我共事这么多年,请直言吧。”
    “赵郡王虽系大唐宗室,但党争是柄双刃剑,若不伤人,亦会自伤。赵郡王南平半壁,功成名就,宜谨言慎行,万勿陷入党争,以招不测。”
    李孝恭心知李靖是说太子、秦王之争,但他并没在意,认为秦王在皇上那里逐渐失势,为长久之计,虽不能明结太子,但亦不能毫不理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