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眼看史记

第39章


更何况老孟还是他自己挖墙脚从齐国挖来的。孟尝君又气又郁闷,好在他带来的食客会替他出主意。食客就献计说:"找秦王的宠妾保释啊。"孟尝君就去找秦王的女人,结果那个女人是个拜物主,说:"最近,我突然喜爱上白狐裘,到处在寻觅中,哪里有时间管你的事情?"很明显,这个女人在向孟尝君索贿。孟尝君一听这话就明白了。但是,他愁啊,他的白狐裘早就送给秦王了,天下只有这一件,他又不能讨回来。
讨不回来,又买不到,还有什么办法?那不就是偷了。孟尝君养的食客里,黑白两道都有,这时黑道人物就发挥作用了。他们扮成狗(演技这么好,真要颁发终身成就奖)潜进王上的宫中密盗出白狐裘送给那个女人。这个女人也很守信用,在秦王耳朵边吹吹风,秦王就释放了孟尝君,但还是派人监视着他。孟尝君一被释放,东西也不收拾,带上他的门客给他伪造的身份证和签证就逃跑了。这个孟尝君估计是成功使用假证第一人。
没想到,他溜到函谷关,这关卡不天亮不放行。天亮就是以鸡鸣为标准,好在老孟的班子里不缺少声优。鸡叫而已,小case。函谷关凌晨几点鸡就开始叫了,谁让孟尝君要通关呢!
孟尝君终于出关了,这时即便秦王已经派人追过来了,也已经赶不上了。
孟尝君经过赵国,大家都听说政治明星来了,全出来围观。可惜,孟尝君没有长张明星脸,大家大为失望,就讽刺地说:"还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之人,原来这么瘦,整得和非洲难民一样。"孟尝君本来是虎口脱险,心有余悸,现在又听那些老百姓这样奚落他,他的伪君子本性终于爆发了。
他让他那些鸡鸣狗盗的门客下车连砍了几百人,把个县都毁了。都说,孟尝君是个爱才的君子,是个贤良之人,这下大家才明白,他真正爱的是他自己。你都对他有利用价值,他就"爱你",没有,他就"杀"你。天下没有比这等人更可怕的!
孟尝君回国,齐王觉得自己对不住他,就升他做总理。孟尝君这种伪君子,怎么能忍受秦国给他带来的耻辱,他是睚眦必报的人。他决定要联合韩国、魏国去打秦国,然后向西周借兵器和粮食。
西周的苏代,也就是苏秦的兄弟就劝告他说:"上次帮韩国、魏国打楚国,齐国就是废了自己的兵力,助长了他们的实力。如今你又联合他们去攻打秦国。要是攻下来了,他们的实力大增,秦国和楚国这样的威胁又不存在了。他们下个要对付的还不就是齐国了。您不如让西周王去和秦王做朋友,然后透露说,您并不想攻打秦国。只是想要秦国释放楚怀王,然后让楚国割地给齐国。秦王想着拿别人的地保自己。他就会答应。"
第四部分 第82节:战国四君子:真君子与伪君子(3)
孟尝君果真照做了。
孟尝君做什么都会为自己留后路,并不是他自己想问题有那么周全,而是他的那些门客帮了他。他最有名的的门客就是冯欢。冯欢当年穿着草鞋来投奔孟尝君,孟尝君因为家里食客多,已经按照才能给他们划了三等。他就把冯欢安排在末等,冯欢不满就弹剑而歌,一下嫌饭不够好;一下嫌出门没有马车,直到孟尝君把他提为头等,他才闭嘴了。但是,也就是冯欢,确确实实为孟尝君出了很多好点子,做了很多实事。
孟尝君养食客需要花钱,所以他就在封地放高利贷。但是,贷款一放出去,碰上光景不好,他就收不回来。家里那么多张嘴巴要吃饭,他就着急,这个时候冯欢就出去给他收租。
冯欢只收了那些有钱还的人的帐,把那些不能还帐的人的凭据给烧了,还请他们吃饭。他告诉孟尝君:"这些人你杀了他们也还不起帐,如果你逼急了他们,他们就会逃跑。他们一逃跑你连帐也收不到,王上还要责怪你放贷之事。你不如做个人情,让大家知道你贤良。"
孟尝君也觉得很不错,就让冯欢这么做。司马迁说孟尝君住的地方因为孟尝君召来一些犯罪的人做食客,整个民风就变得彪悍。这种说法多少带上了司马迁的主观色彩。孟尝君确实做了许多非君子所为之事,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也做了许多君子之事。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何况危及到他身边,如果以此判定他是伪君子,那这个世界上的小人也实在太多了!
第二节没有主见的平原君
司马迁说平原君赵胜是那个混乱的时代里最有才气的公子哥,但是却偏偏不识大体。他和其他三公子一齐争养食客,只是为了面子上过得去,他自己完全没有分辨人才的慧眼。司马迁说他有才气,笔者看不出,不过《平原列传》一读,平原君没有主见的、目光短浅的平庸性却暴露无遗。
平原君是赵国的公子,做过两任宰相,以养士闻名。人人都说诸多公子里赵胜是最有才气的,具体的怎么有才气法司马先生没有写。很有可能平原君在读书上有才,在其他方面比如知人方面就很平庸,也有可能是其他公子太窝囊了。
平原君的封地在东武城。他喜欢美女,家里不但养着许多食客,更是藏了无数美女,绫罗绸缎,钟鼓馔玉任其所用。平原君家有座高楼,他赏给最美丽的妾住了。高楼下有些民房,住的是他的食客。有一天,他的一个跛子食客出来打水,走路的姿势不是很好看,他那个美丽的妾就在楼上嘲笑人家。这个跛子估计也是个清高得有心理缺陷的人,第二天就找上门来说:"你那个妾竟然敢嘲笑我是跛子啊。你应该砍下她的人头送给我赔礼。"平原君是个温和之人,当面没有拒绝反而答应了。但是,跛子走后,他就说:"这人也真是的,我的妾笑了他一下,他就要我杀她。真是莫名其妙。"
平原君没有杀那个妾,也不知道是那个妾经常在楼上笑这些食客呢,还是那个跛子很有影响力。过了一年多,宾客和食客都陆陆续续走了一半。
当时,四个公子都以养士多为荣,大家跑了也不愁没地方去。要是换成现在工作这么难找,估计平原君的妾就是当面辱骂他们,他们也要陪笑脸。人总是有见风使舵的本性。
后来又一个食客走的时候,他就跟平原君说:"你连个妾都舍不得杀,明显是不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你不在乎我们,我们当然要走了。"没有办法,平原君只能杀了这个妾向跛子道歉。大家才又都回来了。所以,美人啊,千万不要得罪人,特别是得罪士人!
秦国攻打邯郸,邯郸告急,平原君就被赵王派出去合纵楚国等国来救赵。平原君自己一个人当然不敢去,就在自己的食客中挑选了二十个他觉得有才华的人陪他去。结果最后只选到了十九个人,还差一个人。平原君想要凑个整数,可是剩下这些人里,左挑右挑都挑不出合适的。他正苦恼。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伟大的人物出场了。他就是毛遂。大家立马就能想起毛遂自荐的故事了吧。
第四部分 第83节:战国四君子:真君子与伪君子(4)
是的,毛遂自己跑去向平原君推销他自己,说:"我也白吃您饭三年了。现在也是我报答您的时候了。我希望您能任用我。人才就像一把利锥,早晚要显露出锋利来。我就像藏在你口袋里的锥子啊,现在终于戳破您的口袋要展露我的锋利了。"
平原君这个人,最好说话,于是就答应了毛遂。其他那19个人自以为得到了平原君的首肯,就觉得自己真是人才了,很瞧不起毛遂。他们总是带着鄙夷的目光看待毛遂。所以说:人要是长得美,千万别自己夸,等别人来夸。自己夸自己总是难免有王婆卖瓜之嫌。
毛遂他们到了楚国以后,大家就在策划谈判方案,当时毛遂一个人对十九个人,大说天下局势,陈述厉害关系。那十九个人这才觉得毛遂真是个人才。平原君跑去和楚王谈判,结果从早上谈到中午都没有结果,大家就急了,忙推毛遂去帮帮忙,谁叫他口才好呢。
毛遂得到了大家的鼓动,又急于表现自己,带着他的剑一溜烟地就跑到殿堂之上。他一见到平原君就说:"老大,不过就是谈"合纵",好就好,不好就不好,这么简单的事情,过了这么久都决定不下来吗?"楚王见莫名其妙跑上一个人来打断他和平原君的谈话,因而非常生气地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家伙?"平原君说:"这是我的家臣。"楚王大声呵斥道:"卑微小人,还不给我滚下去。主人谈话,哪里有你插嘴的份。"
毛遂一点也不怕,紧握剑柄直接走到楚王身边去。这么有胆量的人,荆轲真是该找他去做助手。毛遂更大声的回应楚王说:"大王您敢骂我,不就是仗着你们地盘广,人多势众吗?现在,我就在你身边,剑也在我手上,你们人再多也没有用。您难道不知道,商汤和周文王虽然国土小,人口少,却可以治理天下,靠的是以德服人吗?你们楚国虽然地大人多,好像谁都不敢惹你们,可是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他带几万人就把楚国打得落花流水。秦国给你们这么大耻辱,我们赵王都为你们害羞,没想到您倒是一点也不挂记在心啊!合纵是为了你们楚国雪耻,又不是为了赵国,您不领情也罢了,还在我主人面前骂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毛遂这番话一下子就让楚王主动变被动,立马答应了合纵。毛遂就取了鸡血、狗血、马血,让楚王和平原君以及同行二十人,歃血为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