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眼看史记

第40章


平原君圆满地完成任务,带着他的门客回国了。大家都对毛遂刮目相看。平原君也很惭愧地说:"我遇人不说上千,也有好几百了。以为自己这双眼睛绝对不会漏掉一个人才,没有想到居然就把毛先生漏掉了。"毛遂,凭着他那张三寸不烂之舌,在赵国的地位高过国宝——九鼎。
平原君回到赵国以后,其他援军还没有来,秦国就攻过来了。平原君紧张得不得了,却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叫李同就跟他说:"您难道不担心赵国要亡国吗?"平原君就说:"我哪能不担心啊!"李同又说:"你担心,还养着那么多女人在后面。有这些钱不如发给百姓买粮买武器,这些女人都征用起来做娘子军。以后赵国保下来了,你想要什么没有啊?"
于是,平原君把夫人和家里所有的女人都编到军队里去参战,李同也带了三千人来和秦军决一死战。因为同仇敌忾,加上楚、魏的援军又来了,秦军被击退,邯郸被保了下来。
平原君当时还很重用有名的名家公孙龙。公孙龙也帮了平原君许多忙,比如拒绝虞卿要封地的要求。但是,后来邹衍来赵国时因为和公孙龙辩论,辩倒了公孙龙"离坚白"的命题,他就觉得公孙龙没用,最后辞退了他。
平原君这个人是个贤主,但不是个识人的伯乐。他没有什么主见,目光短浅,所以总是下错判断。
平原君相信冯亭的邪说,贪图他献出的上党,致使赵国兵败长平,赵军四十多万人被坑杀,赵国几乎灭亡。所以司马迁最后要感叹道:"贪图私利便丧失理智"。平原君家的下场也不好,赵国灭亡时,他也和孟尝君家一样,绝了子嗣。
第四部分 第84节:战国四君子:真君子与伪君子(5)
第三节流芳百世的信陵君
魏公子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里,才德最高,名声最响的。他屈尊求贤,"窃符"救赵的事迹,甚为人称道。司马迁最喜爱此公子,因而特别为他立了《公子列传》。公子是个贤称,他以为只有信陵君才真正够资格被称为公子。于是,在全文里不断出现"公子"的称呼一百四十多次,司马迁想要赞美信陵君,以至于把他的名字当歌来唱。那我们就来看看信陵君的劳模事迹吧!
信陵君叫无忌,以宽厚仁爱出名。他养的食客多达三千,所以诸侯国都因为公子的关系而不敢发兵魏国。他就好像魏国的安邦至宝。
因为养食客多,眼线也多,魏公子虽然身在魏国,却对于其他国的情况了如指掌,这就是所谓的耳听八方。有一次,他和魏王下棋。北边边境传报来说:"赵国发兵进犯边境了。"魏王一听,吓得赶紧召大臣商议,只有信陵君毫无恐慌。信陵君说:"王上不要惊慌,不过是赵王打猎罢了。"王上不信,无心下棋。结果,一会儿,边境又来报说:"不是赵发兵,只是赵王打猎罢了。"魏王听后觉得公子简直是神机妙算,忙问:"你怎么知道的?"公子慢条斯理地说:"我在赵国那边有人。赵国有事,他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的。"
魏王觉得公子处事太强了,怕他擅权,就不重用他。
公子才没空在意这些,他继续乐衷于他的"星探"事业,到处挖掘人才。他听说大梁城东门的守门人侯嬴是个隐士,但是家里很苦。公子就派人去送他厚礼,侯嬴不要,说:"我是有操守的人,怎么可能因为穷就受公子厚礼。"公子觉得这个人不简单,就大摆酒席要款待他。酒宴设好了,宾客也到了,公子亲自去东城门口迎接侯嬴。
侯嬴还真是个世外高人,举止就是不凡,他毫不谦让,就穿着破衣服上了公子的车。公子驾车,态度谦恭。侯嬴觉得这小孩不错,于是,想要再考验考验他。他就让公子驾车去市集,看望一个屠夫朋友。公子送他去了,他就和他朋友朱亥站在肉摊子边聊天,把公子晾在一边。公子的下属都气得咬牙切齿,唯有公子谦恭如旧。
他觉得把公子耍得差不多了,就跟公子回家吃饭。公子让他上座,而且还在宾客前赞扬他,吃饭吃到一半还要给他敬酒。侯先生终于不耍酷了,摘下自己的面具,谦恭地对公子说:"今天难为公子了。不过,我今天之所以带你上市场见我朋友,还让你久等,一是要考验您的耐心;一是想要成就公子的名声啊。现在大家都知道我是小人,公子是个高尚之人啊。"
侯先生成了公子的贵宾,他向他推荐朱亥,说他也是个高人。公子就登门造访,不过朱亥一直都不待见他,也从不答谢。公子觉得这人奇怪,但始终也不敢说什么。
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秦昭王已经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接着进兵围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正是平原君的夫人。赵国当下有难,魏国自然要援救。本来,魏王也准备派晋鄙带领十万军队去救赵国,但是秦国威胁魏王说:"你敢救赵国,等我把赵国拿下,回头就对付你。"魏王胆小,赶紧收回成命,无论赵国再怎么发出求救,也不搭理。
公子素来是有贤良忠义之名,如今姐姐受困,他不能不救,于是自己凑了百辆战车带着宾客亲自去抗击秦军。他走的时候,路过东门,刚好碰到侯先生。他以为侯先生会鼓励他,没想到侯先生对他的举动只说了句:"加油。"公子觉得很不爽,没有走几里路又掉头回来,找到侯嬴说:"我平日里对你这么好,如今我要去打仗,生死未卜。为什么你对此无动于衷呢?"
公子一看就是双鱼座的人,感情丰富,而且总是很在乎人家的想法。侯嬴笑说:"我就知道公子会回来找我的。你跟我来,我有话跟你说。"
公子跟他进屋,他就悄悄跟公子说:"公子啊,你这样去等于送死。臣倒是有办法救赵。我知道王上最宠爱如姬了。当年您替如姬报了父仇,她欠你一个人情没有还。您让她去王上那里偷出虎符夺了晋鄙的军权。北可救赵,西可御秦。您要做成了,必定流芳百世。"
第四部分 第85节:战国四君子:真君子与伪君子(6)
公子觉得此计不错,果真让如姬偷出虎符。侯嬴又说:"您带虎符去,晋鄙未必会听你的。我让我那个屠夫朋友陪你去,如果晋鄙不听话就敲死他。"公子听完竟然哭了起来。侯嬴就说:"公子怕死啊?"公子说:"我哪里是怕死啊。我是想到晋鄙这样老臣竟然要被杀,我替他难过啊。"真不知道该说这个公子仁义还是太婆妈了。
侯嬴让朱亥陪公子去,这回朱亥很热情地答应了。朱亥跟公子说:"我以前不回拜你,是觉得应该不拘小节。公子还请见谅。"侯嬴送他们走时,对公子说:"公子,我都七十多了,没有办法为您效劳。等您到了晋鄙那里,我就面北自刎,以示忠心。"古时的人好像嫌命长,动不动就拿命表忠心。真是令今人无语。
公子到了邺城,晋鄙果真怀疑公子,正要拒绝出任将军。朱亥从后面拿出大锤子一敲,晋鄙立刻就倒了。公子整顿军队,准备去援赵。他下令:"父子从军的,父亲回去;兄弟在军中的,长兄回去;没有兄弟的,回去养亲。"然后,他又挑出八万精兵,前去抗秦。
没有打多久,秦军就败退了。赵王和平原君出郭相迎公子。公子自知自己假传政令,回去难免一死,就让部将带兵回魏国,自己则留在了赵国。
公子留在赵国,赵王很是开心,于是把镐邑封赏给公子。魏国少公子,就如东海龙王少了定海神针,于是就说不降罪给公子,依旧还他封地,要他回来。但是,公子还是没有回去。
公子在赵国,继续他的"星探"职业。这一回,他听说赵国有两个很有才却没有做官的人。一个是赌徒毛公;一个是酒鬼薛公。此后,公子就天天去找他们玩,大家都互相欣赏对方。平原君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跟自己夫人说:"还以为你这个弟弟是个什么贤人,竟然天天和酒鬼赌徒混在一块。真是不知所谓。"公子的姐姐就把姐夫一番话告诉了公子。公子一听很生气,收拾包袱就要走人。他说:"我以前觉得姐夫这个人也是个贤明的人,所以要背弃魏王救他。没想到他这个人和人交往,只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富贵,哪里是真的想要挖掘人才啊。我在大梁时就听说这两个人有才,所以一来赵就去找他们。我想结交人家,人家还未必愿意结交我呢。姐夫这么不理解我,那算了,我回魏国去。"
平原君从老婆那听到公子的话以后,很是惭愧,于是向公子道歉。天下士人皆听说公子的贤德全都跑来投靠他,平原君家就有一半门客改投公子。
公子呆在赵国十年不回,魏王一个人在魏国孤独无靠,秦王就三番五次派兵攻打魏国。魏王就派人来请公子回去。公子还是有疑心,不肯回。结果,毛公和薛公就来劝他说:"要是魏国真亡国了,公子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公子一听,脸色大变,立马吩咐车夫套车回去救国。
公子回来与魏王相见,两人不禁相顾落泪。魏王把权利都给了公子,公子做了上将军。公子的名声盖过诸侯,他一当上上将军,其他诸侯都派兵来援救,一直把秦军打回函谷关。公子威名远扬,各国都献来兵书。于是公子把这些兵书全都集结在一起编成兵法大全,后世然后有了《魏公子兵法》。
秦王觉得公子这个人实在太牛了,有他在一天,秦国就甭想称霸。秦王处心积虑要除掉公子,于是不断派人去魏王面前进谗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