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苇如丝

69 有条不紊


诗怡的摄影空前的火爆,然而拿走照片的屈指可数,根本没有时间冲洗。直到此时,才算进入了后续的工作阶段。微微说要不她给拿一部分,诗怡没同意,到时邮寄地址就不同了。
    微微强烈要求诗怡,“你今年赶快把电脑整个流程学会,这以后,要不有你好受的了。”
    诗怡:“知道了,我买回设备你教我。”
    微微故意,“你还是找王哥学最好,人家那技术多精湛。”
    诗怡:“那我的设备都会失踪。”
    微微:“真服了你那位了,前几年没成,就算过去了,现在还能有什么事。”
    诗怡:“你不知道,一到这事儿他那心眼儿比针尖还小呢。”
    微微:“如果说人的婚姻一定要经历一些挫折的话,我倒是希望在婚前,而不要等到婚后。”
    诗怡:“我和你说,没有什么差别的,都要经历心如死灰的折磨。关键是听从你心底的声音,你是否还在想他,是否还放不下他。如果你真的无牵无挂了,你就分了吧。”
    微微显然停顿了一下,看得出她还在犹豫。诗怡:“里昂就再没找过你吗?”
    微微:“怎么没呢,只不过我不搭理他而已,看见他就烦。”
    诗怡:“烦也是一种感觉,比没有要强。”
    微微:“你还要不要我帮你了?”
    诗怡:“要,当然要。”微微和诗怡又多呆了半个月,再不让她走也说不过去了,人家也开着店呢。
    诗怡嘱咐:“里昂再找你,你就不要拿腔作调的了,死要面子活受罪,你就是自讨苦吃了。”
    微微:“这话你应该和那小子说。”
    诗怡:“可不要和他说了,有机会看见他,看我不骂他个鼻青脸肿。”
    微微:“说的天花乱坠的,一到他那儿尽说我的不是了,我还不知道你。”
    诗怡:“这是和好的策略而已。”
    微微:“我要是有时间就再来和你忙一阵儿。”
    诗怡:“都快两个月了,你别来了,我应付得了。”诗怡当然想让微微多呆一段时间,但也不能太自私了。
    晚上一回家就趴在了沙发上,张弛埋怨:“你看看你选的这职业,人家其他人游人一走,就进入了悠闲的状态,你倒好,这工作才进入了有条不紊的阶段了,这就是你想要的吗?”
    诗怡:“我都累这样了,你也不说给我揉揉肩,捶捶背,还说风凉话呢。”
    张弛一边训斥,一边走了过来,“你这一个人也不行啊,那得弄到何年何月了。”
    诗怡:“你没事儿就给我分一下照片,一份一份地装好,实在太多了。”
    张弛:“我最近还真没时间,厂子又招了一批人,具体的事宜也都没作安排呢。古今那边又给联系了不少客户,还得加快生产。现在的技工太少了,一下子带不出人来。还有,咱们的花田广告打出后,不是也介绍了厂子和产品,好多人也是从那儿了解到的,眼看就供不应求了。”
    诗怡:“那样啊,我也不知道得多长时间了。”
    张弛:“要不说你笨呢,把苒苒先找来,她那手多快,给你分照片,效率一准儿高。”
    诗怡眼前一亮,“你怎么不早说,把她给漏了。”
    张弛:“说什么说,你看看你那一堆照片,有一张咱们俩的吗?就是为人民服务呢。”
    诗怡:“刚开始那会儿也不着急,反正是自己家的,就是想着把广告打出去,等到想起来时,就没工夫了。以后有的是时间,还计较那么多干嘛。”
    张弛:“当时种下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欣赏而已。”
    诗怡:“下次花开就先留出一个星期,咱俩独赏,这还不行?”
    张弛:“恐怕到时都由不得自己了,村里那么多眼睛都盯着花开呢,他们还想着挣钱了。”
    诗怡:“是啊,瞒也瞒不住了。”
    张弛:“下一次的花开就是我们的好日子。”
    诗怡:“别说以后了,目前赶快把手头的照片弄明白了,我就知足了。”
    张弛:“我就知道你的全副精力都用再那儿了。”
    诗怡:“你的话我也放在心上了。”
    张弛:“说不管用,用实际行动表示一下。”说着就搂过了诗怡,诗怡才不理他那茬儿了,他只好主动“出卖”自己了。
    苒苒果然是个好帮手,半天功夫就装了一堆。诗怡:“张弛让我找你,还真找对了。”
    苒苒:“哦,你就没想到我,是吧?”
    诗怡:“主要是和你的职业不沾边,就没往那上面想。”
    苒苒:“你哪方面想到我了,都听英杰说了,你们一个萝卜一个坑,怎么就没有我的事儿呢?”
    诗怡:“说吧,你想干啥了。”
    苒苒:“干啥都好,凑凑热闹,要不开个临时理发店。”
    诗怡:“你算了吧,市里的人出来玩儿,人家早就打扮的很入时了,还用你。”
    苒苒:“那就做你的跟班,给你应付挂吊坠的人们,总行吧。”
    诗怡:“行,你想来就来,当时就是怕你放不下店嘛。”
    苒苒:“你都不知道,英杰每天回来,我就是在那儿盘根问底了,问的他都躲上我了,心里痒痒。”
    诗怡:“我也没时间去享受了,这一天就是咔咔地抱着照相机不松手,没有一个人不在花田留影的。”
    苒苒:“你看看这张,一看就是热恋中的一对儿,女孩儿多羞涩,男孩子多腼腆。”
    诗怡:“这你都看的出来。”
    苒苒:“你快看这一张是谁。”
    诗怡凑上去一看,原来是小惜和何流分站两边,一人牵着孩子一只手,小孩儿呈跳跃的姿势,溢满笑容的脸上就写着两个字:快乐。
    苒苒:“看这一家子多幸福,比你们的花开的还美呢。”
    诗怡:“看见他们这么幸福,我也为他们高兴。”
    来看花的大多是年轻的男男女女,也有一家子带着老人来的。总之,是形形□□,各有特色,照片中的他们都在享受这自然的美景。
    苒苒:“怎么树开花是就没有什么反应呢?”
    诗怡:“也就今年花开的好点了,也密实了,以前,每到春天,绿色中点缀了那么几朵花而已。”
    苒苒:“这要是春天就能吸引到人,你们就更神了。”
    诗怡:“不可能的,树开花也就十天半个月,遇到风吹雨打,更是一闪即逝。我们倒是希望有一天,能硕果累累,到时,秋天也就有了亮点了。”
    苒苒:“遥遥无期。”
    诗怡:“只要开花就能结果,我有信心。”
    诗怡有苒苒在,聊着天也不耽误工作,都感觉不那么累了。诗怡心想,看来,照片很快就能发给每个人了,他们是否也会有短暂的陶醉呢!
    今年葵花的长势也是极为喜人,张弛:“我觉得这葵花盛开时也很漂亮啊,为什么就不像其它花招人呢?”
    诗怡:“谁说不是呢,又能供人欣赏,还能食用。不过呢,我的花呢就是占了字形的优势,要不,你说哪儿看不到这些花。”
    张弛:“看看你自恋的,那照片发完了?”
    诗怡:“那当然,再有我也照样完成。”
    张弛:“你算了吧,你是不把冷落我当主业呢。”
    诗怡:“你不是也有事情做呢么。”
    张弛:“我没事儿也得找事儿做,要不,我这孤孤单单的日子可怎么过,再说,我还真让你养着我不成。”
    诗怡:“你说,这葵花眼看就熟了,怎么安排呢?”
    张弛:“送人呗,我打算给我们厂子的员工发福利。”
    诗怡:“你倒挺会笼络人心的。”
    张弛:“你看这葵花颗粒多饱满,卖也卖不了几个钱,就自产自销了吧,还不用咱们管,就让村里的人们去摘吧。除了给厂子员工的,剩下的就分给村里的人们。”
    诗怡:“这主意好。”
    张弛:“那当然,早就那么想了。”消息一传出去,大人们倒是没怎么地,全村的孩子都来了,赶着往自个儿家里摘,一时嬉笑声,怒骂声充斥着整个围栏。
    张弛进入了他买牛羊的计划之中。首先得向四哥咨询,“我把入冬的干草和饲料都预备好了,你那边有谱了吗?”
    四哥:“一直也没松懈,估计数量差不多了。”大多数牧民秋末冬初就已经盘算好了,要留下多少卖多少。
    张弛:“那你就着手买吧,数量还和以前那样,只能多,不能少。”
    四哥:“这么大的牧区,你要多少有多少,怕你没地方养。”
    张弛:“话说过头了,可算被你呛住了。”
    四哥:“那你派个人来拉吧,几天就买好了。”
    张弛:“我这儿用个人还不容易。”
    张弛说的大了,他去找若昊,“你去给拉羊吧,四哥说买好了。”
    若昊:“还能不能有点新鲜的,每次都是我去。”
    张弛:“你去我放心啊。”
    若昊:“我真去不了,店里一摊事儿呢,倩如这两天也不在。”
    张弛:“只能让英杰去了。”
    总算英杰没有推辞,张弛嘲讽若昊,“用你还不如用英杰痛快了,每次都那么难。”
    若昊:“我那是直言不讳,发言权得有吧,英杰就是不想去也不好意思说。”
    张弛:“要不说企业最好不要成为家族式的,制约发展不说,还不好管理。”
    若昊:“你搞清楚,我充其量就是你呼来喝去的集资人而已,我又不属于你某个部门。”
    张弛:“那还分不分钱了?”
    若昊:“不分钱,我亏大发了,这么些年了,放银行也能得不少利息了。”
    张弛:“那你还推三阻四,这牛羊不是你的命根子么。”
    若昊:“这不是一码事儿,又说你怎么不买两只骆驼,肯定有游人骑。”
    张弛:“你又不去,还弄大家伙,我得问四哥。”英杰就是去四哥那儿交接一下,跟车而已。没几天,围栏里又恢复了牛羊成群了。四哥说打算给骑两只骆驼回来,量太少,值不得拉。
    张弛放出话说要再招一班人,村里人听说了,都想把自己家人找回来。眼看着厂子就进入了正规的运营阶段,盈利就是指日可待了。村里外出的人们也进入了一年中收尾的阶段,家里人都争先恐后地先来报名,生怕到时没了名额。就像水到渠成一样,这一次的招人进厂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满员了,有来晚的就报不上名了。
    入冬时分,一批一批的人陆续回来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涌到了围栏,大头:“真没想到,我老婆在家也能挣钱了,听说还挣了不少,我这是图啥了,守着家挣钱谁不想了。”
    三娃:“说的就是,我老婆早就催我回来了,可是怎么也得有始有终,等工程收了尾才能结账,要不,我早回来了。”人是来了不少,可是技工的人选不多。大家七嘴八舌吵吵了半天,都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若昊:“你现在还用不了几个技工吧,再找一个还不行?”
    张弛:“不行,这次要培养出两三个,以后还得增加设备,要不根本供应不过来。”
    若昊:“以后慢慢再找,现在先把眼前的确定了。”
    张弛:“也只能那样了,我有一个人选,高乡长的孩子不错,很机灵,以前就是觉得他年龄太小了。”
    若昊:“你不早说,高远那孩子知书达理的,多适合。”
    张弛:“古今说他跑业务时遇到一个南方的业务员,谈的很投机,就把人家拉拢到咱们厂子了。这样的话。南方一个,北方一个,市场更大了。”
    若昊:“这小子,有点能耐,还为你招贤纳才了。”
    张弛:“那还不是因为咱们这儿能挣钱么。”
    若昊:“都跑题了,不是说技工呢么。”
    张弛:“不是已经有目标了。”
    这次大头,三娃他们是死心塌地地留在村里谋发展了。他们都听说了村里的旅游项目,那是跃跃欲试,根本没打算安分守己的在厂子打工。他们是想着挣双份钱呢,上班也就几个小时,有的是第二职业的时间。他们都在老婆的指引下,尽心竭力地谋划挣钱的新项目。当然,不外乎是家乡特产上大做文章。现在,他们都没时间聊天了,坐一会儿也是群策群力,眼里全是白花花的钞票,村里进入了一心求财,共同致富的气氛之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