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第11章


轴心国们搞凯恩斯主义,最后便搞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解决的是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虽然供需缺口的问题依旧存在,但确实缓解了许多。苏联搞国家资本主义干得更绝,直接向“利润”下手,所以供需缺口的问题彻底给弄没了。说到底,在20世纪早期,美苏解决的都是社会分配的问题,而后来恰恰是这两家取代了腐朽的西欧,成为国际格局新的主导力量。不去解决社会分配问题,单纯靠政府投资来拉动发展经济,解决失业问题,是缘木求鱼,甚至可以说是抱薪救火——经济发展越快,财富越集中,产能与消费能力的缺口越大,社会问题就越严重。
    注释
    【1】“G2”概念原是指由中、美两国组成一个Group来代替旧有的八国集团,以携手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G2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雷德·伯格斯滕提出来的,此处为借代。
    宇宙之巅
    从国际格局变化的角度说,二次世界大战其实是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一次重新洗牌。资本主义世界的驱动核心由“欧美”变成了“美欧”,美国由此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同时,苏联把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整个东欧。由英国所主导的殖民经济体系,由此正式被美苏两国各自主导的新的利益分配体系所取代。而美苏之间的争霸,也由此展开。
    宇宙之巅
    “不能设想从我身上可以找到任何条件,让大家来考虑把我从一个微不足道的普通人提到伟大的宇宙之王的崇高地位。”这句话是艾森豪威尔在就任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之前说的,他在表示谦虚的同时,顺便也把“宇宙之王”的头衔戴在了美国总统的头上。换句话说,在他的眼里美国就是“宇宙之巅”,而这么说在当时也确实不为过。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还正处于萧条期,罗斯福总统的新政虽然对后来的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就当时来说,还只是稳定了盘面,没有让情况继续恶化下去而已。在1937年,美国又经历了一场经济衰退——由此而产生的一个连锁反应是,当时美国拼命向外低价倾销工业品,结果严重冲击了日本经济,在日本掌权的军部为了转嫁危机,制造了“七·七事变”。直到1939年,美国的决策层顿时感到轻松了好多,因为在当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也就是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好时光又到来了。而且,对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这一次的生意做得更大。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直在向德国和日本提供贷款、出口工业原材料,为了满足对日本的钢铁出口,当时连纽约的旧电梯都被拆下来卖到了日本。可以说,是美国支持了德日的疯狂扩张。从资本意志角度来说,这是为了赚钱;而从国家意志,或者说是“更有远见”的资本意志角度来说,这是在打击西欧的霸权。
    支持德国,是为了直接打击英、法;支持日本,则压制、削弱并最终驱逐了英、法、荷兰在东亚、东南亚的殖民势力,同时也压制了苏联在远东的势力。这里需要暂时跑一下题,说说美苏关系。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有两重:其一是意识形态上的,如前文所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打架是要钱,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是要命;其二是同为新兴国家,苏联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对手,就好比秦末的刘邦和项羽(“秦”的角色则是由英法扮演)。苏联对美国的这种双重威胁,贯穿了苏美关系的整个历史,后来的冷战则是这一特质表现最为明显的时期。1937年以后,苏联政府开始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并派遣援华航空队,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保家卫国的举动。而在1941年,苏联之所以会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停止对华援助,则是基于种种情况分析的结果,特别是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断定日本暂时无法对苏联的远东国土构成威胁。
    言归正题,到了1941年,美国开始在能源、橡胶等战略物资上对日本实现禁运,这其实就是美国的经营进入了“收割阶段”。被釜底抽薪之后,日本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要么向美国吐出此前吞下去的利益,这意味着日本军部势力将退出日本决策圈;要么就只能赌国运,对美发动战争,拿下东南亚地区以获取资源。对美国人而言,其实无论日本人做哪一种选择,结果都不会坏。选第一条,美国的获利略小,但基本上没什么代价;选第二条,美国会付出代价,但两个国家的实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美国还拥有地缘上的优势,所以是一场必胜之战,最终会接手日本,或者说是接手英、法、荷在远东的全部利益——这是后面历史验证了的。日本人最终选择了后者。于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国珍珠港发动了突袭(但其间一系列偶然因素使之在世人眼里变成了一次偷袭),太平洋战争由此宣告爆发。而“珍珠港事件”说到底只是历史必然轨迹中的一个“偶然”事件而已,有或没有都不会改变最后的终点。事实上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必将与日本在太平洋爆发一场战争就已经成为美国军内上下的一种共识,只不过战争最终是以一种最能激起美国人愤怒的方式爆发了。对德宣战,走的也是同样的路数,这里暂且略过。后面我们会发现,有美国参与其中的几场战争,绝大多数都是这样一种思维模式。
    战争中,美国人强大的工业能力震撼了欧洲人和日本人。笔者依稀记得在电影《巴顿将军》里有过这样一个片段:一名德国军官拿着一盒从美军那里缴获的蛋糕,无奈地说:“他们(美国人)竟然可以把蛋糕空运到前线。”在当时,隆美尔的军团最大的敌人不是蒙哥马利,而是他的坦克找不到油,而美国人的燃料和飞机竟然富裕到可以给前线空运蛋糕。说到底,轴心国是被美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加丰富的资源给活活淹死的。
    在遮天蔽日的B-29的地毯式轰炸下,欧洲和日本几代人积蓄起来的城市和工业体系连同轴心国的法西斯政权一同被炸成了瓦砾,在战后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人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工业品都标明“Made in USA”。同时,远离战火的北美大陆又一次成了财富的最佳避难所,战争期间西欧的资本再次大量涌入美国。1945年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100多亿美元,国民的现金储蓄达1290亿美元,到了1948年,美国在西方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56.4%,而同期英国只占到11.7%,日本更惨,仅仅占1.5%;同一时期,美国对外贸易额占西方世界出口贸易的32.5%,而英、法、日三国加起来还占不到15%;除此之外,美国的黄金储备占到西方世界总储备的66%以上……套用赫鲁晓夫访美归来对毛泽东说的一句话:“他们太他妈的富了!”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所占的比例
    战后初期西方主要国家间的经济实力对比(1950年)
    从道义角度说,我们可以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反法西斯战争;而从国际格局变化的角度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是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一次重新洗牌。资本主义世界的驱动核心由“欧美”变成了“美欧”,同时,苏联把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整个东欧。由英国所主导的殖民经济体系,由此正式被美苏两国各自主导的新的利益分配体系所取代。
    布雷顿森林会议
    一般认为,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应该是指美苏之间的大框架。而在更早的1943年至1944年,美、英两国便确定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方案,大致绘制出了战后的金融版图,日后西方阵营内部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便源于此。在战事正酣的1943年,美、英两国的“文斗”也已经全面展开,其标志物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支配权——直白点儿说,就是由谁来垄断货币的“生产”。
    当年3月,英国率先提出了“国际清算同盟方案”,由于这一方案由英国财政顾问、经济学家凯恩斯制定,故又称之为“凯恩斯计划”。其主要内容包含三部分:(1)建立一个世界性的中央银行——国际清算同盟,以清算制为基础,各国间的债权、债务通过联盟账户进行转账结算;(2)由联盟发行国际货币“班柯”(Bancor),作为清算单位,“班柯”等同黄金,可由黄金兑换但不得以“班柯”兑换黄金;(3)联盟会员国在同盟承担的份额以战前三年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4)不需要以黄金或外汇储备缴纳份额,只需开设往来账户,通过转账清算官方债务债权,国际贸易中顺差国需将盈余存入账户,而逆差国则可申请透支,各国透支总额度为300亿美元。
    一个月之后,即1943年的4月,美国提出了由财长助理怀特制定的“国际稳定基金方案”,简称“怀特计划”。这其中的内容大致可归纳为4个方面:(1)设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以基金制为基础,由各会员国以黄金、本国货币及政府债券缴纳,认购份额取决于各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及国民经济收入大小;(2)由基金发行命为“尤尼它”(Unita)的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与“尤尼它”之间的比价不得任意调整;(3)基金帮助会员国平衡国际收支,方式是由会员国向基金申请购买所需的外汇,而其数额不得超过它所缴纳的份额;(4)会员国在基金组织中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同缴纳份额成正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