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生再牵你的手

第30章


在路上,我就不停地问张祥要到哪里去?他说要回去看一看父母,这时我才明白他多要的那几张大烧饼的用意。
  ‘你家有几口人?’我在路上关切地问道。
  ‘我家中有八口人,我在家中是老大,有父母和三个弟弟、一个妹妹。还有一个参军前刚过门的16岁老婆。’
  ‘你多大了?’
  ‘19岁。’
  ‘参军几年了。’张祥想了想回答说:‘3年了。’
  我们边谈着不自不觉就来到了一处山谷中,在一处断崖处有一棵碗口粗的松树,张祥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了一下,就兴奋地跑了过去,他把手枪插在后腰上,双手用力地把松树给拨出来,松树下露出一个小小的洞口。洞里的人紧张地问道:‘谁呀?’
  ‘爸爸,是我回来了。’地洞里传来一阵惊喜地喊叫声。没过多一会,张祥的老婆便第一个从地洞里爬了出来,她惊喜地打量着自己的丈夫张祥,半天没说出话出,后来我才知道,这次是他们结婚三年来第二次见面。张祥用手轻轻地擦了一擦老婆张小妹脸上的灰尘说:‘饿了吧。’张小妹点了点头又马上摇了摇头,张祥马上把一张热乎乎的烧饼塞给她,张小妹接过后,马上吃了两口,又马上停下来,看了张祥一下,把饼递给了张祥,温情地说:‘你也没吃吧?’
  张祥说:‘你快点吃吧,我早就吃过了。’正当夫妻俩相互推让的时候,张祥的父母和三个小弟弟、一个小妹妹从地洞里一个接着一个爬了出来,张祥的三个弟弟和一个小妹妹也顾不上和大哥张祥客气一下,拿起张祥买回的烧饼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张祥的小妹竟然噎得直打咯。”
  王司令员回忆到这里,声音哽咽起来,坐在床上的张祥更是泣不成声。屋子里的人谁也不说话了,人们的思维好像又回到了那白色恐怖的年代。等到张祥的心情稍稍平静一会后,王强司令又接着说:
  “在那个年代里,每当日军来扫荡时,我八路军的家属们就会藏在事先挖好的山洞里,等到日军走了以后,他们才敢回家,否则的话他们就要遭到杀害。我们当时在喇叭沟村停留了不过半小时,就急匆匆地返回40里以外的团部。
  当团长看到了我们取回的重要情报,并听说我们大闹城门口的故事后,非常高兴,当即命令警卫员去弄了一点白面饼犒劳我俩。当时,我们的队伍有时就连玉米做的窝窝头都吃不上。我一高兴还把张祥顺便回家探家的事也说了出来,团长当时就晴转多云,把我们好一顿训斥并把张祥关了三天禁闭。当时,我们的部队有严格规定,没有经过首长特批,谁也不能随便回家,既使你已经到了家门口,也是不行,我当时一高兴就忘了这个规定。
  当天夜里,团长亲自把两张白面饼送到了禁闭室。多好的一名团长啊!后来,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了。”说到这里,王强摘下老花镜来,擦了一下眼泪。
  “张祥后来放出来了吗?”
  “关了没有两天就放了出来,没过一个星期,他就被提为团部侦查排的排长。”
  王强回忆到这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看了看重病在身的张祥,心情格外沉重起来。
  “司令员同志,我们县民政局里并没有任何张祥的英雄材料。”李市长说。
  王强说:“他当年离开队伍后,就再也没有找过部队,也没有向任何组织说起过他的历史,就是说了也没有人能相信他,在这五十多年里,别人还认为他是一名国民党的散兵,致使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他的伤是被解放军打的呢?”
  说到这里,他站起身来,举起手,庄严地给张祥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对于这迟来的军礼,张祥等了整整五十多年,在这五十多年,他默默地忍受了人们的误解,能以残疾之躯独撑起一片蓝天,这需要多大勇气和信念。
  随后,张祥把他的子女和妻子一一介绍给王强司令员,当介绍到张亮时,王强的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太像了,太像你父亲当年了,营长,你后继有人了。”
  “大学毕业后,你愿不愿意到部队工作,我们的部队可需要像你这样的大学生。”王强摸着张亮的头和蔼地说。
  “司令员,多谢你的好意,我早就决定好了,等到毕业后要回到父亲身边工作。”张亮腼腆地说。
  “人各有志,我也不勉强你,”王强爽朗地笑着说,“什么时候改变主意了,可以到军区找我。”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 王强身边的张参谋关心地问张祥:“你现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军区首长会答应你的。” 张祥沉思了半天,没有说出来。
  张参谋又说:“张祥同志,你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五十多年了,从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也没有拿过一分残废军人的津贴费,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
  如果你的要求,部队不能满足你,我们地方可以尽最大的能力帮助解决。”李市长慷慨激昂地说。
  看着张祥还是没有吱声,张参谋又补充说到:“比如说这么多年来的津贴费的问题;子女的工作问题;现在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等等。”
  “只要是不违犯组织原则,我们部队能做到的,我们都会答应你。”王强微笑地说。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要求,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能活到今天,也就够知足了,如果你们非要我提什么要求的话,那我就提两个吧。”张祥小声地说。
  “第一个要求是:我想知道,当年救我的三连长,他现在还有没有亲人?如果有的话,组织上能不能安排我去看一看人家。第二个要求是:能不能让我去看一看三连长的墓地。
  王强听完了张祥的要求后,内心深处心潮起伏,这就是一个老兵博大无私的胸怀。他不住地点头:“答应,我全答应,到时,不管多忙,我亲自陪你去。”下午,王强和随从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村庄。拄着双拐的张祥和他的亲友以及众乡亲们一直把王强送出去几里路后,王强含着热泪才上了车,车上的王强不停地挥手示意,直到车队从视线中消失后,张祥还一动不动地站立在村头很久很久。
  送走王强司令员的第三天,张亮便接到陈慧的一封加急电报,内容非常简单:“有要事,速归,慧。”张亮本来想去乡里挂个电话问一问道底出了什么事,但是张祥说什么也不让,非让他马上返校。在父亲的一再督促下,当天下午7点钟,张亮便登上开往南江师院的火车。
 
                  
第 十 四 章
  张亮回家的第二天,陈慧便接到了建筑公司办公室主任杨凡的电话,根据杨凡电话里告诉的地址,陈慧打了一辆出租车,半小时后,陈慧来到了位于市郊北山的山脚下。北山其实并不太高,海拨不过300米,山上古树参天,鸟儿成群,环境优雅。山下那潺潺的小溪更增加了北山那旺盛的生命力。
  近三年内,房屋开发商们纷纷看准了这块风水宝地,他们在这里盖起了一栋栋的别墅楼。每栋别墅楼尽管造型不一,颜色不同,但统一的都是上下两层结构,而且一楼都设计一个或两个大小不一的车库。别墅区里的各栋别墅楼在建筑风格上一大部分模仿欧式的建筑风格,但也体现出东方建筑所固有的特点。尽管每栋300多平方米的别墅楼高达100万元人民币,但还是供不应求。
  出租车一直开到别墅区的大门口处,一名身穿制服的保安面带微笑地拦住了陈慧的车:“小姐,请问你到几号别墅楼?”
  “我到9号别墅楼。”陈慧摇开车窗的玻璃回答到。
  “小姐,你要找谁?”
  “我找杨凡。”
  “对不起小姐,这里没有叫杨凡的。
  “那你可以打个电话问一问吗?”听完陈慧的话,保安沉思了片刻,极不情愿地拿起了身边的内部电话,电话很快就拨通了,男保安在电话里说了几句话后,让陈慧在出入卡上签上名,然后出租车很快被放行了。出租车七拐八拐了几次,最后停在一栋乳白色的楼前。
  杨凡热情地从楼里迎了出来,很显然,他已接到门卫的电话了。俩人寒喧了一会后,他领着陈慧穿过门前的小花园,便进了一楼的会客厅。陈慧粗略地看了一下,金碧辉煌的会客厅足有40多平方米。正当她准备仔细观看一下时,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领着一位十三岁左右的小女孩子从二楼下来。
  “宁桧,叔叔给你介绍一下。”杨凡高兴地说,“这是你的新的家庭教师,过来认识一下。”李宁桧慢慢走了过来,傲气地对着陈慧点了点头说:“老师好。”那声音好像是从嗓子眼里发出的极其微弱,从她的表情上,陈慧看出了她很不情愿。
  升入初中以来,李宁桧迷恋上了电视、录像、网吧、卡通画这类图像的传媒。这种长期的迷恋导致了她学会了“虚拟的生活方式。尽管每天衣食无忧,但她有时总感觉到活着没有意思。在晚上,她会偷偷溜出去,光临一些公共场所,去看别人怎样生活,日久天长她也参与其中寻找刺激。在此之前,杨凡曾给她找过三位男家庭教师,但最终都被李宁桧气跑,经过杨凡和李宁桧的父亲商量,最后决定让杨凡帮助找一位女老师,有时也许女人和女人之间更好沟通和理解。
  接下来,杨凡又指着中年妇女介绍说:“这位是保姆李丽。”中年妇女惶恐地走上前来,面带微笑地向陈慧点了点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