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衰落之鉴

第4章


西西里岛犹似靴尖的装饰瑰宝,位于半岛西南方。在北部,阿尔卑斯山将半岛与欧洲大陆隔开,成为拱卫意大利北部的天然屏障。在半岛上,沿着由北向南蜿蜒起伏的亚平宁山脉两侧,形成了一片片适宜于农耕和畜牧的丘陵和平原。台伯河是半岛的主要河流之一,它由北向南流至半岛中部,注入西侧的第勒尼安海。罗马位于台伯河入海口之上20余公里处。
  意大利半岛三面环海。除少数山区外,意大利基本没有闭塞的地区,各地区相互间的联系极为方便,但也很容易遭受外敌侵入。这就导致罗马从立国之日起,就与其邻邦处于不断的战争中。罗马崛起后,利用这种自然条件对外扩张,最终统一意大利半岛,进而征服整个地中海世界,成为古代世界首屈一指的霸国。
  早在旧石器时代,意大利半岛就有人类居住。古代意大利居民属于不同的人种来源,既有居住在中部的拉丁人、萨宾人、翁布里亚人等,也有居住在西北部,社会发展比罗马早、文明程度更高的伊达拉里亚人,还有居住在南部沿海地带的希腊移民。罗马就是在这样一个易于接触其他文明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关于罗马的起源有许多传说。据古罗马作家瓦罗记载,罗马城建于公元前753年。该城的奠基人是罗慕路斯,相传他是罗马的第一个国王,历史上的王政时代由他而开始。这是古罗马原始社会解体和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
  王政时代共有七王,持续了200多年,此时罗马开始向国家过渡,管理机构由勒克斯(王)、元老院和人民大会组成,仍有原始时代民主遗风。王政时代后期,贵族与平民急剧分化,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第六王塞尔维乌斯进行改革,完成了罗马由氏族向国家过渡的重要一步。第七王塔克文绰号高傲者,是一个骄横残暴的伊达拉里亚人。他利用贵族对改革的不满,谋杀了塞尔维乌斯,违背了由元老院和人民大会选举国王的惯例,在罗马历史上首开用暴力夺取政权的先例。当政期间,塔克文暴虐专横,实行恐怖统治,激起贵族和人民的不满。公元前510年,罗马贵族联合平民将塔克文逐出罗马,建立共和国。
  地中海霸主 共和国建立后,罗马人取缔了国王政权形式,设立了由人民大会选举产生、共同执政、一年一任的两名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代表。执政官有权指挥军队、解释和执行法律、主持宗教活动。元老院作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者和倡导者,是共和国政治体制的核心机构。人民大会拥有立法权、选举权和司法审判法,但由于人民大会通过的决议需经过元老院批准方能生效,而贵族又控制了人民大会的多数票,因此,元老院在共和时期的罗马国家政权中处于中心地位。但不管怎么说,共和代替王政无疑是罗马史上最有意义的变革之一。
  共和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历经数百年过程,其主要推动因素是共和国内部此起彼伏的平民对贵族的斗争,以及罗马对意大利和海外的征服。
  罗马是贵族共和国。与拥有特权和土地的贵族相比,平民既无权力又缺土地,是处于劣势的弱势群体,然而,共和国的建立和共和体制下的政治生活,培育了他们的参政精神与能力,使他们获得了通过合法途径为自己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有效手段。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主要围绕着争取参政权、土地权和摆脱债务奴役三个方面展开。在罗马早期政治生活中,尤其是军事上,平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他们的参与和支持,罗马国家的生存和对外征服都会面临严重危机。平民们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借以改善社会地位,争取政治权利,获得经济利益。
  第8节:一、从罗马建城到共和时代(2)
  平民最有效的斗争方式就是在强敌压境、急需兵力之时,携带武器集体退出战争,直到贵族答应他们的要求,双方达成协议为止。从公元前494年平民第一次撤离准备另立山头开始,到公元前287年最后一次撤离为止,在长达两个世纪中,平民通过顽强的斗争获得了一系列政治权利,提高了社会地位,如平民保民官和平民会议的设立,《十二铜表法》和《李锡尼-绥克斯图法》的颁布,平民可以担任高级官职并与贵族通婚的权利等,有力地促进了罗马民主政治的发展,扩大了共和国的社会统治基础。平民的权利和公民身份得到保障,不仅缓和了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而且巩固了罗马的公民兵制度,加强了罗马军事力量。靠着这支坚强的公民兵,罗马进行对外扩张,统一意大利半岛,征服整个地中海世界。
  立国之初,罗马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外部形势:北部的伊达拉里亚人和高卢人虎视眈眈,中部的近邻拉丁同盟经常伺机来犯,东南部的萨莫奈人和南部的希腊殖民城邦更是强劲对手。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先于公元前493年与拉丁同盟建立同盟关系,随后通过三次维爱战争,铲除了北方劲敌,导致伊达拉里亚人从此一蹶不振,而且也对其它敌手城市起到了强大的威慑作用。维爱战争的胜利是罗马征服意大利的第一步,极大地鼓舞了罗马人继续向外扩张的野心。
  然而,公元前390年后高卢人从波河南下进攻罗马,使罗马军队损失惨重。高卢人长驱直入攻陷罗马城大部,直到付给高卢人重金之后罗马才得以复国。此后,罗马人痛定思痛,采取一系列措施医治战争创伤,振兴国家。他们修筑新城墙,进行军事改革,改进军事装备,同时调整内部关系。这些措施的实施使罗马迅速恢复元气,重振雄风,在随后与高卢人的较量中获得胜利,迫使高卢人签订和约。至此,罗马的北部边界得到稳固,高卢人多年来对罗马的威胁解除了。
  向南扩张时,罗马人为争夺坎佩尼亚同萨莫奈人进行了三次战争。战争初期,罗马人缺乏山地作战经验,遭到了惨败。在公元前321年的考狄昂峡谷之战中,罗马军队为求生而全军投降,并遭受了"在轭门下通过"的奇耻大辱。然而,败而不馁的天性使罗马人迅速振作,改变战术,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彻底打败萨莫奈人,控制了大片领土,成为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最强大的势力。
  罗马人接着向南部意大利扩张,与当时最强大的希腊殖民城市他林敦发生战争。希腊本土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亲自率兵前来增援,并一度取得胜利。但罗马联合迦太基与皮洛士周旋,最终打败皮洛士,征服他林敦,控制意大利南部,成为半岛上最强大的势力,开始引起地中海世界的注意:托勒密埃及与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迦太基则重新修订了与罗马人的条约。
  到公元前265年,罗马征服了除波河流域以外的整个意大利,开始将目光转向地中海区域。为了争夺西地中海霸权,罗马与迦太基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241年)主要是围绕西西里岛展开的海战。在公元前241年的最后决战中,罗马海军全歼迦太基舰队,迦太基被迫求和,罗马占领了西西里和附近岛屿。此后,迦太基在西班牙建立军事基地,寻机向罗马复仇。深感不安的罗马人向迦太基发出最后通牒:投降或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前218-前201年)爆发。
  迦太基统帅汉尼拔采用了罗马人完全料想不到的战略,率军翻越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如神兵天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北部波河平原。极度恐慌的罗马元老院匆忙派兵迎战。几次大的战役过后,罗马军队损失惨重,几乎家家都有亲人战死疆场,全城一片悲痛。生死存亡之际的罗马人此时再度表现出极大的民族热情和群体精神。他们迅速振作,同仇敌忾,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消耗迦太基军队,逐渐扭转了战场上的劣势。公元前204年,罗马在赢得西班牙战争的胜利后直逼迦太基本土,并在公元前202年的札马战役中打败汉尼拔军队。第二年,双方缔结和约,迦太基向罗马赔款,并放弃海外一切领地,未经罗马允许不得与任何国家进行战争,罗马成为西地中海霸主。从此之后,罗马人统治地中海世界的"帝国意识"更为强烈。
  第9节:一、从罗马建城到共和时代(3)
  公元前149年,为了彻底摧毁东山再起的迦太基,罗马人又发动第三次布匿战争(前149-前146年),将迦太基夷为平地,在这里建立了阿非利加行省。
  布匿战争期间,罗马人还开始了向地中海东部的扩张。此时,地中海东部的马其顿王国、塞琉古王国和托勒密埃及已然衰落,这就为罗马的东进提供了可乘之机。从公元前215年起,罗马通过三次马其顿战争灭掉了马其顿王国。前192年,罗马与塞琉古王国爆发战争。前188年,战败的塞琉古被迫签订和约,放弃对欧洲和小亚的领土要求,不再涉足爱琴海世界。至此,在昔日的地中海强国中,西方的迦太基被灭亡了,东方的马其顿被吞并了,塞琉古退居亚洲一隅,柔弱的托勒密埃及虽然保持政治独立,但一切均仰罗马人鼻息,对罗马构不成任何威胁。罗马跃居整个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地位,它狂妄地将地中海视作"我们的内湖"。
  罗马共和国危机 通过长期的对外征服和掠夺战争,罗马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财富和奴隶,为奴隶制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