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

第55章


  耶律德光此来是夺取中原的,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不过既然人家都已经派人来议和了,单一个“不准”说着容易,说完了以后理亏的就是他了。他干脆狮子大开口,提出:“老子只有俩条件,一是要把黄河以北的地盘都给我,二是和谈事宜要桑维翰和景延广这俩人亲自来跟我谈。”
  大家可以拿张地图,看看他要求的这块地盘有多大,今天的河北全境,几乎整个山西和半个山东,还有一部分河南全都划在里边了,终辽国一朝,契丹人也没能真正把这些地盘占走。
  这时候轻飘飘一句话,石重贵只要脑子没病,就肯定不会答应。更何况,让桑维翰和景延广去和谈,摆明了是要拿这俩人出气。这俩人一文一武,是石重贵的左右手,在后晋还有一战的实力下,更加不可能把他们往火坑里推了。
  眼看对方提的条件自己答应不了,石重贵也只好放弃幻想,大举出兵迎战小爷爷耶律德光。他任命老将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率军进驻戚城(河南濮阳北),自己亲自领禁军进驻澶州(河南濮阳)。另外给了在太原关起门来当大王的刘知远一道任命,让他担任幽州道行营招讨使,意思是契丹人打你的山西,你自己看着办。
  五代时期中原地区无日不战,名将强兵辈出,后晋真的动起手来,满怀信心而来的耶律德光就招架不住了。最先倒霉的是他五叔耶律安端,上来就让刘知远一通暴打,打得抱头鼠窜,从鸦鸣谷东窜,跑去找耶律德光会合了。
  接下来倒霉的是他派去接应杨光远的部队,其实这支部队打了败仗实在可以说“非战之罪”,真的是因为倒霉。
  杨光远自以为了不起,真的闹起来了,手下各路部队跟着他造反的没几个,老杨一上来差点就当了光杆司令,只好向耶律德光求助。
  耶律德光本来指望着他这个内应能发挥作用呢,看他如此包实在气不打一处来。可毕竟老杨投靠有功,真要是不管他,耶律德光又怕伤了未来有志于汉奸事业之人的心,只好派部将麻答领步、骑兵各一万,去救援老杨。结果这支部队在马家口渡河的时候,刚好赶上后晋将领李守贞、皇甫遇领兵水陆并进,也要去进攻老杨。
  怎么那么巧,契丹兵前部刚刚过河在河东边布防,剩下部队正在陆续渡河的当口,后晋兵就到了。
  李守贞和皇甫遇一看,呦嗬,这可是个便宜啊,所谓“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老哥儿俩不愿意当王八蛋,当然要奋勇上前。他们俩有水军啊,欺负水里漂着的契丹兵还不容易。一出手就把河里的契丹兵全都灭了。河东边的契丹兵成了孤军,被这老哥儿俩慢慢折腾死了。河西边剩下的契丹兵只好一边骂后晋人赖皮,对着后晋大军比中指,一边撒丫子跑了。
  眼看自己派出的部队都没得着好结果,耶律德光只好亲自上场,准备跟后晋打一场光明正大的灿烂之战了。
  皇帝能有几个
  眼看左右两路部队都吃了大亏,耶律德光只好亲自上场。不过他也怕硬碰会吃亏,还是想智取。自己领兵跑到顿丘(今河南浚县北)设伏,让围攻戚城的契丹部队假作后劲不继,解围败退,希望能引出后晋军队追击,好趁机大举歼灭对方有生力量。
  他算计得挺来劲,奈何这一次老天爷不肯给他帮忙了,就在他摆好口袋阵,撤回大军以后,不给面子的老天爷突然开始下雨,一下十来天。
  后晋方面眼看下雨造成道路湿滑,怕追击的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偷了懒躲在城里不肯出门。可怜耶律二爷站在自己精心布设的口袋阵前淋了十来天雨,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后晋的追兵。
  耶律二爷彻底愤怒了,破口大骂后晋军:“下雨难道就不打仗了吗?国家养你们是干什么吃的?难道抗击侵略还要看天气好不好吗?你们这种部队简直就是军人的耻辱!”
  可任凭他怎么骂,喊得多么响,顿丘这里的声音也传不到戚城。耶律二爷骂累了以后,终于想起来自己的举动相当于骂空气,为了让后晋部队能切身感受他有多鄙视他们,耶律二爷率领大军再次包围了戚城。
  会同七年(公元944年)农历三月初一,耶律德光下令围攻戚城。戚城守军主将就是高行周,这老家伙可不是白给的。早在后唐灭梁之战中,高老爷子就已经因为作战勇猛立下过大功了,这时候虽然契丹兵把戚城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可高老爷子压根儿没在乎,领兵出城跟契丹军展开野战。
  耶律德光本来是信了杨光远的话,以为后晋部队因为缺粮,死的死逃的逃,没剩下多少人了。可到地界才发现,晋军不光人数不少,军容也非常盛壮,压根儿没有饿饭的迹象。可来都来了,要是打都不打灰溜溜地夹着尾巴撤退,那岂不是真的如景延广所说,丢大了。
  既然契丹大皇帝的面子不能随便丢,那就只好让契丹小兵们丢命了。双方从早晨打到中午,不分胜负。过午以后,耶律德光出动自己中军精锐大举压上,正在这时候,后晋出帝石重贵率领的禁军也到了。
  耶律德光派精锐骑兵冲击晋军左右两翼,但被晋军弓箭手射退。听说晋军东面沿河一带部队不多,又转攻东南角,也没有得手,只好黯然收兵,兵退三十里扎营。当天夜里,认为再打下去也没什么搞头的耶律德光就领兵北还了。
  这一仗虽然没占到大便宜,不过耶律德光也没吃什么亏,而且还白得了后晋屯在贝州的大批军粮,所以在经过短暂休整后,耶律德光立即派人分兵几路,抄掠河北各地州县。虽然他当年的大内应杨光远被后晋方面给拔了,不过他的攻势基本上也把河北各州折腾得不像样子。
  后晋方面眼看河北糜烂,只好在会同八年(公元945年)正月派护国节度使安审琦,就是在晋安寨跟杨光远一搭一档宰张敬达的那位,不过这一战老安算是洗刷了自己的污名,率军在安阳河以南布阵,准备迎击契丹大军。
  会同八年(公元945年)正月十五,眼看等不来契丹兵马,安审琦派义成节度使皇甫遇率领数千骑兵渡河北上,对安阳河以北地区进行武装侦察。
  这位皇甫爷的人品可太好了,上次他跟李守贞一起出兵,就在马家口把契丹兵堵了个正着。这次走到邺县(今河北临漳县)地面上,皇甫爷又把契丹兵给堵住了,而且这次皇甫爷的运气比上次还好,上次堵着两万,这次一家伙堵着了好几万。
  皇甫爷眼看契丹兵马超过自己十来倍,仔细分析了一下,认为包围全歼是没戏了,还是跑吧,领着部下且战且退,一路退到安阳河以北的榆林店,皇甫遇终于成功被契丹兵给包围了。
  皇甫爷不愿意被敌人全歼,当然也不愿意投降,只好结阵跟契丹人死战,契丹兵擅长骑兵战术,对付这种步兵阵没什么心得,一时间也吃不下皇甫遇,两边一折腾就是半天,谁也整不明白对方。
  他们这里折腾的动静算是够大了,大到河南边的安审琦都听见了。老安是不是第一时间就想接应皇甫遇,这个不好说,毕竟契丹人也好几万呢,老安未必有那个胆子。
  不过那边折腾半天都没结果,老安这里心动了,琢磨着既然好几万人这么长时间对付不了皇甫遇的几千,那看来契丹人的战斗力也没多强啊,那自己再不过河捡便宜,就有点对不起这回的好运气了。黄昏时分,就在皇甫遇的马都让契丹人给射死了,眼看就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安审琦率领部下骑兵赶到了战场。
  契丹兵费了累死牛的力气都没能吃下皇甫遇这几千兵,这时候看南边尘土大起,知道中原人的援兵到了,只好收兵后撤。
  此战之后,石重贵觉得契丹人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决定转守为攻,于是大聚诸路兵马于定州准备北伐。不过这次集中起来的部队太多了,五代时期,集中这么大规模的部队经常会让领军的统帅产生巨大的成就感,进而决定弄翻了皇帝老儿换自己。
  石重贵也怕手握重兵的将领造反,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把兵马交给自己的亲戚靠谱,于是北伐主帅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重担就落在了石重贵的姑父杜重威的肩上。可事实证明,石重贵没有白叫杜重威一声姑父,这位姑父打一上来就准备好了要辜负他的信任,他也想当皇帝。
  之前契丹兵马虽然在安审琦的压力下后退,但战斗中他们一直是在围攻皇甫遇的部队,自己的损失相当小。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打仗的时候发现形势不利选择后撤,根本就不算是失败,耶律德光也没把那一仗的结果放在心上。此刻他正领着八万精兵驻扎在幽州以东的虎北口(跟山西的虎北口同名,现称古北口)准备南下,听说后晋竟然派兵北进,耶律德光气乐了,心想:这真是天堂有路尔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啊。立即举兵南下。
  杜重威既然也想拥兵自重当皇帝,那首要的任务就是得尽量保存自己手里的实力,听说耶律德光南下,吓得老杜在会同八年(公元945年)三月扔下几座新收复的城池领兵南逃。
  他跑,耶律德光就追,耶律德光的部队有马啊,比老杜跑得快,追到阳城(今河北省清苑县)就追上了老杜。老杜眼看跑不了,让部队结阵,且战且退,晋军结阵后南行十余里,在白团卫村被耶律德光的大军四面合围,只好扎鹿角结寨自保。当天晚上开始,起了大风,一直刮到第二天早上,不但没有停的意思,还越刮越大。
  耶律德光看出便宜来,可又不知道怎么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