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全史之西汉史

第35章


经此一战,折兰王被杀,卢侯王被斩,浑邪王之子及其相国、都尉,全体被擒;甚至休屠部的圣物“祭天金人”都成了汉军的战利品。汉军这边,不但杀光了匈奴军的全部精锐,斩首八千九百六十级,并擒获了大量俘虏与辎重,而且兵力损失基本可忽略不计(锐悍者诛,全甲获丑)。
  这第一次河西之战将霍去病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功德簿上面,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在一次战役斩获如此多的脑袋,况且还把浑邪王之子和浑邪王的相国都捉拿归案,这是任何一个将军都没法子完成的。
  汉军取得第一次河西之战胜利后,为保证作战突然性,稍事休整,于同年夏,汉武帝命令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河西地区,并派合骑侯公孙敖随同出征,发起第二次河西之战。
  这时匈奴也侵入代郡、雁门郡,杀死和抢走数百人。汉武帝派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率万余骑兵出右北平,进击左贤王部。霍去病与公孙敖合领骑兵数万,都从北地出兵,分道进军向西进击。霍去病出了北地后,已远远地深入到匈奴之中,因合骑侯公孙敖走错了路,未能与霍去病军会合。[1]霍去病没有等到公孙敖军,便独自率领所部骑兵继续依原定作战计划,急速前进。采用大纵深外线迂回作战,先由今宁夏灵武渡过黄河,向北越过贺兰山,涉过浩瀚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绕道居延海(今内蒙古西北),转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进,经小月氏(未西徙的月氏人,今甘肃酒泉一带),再由西北转向东南,深入匈奴境内2000余里,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弱水上游地区,从浑邪王、休屠王军侧背发起猛攻。匈奴军仓促应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歼敌3万余人,迫降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俘虏5王及5王母、单于阏氏、王子59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汉军仅伤亡3千余人。浑邪王、休屠王率残军逃走。
  汉武帝对霍去病大加赞赏,益封其食邑五千户,其手下部将也多因功封侯。但是,西汉进攻匈奴左贤王部的军队却出师不利。该路军以李广为先锋,李广率4千余骑先头部队先行出发,张骞所率主力却未按照预定时间出击,致使李广军北进数百里后,被左贤王军4万骑团团围住。面对优势敌兵,李广沉着应战,先令其子李敢率数十骑贯穿敌阵,以示匈奴军易破,稳定住军心,然后将4千骑布成圆阵,外向应战,用弓矢与匈奴军对射。激战2日,汉军死伤过半,匈奴死伤与汉军相当。最后张骞终于率主力赶到,匈奴军见不能取胜,遂解围北去。
  汉军回师后,张骞、公孙敖均以不能按期会合,叛处死罪,后以财物赎免,贬为庶人。李广则功过相当,未得封赏。匈奴伊稚斜单于得知浑邪王、休屠王两战两败,丧失河西绝大部分地区,十分恼怒,要对他们严加惩处。2王惧怕,无路可投,便于当年秋派使者赴汉乞降。此时2王手中仍有4万余部众,号称10万。汉武帝恐其中有诈,令霍去病率1万骑兵前去受降。果然,汉军未到河西,休屠王突然变卦,拒绝降汉。浑邪王攻杀休屠王,收编其部众,但人心极不稳定。汉军渡过黄河后,排列成威严的队形前进。浑邪王列阵迎候,其部下一些裨王见汉军阵容严整,心存疑惧,企图逃走,匈奴阵中骚动起来,局势眼看将不可控。霍去病远远望见,当机立断,驰入匈奴阵中,与浑邪王相见,将欲逃跑者8千余人尽行斩首,迫使匈奴军稳定下来,尔后先遣使送浑邪王赴长安见汉武帝,自引匈奴余众向西汉边境缓行。汉武帝封浑邪王为漯阳侯,将其部众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5郡之边。为了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西汉政府在河西地区先后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从内地迁移大量人口到这里戍边、生产。
  为了表彰霍去病在这次受降中的功绩,汉武帝再次下令益封1700户给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及接受浑邪王投降的过程中,霍去病充分显示了其勇武、机智、果断的军事指挥才能,其声望、地位日增,与大将军卫青已不相上下。
  汉武帝对这三次战斗给予很高的评价,在他认为,这个时候如果不反攻,那就会失去最后决战的时机,况且此时他已经到了壮年,是该给予匈奴最后的一击了。
  下集:封狼居胥
  = 
50.封狼居胥
更新时间2015-10-19 17:30:45  字数:2448
 西汉王朝在河西战役和接受了浑邪王所部的投降后,将他们分别安置于陇西、北地、上郡(今陕西榆林地区)、朔方、云中等五郡,定居在黄河以南塞外一带地区,称为“五属国”。这次战役和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以后,汉逐渐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武威(今甘肃民勤地区)、张掖(今甘肃张掖以北)、酒泉(今甘肃酒泉)、敦煌(今甘肃敦煌西)四郡,历史上称为“河西四郡”。这样,长期被匈奴做为从西方进袭中原战争策源地的河西地区,便逐渐变成了稳定发展的农业生产地区。后来西汉王朝又迁徙关东贫民72万多人,定居于陇西、西河、上郡、北地等地区。这些措施无疑对巩固河西、河南地带,发展当地社会生产,具有长远的重大战略意义。汉王朝由于夺得了河西地区,基本扫除了西部匈奴势力,遂将陇西、北地、上郡三郡戎卒减少一半。
  匈奴奴隶主统治集团对其右部的惨败已无可奈何,对日益面临汉王朝更大打击的局面也一筹莫展。这时,以前在汉匈漠南战役中投降匈奴的翁侯赵信,已娶单于姐姐为妻,深受单于器重,被匈奴当成仅次于单于的显赫人物。他向单于建议说,我大军退居大漠以北,以引诱汉军来攻,待汉军疲惫不堪之时,再行攻击,必然置汉军于死地。此建议,很受单于的重视。
  匈奴伊稚斜单于对右部的被歼甚为恼怒,于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秋,以两路大军,每路各数万骑,进袭右北平和定襄郡,杀掠汉吏民1000余人而去。
  汉朝消灭了匈奴的右部势力之后,解除了来自西方的威胁,但东北方的匈奴左贤王和匈奴单于本部尚拥有相当的实力,仍然是威胁汉北部边境的安全和妨碍西汉王朝统一我国北方地区的强大势力。西汉王朝为了推进我国北方地区的统一,彻底消灭匈奴贵族奴隶主政权,在经过了近两年的发展经济、改革税收、积累财富、秣马厉兵的认真准备之后,决心向匈奴单于本部和东北部左、右贤王的势力发动进攻。
  元朔六年(前123年)漠南会战后,匈奴伊稚斜单于撤兵漠北的目的之一,是企图“诱罢汉兵,缴极而取之”。不料汉武帝却转攻河西,使匈奴的诱兵之计落空。恼羞成怒的伊稚斜单于,于元狩三年(前120年)春发数万骑兵,分别从右北平、定襄两郡入犯,杀略千余人,企图借以激怒汉武帝,诱使汉军北进,在漠北予以歼灭。
  鉴于匈奴单于本部及左贤王部仍具相当实力并严重威胁汉朝北部边疆安全的现实,考虑到汉军经过以往多次实战的锻炼,已经积累了使用大规模的骑兵集团远途奔袭的作战经验,汉武帝决意乘河西新胜之帆,加强北线进攻。元狩四年(前119年),他下诏实行币制改革,又令“初算缗钱”,实行盐铁专卖,以筹集战争所需要的大量物力和财力。同时,与诸将商议对匈奴的作战方针。他认为:“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漠)轻留,今大发卒,其势必得所欲。”决计利用赵信的错误判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从而确定了一个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的作战方针。汉武帝调集14万骑兵,随军战马14万匹,步兵及转运夫10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统帅,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发,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
  单于闻讯,转移辎重,部署精兵于大漠北缘,迎击汉军。刘彻原来拟定以霍去病部由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北进,从俘虏口中闻单于东去,乃改令其出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命卫青部出定襄。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领5万,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并以郎中令李广为前将军、太仆公孙贺为中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曹襄为后将军,统归卫青指挥。霍去病属下未配备裨将,但所统兵卒多是经过挑选的敢力战深入之士,其中包括大量的匈奴降将,如归义侯复陆支(因淳王)、伊即靬(楼王)。
  为了确保作战胜利,汉武帝还征集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步兵数十万,负责转运辎重,保障后勤供应。为这次大战准备的粮草更是不计其数。
  匈奴得知汉军来攻,赵信为伊稚斜单于出谋:汉兵既度幕,人马疲,匈奴可坐收虏耳。于是伊稚斜单于将部众人畜辎重转移到更远的北方,以精兵待于漠北,专候汉军的到来。卫青出塞后,捕获俘虏,得知伊稚斜单于的确实驻地,便令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两部合并,从东路出击匈奴军侧背,自率精兵直攻匈奴军。
  卫青大军出塞1千余里,涉过大沙漠,终于与伊稚斜单于所部相遇。卫青见匈奴军早有准备,便下令用武刚车(四周及车顶以厚革皮覆盖用于防护的战车)环绕为营,扎站住阵脚,随即以5千骑兵向匈奴发起冲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