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师:张居正

第40章


成了龙的儿子虽对父母的狐假虎威有微词,却极少阻拦。于是,一条定律油然而生:贪官的背后都有个如饥似渴的家庭!
  其实自张居正成首辅后,不仅是他的老爹变了质,张家从上到下都变了味道。对于在北京的张家人,因为就在张居正眼皮子底下,他还能约束。但在湖北江陵,他则鞭长莫及。张家人大概本性都不坏,只是因为张居正做了首辅后,来溜须拍马的人太多,于是外界的种种诱惑遮蔽了他们的良知,所以他们变得坏起来。
  他们都变得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好像地球都会围着他们转。有些官员为了巴结张居正而无所得,就曲线救国跑到江陵,又见不到张文明,只能从张家其他人身上打主意。于是,张家人身价百倍。
  有一件事可证明张家人的熏天气势。李颐丢官不久,有个人被南方官员抓获,从此人住处和身上搜出大量珠宝钱财。审讯官问他是如何获得这些珠宝的,他说:“我只是说我来自湖北江陵张家,就有无数人上蹿下跳地跑来给我送金钱,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张居正的修身功夫,是很不到家的。因为他不是道德圣人,所以他对家人的管理约束上,也未尽心尽力。或者是,他没有把心思放到这上面,他的全部身心都在拯救帝国上。
  
第四章 整顿驿递
  李世达的上疏
  1574年秋,大力支持张居正的佥都御史李世达巡抚山东。李世达有责任心,肯干事,对繁杂的公务处理得当,颇得张居正的心。抵达山东不久,李世达就发现一件别人认为很平常的怪事。他略加思考,就认定这事非同小可,再不解决,恐怕是帝国大患。
  此事就是孔尚贤进京。孔尚贤可非池中之物,他是孔子货真价实的第六十四代孙。孔子是圣人,并被明帝国政府热烈认可和膜拜,被封为“衍圣公”,这是个世袭的爵位,所以孔尚贤借着祖宗的尸体之光也就成了“衍圣公”。
  “衍圣公”毫无“圣”痕,自幼纨绔,不学无术,因为头上罩着“衍圣公”的帽子,所以对地方官和法度从不放在眼里,对族人更是刻薄寡恩,丢尽了他大祖宗孔子和列祖列宗的脸。
  按历代祖制,衍圣公每年都要入京觐见皇上。这是传统,道德领袖和政治领袖的会晤,可以给臣民们传递一个信息:大家都要遵守道德和法律,共同维持社会和谐。
  孔尚贤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怀,可他每年都会进京,而且乐此不疲。缘由在于,他进京一次就能赚取一次巨大的经济利益。他会携带大批私货入京贩卖,在京城待上几个月,伟大的衍圣公就摇身一变成为富甲山东的土豪。
  本来,孔家有“进京”传统,孔子当年向各个国家的京城跑,可他饿得死去活来也从没想过去人家京城做生意。孔子主张“重义轻利”,孔尚贤显然是背祖忘宗。不过,孔尚贤到京城做生意,政府并不干涉。每当秋天要进京时,山东政府还为孔尚贤开绿灯,给他提供各种方便。在这种种方便中,其中有一方便就是李世达密切关注的“驿递”。
  明帝国建“驿递”,始于朱元璋时期,目的是递送使客、飞报军情及转运军需。这种制度很好,在长时期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朱厚熜时代,全国共设水马驿1259处,它保证了政务和军务的时效性,张居正的考成法能迅速生奇效,驿递功不可没。
  遗憾的是,任何一种制度年深日久,必发生变质。驿递本来是为公务人员和政府允许的公务人员服务的,也就是说,驿递必须是为了公务。但很多人都占驿递的便宜。那位写下《徐霞客游记》的徐霞客就是免费使用驿递,才走了那么多地方。孔尚贤占的便宜就更大,从山东到北京,他的如山般货物的运输费通过驿递全部免费!
  明帝国的驿递规定,凡是驿站沿途的百姓,都要义务为驿站服务。不但要出人,还要出车、出船、出马、出驴、出草料。整个明帝国的驿站沿途百姓怨声载道,尤其是秋天的山东到北京的驿站沿途百姓。李世达看在眼里,焦虑在心里。
  一个秋天的午后,李世达去拜访新时代的圣人孔尚贤。孔尚贤很忙,所以李世达等了半天,圣人才乐颠颠地走了出来。二人寒暄过后,李世达直奔主题,指着孔府大院里忙得热火朝天的人说:“这些人好力气!”
  孔尚贤哈哈一笑,拉起李世达的手,把他拉到门外,指着直插云霄的一堆货物说:“这是山东大葱,这玩意儿到北京后价格会翻五倍。”又指着一堆货物说,“这里是山东煎饼,卷根大葱,那叫一个香。”他把伸开的五指翻了两下,“能翻十倍。”说完又要拉李世达去看别的山东特产。
  李世达挣脱他的手,不怀好意地问道:“算运费了吗?”
  孔尚贤又是一笑:“用驿递,没有运费。”
  李世达正色道:“这恐和制度不符吧。”
  孔尚贤刚抽出一根葱,正找煎饼,一听李世达语气有异,马上去瞧,李世达一副黑脸包公的模样。“哈哈,李大人第一次来山东吧。孔家去京城,多少年了,一直用驿递,免费的。这就是制度。”
  “胡扯!”李世达后脑都是气,“驿递可不是给你做生意用的!”
  孔尚贤手里攥着根大葱,一时无所适从,突然就干笑起来:“李大人,你看我这里挺乱的,你改日再来,我这还着急上京去面圣呢。”
  李世达愤愤然地离开新时代圣人的家,回到办公室就写了封奏疏,先谈设立驿递的最初目的,再谈驿递的原貌丧失,最后谈了孔尚贤不知羞耻地使用驿递造成的影响。
  张居正举着李世达的奏疏对吕调阳说:“李世达真是有心人,驿递这事我早就注意到了,可惜没有人提。”
  吕调阳有点尴尬。张居正马上发现了他的心思,转话题道:“这也不能怪其他官员,习惯成自然,驿递败坏到今天这种田地,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
  吕调阳咳嗽了下问:“张阁老准备怎么办?”
  张居正沉吟一会儿,把奏疏郑重地放到桌上:“就拿孔尚贤开刀,彻底整顿驿递!”
  搞定冯保
  对张居正来说,向孔尚贤开刀不难,孔尚贤虽被尊位“衍圣公”,但它没有世俗权力。况且他张居正也不是呆板的儒家圣人的奴仆,“衍圣公”在他眼里就是个普通的有血有肉的人。但要搞孔尚贤,必须要经过一个人的同意,这个人就是冯保。
  孔尚贤和冯保的关系是利益联盟,孔尚贤把货物运到北京后,仓库就是冯保亲戚所开的镖局。当然,孔尚贤懂得规矩,保管费相当昂贵。这是冯保发财致富的一条路,所以惩治孔尚贤,就必然断了冯保其中一条财源,换作任何人都不会干。
  自张居正执政以来,他和冯保的关系淡如水,两人也遵守当初谈好的规则。冯保在宫外无论干什么,只要不干预行政,张居正完全睁只眼闭只眼。按这条规则,张居正没有权力干预冯保,这就是麻烦的地方。
  更麻烦的是,内宫冯保手下那群太监到各地办事,无论是国事还是私事,都使用驿递。要对孔尚贤开刀,就是对驿递开刀,就是对太监们开刀,就是对冯保开刀。
  对冯保开刀,不能拿刀就捅,最好的办法是说服冯保主动递上刀来。张居正决定请冯保吃饭。冯保得到消息,笑吟吟地对心腹说:“张先生是无事不请客,看来,又有什么大事了。”
  宴会进行到高潮,张居正抛出了问题:“冯公公对驿递有何看法?”
  冯保一愣,伸出去夹菜的筷子停在半路,看着张居正:“张先生这话怎么说?”
  张居正说:“驿递制度本来是帝国行政的一部分,祖宗哪里想到今天的驿递已成了某些人的私物,长此以往,民怨沸腾,肯定会出大事。”
  冯保点了点头,猛然醒悟:“张先生今日这饭就是这事?”
  张居正微笑不语。
  冯保正色道:“张先生,你这就不对了。驿递属于国家政事,当初咱们有言在先,凡是国家政事,我不能干涉的。您今儿这是什么意思?”
  张居正笑出声来:“冯公公误会了,驿递当然是国家政事。可镖局的生意就是您的私事了。”
  冯保陷入云雾里,直愣着眼睛看张居正。张居正直说道:“孔尚贤每年进京的货物都放在您亲戚的镖局中,冯公公可知此事?”
  冯保知道。
  “我想借孔尚贤违规使用驿递一事,整顿驿递,那您亲戚镖局的生意可就受损了。”
  冯保摇头苦笑:“张先生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是担心我。张先生太小看我了,别说是我亲戚,就是我本人,如果真和国家制度冲突,那也要秉公办理。”这话说得大义凛然,张居正有点小感动。
  冯保又说道:“张先生,做太监的也有好人。大家一提到太监就说是坏蛋,一方面太监里固然有害群之马,另一方面,那群读书人用笔当武器,抹黑我们。这个道理,我想张先生应该知道。”
  张居正知道,他站起来,握起冯保的手:“整顿驿递,事关重大,有冯公公的支持,我张居正心里就有底了。还请冯公公回宫后,向您的属下说明这情况,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啊。”
  冯保频频点头,笑得如花:“为皇上分忧,这是俺的分内之事,张先生尽管大刀阔斧地做!”
  1575年六月二十六,张居正颁行了整顿驿递条例,大致有以下三条:官员非公务,不许使用驿递,纵然是公务,也要严格按品级的规定携带货物;驿递沿途地方官只需为公务人员准备最低保障的生活资料,不许借故扰民伤财;凡是官员丁忧、起复、升转、改调、到任等事项,都不准使用驿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