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孤单,走向他

第6章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二上学期结束。童在新的班级里是团支书,还是语文、化学、物理课代表。班里认真学习的学生大约只有三成,其他的人都在混日子。童认识了几个新的好朋友,小汤、小杰、楠、美、玲。原来小学的同学,只有一两个和童分到同一个班。童和她们原来就不算熟,初中仍然继续没有什么交往。
  初中阶段,同学的状态比较浮躁。这个时期,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也是一个分化的开始。喜欢学习的,喜欢打扮的,渐渐不再能玩到一起。童的周围,也有一些不爱学习的女生,她们喜欢童,因为童对谁都友善,她不会歧视她们,她们问她问题,她会帮她们解答,找她借作业或者笔记,她也会爽快地借给她们。童的字写得不算好看,笔记却一定是条理分明,没有遗漏。她的学习习惯很好,预习、听讲、复习、总结。
  因为班里纪律太差,老师经常没办法讲课,童大多数时候是在自学。那个年代的黄金宝典是《自学解难》,对各科教材有非常细致的讲述,开学第一件事,童会去新华书店买齐各种教辅书、习题集。这些是童信赖的良师。童越来越发现,她所在的班级配的老师,没几个是合格的。她也渐渐不再依赖这些老师,开始自学。只是这样自学,会耗用很多时间,效率一定会受影响。
  林、轩、明、敏、沈辰都被分去了同一所初中。那个区教学质量不太好。据说他们的班级和童的班级差不多一样乱。学校还更加不好。敏说林也在自学。童和林都是初一开始学外语,林选的是俄语,童在俄、日、英三种语言中选了英语。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选。那个时候俄语和日语在北方更流行,所以初中才会给大家三选一的机会。
  小童初一的时候,班里成绩最好的男生是杨,他数学成绩最好,是班里的数学天才,杨的母亲是别的学校的数学老师,杨的总成绩基本上稳居班级第一。第二名是学习委员楠,她是大学教授的女儿,写一手漂亮的字,她和沈辰类似,没有沈辰那么妩媚,没有沈辰那么漂亮,但也同样的很有心计,思想成熟,很有个性。她经常正话反说,让别人转几个弯才知道她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她以此取笑别人脑子不好使。楠的气质与众不同,她读的书很多,知识面很广,她也很早熟。楠从初一下学期开始和班里三四名男生关系密切。她从不明确表明更喜欢其中的哪一位,所以那几名男生都围着她转,听她指挥,她乐在其中。因为只有半天上课,这些孩子经常在另半天时间一起写作业或者玩。有时去看电影,有时打牌,反正都是玩。童多年以后常在后悔,初中的前两年,如果自己更努力一些,没有浪费那半天的时间,可能后面自己的路会有很大的不同。
  童初中班级的学生主要来自四所不同的小学,有的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就开设了英文课,所以班里有两三成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英文基础,初一英文第一册教材对他们过于简单 ,但其余的孩子都是从初一开始才认识英文的26个字母。刚开始,老师讲得特别快,她以为大家都有基础,童学得很辛苦,因为班里有人会,老师就认为大家都会,讲得飞快,童听得晕头转向。同学有选了日语和俄语的,这样英语课时,她们就去别的教室和别的班的学生一起上外语课。
  童让爸爸给自己买了一台双卡录音机,可以放磁带,也可以录音。童爸对小童物质上的支持总是很到位的。和学习相关的开支,童爸从不吝惜。小童知道,一定要听英语磁带了,不然没办法学好英语。她去书店买来了教材配套的磁带,每天早上起床就把录音机打开,一边洗漱、吃饭、穿衣,一边听录音,晚上睡前也听。反来复去听,反来复去看书,读单词、读课文。一年的努力,初一结束时,童的英文成绩已经是那个班的第一名。而且一直保持了三年。
  初一快结束时,童有一天无意中在学校操场遇到沈辰,开始以为认错人了,仔细看去,发现真是她,两年没见了,童很兴奋地远远跑过去和沈辰打招呼,本能地想要拥抱她,可沈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态度非常冷淡,童很尴尬,沈辰应当早知道童在这所学校,只是没打算和童联系。童看到沈辰的态度,觉得很意外,两年没见,童并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她。童听说沈辰是刚刚转来这所学校。学校班级太多,人太多,后来她们也基本上没再偶遇过。或者遇到,也当没遇到了。初一的时候,沈辰已经长得和十六七岁的大姑娘一样了。她们像是两个世界的人,那以后她们都干干净净地从彼此的生活中消失了。
  初一时,因为童离敏和明很远,没有电话,她们有段时间在书信往来。有一次童在信中和敏提起在学校遇到过沈辰,沈辰对自己的态度非常冷漠这件事,敏回信时对童说,“沈辰以前问过我们,她早知道你在那所学校,沈辰一直不喜欢你,难道你不知道吗?林和轩都挺喜欢你的,他们和沈辰话都不说,所以她恨你啊。你又比她成绩好。你说你怎么这都想不明白呢?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啊?”小童觉得敏是旁观者清,以前她确实没往这方面想。
  童初一的同桌是一位喜欢练气功的男生,名字叫峰。大冬天峰也只穿件薄外套,和别人隔着一个季节。小童怕冷,冬天时通常穿得像只包得严实的粽子。她看着峰都觉得冷。峰身体很好,瘦高个子,眼睛明亮有神,剑眉浓密。感觉像是电影里那些练功夫的大侠,非常有精神。他也确实每天清晨很早起床,去公园练气功。峰非常爱干净,衣服从来一尘不染。他成绩中等,不太常说话,也从不捣乱。如果童有什么班级里的事需要峰帮忙,他也从不推辞。默默帮童做完,默默走开。
  坐在前排的杨如果回头讲话,峰会和他笑说几句,但一定是小小声,他不会惹来老师关注。杨是仗着成绩好,老师对他偏爱,就算有错老师也对他网开一面。他做什么也不顾忌,经常上课时捣乱,下课时捉弄同学。童的前面坐着的这位班里的学霸杨,非常喜欢捉弄童,他有时会在童的桌子下面抹一些泥巴,童坐起时,会沾到裙子上,有时在她座位的垫子下面放一些石头,或者是洒一些水。他知道童怕动物和虫子,他有时下课还故意捉几只虫子,偷偷放在童的文具盒里。等童上课一边看黑板一边打开文具盒拿笔时,会失声尖叫,引来全班哄笑,让童非常难堪。
  此种把戏一再上演,小童也没搭理他。直到有一天上课,小童打开笔盒时,两只虫子突然跳到她手上,把她吓了一跳,她忍无可忍,直接把文具盒砸在杨的头上,突然而来的响声让吵闹的教室一下子静了下来,也惊动了正在黑板上写字的地理老师。老师走过来,看着童,了解了原因,因为她偏爱杨,所以对童说:“你至于吗?不就是几只蚂蚱吗?有必要这样吗?如果是老虎来了,你怎么办?”小童正在气头上,没想到老师这样偏袒杨,明明他错在先,老师一句不批评杨,只一味说她,她不假思索地对地理老师说:“如果真有老虎来了,老师您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全班哄笑,老师很尴尬,她没想到童敢公然顶撞她。她像疯了一样,指着童,吼叫着让童站到教室外面去,明天请家长来。
  童哼着鼻子,忍着眼泪,仰着头,一步步走到教室外面去,她可以感到身后无数善意或者恶意的目光在目送着她离开。
  小童在教室外面一直站到下课,班主任老师发现之后,和同学们了解了情况,把童和杨叫去办公室,当着地理老师的面,把他们狠狠批评了一顿,让童向地理老师道歉。小童一直在生气,地理老师也很生气。小童一直不肯道歉,一直低头站着。这事情班主任老师出面处理过后,也就不了了之。老师让他们回教室上课去了。童第二天没有请家长,地理老师也没再找小童麻烦。那以后,地理老师对小童自然也就没有好感了。这件事以后的好处是,杨收敛了。他知道童不好惹,也不敢明着来了。后来有同学说,杨是因为喜欢小童,才会故意想方设法捉弄她,想引起她对他的关注。小童对这种说法相当不齿,她是正眼都懒得看杨,觉得这种人就是垃圾。过了一段时间,小童有一天在书包里发现了一封信,是杨放在里面的。她第二天上学,把信直接放在杨的书桌里了。她没有拆开信,看到信上落款是杨的名字,所以直接还给他了。她没兴趣看这种人的信。一点也不好奇他会写些什么在里面。这件事以后,杨对小童不再捉弄了。相安无事。
  初一,因为学校场地太小,体育课改为在校外的旱冰场,两节体育课并为一节来上。学校走到旱冰场大约二十分钟。没有老师教,让学生们自己滑。这个课,成了自由活动时间。摔了几跤以后,小童很快学会了溜旱冰,当然只是简单的速滑。有些同学滑得很好,倒滑、花样都很厉害。
  小童也学会了滑真冰。她报了吉他班,开始学吉他。
  ?
☆、偶遇才子
?  初二的功课比初一要多和难了。小童玩的时间减少了。
  好友杰开始和班里的高源谈恋爱,彬也在追杰,他们演变成三角恋,杰后来选择了彬,杰不再和小童一路回家。
  小童更多的时间和小汤、小美在一起。如果不骑单车时,她们一起坐公交回家,她们三家各隔两个站。小汤的数学特别好,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小汤的的语文相对于数学明显弱一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