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孤单,走向他

第8章


  高中的课程难度加大了,小童的物理和数学成绩不太理想。这个班级里,高手如云,没有谁的成绩差。大家都在比着赛着学习。小童的成绩在班里并不拔尖。她突出的成绩是语文和英语,她意识到理科真的不太适合自己了。高一这一年,小童多了几位好朋友。有男生也有女生。
  班里有三位学霸级女生,明是其一,她不偏科,成绩最好,这位大眼睛的女生性格特别好,对谁都笑眯眯的,她的理科学得很轻松,文科也好;第二位是云,她不像明那么平易近人,云很有目标,有毅力;第三位是芳,她经常上课看小说,成绩还是遥遥领先,芳比较像大侠,很少笑,极少说一句多余的话,通常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发人深省。这班里成绩最好的男生是班长小陈,他写一手好字,画画水平高超,他是班级板报的主力。小陈不偏科,成绩很好,他做事很有效率,思维敏捷,组织能力强,有幽默感,爱讲笑话,他很能调节班级的气氛,小陈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和喜欢。小陈戴眼镜,留着极短的头发,喜欢打篮球,朝气蓬勃。
  团支书许圆是位有着大家闺秀气质的美女。容貌和气质像是中央台的播音员李修平,超凡脱俗。她的成绩很好,虽是独生女,却凡事很懂得替别人想,细心、周到。许圆的好朋友是白青,她是位柔弱妩媚的美女,长着一双慑人心魄的大眼睛,顾盼生姿,巧笑盼兮,白青让班里很多男生神魂颠倒。白青不仅漂亮,作文也写得很好。
  班里的李文喜欢画画、书法、气功、足球。他是位安静的男生,他眉清目秀、性格沉稳、谦和有礼,是那种家教很好的孩子。李文的成绩在班上中等,他喜欢下围棋,喜欢军事和历史。李文的姐姐有很多藏书,他经常借给童看。三毛的所有作品,童差不多都是在高一的时候,从文的姐姐那里借来看的。如果按现在的话说,李文算是小童的男闺蜜。他安静得像女孩子,细心得也像女生。小童实际上是个粗线条的人,她没有那么细心。明坐在童的前排,是童的好友。文坐在童的后排,也是童的好友。童的同桌是小宝,有点女生气的男孩子,也是班里的大活宝。
  班里史地最好的男生是赵思,他的史地通常接近满分,让人仰视。班里学俄语的同学有三分之一。童的好朋友里,只有芳一人学俄语。
  体育课上的800米项目,是小童永远的痛。她总是不达标,总是慢二十秒。体育老师很严格,一定要求小童重跑,绝不放她过关。小童从高一开始,晚自习前的半小时常用来在操扬上跑步,有时她早上起来在公园跑步。这是个痛苦的过程,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小童才慢慢适应,但800米这一项也是勉强及格罢了。像小童体育这种程度的,在高中的班里不多。用老师的话说,是缺乏锻炼。
  高一的劳动课,有一项是学缝纫,童做了一条裤子。穿上去,不太舒服,就成了收藏品。还有一次是去郊县植树,要坐火车去。那是童第一次坐火车。坐三个多小时的火车,去一处很远的小县城的荒山植树,同学们是每人自带一把铁锹去的。也不知道那些树苗后来有没有长大,他们也只是去过一次植树,没有再回去看过。
  寒假前的联欢会上,同学们都准备了节目。童表演了吉他弹唱《送别》,童喜欢这首歌的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寒假时,李文在学篆刻,他用石料给童刻了两枚藏书章,过年前到她家送给她,还送了童一张卡片,上面写了几句话,“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握无限,刹那成永恒。祝永远开朗、活泼、快乐!”他有时会到童的家坐坐,但他的话也不多。他和童各自看书,互不打扰,都很心安。小陈和别的同学有时也会三三两两来小童家玩。
  高一下学期,面临文科理分班的选择。童的理科成绩不理想,她选了文科。老师劝她再考虑一下,认为理科学校多,高考的选择会更广一些。童最后还是选了文科。童的好朋友们,都留在了理科班。
  童的同桌选了文科,许圆和白青也选了文科,还有一些同学也选了文科。和往年一样,那年的文科班也是从六个班汇聚起来的唯一的一个文科班。那所高中文科的高考成绩一直很一般。
  ?
☆、遇到运动天才
?  高二开始,小童和理科班的同学分开了,转去了文科班。新的班级还是四十多人。男女生各一半。历年的文科班是女生多,这一界是例外。因为男生多,去文科班的男生,多数是理科成绩弱的,也有些是文理科成绩都不太好的男生,这个班的纪律非常难管。班主任老师是语文老师,是位脾气古怪的中年女老师。多年以后,小童从同学那里得知,那位老师接她们的班级时,刚刚离过婚,正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中。她让小童当班长,后来童发现这个班级纪律实在太差,管人就会得罪人,班里刺儿头太多,自己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主动辞去没做了。因为小童辞职的方式太欠考虑,没给老师留面子,班主任老师后来对童的态度变得非常糟糕。小童为那件事后悔不已。
  高二开学不久,峥来学校找小童。晚自习前的半小时休息时间,小童和峥在校外的咖啡厅坐了一会儿,小童点了一杯咖啡给峥,给自己点了一杯柠檬汁。峥吸着烟,神情落寞。他高考没考上电影学院,分数可以去别的学校,但他放弃了,他准备第二年重考。他父母不同意他考电影学院,他和家里关系很紧张。童喝着柠檬汁,看着对面的他,不知如何安慰他。童觉得自己和峥比,是个没有理想的人。她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对未来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峥问小童成绩如何,小童说一般吧,觉得自己挺笨的。小童说她要上自习课了,不回去会被老师骂,小童送峥走的路上低声对他说:“你别来找我了,静下心来读书,好好努力,祝你来年考上电影学院!”峥跨上单车后,又退回来,停在小童身边,看着小童犹豫了一阵,小声说:“你现在,嗯,现在,有男朋友了吧?”小童的脸马上红了,她没敢看峥,低着头说:“没有,我,我没打算上学的时候交男朋友。”
  “那,那你能等我吗?”
  “我不知道。”小童说。
  峥骑车走了,不时回头看小童,他喊着:“快回去上课吧,我会再来看你的。”那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小童挥手,目送那个穿黑色T恤,白色长裤,目光炯炯的少年骑着单车,越走越远。小童觉得,两个人的未来,都是未知数。小童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喜欢峥,她不想给他承诺。她没打算在上学的时候交男朋友,她不想分心,她觉得她不想太早谈恋爱,尽管峥是个很不错的男生,他有独特的气质和魅力,很有才华。可是,也许他们在不适当的时候遇到,注定会擦肩而过吧。
  高二的一个周末,小林到小童家看她。小童觉得很意外。小童的妈妈看到小林来,很开心地招呼他。小童知道小林知道她家的地址,但他从没有来过。他们已经几年未见。小林已经一米八多,还是那么瘦,他们一起去江边散步,聊天,他们一起吃冰淇淋,吃点心,聊以前的同学。小林还是习惯性脸红,他开心地看着小童,听她讲话,小童觉得他想说什么,但他欲言又止。小林说他的哥哥已经在本市的一所大学读书。他对小童说他想考清华的建筑系,他说他喜欢一句话,“建筑是凝固的诗歌。”他问小童,是不是也打算考去北京的大学。小童说自己成绩不太好,不抱希望。小林说,他希望小童将来能去北京读书,这样他们可以经常见面。小童不知道,小林对她说的那句话,算不算是一种含蓄的表白。他后来寄过卡片给小童,小童没有回过。有一次,小童在图书馆碰到小林的哥哥,他们好几年未见了,因为相貌改变不大,彼此还是认出来了,他迟疑了一下,对小童说,前段时间,小童没有回信给小林,小林很伤心。他说弟弟进入高中之后,学习压力很大,他要从头开始学英语,因为俄语会影响高考,有些学校不收俄语生。他说,他很希望将来小童能和他弟弟在一起上大学。小童说她成绩没有小林好,北京的名校她不敢报考。小童觉得,她对小林是有一点点的淡淡的喜欢,可那种喜欢,太过安静,如同宁静的湖水,水波不兴,没有波澜,和她曾经喜欢轩的感觉不同。她喜欢轩那样开朗的男孩子。她不知道如何去回复林的信,索性只能不回。那以后,小童再也没有见过小林。
  小童高二的同桌小赵是位腼腆的男生。他和另外两位男生是死党,都喜欢踢足球。三人成绩都不错。他们都坐在前几排,平时互动比较多。童在高二的班级里有了几位新的好朋友,三位姓陈的女同学,另外还有一位小玉同学。小童放学时和小玉同路,一起骑车回家。在学校时,小童和三陈坐得近,一起活动。
  高二上学期开始不久,美女白青和班上的冯远谈恋爱,小童向来后知后觉,当三陈和她提起时,她才开始留意他们的举动。白青是小童原来班的同学,小童知道她的男友有一个加强连的阵容。她换男友的频率如同换衣服。冯远不是小童原来班的同学,他的相貌很出众,身姿挺拔,他的成绩在这个班上中等,小童以前没有太留意过他。有一天自习课,冯远没有上课,他和班长小成请假说他出去买东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