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锦绣

103 葛莲(四)


    
    文锦绣正在养心殿和周承寅说着永明公主的事儿。
    幸阳如今已经能勉强爬了,见爹和娘说着话,脸都凑到一起了。没一个人理自己,乳娘也不在,伸手就抓起搁笔上的笔,拍在桌上的折子上。
    文锦绣大笑,拍着掌鼓励幸阳再接再厉。周承寅无奈的看着母女俩,一瞧被朱砂污了的折子,嗬哟,又是立后的,干脆直接放到女儿面前让她玩。这种折子,留中不发才是正理。
    “朱太妃怎么说的?”周承寅笑着问文锦绣。
    文锦绣一边把有棱角的东西挪远些,一边道:“朱太妃只求是清白人家的女子就行,最好是读书人家的。王太妃就直接些,指名说想要姜家的小姐,最好还是姜巡的女儿。”
    说到这里,文锦绣有些奇怪,“去年的时候,皇后想定姜巡的女儿。姜巡的女儿年纪应该不大才对,宋王已经十五岁了,王太妃怎么也要定姜巡的女儿?姜巡的女儿可真是香饽饽。”
    周承寅笑道:“姜巡又不止一个女儿,不过长女似乎是原配所出?朱太妃的父亲好歹有爵位在身,王太妃娘家却是匠人。所以朱太妃只求平安,王太妃却想要富贵,希望能够靠儿子拉娘家一把。”
    文锦绣抱着女儿哄着,一点都不关心这些事,“你拿主意就行了。”
    “不急。”周承寅道,“长幼有序,如今承宪的才是大事。承安和承宋,再不济明年开春采选好了。”
    “哟。”文锦绣眯着眼笑道,“是不是还要顺便选些女子充实后宫啊?”
    周承寅一脸深情,“你就是我整个后宫。”
    文锦绣一点都不买账,反而皱眉道,“你从哪学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想让我吃不下饭吗?”
    周承寅背手看着门外,笑道:“今个儿天气真好。”
    碧蓝的天空映着皇城的琉璃瓦与红墙,恢宏大气。蔡德忠的徒弟跑进来禀道:“皇上娘娘,顺王来了!”
    周承寅笑着说:“说曹操曹操到,让他进来!”
    文锦绣抱着孩子准备避到内室。私下里就算了,当着外人实在不成体统。周承宪已然走了进来,见着文锦绣欲走,笑道:“嫂嫂,我还没见着我侄女呢,你要走,别把我侄女也带走啊!”
    周承寅指着他的鼻子笑骂:“从哪里学来的油嘴滑舌?真是不成体统!”
    文锦绣觉得这话耳熟的紧,哼笑着把孩子塞给周承寅,对着周承宪挑眉道:“我可不是你嫂嫂。见着贵妃,你难道不用行礼吗?”
    周承宪苦着脸道:“你们两个人欺负我一个!”
    周承寅满面春风道:“我们正好说着你的婚事,想要有人帮你?赶紧成亲才是。”
    “看来臣弟的逍遥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周承宪故意蹙眉道,凑近周承寅瞧着幸阳,文锦绣觉着他就差两行清泪了。
    “王爷觉得七月的婚期如何?内务府也好置办东西。”文锦绣笑问,“不知王爷是想先娶王妃呢?还是想左拥右抱?”
    周承宪瞧瞧文锦绣,笑着对周承寅道:“皇兄,臣弟看不如把婚期挪到八月?七月太热,贵妃娘娘又要照看幸阳,怕是忙不过来!”
    “你别拖着不成亲。”周承寅哪里不知道他的把戏,“八月要祭奠父皇,又是中秋,加上你的婚事,贵妃只怕更忙。如果你不想七月里成亲,那就挑六月的日子罢!王爷成亲礼部有章程,让内务府加紧置办东西就是了。”
    “七月好!”周承宪击掌赞道,“牛郎织女相会银河,臣弟也该成亲才是!”
    周承寅满意,才道:“我看你还是先娶陆家小姐罢!嫡庶尊卑有别,免得闹出事儿来。”
    周承宪皱眉,不是很愿意。
    “王爷怎么了?可是有不满?”文锦绣笑着问他。
    周承宪反而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臣弟本来想着,娶一个是娶,娶两个也是娶。不如一并办了,也省的娘娘费事儿。不过既然皇兄发话了,那臣弟便先娶陆家小姐好了!”
    “这是礼部拿章程,内务府办事。我只偶尔问上两句罢了,哪有什么费事儿的。”文锦绣笑道。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选了七月初的一个吉日成亲,至于侧妃王氏,特意推后到了九月。
    谁知道顺王婚期一定,连带着按下去立后的事宜又被翻了上来。以永熹侯为首,方炀、童励、连武平侯世子都插了一脚,请求皇上立后。
    武平侯皱眉看着自己儿子,知道他肯定被幼女所支使。立后的事是王家不能掺和的,于是武平侯怒上眉梢,气冲冲的走上去狠狠的踹了儿子一脚,嘴中骂道:“让你出来干什么?!这是皇上的家事!难道你一个大男人相当皇后不成?!”
    武平侯世子被老爹打得痛了,捂着屁股直叫唤。朝堂上哄然大笑,如同菜市场一般。
    “皇上,臣教子无方,还请皇上降罪!”武平侯揪着儿子的领子,一齐跪在地上请罪。
    周承寅原想训斥,然武平侯是老臣,这样请罪总要给几分颜面,让他有个台阶下。
    周承寅厌烦极了,反而道:“无妨。世子的儿子怕是都比太子都大,武平侯你总也要给世子几分体面才是。”
    说到这里,周承寅笑道:“朕没记错的话,世子似乎是一出生便封了的,也是先帝的恩典。如今武平侯身强体健,世子更要好好孝顺才是。”
    武平侯世子觉得皇帝这话说到了自己心坎儿上。自己当了三十几年的世子,孝顺了老爹三十几年,武平侯现在依旧每日五更起,练上一个时辰拳法,自己恐怕还要做三十几年孝子。
    虽然心里这样想,但武平侯世子还是恭敬应下,“臣谨记。”
    之前嚷嚷着要立后的一群人不由暗自恼怒,这一闹,立后的事儿怕是又要被皇帝轻轻揭过了。
    谁知道周承寅反倒先提了出来,“你们请旨立后,都是以太子年幼,需要养母的缘由。如今太子业已十三,也到了听政的年纪了。”说着,周承寅叫了蔡德忠。
    蔡德忠一甩拂尘,尖声喊道:“宣——太子进殿!”
    朝堂众臣齐齐跪下,太子身着五章玄衣,昂步走至殿前给周承寅行礼。
    身着五章青衣的周承宪把他拉到了自己身前,笑道:“你的位子在这!”
    周承寅说了句“胡闹”,便叫了太子道:“如今朝堂众臣皆上书请朕立后,用的都是太子需要养母的缘由。如今朕叫了你上朝堂,问问你怎么看?”
    朝臣心中哗然,却不敢表露。太子出列,一本正经道:“儿臣不需要。”
    文锦绣瞧着跪在地上江氏和葛莲,笑着让江氏起来,还赏了她一些首饰。
    “皇上虽然只晋了你为江嫔,但是只要你好好与马嫔抚养宜阳公主,皇上必不会亏待了你。”文锦绣拍拍她的手,见她恭敬的应了,才让含娟送了她出去。
    面对葛莲,文锦绣脸上的笑意就多了几分冷厉,“本宫抬举你,是因为你有你的用处。你一个罪府丫鬟,做到四品的宫嫔也是难得一见的了,好好照看睦阳公主几年,直到公主顺顺利利的下降,才是你的本分。”
    葛莲把头埋在地上,声音平静道:“嫔妾谨遵娘娘嘱咐。”
    文锦绣呵笑,亲自牵过睦阳的手,温声问她:“文母妃给你找的新母妃,睦阳喜不喜欢?你在泽秀宫住了几个月,都是葛莲打理你的事务,如今照旧让她看顾你好不好?”
    睦阳点头,小声的请求道:“文母妃,儿臣可不可以不搬出去?”
    文锦绣原本打算封了葛莲,便让她搬出去,可是睦阳的请求文锦绣还是要考虑的。文锦绣想了想,让葛莲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倒也可行。
    文锦绣笑道:“好啊。不过你可能不能住在暖阁了,要搬去配殿住了。你葛母妃如今也是有身份的人,住在暖阁可不好看。”
    睦阳笑开,“那儿臣以后每日来给文母妃请安。”
    “不必。”文锦绣头都大了,她自己每日睡到日上三竿,可不能带坏了孩子。“睦阳像以前那样,初一十五来给文母妃请安就行了!”
    文锦绣笑道,“若是想文母妃,下午来就好。你幸阳妹妹闹得很,你也可以常来看她。”
    文锦绣这才叫了葛莲起来。
    葛莲的腿有些麻,自从跟在文锦绣身边,她再也没有跪过这样长的时间了。她不敢露出一点异色,依旧恭谨,只是身份的转换在她身上没有丝毫凝滞,似乎她天生就该是四品的嫔妃,而不是末等的丫鬟。
    文锦绣把睦阳交到了葛嫔手里。
    葛嫔和蔼的牵过睦阳公主,向文锦绣说了几句表忠心的话,又笑着和睦阳嬉闹了一会,见文锦绣端了茶,才和睦阳去了东配殿。
    今天得把箱笼整好才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