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你好

第16章


  “回家看看父母吧。”我建议。
  “半天儿就够了。”她说。
  “要不出国旅游吧?去欧洲。”我建议道,“咱也晚上跑巴黎街头多走走,浪漫浪漫,要是没感觉,就多喝几杯。”
  “农民!出国旅游?公款去还可以考虑,自费坚决不去!”
  “干嘛不去?”
  “做牛做马地给外国人干了一年活儿,然后花半个月跑人家那儿转一圈儿,只为看看人家都用我们的劳动置了些什么,有病啊!让我白去我还生气呐,更甭提自费了,自费就是把做牛做马挣来的钱都还回去,懂不懂?我疯啦?给人家打工还退人家工钱,我有那么贱吗?要花钱也花在咱中国,最好北京!”
  “我靠,中国人民要是有你这智慧,妈的这国家早就有希望了。”
  “那是,叫十二亿人民学我吧。”
  “学你?我倒要听听学你什么?说说你的打算。”
  “跟你打炮!”
  “打断?我受不了!而且,你听我说,这事儿也不是你我的强项,打炮好的人多着呢!”
  “是啊,你挺聪明连这也知道呀,那么多人都奔着这事儿,想想为什么?”
  “为什么?不就是粗野刺激吗?一下一下的抽疯似的,一脸盆凉水下去病就全好了。”
  “滚!我早该趁你快射的时候给你一澡盆,看你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胡说八道!”
  “我胡说八道?你管传播真理叫胡说八道呀?我倒是想听听您的高见,说来听听――”
  “这还用说,明摆着,想想看,既不花钱,还能享受,既让人脸热心跳,又可以不害羞,既可以被你折磨得死去活来,我小白领儿还打心眼儿里高兴――”
  “得得得,你辩证法学得可以啊。”
  “我政治考得好着呢。”
  “那还那么庸俗!就知道打炮!”
  “小白领儿成天被人家支得转来转去的,头都晕了,回家匆匆忙忙吃上两口粗茶淡饭,就往你身上凑,难道你还看不出我心里惦记着什么吗?你瞧你――炮都不打,”她突然眉毛一拧,声调提高了十倍,“过不过啦?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你说说看,不打炮,我还活个什么劲儿呀!”
  她看着我,我故意板着脸,一言不发,她看到我这样,觉得有戏了,于是换成细声细气的腔调接着讲:“再说呀,人家介绍S/M的书上都说了,打炮就是为了找一找被虐待的感觉!我们二老板天天从精神上虐待我、压榨我,你是我大老板,精神上是没什么地儿啦,就从我的肉体上下手吧!哼!我也不怨谁,就怨我自己的命苦,天生就是被虐待的命,来――吧!”
  我笑了。
  她见自己表演成功,更来劲了,于是高举双臂,两手握成小拳头,扬起眉毛,放粗声音:“来吧,压住我,强奸我吧!你要是听我的话,我现在就庄严宣布――小白领儿从此就要被你压得站不起来了!”说着便一溜烟儿跑床上去了。
  118
  十月,北京的天堂。
  到了黄昏,甚至风也懒洋洋的,不去吹动树叶,多姿多彩的晚霞横躺在高楼大厦之间,像巨大而绚丽的超现实画,空气中一闪即逝的食物的香味,像被魔法唤起,从面颊边掠过,又随着远处传来的清晰的人声一起消失,坐在路边,吐出的烟雾可以直直地升向透明的空中,半天还能看清烟雾的形状,在一瞬间,简直可以叫人感到这个世界是用来欣赏而不是生活的。
  “哎,你想什么呢?”袁晓晨问我。
  此刻,我们正坐在北海公园的游船里,我放开双桨,让船自己在水上漂动。
  “我在想,秋天到了。”我说。
  “怎么了?”
  “很好的天气。”我说。
  “那是因为有美女免费陪着你。”袁晓晨踢了我一脚。
  “多谢。”我说。
  “哎,咱俩连架也不吵,是不是呆在一起很没意思?”
  “我不知道,我无所谓。”
  “我怎么会糊里糊涂地跟你混在一起?”袁晓晨定睛看了看我,叹了口气。
  “你真是说出了我的心声。”我向她所在的方向吐了口吐沫。
  119
  有时候,我会觉得生活单调得令人厌倦,习惯支配一切,吃饭和睡觉敲打出生活的基本节奏,你会见到陌生人,在各种地方,但与你毫无关系,而熟悉的人就那么几个,这些人几乎是你生活的左膀右臂,离开哪一个都会叫你想一想就觉得不安,对生活的兴趣,一般来讲,完全取决于对陌生人的兴趣,然而随着年龄增大,收入稳定,我对陌生人的兴趣与日俱减,我有点冷漠,对万事万物缺乏感情,我写的小说一本本出版,它们几乎是一样的货色,起初,我认为很新鲜,后来,我认为很无聊,也许是因为我对于自己的感情不再陌生了,甚至可以预测出什么情况下我会生气,什么情况下我会高兴,我在我视野里,眼前的现实世界也不过如此,若把个人内心的狂涛放入人海中,那实在是不值一提,有一天,我明确意识到,自己只是整个社会豪华大合唱的一分子,出不出声似乎都毫无关系,全世界的人们通过幻想与希望联结成的明天,只是一个在意义上模棱两可的生物过程,我只会如此这般地看待一切:那是一辆新汽车,那是一种旧罪恶,而那,是一种新游戏,如此而已,若是进一步想到那些事与我的关系,更是有一种不过尔尔的感觉,一种从来没有的踏实感进入到我的心灵当中,我有点消极懒散,有人找我去做一些他们认为会惊天动地的大事,我总是在心里反问:“那又怎样?”
  答案是,不会怎样,就那么一回事。所以,我连去也懒得去。
120
  突然之间,也不知为什么,我迷上赌博,也叫做锄大地,那是一种四人扑克,按照分数算钱,打熟练之后,几乎不用动脑筋,只是发牌与出牌,根据运气与别人的打法决定输赢,四个人相互牵制,谁的牌不好,剩下三个便一齐对他落井下石,谁的牌要是太好,剩下三个各自逃生,每一次发牌前,希望就会自己从心中升起,抓到好牌,希望更强,抓到死牌
,只能在听天由命中抱一点侥幸心理,打完一局,要是成功,就会高兴,反之,就会很不痛快,但希望常在,下一局在片刻间就开始了。
  我要说,这游戏完全像是人生的扑克版。
  很巧的是,我、建成、大庆和老颓在同一时间迷上这种游戏,于是打得天昏地暗,我们几乎是放弃一切,只为打牌,无论身处昏暗的酒吧、饭馆,还是咖啡厅,我们随时掏出纸笔与扑克,不由分说,坐下就玩,有一次,我们在黑暗的迪厅里玩,一打就是五个小时,丝毫不为周围的环境所动,惊得别人目瞪口呆,甚至凑不齐人也要玩,即使是把一个新手教会,也不怕麻烦,无论如何要立刻带他上路,人人都是一副“兜里揣副牌,逮谁跟谁来”的架式,不说别人,单是我,天天在梦里也是出不尽的纸牌。
  由于我们越打越专注,聚会便冷场了,最后除了打牌,什么也不顾,我们用一切可能的时间打,活像四个穷极无聊的学生,那一阵玩牌玩得天昏地暗,不思茶饭,现在想想顿觉匪夷所思。
  121
  因为打牌,与袁晓晨闹了不少别扭,她永远地坐在我旁边,无聊得腰酸腿疼,跟我说话,我不理她,偶尔说一句,也是答非所问,到后来,她不再参加我们的聚会,只是在家等我,可惜的是,我一夜一夜地玩,她便发出抱怨,说坐车坐那么远回家只为与我在一起,却连我的影子也看不见,“过不过了”?
  我往往用老夫老妻似的目光看她一眼,就像看一眼排列在未来的无数锅碗瓢盆,因此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回答她,她要是硬逼我说,我就叹口气,说一声“无聊呗”。
  然后,争吵开始,她立刻与自己联系起来,直追着问我,是不是觉得她无聊?直到我回答不是,她才气哼哼地不再理睬我。
  122
  冬季到来之后,我们打牌的热情丝毫未减,反而愈演愈烈,我像丢了魂儿一样,每天奔向牌桌,顶风冒雪,从无遗漏,即使正在与袁晓晨亲热着,我也能接到电话就飞身而起,扬长而去,气得袁晓晨在我身后不是破口大骂,就是抱头痛哭,我则对此毫不在乎,在袁晓晨的头脑中,惟有一样东西可以与她媲美,那就是我的事业,可惜的是,至今为止,我仍未找到什么真正的事业,仅凭小聪明在社会上混口饭吃,并且丝毫也不以为出名挣钱是什么放得上桌面儿的事业,无非就是市俗社会所能提供的一种单调而可怜巴巴的自我满足,一般来讲,那就是通过单调重复的成功,给个人膨胀的私欲不停地打气,也不知为什么,一想到事业,我就会想神话故事,到头儿了也就想到历史上独树一帜的罗马帝国,从皇帝到平民,从商人到士兵,一个个事业心重得叫人望尘莫及,就我所知,什么光荣啊、神圣啊、职责啊、权力啊、荣誉啊、伟大啊之类的词语多是出现在那个时期,但,不是已经早就崩溃了吗?而在现代的北京,哪儿谈得到什么事业!我认真地以为,对于一个不试图控制别人、不麻烦别人的人来讲,也许胡混就是惟一的事业。
  123
  我记得袁晓晨曾机智地找到一个我头脑清醒的时间,见缝插针地想与我谈谈我的事业,我说:“想想你自己!我希望,要干什么事业从自己开始,顺手儿给我做个榜样,你成功了我也好不劳而获。”
  “说谁呢说谁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