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女生

第41章


  错过了普天同庆的"哈利·波特狂欢夜",不能再错过四海一同的"哈利·波特节",《哈利·波特》第五集出版的那天早上,我和朋友赶去附近的好几家邦诺连锁书店(Barnes&Nobel),想买到一本《哈利·波特与凤凰团》,都被告知这本书已经被抢购一空,书店门前贴着告示:"十分抱歉,书店里所有的《哈利·波特》都已经被读者预订了。"
  不过幸好,赶到另一个镇里的Costco批发连锁店,那里对盛况很有预见性,进了大量的《哈利·波特》新书,而且价格比别的零售书店还便宜几块钱。我们如获至宝,马上买了下来,接下来一个星期我就沉在哈利的世界里。
  我妈有一次对我说起,她不懂为什么《哈利·波特》那么畅销,那么让儿童着迷,她看了好几次就是看不进去。相信不少不了解哈利背景的中国父母们也有同感吧?他们不少人知道故事梗概--哈利·波特是个小魔法师,他与几个死党一起在哈格沃特魔法学校上学,他与邪恶的沃尔德莫特大王作战,战胜重重困难,最后总是能赢……不就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老一套吗,我爷爷奶奶那一辈、父母那一辈,以及我小时候,不是都读过《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吗?不是也早就读过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吗?对神力魔法呀巫婆咒语呀之类的土洋名堂,不都早就见识过吗?而且,当今的孩子,不也读过这些吗--至少,中国孩子读过《西游记》,西方孩子读过安徒生和格林吧--说到底,《哈利·波特》比以前那些书到底与众不同在哪里?为什么能够对孩子们产生这么不可抗拒的、远远胜过那些书的魔力?莫非,魔法学校真能施展某种魔法?
  这个问题,大概让许多专家都绞尽脑汁地找答案,"童心"啊,"脱魅到复魅"啊,动用了许多高深的学说。其实在我看来,《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说得有道理:《哈利·波特》系列的魔力不在于它的情节,而在于它的细节,在于用这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细节所精心构筑起来的整个魔法师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情节到底如何推进是次要的,《哈利·波特》作者的强项并不在构思情节上,她并不是一个很会编故事的人,尽管每一集都有点惊险小说的意味,安排一些悬念啊,制造一些冲突呀,但那情节往往经不起推敲,无法自圆其说,有时看完之后甚至让人觉得太"小儿科"。而这个魔法师的世界,才是这本书的魔力的精髓所在。
  哈利·波特的世界是一个魔法师的世界。但这并不是中国读者可能会想到的《聊斋志异》的那种世界--某个炼成了精的狐狸来斗法,某个书生被怨魂附了体之类。中国读者脑海中的魔法,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或者说是超越日常生活的"形而上"。我小时候,大人给我们讲神鬼故事时,说到鬼魂现身或是道士施法的段落,总是含糊其辞或是一笔带过,魔法是神秘、混乱的,与井然有序的现实社会结构截然对立,魔法是不可能融入我们常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的。
  第66节:竟然有个"英语角"
  这类故事可不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师世界。就像哈利·波特--一个被普通人抚养大的小男孩所惊奇地发现的一样,魔法师的世界也是那么井然有序,有条有理。他们也有政府(魔法部,其中还包括"常人外交部")、也有自己的法律("还在魔法学校的学生在假期不得擅自使用魔法")、也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和系统(扫帚,壁炉,或者,如果你通过了考试,还可以用自动出现或自动消失法)、邮政机构(用猫头鹰传递邮件--哈利从哈格沃特魔法学校收到的第一封信就是用猫头鹰传递的)、有他们自己的监狱、自己的大小官僚、自己的媒体(《每日先知》),有他们自己的娱乐活动(棋子会动的象棋、还有所有魔术世界的居民所狂热投入的体育项目"奎迪驰"--一种骑在扫帚上快速飞行的球类运动),有他们自己的货币、银行、购物中心--其中包括出售魔杖的商店。哈利·波特第一集中最有趣的一幕,肯定要数他在魔杖商店里买魔杖那一幕了。魔杖商店里的老店主,难道不像我们街口任何鞋店或是裁缝店里遇到的老店主吗?"试试这根,十四英寸长,中心是龙胡须,外壳是胡桃木……要不,这根?十二寸,中心是凤凰羽毛,橡木外壳……"直到哈利挑中适合他自己的魔杖为止。
  魔法世界还有自己的教育系统--著名的哈格沃特学校,一共七个年级。每年,入学的新生们被一顶帽子分入四个学院,这种"学院系统"与牛津、剑桥与许多英国的私立高中都一样。可以想象到,许多哈利·波特的英国小读者们已经对这种系统非常熟悉,因为这就是他们每天经历的,我们虽非英国人,但也觉得这种系统并不在千里之外。哈利在学校里的课程包括"变形"、"咒语"、"魔法药水"、"魔法史"、和"预言"等等课程,学生们得背各种各样的咒语,还得写长长的作文,题目从论述某种药水的作用到使动物变形的原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们照例人仰马翻,叫苦不迭……
  所有这些与书中的故事情节似乎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细节,都被作者津津有味地道来。在作者乔安·罗琳的笔下,魔法并不是像中国读者眼中那样的神秘莫测的事物,不可控制的力量,而是就像生活中所有其他东西一样,是习以为常的,是可以学而知之的,就像物理、化学、生物和任何其他科学一样,被有规则、有目的地、安全地使用。在哈利的世界里,我们处处找得到自己世界的影子,处处找得到各种令人捧腹或是会心一笑的折射现实生活的例子,从小报上捕风捉影的大幅标题到学校里各科目老师之间的矛盾。
  哈利的世界中也有打乱秩序的力量,那就是邪恶的沃尔德莫特大王。可就是邪恶的力量也有自己的习俗与秩序--该大王的侍从们都叫"死亡吞噬者",他们每人在手臂上都有一个印迹,在大王召唤他们的时候,这个印迹会发红发热。他们运用三句被"魔法部"定为非法的咒语,一句可以控制人的思想意志,一句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最后一句让人马上死亡……瞧瞧,就连邪恶的力量到头来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尽管它的力量可怕,但却并不神秘,也就不那么令人恐惧。每集最后,邪恶的力量都能被制服,于是魔法世界重整自己原有的秩序。
  第五集是全集中最出色的一本--最长,最丰满,也最复杂--说它复杂,不是指情节,而是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对魔法世界中的种种势力之间矛盾关系的设计。顺便说一句:这第五集"HarryPotterandtheOrderofthePhoenix",在出版之前,因为大家都没有读到内容,中文只能根据英文书名译作《哈利·波特与凤凰令》,但到了解了内容之后,看来就应该译作《哈利·波特与凤凰团》了--Order在这里并不是"命令"之义,而是"等级""阶层""团体"之义。在这一集中,随着哈利长大,书中对于善与恶的描写也变得不再那么绝对,而是界限越来越模糊,让主人公越来越难以取舍选择--这不也就是每一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吗?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又一次回应了我们自己的现实世界。
  我为什么是个哈里迷?或许原因正如上述,哈利·波特井然有序的世界,唤起我熟悉的许多人生感受吧。比那些从第一本《哈利·波特》出版以来就对它着迷的读者来说,我"出道"的时间晚了许多,是一年半前在德国任教的时候进入并且迷上哈利的这个世界的。德国北部的冬天又灰暗又寒冷,让人闷在家里不想出门。看腻了德国的电视,看累了德语的小说,有一天在附近小小书店里闲逛,看到里面竟然有个"英语角",摆了一些英文畅销书,包括当时全套四本《哈利·波特》小说,我买下最薄的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匠石》,只有二百多页,这薄薄的小书把我带进了哈利的魔法世界无法自拔。我第二天回到书店,买了余下的三本。那几个星期,我一有空就赶到哈利的魔法世界,看自己过去的学校生活,如何以一种变形和奇异的方式,在哈利的魔法世界重演。而上个星期,捧着比第一集厚上好几倍的第五集,坐进舒服的椅子,端起浓香的咖啡,我的心里踏实极了,就像回到老朋友的身边一样。我深信不疑: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不会令我失望。
  因为这本书,阅读图书的乐趣--不,魔力--重新征服了成千上万的儿童,把他们从影视和电子游戏中拉了回来。他们的父母无比欣慰地看到,让孩子少看电视多读书,自己说了一千遍一万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做到,《哈利·波特》轻而易举就完成了。单单就凭这一点,我们也要感谢作者罗琳女士。
  第六集什么时候出版呢?
  第67节:羡憎交织说富豪
  羡憎交织说富豪
  不管哪个国家,阳春白雪总是曲高和寡,占人口大多数的总是更喜欢下里巴人。走进美国的书店,严肃图书虽然琳琅满目,但少人问津;花花绿绿的通俗小说却满坑满谷,廉价小说更摆上超级市场、杂货店的货架。不过,说句公平话,这么大量的出版物在市场上竞争,通俗作品要能达到畅销程度,还是要有几板斧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