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女生

第40章


  期待与失望,是否有关联?失望失望,有"望"才有"失",无"望"便无"失",说的正是这种关联:因为观众太眼巴巴地搬着指头数日子盼上映,期望值高到了云霄,等看过了发现它不如自己的期望值,才大失所望。
  这种说法当然是有一定道理。《黑客帝国》的第一集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了,如果要举出一部影片算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标本,《黑客帝国》第一集当之无愧。由好莱坞的当红小生基努·李维斯饰演的主人公尼奥,发现原来自己生活的世界竟然并非真实,只是由超级电脑所虚拟出来的,而整个人类原来正在被电脑所控制,昏睡在一个个"饲养盆"中--就像人类饲养猪羊或种植稻麦一样--为电脑系统提供它们的运作所需要的能量,他们所以为自己生活的世界,都不过是由电脑虚拟出来的"矩阵"。
  第64节:浑身起鸡皮疙瘩
  尼奥得知真相,加入了唤醒他的志士们的队伍,奋起与电脑的斗争,在"矩阵"内外出出进进,与电脑中的几个化身为"Mr.Smith"的邪恶程序战斗。第一集最后以尼奥和他们的朋友死里逃生告一段落。
  业内专家和影迷百姓一般来讲很难看法一致,但这部影片居然就做到了叫好又叫座。我当时看这部影片时,简直被其想象力、创造性、节奏感强烈地震撼得目瞪口呆:特技镜头逼真,视觉效果一流,演员表演称职,尤其是情节悬念迭起,扣人心弦,哲理内涵更是大有嚼头。
  一般影片,都是上档后如果票房不俗,制片人再来策划续篇。而《黑客帝国》却不同,一开始就是三集一起策划撰写的,好几亿美元的大手笔,想一想都惊心动魄,投资人想必是有七分成功的把握的。这大概就是我这样的"黑客迷"们被吊起胃口的原因。--尽管我们凭借经验,也知道续篇一般都远远赶不上第一集,但是这部影片的第一集得分如此之高,创作群体已经表现了如此非凡的功力,第二集哪怕得不了同样高分,进不了"超一流",也应该能进一流吧?
  第二集片名叫"重装上阵"(Reloaded)。离出炉之前好几个月,美国各大报刊就已经用大幅版面介绍它了。年初本片导演请影评家们看了电影中的一小段,《时代》的影评家写了一大篇文章来称赞这部电影的特技镜头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又一次开创了电影的历史,云云。我相信,很多观众在读了这篇影评之后,一定赶快在自己的日历上标出《黑客帝国II·重装上阵》的首映日--如果他们还没有标出的话--准备在第一时间先睹为快。
  终于盼来了这一天!盛况确实空前,票房确实成功,投资人一手砸下去的钞票,已经可以用两只手哗哗地收回来了。
  但是可惜啊,观众们进电影院固然是趋之若鹜,一脸期待,出电影院的表情就大相径庭了。在首映前一个个交口叫好的电影批评家们现在却一个个大摇其头,纷纷表示对这部影片感到失望。《纽约时报》影评家迈克尔·艾德斯坦(MichaelEdelstein)在很受欢迎的网路杂志《石板》(Slate)上登出影评的大标题是"我们等了四年就是为这个?!"艾德斯坦也是"重装上阵"出炉前叫好的影评家之一,曾在《纽约时报》上写了四千字稿子称赞影片特技如何精彩绝伦呢,两天之后,他在《石板》上有几分尴尬地承认,在看完整部影片之后,他改变了他的想法,并且一一列举影片的失误:冗长而毫无新意的打斗场面,刻板的演员班底,没有说服力的情节……
  我上个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重装上阵》--这时的心态已经是更想看看它到底怎么个"糟"法了。果然,唉,真糟!不但比不上才华横溢的《黑客帝国》第一集,而且平心而论,它连一般的打斗电影都比不上。整部影片的情节无法自圆其说,人物苍白无力--他们的对白简直让人听了浑身起鸡皮疙瘩。
  比如说吧:
  主角一:(焦急地)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主角二:(望着远方,语气沉重地)因为我们能够!
  这种对话听一遍还勉强凑合,怎么能要求一部百把多分钟的影片字字珠玑呢。但是整部影片中充斥着这种假装很有哲理、其实什么也没说的台词,就让人忍无可忍。看完了回忆一下整部影片中的对话,我的感觉是剧中人几乎一句有用的话都没说。
  看完电影,我和朋友都实在难以相信:《黑客帝国》这部续集和第一集是同一批人创作的吗?续集不仅自己糟糕透顶,罪过的是,还把我们对第一集的美好印象全给破坏了!
  回想一下,《黑客帝国》第一集实际上涉及笛卡儿等哲学家早就提出的若干命题,有认识论(epistemology),有存在论(ontology),还有伦理学。影片在高科技时代重新复活了古老的疑问: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所见所闻、所历所感的现实是真实的?怎么知道不是电脑(或别的什么,像上帝、外星人、造物主等等)设计、虚拟、幻想的一个世界?
  好,你原以为的现实并不是真正的现实,你从幻梦中被唤醒过来,回到了"现实"。可是你真的回到现实了吗?你怎么知道这个现实是真正的现实而不是又一层梦境?--我们都有过从噩梦中醒过来,其实还在噩梦中的生活体验。
  如果再继续追问:到底什么算是真正的现实?而真实为什么对于人来讲那么重要?为什么我们应该选择真正的现实?追求真实有什么意义?
  本来希望第二集能将这些问题深化下去,继续挑战人类习以为常、置诸脑后的成见。但是,这部糟糕的影片却不仅没有深化这些问题,反而使我们也看到了第一集影片的重大缺陷,它是把需要探讨、需要经过验证的命题,简单化地当成了不言自明的结论,天经地义的前提:真实一定比虚幻好!所以主人公尼奥一旦发现自己没有处在真实世界,而是生活在电脑所虚拟的世界,马上就要寻求真实世界。
  可是真实世界,恰恰是一片灰暗的钢筋、水泥、管道,人们要么像龙虾,拥挤在热气蒸腾的水缸,要么像老鼠,潜行在暗无天日的地底……为什么这个真实世界,比他们生活的那个虚拟的"朗朗乾坤"要好,值得人们追求?
  影片的第一集中有一个不折不扣的反面人物--那个出卖他们的叛徒Syphor,他就贪图虚幻世界的种种乐趣,其中有一个场景,他与电脑程序"Smith先生"一起吃饭。他说:我知道这块牛排并不是真的,但我还是要吃,因为它味道好极了。此君明明知道这是虚拟出来的,但他实在厌烦了自己那吃没好吃,睡没好睡的真实生活。影片将他这种态度描写成是当内奸出卖尼奥等人的心理动机。但是他这种"宁要美好虚幻,不要糟糕真实"的想法本身到底有什么不对呢?缺乏证明。
  第五部分:
  第65节:被怨魂附了体
  我这里所说的,还可以再举一反三:如果电脑系统提供给人的不仅是牛排之类物质舒适享受,而是更大方面的虚拟现象,例如民众的理想啊,国家的自尊啊、经济的效率啊、社会的秩序啊,等等;你看到现实如此杂乱无章,低俗不堪,而电脑让你进入的虚拟世界,理想之光灿烂照耀、万物运行有条不紊,你愿意要哪一个?
  哈利·波特的全球化
  《哈利·波特》的第五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HarryPotterandtheOrderofthePhoenix)总算出版了!自从那个成千上万的儿童连同家长望眼欲穿的6月21日以来,我除了上班、睡觉、吃饭等等必须作的事情之外,其余的时间就沉没在这本八百多页的"巨著"里,直到上个星期天晚上终于把它读完,才钻出头来。
  是的,我是哈利·波特迷。2003年6月20号星期五那天晚上,我差点没去参加我家附近"阿特克斯"书店的哈利·波特新书发行庆祝会。那天晚上,大概可以算是全球为一本书举行的最大的庆祝仪式了--居然是一本儿童读物!--历史上还有哪本书的出版更广受瞩目吗?规模和声势让当年亿万军民喜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红宝书也小巫见大巫。全世界书店,从伦敦到东京,从纽约到香港,都有大同小异的庆祝会,让心痒难熬的白、黑、黄哈利·波特迷们,能在拿到新书前度过格外难熬的时光。书店除了卖书,还为小书迷们举办一系列的娱乐促销,什么哈利波特化装比赛、玩具赠送、抽奖等等--如果谁不懂什么叫"全球化",这天晚上他/她到了书店一定就恍然大悟了。
  我其实也心痒难熬很想去参加,但想想我已经成年了,夹在一群十来岁唧唧喳喳的小孩子之间,一定过于醒目,实在不怎么好意思,犹豫再三,终于没去。不过我马上就后悔了。那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几乎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都报道了头天晚上和凌晨《哈利·波特》热卖盛况;21号的《纽约时报》把关于《哈利·波特和凤凰团》的书评放在头版头条;网络上也全是关于这本书的特别报道:书还没有出版,就已经被预订了850万册,仅在网络书店亚马逊(amazon.com)上就销售出200万册,而且还是卡着时间:用"美国包裹运送服务"(UPS),在6月21号早上准时到达读者住户的邮箱里,让他们在周末可以好好享受哈格沃特魔法学校的魔力……我为没有亲自目睹这一场景而懊恼不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