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的黑洞

第34章


准备自制钞票统一货币。印刷局不惜巨资从美国引进了钢版雕刻、凹印技术成套设备,并高薪聘请了美国海趣等5名技师。时至今日铜版四印仍是世界印钞业普遍采用的技术,因其复杂、精细、严谨和难以复制而成为重要的防伪手段。它是伪造者难以跨越的难关。应该说,近代我国的印制技术仍是走在世界前列。可是好景不长。清政府不久寿终正寝。自此,诸侯混战,民无宁日。印钞业萧条冷落。直到全国解放,印钞业才起死为生。到60年代,我国印钞技术几乎可与日本等国的水平等齐。不幸的是十年的天灾人祸,印钞业再度遭遇劫难。几年时间,我国的印钞业落后了日本国老大一截。改革开放后,印钞业真正复苏,不仅拥有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还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
  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发展,人民币的综合防伪能力已具有相当的水平。造币专用的纸张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防伪能力。除了是由严格按一定的比例配给材料外,还加入了一种唯有中国才有的稀有植物。水印嵌入纸张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第三套人
  民币10元券正中就加入了天安门水印。第四套人民币采用了固定水印和满版古钱水印。油墨方面从色粉到它的联结料以及原材料的配方也是中国自己所独有。比如,人民币50元、100元中的阿拉伯数字上就是采用的萤粉反应,自然需在仪器下才能见到。手工雕刻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它版纹深,墨层厚,具有较好的防伪功能。票面上有些花纹在太阳光下晃动,就会显出一个字,这是利用光学原理做出的比较隐蔽措施。在人民币一元、二元、五元、拾元券的正面花鸟图案和50元券、1OO元券背面右上角面额数字下面的团花所采用的接线技术,在国际印钞界领先了2O多年,是至今最重要的防伪措施。现在所使用的印刷设备也是专用的防伪设备。比如一次可印八九个色的平凸印机器,可以双面对印。这是一般单面印刷所不能达到的。
  以上简要地介绍了人民币真币的一些基本特征。只有掌握了以上特征,才有可能对假币作出正确的反应,免受假币的侵害。这里,不妨简要地介绍一些识别真假人民币的常识。平时,我们鉴别伪钞除了仪器鉴别法外,主要的是直观比较法。它分为眼观、手摸、耳听。
  眼观——看票面的外观、颜色、油墨、花纹、人物形象是否逼真,套印是否准确,字号、数字排列是否整齐。
  看水印。假币的人物形象失真,没有立体感。
  看安全线。在199O年版的50元、100元券的正面右边有一条贯穿票面的安全线。假币虽也有安全线,但那是用笔划在票面上,或是把细纸条安插在假币的夹层中。需要特别提示的:1980年版的50元、1O0元券没有安全线。
  手摸——就是用手摸票面的盲文、国徽、主景图案、花边等部位有无凹凸感。真币的纸质平滑,厚薄均匀。假币纸质疏软,厚薄不均。
  耳听——听钞票纸发出的声音。用手抖、摔、弹时,真币发出清脆的声响,假币的声音则发问。
  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真币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侵害,借助高新科技手段武装自己。首先确保印刷质量,真正做到万无一失,其次是防伪技术手段的提高。假币为了使自己更具欺骗性,千方百计要用复印(黑白、彩色),胶色等手段大规模造假币,假币的印刷质量已日趋和真币接近。特别是海外的造伪分子引进激光印刷设备从事造假,使假币的外表几乎可以乱真。这些出自海外造伪分子之手的假币和真币表面直观比较已非常接近,两者之间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区别就是防伪安全标志的差异。因此,国民在鉴别真假钞票时首先得对真钞的防伪标志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如水印,安全线等的特征和位置。假币都制作有水印和安全线。如果不仔细区别,很容易被蒙骗。假币的水印一般是用图章盖在钞票上,既不透明,也没有立体感,它附着在钞票的表面。假币也有安全线,但这条安全线是把细纸条夹在钞票的中间,用手细摸,会有凸起感。其它较隐蔽的安全措施,如荧粉、团花等肉眼不易看见的记号。假币上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在直观鉴别真假币时,还需要仔细地比较,细细地体会。
  现在金融系统都装备起了验钞机。职员在对钞票检验时一味地依赖机器。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很值得金融界研究。仪器不是万能,它是人制造,也是人操纵的,一巳仪器出现故障或1漏,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就难以估量。又想起1993年在日本东京都出现的假钞恐慌症,不能不使我们引以为戒。验钞机主要是根据钞票上的防伪措施设计的。工作时,仪器主要作用于钞票上的某些特种安全记号。只要钞票上具有这些安全记号就能被确认。日本的造伪分子就是利用验钞机的这种原理,在白纸卡,或印刷粗糙的纸片上制作了日元上的安全记号,放入验钞机后,同样被确认为真币,用真眼观察是一张纸片,而被验钞机确认是一纸真币。日本假钞案发生后,全世界银行家对验钞机的工作性能产生了怀疑。各国制造商正在积极研究改进防伪技术手段。看来在鉴别方法上,人工直观法和仪器鉴定法各有利弊。使用时,切不可偏颇,两者须配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
  第九章 行法不峻何以烛伪
  ◎综合治理协同作战
  ●合围聚歼刃血难于
  形形色色的假币,不仅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损害人民币信誉,还严重地腐蚀了人们的精神。罪恶累累,罄竹难书。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伪钞犯罪,一直坚持严惩严办的原则。
  在我国的第一部《刑法》中,就已对造伪犯罪有了明确的惩罚规定。
  《刑法》第一百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伪造国家货币或者贩运伪造的国家货币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犯前款罪的首要分子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199O年6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开展反伪造人民币斗争的报告》。
  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新闻出版署、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文《关于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及有关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外币和国家债券图案的通知》。
  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银行、海关系统等部门分工协作,查、堵、防三管齐下,对形形色色的伪造、贩运、投放假币的犯罪分子发动猛烈攻击,合围聚歼,连连告捷。
  1、199O年7月,四川省的遂宁、绵阳、德阳三市连续发现贩卖、使用靠拓印手法伪造的面额50元的假人民币,且作案手段相似,假币面额相同。有鉴于此,三城市公安局立即召开并案会议,并邀请了省人行和三市人行的保卫、发行部门领导参加,共同商讨案件侦破的具体措施和防范工作。在银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个月的艰苦侦查,破获了此案,共抓获罪犯18人,缴获假人民币成品50元面额的37150元,半成品2万余元,以及伪造假币的药水、纸张、胶水等作案工具100余件。
  2、1990年6月,陕西省兴平县破获一起伪造人民币大案。据造币分子交代:他将自己制作的伪造十元券的36块木质版和伪造五元券的23块木质版都埋在四川省金堂县玉河乡石米子村自家院内的竹丛中。为了进一步查证落实,兴平县公安局决定派警力押解案犯一起出省取证。可是经费成了办案的拦路虎。县人行得知此事后,及时向省行作了汇报。省人行领导研究后,同意拨出部分经费支援办案。同时,县人行也决定派人配合公安机关前往四川外调。经过参战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彻底破获了这一案件。
  3、199O年,湖南省人民银行吉首市分行根据当地反假币工作特点,倡仪并参与组建了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地区4O多家金融部门参加的反假网络协调机构。此机构在成立的前两年时间里,共交流反假币信息近百条,使假币案件侦破率明显提高。
  4、1991年4月,新疆石河子市公安局接到报告:有人要用10万元真币换取45万元的假币。市公安局立即将案情向区公安厅作了汇报。接报后,公安厅与区人行进行紧急磋商。人行领导当即表示:人行出钱、出人支持侦破此案。在公安部刑侦局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新疆、河南两省区警方通力合作,在河南上蔡县一举破获此案,缴获假币45万元。
  5、1993年11月15日,河南省汝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陈占京和侦察员董宽恩在该县临汝镇侦查另一起案件线索时,得到群众反映,彦张村一名叫张孟遂的人经常在外做假币生意,并充当掮客。陈占京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先后六次打入贩卖假币的犯罪团伙中,冒着生命危险随他们到洛慢、漯河和新蔡等地,经过大量工作,终于掌握了大量犯罪证据,今年4月7日和4月17日,汝州市公安局在漯河、上蔡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将正在交易的八名贩卖假币的犯罪分子当场抓获,缴获假人民币12.5万余元。经审讯,查清了假币的源头来自广东省陆丰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