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的黑洞

第36章


船靠码头后,李金来立即与福州的“阿铭”电话联系。“阿铭”要求李金来将货马上送到福州。
  第二天,李金来取出四个纸箱准备送往福州。可发现纸箱已被海水浸湿。如果货物被损,不但交不了差,领不到工钱,可能还要赔上一笔。李金来不敢马虎,连忙找来四只旅行袋,准备将货物改装后交给“阿铭”。
  李金来先打开了一只纸箱,发现里面全是假币。接着把其它三只箱子打开,里面也全是假币,根本就没有一件电子原件。这时,李金来才明白自己正被人当枪使。想到假币,心里产生起一种恐惧感。在台湾,伪造新台币是要蹲班房的,甚至还要掉脑袋。李金来不很明白大陆的法律,但肯定能想到伪造货币该当何罪、他不敢轻率行事,连忙将假币装入4只旅行袋内,暗藏在鱼舱的暗格里。
  这一夜,李金来坐卧不宁。四箱假币总在他的脑海里闪现。如果“金得利”马上返回台湾,雇主黄训义不但不会给他一厘工钱,自己还得掏腰包支付船员的工钱和船上的一切开支。如果把这四箱假币交给“阿铭”,万一马失前蹄,岂不要身陷牢狱之灾。左思右想,李金来也没有想出一个“妙计”来。
  13日的晚上,李金来将两只旅行袋放到小舢板上,试图运到岸上藏匿起来。小舢板刚刚离开轮船,就被大陆2名护船员发现,李金来不敢实施行动。李金来只得将情况向“阿铭”汇报,要求“阿铭”尽快赶来平潭共同想法。
  15日下午,“阿铭”雇用一辆的士从福州赶到东沃码头。李金来带着船员李文龙两次上岸与“阿铭”商量。每一次上岸,在他们的皮夹克衣服里都塞满了假币,两次共带给“阿铭”假币44扎(每扎一万元)。还给了大陆的两名护船员两扎假币。毕竟是两箱子假币,光靠夹带自然是运不到岸上去。而且这样容易暴露目标,李金来不敢再有太大的动作。“阿铭”也无可奈何,只得另想办法。“阿铭”通知李金来17日晚在牛山海面交货。
  根据李金来的口供,平潭县公安局干警兵分两路:一路赶赴沃前镇潭振村抓获陈灿国、俞兆国,追回假币5万元。一路直赴福州,在福州市公安局刑警队的大力协助下,监控“闽辉大厦”。可惜,还是迟到了一步。“阿铭”已在前一天离开了大厦。经查,“阿铭”原名王干铭。34岁,台湾漳化县人。
  18日晚,协查通缉王干铭的通报通令马上传到全国各地公安机关。
  王干铭从福州脱逃后,企图逃回台湾,但他察觉到了在各出境口岸都正张网以待,只得在国内四处游荡。
  第二年的8月,王干铭企图在重庆机场出境时,行踪败露,落入了法网。
  1991年8月8日,重庆江北机场。由重庆飞往广州的波音757班机正在上客。
  一名中年男子手提密码箱来到检票口。看装束打扮,像是一个商人,头戴墨镜,右手上戴着一只足有50克重的大戒指,一身名牌包装。中年男子不慌不忙地走到检票窗前,从西服口袋里掏出机票和一张台胞旅行证交给检查员。
  检查员接过机票,确认无误。拿起台胞旅行证仔细端详了一下证件上的照片。检查员心头猛然一振:他突然意识到似乎在哪里见过这张照片。检查员忙抬起头,看了一眼站在窗口前的那位男子。那男子见检查员的眼光直逼视自己,下意识地抬起手臂,正了一正眼镜,然后搭拉下脑袋,两眼注视着地面。中年男子这一系列下意识的动作,更使检查员疑窦陡生。
  检查员立即把那男子带到了隔离室。闻讯赶来的机场公安处的民警立即对台胞旅行证进一步甄别。一民警忽然想起,眼前的这名男子与去年(1990年)公安部(90)公通97号通报中要求查缉的台湾贩运假人民币案犯王干铭的照片特别相似。中年男子当即被截获审查。
  公安处立即报告公安部,并通报福建省公安厅。不久,公安部和福建省公安厅电传了有关通缉犯的证据。再一次确认眼前这位中年男子就是我公安机关在全国通缉了大半年的案犯王干铭。那中年男子在铁证面前,还企图以台胞的身份抵赖,但也无济于事。几天后,王干铭被移交福建省公安机关。
  1992年4月20日,王干铭在平潭县被提起公诉,最后被人民法院判处了有期徒刑。
  至此,这起由台湾不法分子策划的贩伪活动被我大陆公安机关全部粉碎。60O多万元假币被全部缴获。
  几乎是与平潭县公安局同时行动的另一起伪钞堵截战在闽南金三角展开,反击的对手也是来自台湾岛内的不法之徒。
  199O年12月18日晚7时,厦门华侨大厦五楼服务员文娜来到18号客房打扫卫生。在清扫卫生间时,突然“啪”地一声,一个纸包从天花板里掉落到她的脚边。文娜弯腰捡起来一看,不由吓了一跳:怎么会全是IO0元的钞票,是谁把钱放在这里的呢?文娜当即通知了保安部。
  保安部经理曾小宗闻讯赶到客房。面对现款,真假不清,不敢轻易处置,当即布置保安员保护现场,自己打电话向市公安局经保处报告。
  经保处刑侦队队长徐桂利、技术员王永煌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华侨大厦。此时,住在5018号客房里的两名台湾人已经返回,还有3名来访的大陆客人。经询问,5人都否认自己在卫生间的天花板上藏过东西。但在询问过程里,台湾人陈赞皇表现有些异常。一趟趟上卫生间,一次次使用抽水马桶。陈赞皇的这些异常表现引起了王永煌的注意。王永煌走进卫生间,登上洗脸台,爬上天花板,终于在楼房夹层的管道中发现了一包百元券人民币。王永煌用手掂了掂钞票有些异样感觉:“可能是假钞”。王永煌的头脑中闪现出了案情。当机立断,一面布控5018号客房,一面电话向市公安局大本营求援。
  1O分钟后,市公安局局长王振和、副局长许甘露率领十多名干警赶到现场。市人民银行闻讯也派来了反伪专家。经鉴定:5O18号客房的巨款系台湾机制版假人民币。
  案件定性已明明白白,参战干警立即行动。
  许甘露副局长检查台胞陈赞皇、胡仁义的入境证件。两个人都是乘台轮从泉州港入境的。
  审查胡、陈二人。胡仁义和陈赞皇巧舌如簧,反复申明自己是来大陆观光、经商的规矩人,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正面交锋没有任何收获。搜查二人衣物,在胡仁义和陈赞皇的随身物品中搜出了百元券人民币数十张。经专家鉴定,这些钞票与5O18客房发现的假币同出于一种版本。
  有了证据在手,侦查员晓之以利,动之以理。渔民出身的陈赞皇的抵抗防线首先动摇。
  陈赞皇供认:为了治疗妹妹将要失眠的双眼,举家已负债累累。为了还清债务,陈赞皇才铤而走险,帮助胡仁义、陈天华贩运33O万元假人民币来大陆。陈还交代:其父陈长溪和两名船员驾驶的“曙盛”23号渔船上,还有几百万元假人民币。此船正停泊在泉州后诸港。
  在人证、物证面前,胡仁义也只得低头认罪。他承认:由他出资,与陈天华共同策划,从台湾黑社会手中购买了大批假币,雇船雇人把假币贩运到大陆来,企图用假币套购外汇。不料,出师不利,第一宗买卖就被大陆警方砸了锅。
  当晚11时许,刑侦队长徐桂利带领市边防局的干警连夜赶往泉州后渚港。
  正巧赶上海水退潮,“曙盛”轮深陷在厚厚的淤泥里动弹不得,只得望洋兴叹。
  此时的“曙盛”23号渔轮上冒起了一缕缕黑烟,而且越来越浓。
  “不好!罪犯在烧毁罪证!”。徐桂利凭着职业的敏锐,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在泉州市边防支队的配合下,公安干警迅速登上“曙盛”23号台轮进行搜查。船上,船员曾明;叹、陈正男正在烧毁假币,企图毁灭罪证,逃脱罪责。由于干警及时赶到,只被烧掉13万多元假币。搜遍台轮,没有找到船长陈长溪,也没有找到其它的假币。
  难道是陈赞皇的口供有诈吗?陈长溪又能躲到那里呢?四周是茫茫大海。徐桂利判断在台轮上肯定有暗舱。对,找暗舱。
  徐队长带着民警在漆黑的船舱中摸索,从一个船舱摸到另一个船舱。仔细地丈量船体长度,分析结构,终于在厨房的煤气灶下找到了一个可以移动的暗门。门里有一条宽不过5O公分、高不到80公分的暗道。藏在暗道里的陈长溪被抓获。可是,假币又会藏在何处呢?
  徐桂利又一次爬进了暗道,在狭窄的暗道里来回爬了两趟,边爬边摸索。暗道里有一股刺鼻的怪味使他眼泪、鼻涕直流,徐桂利伸手摸了摸发出怪味的铁桶,好像是胶水,粘乎乎地沾了一手。他思索着:“为什么暗道顶端的墙板上也有这种东西,也是这种怪味?这会是巧合吗?”徐桂利不放心,再次爬进了弯弯曲曲的暗道。在三、四米的深处,终于找到一个用胶水糊住的暗洞。拆除伪装,暗洞里有五个纸箱,箱子里装的全是满满的假币。
  经过18小时的连续奋战,人赃俱获,共缴获假人民币317万多元,假美元2.34万元。
  福建和台湾仅一水之隔。随着两岸关系的松动,民众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特别是台湾渔船可以自由出入大陆沿海港口码头,而大陆的渔民却不能随意停靠到台湾的港口码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