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的黑洞

第37章


台湾当局对改善两岸关系一直持有观望的态度,特别是在“三通”上裹足不前,致使两岸关系的发展十分缓慢。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两岸党派之间的成见太深太久,一时间还难以消融,仍需要假以时日。
  这几年,台胞来大陆观光旅游的人数在逐年增多,而大陆人去台湾旅游经商却受到台湾当局的限制。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台湾人蜂拥来大陆,而大陆人只能望海兴叹。境外的一些不法分子瞅准这一时机,组织力量向大陆发起疯狂的伪钞进攻。在八十年代,经营伪钞走私的主要是台港的黑社会势力,发展到九十年代,一些不法的渔民、旅客也都加入到伪钞走私的行列。在一个时期,东南沿海的伪钞狼烟四起。沿海的公安机关在公安部和地方政府的指导下,与伪钞走私展开了不懈的反击斗争。八十年代在深圳破获的第一宗伪钞案,标志着大陆警方打击伪钞走私的开始。近十年来,沿海警方打击伪钞的斗争捷报频传,给予境外的造伪分子沉重的打击。
  要彻底根治两岸伪钞走私犯罪,必须依靠两岸警方的联手合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仰仗两岸关系的彻底改善。当两岸实现了真正统一的时候,当人民币和新台币都能跨越海峡自由流通的时候,到那时,反击伪钞就成为两岸政府和警方的共同责任。目前,虽然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两岸都在打击伪钞犯罪,但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在两岸实现了真正的统一,人民币和新台币都受到了法律保护的时候,任何造伪行径都将受到致命的打击。到那时,两岸反伪的战斗才有可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人民币与新台币何日联姻
  ●厦门:炒卖新台币的巨大市场
  早在七十年代末,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全世界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表达了“化干戈为玉帛”的愿望。长期以来,海峡两岸一直处于冷战对峙状态,给两岸的百姓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特别是冷战的前沿地带工业落后,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全国人大常委会此举,无疑是顺应了民意,台湾当局起初并未予以特别的重视,由于岛内民众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台湾当局作了些和缓的姿态。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
  1991年5月,台湾当局终止了“动员勘乱时期”及”惩治判乱条例“。
  1992年,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进行非官方接触。
  近几年来,随着海峡两岸间许多政治禁忌的解冻,两岸民众的交流日渐频繁。大陆开放的门户欢迎一切海外人士来大陆探亲、观光、投资,特别欢迎台港澳同胞来大陆投资办厂。这些年大陆经济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大陆稳定的政治局面更是为一切投资者提供了理想的投资环境。在台湾当局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政策后,台湾商人纷纷赶赴大陆这片投资处女地考察,选择投资项目。大陆的东南沿海和内地大城市自然成了台商投资的理想场所。
  随着海峡两岸间接投资和民间经贸关系的大幅度扩展,对两岸货币关系的定位已成为一项急迫的问题。对此,两岸当局却表现出了两种迥然不同的姿态。
  厦门以其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了台商投资的理想地。从有关部门获悉:1993年,台商在厦门的资产数额已占厦门市的6O%以上。台湾民众与厦门的联系最早要从1980年大陆对外开放时算起。新台币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流入厦门的。当时,台湾渔船就可直接驶靠厦门。渔民用随身携带的新台币与厦门人直接兑换人民币。到1990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开办了新台币的兑换业务。在这之前,就像深圳收兑港币,珠海收兑澳门币一样,厦门被指定为收兑新台币的地区之一。
  据中国银行厦门分行出纳处处长郭锦成说:大陆收花的新台币,指公元一九七一年以后印制的台币。新台币在大陆的地位,既象外币又不是外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内部通知的十八种外币牌价,有澳门币、泰国珠等,但不包括新台币。
  大陆现指定由中国银行独家经营收兑新台币业务。中国银行厦门分行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和平码头、中旅社以及主要涉外宾馆、酒店、外币免税商场,共设有二十多个兑换新台币柜台。在厦门的外资银行台集友、国际、建东等,也代理中国银行收兑新台币。
  那时,台胞在厦门的吃住行游购等,都可以就地用新台币兑换成外汇人民币使用。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厦门分局陈辉煌处长介绍说:新台币与美元挂钩,与人民币没有直接的关系。它的兑换价主要根据美元对人民币比价,同时比照英镑、日元这几种硬通货而确定。但由于新台币牌价调整与外汇牌价调整的时间并不同步,新台币在厦门也曾激起过金融的暗流。
  199O年夏季,用新台币兑外汇人民币比用美元兑换来得合算。因此,从台湾蜂拥而来的“黄牛”也趁机大炒新台币。从1991年5月9日起到6月24日,不到两个月时间,中国银行厦门分行就收兑新台币达数千万元之多,直到6月25日总行调整新台币兑换价,这股风潮才渐趋平息。在这一段时间里,中行厦门分行共损失价差四十八万港元。当年,该分行收花新台币共7976万多元。
  从1991年元月一日开始,用美元兑人民币又比用新台币兑人民币来得合算。因此,台胞又都改为带美元、港币到大陆来。到1991年11月,中行厦门分行仅收兑新台币四百五十九万元,为上一年同期的十九分之一。
  最近,台胞发现旅行支票在大陆被视为汇票而汇价比现钞价高,因此带美元旅行支票的台胞又多起来。
  由于新台币不是结算货币,新台币在大陆只能兑换外汇人民币,不能参加调剂、兑取比牌价高的人民币。同时,厦门的商店有的不收外汇人民币,只收人民币;台胞买机票、住宾馆需付外汇人民币;买东西、吃饭又要用人民币付款。因此,台胞为了方便省事,喜欢找“黄牛”兑换人民币。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走私市场。据厦门市公安局治安处处长陈天培证实,厦门是炒卖新台币的大市场,也是直接使用新台币的地方。因为厦门距金门很近,海上走私困难。同时台轮来厦门需要报关,入出境管理严格。而石狮、晋江一带海上走私不绝。大宗的新台币通过走私流向了石狮、晋江乃至闽东的连江、平潭。走私者把收购来的新台币运到海上,向台轮购买布料、日用品、家用电器等物品,运回大陆销售,然后,用人民币再去购买新台币。如此循环往复,赚取暴利。
  近一二年来,新台币流入厦门的数额在明显减少,其主要原因:一是新台币兑换外汇人民币的牌价不如美元和港币合算;二是两岸不能通商和通汇,大陆对新台币的需求量很小。假如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到时,与台湾直航的福建、广东、上海等省市就有公开挂牌收兑新台币的需要。
  ●大陆金融界看好新台币
  在眼下,大陆金融界人士对新台币一直看好。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分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方明智认为,台湾的外汇储备高达数百亿美元,新台币很值钱。虽然它不是国际结算货币,但是在香港等一些地区流通量大。他认为,如果大陆与台湾实现“一国两制”,新台币作为一种地区性币种会被允许存在。因此,他主张逐步开办新台币业务,让新台币进入大陆的外汇调剂市场,允许台胞直接用新台币购买房屋、免税商品,免去先套外汇人民币再折成美元、港币之麻烦。这样,将有助于台胞到大陆旅游、买房和投资经商。
  可是,人民币在台湾岛上的命运,却不如新台币在大陆的命运。
  ●台湾何以成为伪造人民币基地
  几年前,台湾居民持有大陆人民币,可能会触犯“惩治判乱条例”中的“为匪宣传”罪嫌,吃上官司。如今,政治气氛已变,当局对大陆政策也见开放,持有人民币已经不再是一种禁忌,从大陆返台的居民总难免带着人民币零头。那么,这些持有人民币的台湾居民会不会是触犯刑律呢?
  在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时,曾颁布过一项行政命令:“政府开放探亲后,民众由大陆返台,不得携入任何‘匪伪’币券,违者除已申报者准予办理退运处,应予没收。”这是台湾当局近几年来一直遵照执行的有关对大陆人民币的政策,也是台湾“海关”查禁人民币的主要依据。
  在1992年5月,台湾当局宣告终止“动员勘乱时期”及“惩治判乱条例”未废止前,人民币当然不可能合法持有。即使在五月之后,台湾当局并未承认大陆是一个国家,人民币当然不能被视为一种货币受到保护。正因为如此,港台的黑社会势力相互勾结,在台湾岛内进行疯狂的伪造人民币的犯罪活动。在台湾当局的默认下,台湾成为伪造人民币的主要基地。
  在八十年代初期,台湾警方曾在岛上破获了几起伪造人民币的犯罪团伙,但因无法可依,只得放之任之,无形中助长了造伪集团的犯罪气焰。到1989年,台湾警方在台北市再次破获一起伪造人民币的案件,共抓获犯罪集团成员十几名,现场缴获伪造的人民币数百万元,以及全套的印刷设备等。众所周知的原因,犯罪集团成员不久就被无罪释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