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的黑洞

第47章


在分局警力紧张和办案经费不足的情况,一些久拖难决的案件极有可能成为积案。
  分(县)局是我国公安机关的基层作战实体,也是公安机关对付犯罪的前沿阵地,而刑警就是这个阵地上的一把尖刀。限于警力和财力的困难,对分(县)局的破案能力,我们应尽可能地给予理解,以往要求的1OO%的破案率是非常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达到的。警察毕竟是人,不是神。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警界匕不会有无案不破的“圣手”。积案常会令刑警感到沮丧,但决不能因此而退怯。破案就如战斗,有胜利,也会有失败。宋副局长提出的“短、少、快”的策略符合基层公安工作的实际,给分局的刑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
  ●以近待远趋其不意
  中午十二点三十分,阿四按时来到了西园饭店的总服务台旁。
  电话铃刚响,阿四伸手就把电话筒抢在自己的手中。电话是小武从分局办公室打来的。
  “是阿四吗?”
  “是我。”
  “生意联系的怎么样?”
  “搞定了,中午一点钟,你来西园饭店等着。我已经跟他们说定了,说是有个湖南来的老板想要这批货,约定在西园饭店见面。”
  “知道了。你在那儿等着。少说废话。不要走开,我们马上就到。”
  阿四已是多次与小武合作,而且每次的合作都很成功。但是每次合作前小武都要提醒阿四一些注意事项,都要仔细设计好每一步行动方案,不单是自己的,还有搭档和阿四的。特别是对阿四,他毕竟是一个有前科的人,利用这种人破案,很难完完全全地放心。对于阿四提供的情报不能不信,也不可全信。有时阿四为表现积极也会报来一些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结果让小武和搭档们白忙活一阵。现在,公安机关对付的罪犯大都是一些亡命之徒,心狠手辣,身上大都暗藏有武器和凶器。小武心里也明白通过阿四等人与犯罪分子打交道,必须处处小心在意,稍不在意,就有可能惨遭不测。干刑警工作需要的是胆大心细,智勇双全。
  中午十二点五十五分,身穿全毛西服的小武和一身牛仔装的小杨走进了西园饭店的大门。小武用眼光示意站在大厅里的阿四一下,就径直走进了酒吧间,选择一张较大的吧桌坐下来。小杨从兜里掏出一包三五牌香烟放在桌面上。小武给自己点着一根香烟,嘴里慢条斯里地吐着烟圈,两眼却紧紧盯着十米开外的阿四。
  阿四也是穿着一套西服。他在饭店大厅的门柱子旁,对着柱子上的装饰镜仔细地梳理着头发,眼睛不时地瞟着大门外。阿四看了看手表,已是一点钟,还没有见到那位福建打工仔的影子。阿四不知道打工仔的名字,听有人叫打工仔“阿虾”。他也就跟着这样叫。他们是在街边打台球时认识的,也是在打台球时,阿虾告诉了阿四买假币的事情。
  阿四走到大厅的长条沙发前坐下来,把人造革的手提包放在身旁,双手合抱胸前,双脚翘着二郎腿不停地摇晃,俨然一个进城寻求产品销路的乡镇企业的推销员。
  下午一点二十分,一个头戴鸭舌帽的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匆匆走进了大厅。那男子立定门柱旁,两眼向四周扫视,象是寻找人的样子。
  阿四已看见这个头戴鸭舌帽的男子,就是阿虾。他举起右手示意阿虾。阿虾走过来挨着阿四坐下。
  两个人低头小声嘀咕了几句后,同时站了起来。
  阿四引着阿虾走到小武的桌前。阿四指着阿虾介绍说:“这是我的朋友,大家都叫他阿虾。”然后,阿四又指着小武的小杨介绍说:“这两位是从湖南来的武老板和杨老板。”
  大家见过面后,小武先开了口:“怎么不见你们老板?”阿虾是空着手一个人进的饭店。小武马上就判定“阿虾”只是一个跑腿的。
  “原来老板说是亲自来的,刚出门时,临时遇到了一些事情,不能来了。我代表老板先和各位见个面。老板叫我和各位商量,不知二位啥时有空,老板想登门拜访。”阿虾个头不高,典型的福建男子的体形。说话口音很重,语调低沉。
  小武和小杨抬头对视了一下。目光在空中碰撞时已基本上达到了心理的交流。小武和小杨在一起工作了好几年,大家都知根知底,工作时勿需多言,也能达成默契。
  小武昂头望着天花板,几十秒钟后,对阿虾说:“晚上九点,在饭店的2O4号房间见面。”
  “好,就这么定了。”说完,阿虾站起身来走出饭店的大门。小杨马上也跟了出去。
  小武沉思了一会儿,慎重地决定晚上九点钟在宾馆见面,这是很明智的。时间太早,小武可能来不及向分局领导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时间太晚,容易引起对方的怀疑。至于.选择宾馆见面的地点,主要是从行动方便来考虑。
  小武站起身,拍了拍阿四的肩膀:“干得不错,晚上的戏还得你配合。”
  ●精心抛诱饵意在大鲨鱼
  下午2点,分局刑侦大队的会议室。
  宋副局长、大队长、小杨,还有几位民警围坐在会议室桌边。首先由小武向在座者详陈已知情况。尔后,是宋副局长的讲话。没有一句空话,没有一句官腔。在座的民警都和宋副局长一起出过现场,一起办过案件。因此,宋副局长的讲话简明扼要,直奔主题:“近几年,伪钞的案件在南宁市相继出现,有许多已流入了金融市场和百姓的腰包里,引起了一些不小的恐慌。市政府和市公安局以及分局对打击伪钞犯罪都很重视。以前,分局和派出所在工作中也查获过几起伪钞案,但那些案件涉及的伪钞数量都很小,对于全市的打击伪钞犯罪没有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刚才小武介绍的情况非常重要。经分局领导分析研究,推断这条线索可能涉及一宗特大的伪钞案。因此,经报请市公安局领导批准,分局决定将此线索立案侦查,深挖到底。为了工作需要,将此次行动命名代号‘捕鲨行动’。在座的部是此次行动的成员。分局已命令要在一周内侦破此案,追缴假币,时间紧迫,请各位根据小武提供的线索展开讨论。”
  宋副局长的这番讲话已是十足的动员令。参加此案侦破的刑警都从中感觉到了责任的重大。宋副局长在讲到下一步工作的部署时嘎然而止。关于下一步工作的部署没有作“一言堂”的规定,而是留给大家去发挥。刑警们感觉和宋副局长办案很累人,但心里却很轻松。宋副局长从不以领导的身份和老字辈的身份来压制年青人的意见,从不搞家长式的指挥。凡事都和大家一起讨论研究,确定案情的走向。一经确定方案,就得各负其责。如有谁不负责任,不尽其力而延误战机,轻则调出刑警大队,重则处分。这次伪钞案,宋副局长还是发挥了群策群力的作用。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也许是宋副局长的一种领导艺术,一种工作方法吧。
  “现在露面的只有一个人。他们到底有多少人,有没有携带武器,这些,我们还不清楚。”刑侦大队长提醒手下人在考虑案情时应该考虑得严重些,有备才能无患。
  “今天跟踪阿虾,到了西关路。阿虾进了一间小木屋后再也没有出来。这间小木屋可能是他们收藏假币的地点。不如干脆给它一锅端了再说。”小杨一直跟踪阿虾到了那小木屋。开会时,一直都在琢磨着这个设想。
  “这样不妥。这么早收网盲目性太大。万一只同到一些虾兵蟹将,反而会把鲨鱼给吓跑了。”一位刑警否定了小杨的设想。
  “我看先不要急着收网,现在要把网撒得更开些,到时把鲨鱼和虾米一块捕上来。”小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了近一个小时,还没有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来。这样争论下去也很难统一意见,白白地浪费时间。这时就最需要领导发表意见。宋副局长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后说:
  “时间已很紧迫。不容许我们再争论了。根据大家刚才的意见,我提出个人的看法。在没有搞清楚对手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先靠近他们,摸清他们的底细。晚上的见面仍由小武和小杨来扮演。其他同志负责接应。要记住,不管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首先要稳住自己,不要让对方抓住了把柄,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安全。在这段时间里,各人手头未办完的案子都移交给别的同志去办。大家要全力以赴投入此次破案行动中去。争取速战速决,避免久拖不决。有不同意见,大家现在可以提出来。如果没有,就照此执行。”其实,这就是宋副局长下达的“捕鲨行动”命令。参战的干警自然不会有不同的意见。此时,破案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
  晚九点,西园饭店2O4号房间。
  “嘭,嘭,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小武和小杨正坐在房内的沙发上恭候客人光临,听到敲门声,两个人同时站起身来。小武赶忙应了一声,“来啦”。走过去打开了房门。
  房门外站着三个人,一个是阿四,一个是阿虾,另一个4O岁左右,戴金丝眼镜的男人自然就是阿虾所说的老板了。
  “请进,请进。”小武热情地把阿虾一行人迎进了房内。小武探出头朝门外望了一眼,然后,关上了房门。这个动作并不是多余的,一来是为了看清来人后面是否带有尾巴,二来也是故作小心谨慎,为的是打消来人的戒备心理,三来是为了了望同伴的接应布置的情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