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寻秘

第41章


  第四个难题:唐皇交给使臣们松木一百段,让他们分辨其根和梢。禄东赞遂令人将木头全部运到河边,投入水中。木头根部略重沉入水中,而树梢那边较轻却浮在水面,木头根梢显而易见。
  第五个难题:夜晚出入皇宫不迷路(也有说是辨认京师万祥门内的门)。一天晚上,宫中突然擂响大鼓,皇帝传召各路使者赴宫中商量事情。禄东赞想到初来乍到,路途不熟,为不迷路,就在关键路段做了“田”字记号(也有说是涂上颜色)。到了皇宫以后,皇帝又叫他们立即回去,看谁不走错路回到自己的住处。结果,禄东赞凭着自己事先做好的记号,再次取得了胜利。
  第六个难题:辨认公主。这天唐太宗李世民及诸部大臣来到殿前亲自主试。但见衣着华丽、相貌仿佛的300名(也有说500名或2500名)宫女,分左右两队依次从宫中排开,宛如300名天仙从空中飘来,轻盈、潇洒、俊美,看的人眼花缭乱。其他使者都没有主意,不知哪位才是文成公主,唯独禄东赞因为事先得到了曾经服侍过公主的汉族老大娘的指教,知道了她的容貌身体特征:体态娟丽窈窕,肤色白皙,双眸炯炯有神,性格坚毅而温柔,右颊有骰子点纹,左颊有一莲花纹,额间有黄丹圆圈,牙齿洁白细密,口生青莲馨味,颈部有一个痣。禄东赞反复辨认,最后终于将排在左边列中第六位的公主认出。
  遣唐使禄东赞凭借自己的超人智慧,完成了松赞干布交给他的使命。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李道宗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这场政治婚姻给吐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未来的40年中,吐蕃的政治、经济、农业、手工业、文化、商业等各种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苗君儒说道:“那些史实我自然知道,你到底想要对我说什么?”
  巴仲活佛说道:“当年大相[注]远赴长安求婚,成功解答了大唐皇帝提出的六个难题,其实这一切的功劳,都是归于一个人!”
  对于史料上的记载,苗君儒也不加置否,有些史料的记载往往失真,把真实的事件涂抹掉。作为考古学者,他自然清楚当年的情况,每一国的使节都有自己的智囊团,若依一人之力,禄东赞就是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把那六个难题成功解开。功劳虽然归禄东赞,但实际出主意的,自然是智囊团。活佛既然说归于一个人,那个人肯定不是禄东赞,更不可能是整个智囊团,应该是智囊团中的某一个人。他当下问道:“那个人是谁?”
  巴仲活佛说道:“你知不知道堪布智者?”
  苗君儒对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历程,还是知道不少的。公元7世纪,佛教从大唐和印度两个方向传入西藏。大唐这边,自然是随着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而印度方面,则是一个经历了100年左右的弘法,到赤松德赞时,僧伽制度已初步建成,藏传佛教“不论大小、显密、禅教,讲修兼收并举,营造了前弘期的极盛时代”。他在研究西藏历史的时候,看到过有关堪布智者的史料。传说堪布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智者,名字也不叫堪布,姓什么名什么,已经无从稽考。他受释迦牟尼的指引,带着12个族人翻越茫茫雪山,步过万丈沟壑,经历了种种险难,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几年后,堪布带着当初同去的12个族人回到了西藏,俨然成了智者。他在藏王松赞干布的面前讲经说法后,得到藏王的青睐,在帮藏王制定了“十善法律”后得到了堪布智者的封号。在藏语里,堪布是个僧职。尽管堪布智者率领弟子一直都在努力地弘扬佛教,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成效不是很大。直到文成公主进藏,佛教受到吐蕃王室和各级官员的青睐和信仰,并大力扶植,才迅速发展起来。
  西藏史料以及佛教史料上,对于堪布智者的描述并不多,至于是什么原因,那就有待后人去研究了。
  巴仲活佛继续说道:“当年大相带到大唐去的12个智者中,为首的就是堪布智者。大唐皇帝提出那六道难题,其实就是堪布智者教大相解答的!”
  苗君儒皱了皱眉,低声说道:“虽然史料中没有那方面的记载,但是我相信你的话。不过,我想知道的是,你究竟想告诉我什么?”
  巴仲活佛回身望了一眼大床上的那个活佛,低声说道:“在你面前的,就是堪布智者!”
  苗君儒朝那个活佛望了一眼,虽然看上去像雕像,可怎么看,都同一个活人没有区别,并不似死了上千年的干尸。他知道有些佛教高僧在圆寂后真身不灭,形成琉璃金刚体。有一次去广东那边考古,苗君儒在韶关南华寺中见到了六祖惠能的千年真身。
  苗君儒朝那具真身施了一礼,他这时候已经感觉到,活佛叫人把他带到这里来,绝对不是告诉他这点事那么简单。
  巴仲活佛念了一声佛号,接着说道:“你既然是来寻找宝石之门的,自然知道桑布扎带人寻找宝石之门的事,也知道达达小赞普叛变后,遭藏王灭族的事!”
  苗君儒问道:“难道守护神殿的阿图格部落,是堪布智者从藏王的刀口下救下来的?”
  巴仲活佛微笑道:“当年堪布智者从藏王的刀口下救下了十男十女阿图格部落人,并命他们永远居住在那个山谷中,守护着神殿的秘密。可是过去了1000多年,终于有阿图格部落的人走出了那个山谷,破了堪布智者留下的戒言,灾难就开始降临了……”
  他说到后来,就不再说了,口诵六字真言。
  苗君儒说道:“我见过一个从神殿中逃走的僧人,正是他指引汉人从神殿偷走了绝世之钥。也见过几个神秘的藏人,我怀疑他们就是阿图格部落的人。而且我也见过神鹰使者……”
  巴仲活佛缓缓说道:“你说的事我都知道。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因果循环皆由天定,善恶本在一念之间,若无根源,何来因果?”
  苗君儒似乎明白了巴仲活佛说的话,他问道:“你要我怎么做?”
  巴仲活佛一边口诵六字真言,一边用手势引导着苗君儒跪在那具真身面前。令苗君儒惊奇的是,坐在大床上的堪布智者却抬起一只干枯的右手,将手掌平放在他的头顶。刹那间,他脑海中一阵混乱,紧接着却又明晰起来。发生在1300多年前的景象,如放电影一般,一幕幕地在他脑海中闪过。所有的事情,都是与堪布智者有关的,从远赴印度求法,到跟随禄东赞去长安求婚,是那么的清晰与真实。到最后,堪布智者坐在蒲团上,身边跟着几十个身穿红黑色袈裟的佛教弟子,正在接受藏民的膜拜,忽然从远处飞驰来一队人马,为首一个将军模样的人策马冲到面前,刚说了几句话,拔出刀当头砍下。
  幻象在那一刻定格,苗君儒睁开眼睛,他的额头出现一抹冷汗。那只放在他头顶的手已经缩了回去,坐在大床上的堪布智者居然奇迹般地萎缩起来,最后渐渐变得如儿童般大小。
  巴仲活佛早已经停止了念诵,从旁边拿过一个长方形的黑色大盒子,躬身将堪布智者的真身放了进去。
  苗君儒渐渐恢复了神智,他闻到这屋内弥漫着一股沁人的檀香味。
  巴仲活佛做好这一切,回过神问道:“智者告诉你什么了?”
  苗君儒说道:“他好像并没有告诉我什么,不过,我不明白的是,什么人要杀智者?”
  “问得好!”巴仲活佛说道,“你不是说见过神鹰使者吗?他们就是神鹰使者,是藏王的贴身护卫部队!”
  苗君儒没有想到神鹰使者是藏王的贴身护卫部队,此前的西藏史料中也没有相关的记载,而史料中提到的是,神鹰使者是吐蕃王朝覆灭之后才出现的一个神秘组织,这前后差了两三百年,怎么对得上号呢?但是这个活佛这么说,自然有活佛的道理。他问道:“神鹰使者既然是藏王的贴身护卫部队,那为什么要杀堪布智者呢?”
  巴仲活佛说道:“在度卢寺,你不是见过那块古梵文的《十善经》玉碑吗?那块玉碑,其实是堪布智者奉藏王之命刻下的。桑布扎一归天,就只有堪布智者知道玉碑里面的玄机了!”
  苗君儒拿出康礼夫给他的那张拓片,说道:“那玉碑上刻的《十善经》里面,不是隐藏着进入宝石之门的玄机吗?”
  巴仲活佛说道:“不错,这玉碑上面的玄机,包括如何找到宝石之门的所在,解开那三个机关,就可以用绝世之钥打开门!”
  苗君儒说道:“是不是桑布扎死后,藏王想再一次派人进宝石之门取宝,于是要堪布智者说出玉碑上的秘密,堪布智者不肯说,所以就被藏王派来的神鹰使者给杀了?”
  巴仲活佛摇了摇头,说道:“其实堪布智者被杀之前,就已经对那个将军说了玉碑上的秘密,没想到那个将军有了私心,得到玉碑上的秘密之后,却将堪布智者当场杀了!可是他并不知道,堪布智者深谙佛法,并已达上乘,肉身虽死,可真身不灭。”
  苗君儒问道:“那个将军是谁?”
  巴仲活佛并没有回答苗君儒的问题,而是说道:“这1000多年来,神鹰使者都在想方设法进入宝石之门,可是他们都没有成功。”
  苗君儒微笑道:“其实堪布智者被杀之前,只说出了一部分玉碑上的秘密,对不对?”他看了看手中的拓片,接着说道,“要是堪布智者没有替我灌顶,我都无法看出玉碑上的玄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