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册

第40章


一千二百万的确不是个小数目……问题是,我怎么问?
  于是,我借着进京上报材料的机会,在省城停了一下。我是在一家五星级宾馆里找到小乔的。如今,小乔这里成了“厚朴堂”驻省城的办事处,还雇了一个专门为她开车的司机,一个专门做文案的秘书,住的是一个里外间的套房。可她名义上,是归我领导的。
  这个小乔,特别喜欢穿黑衣服。她夏天是是一身露胸的黑丝连衣裙;到了冬天,就是一袭黑风衣,戴一黑墨镜,脚下是一双黑色的长筒皮靴,大约总想往骨感美人上靠,往另类性感上靠,所以总给人阴气很重的感觉。
  见面的那一天,她说要请我吃西湖醋鱼。大约,她听骆驼说过什么,以为我对她印象不好,所以象是有意要弥补一下,显得异常热情。
  等菜上齐的时候,小乔说:吴总,听国栋说,你在上海呆过很长一段时间。一定吃过杭州的西湖醋鱼……这里的也不错,你尝尝。
  我看着小乔,一直看到她眉眼顺下来的时候,我单刀直入,说:小乔,听说从总部那里调过来很大一笔款子,你怎么用的?
  小乔怔了一下,眼瞅着她的指甲,她喜欢把指甲染成紫黑的,紫的发亮……片刻,她说:这件事,我……不能……说。
  那一千二百万究竟打到哪里去了,我并不知道,我是猜的。现在已经证明,就是打到了小乔这里……骆驼是董事长。她听骆驼的,她不告诉我,这也在情理之中。可我仍然看着她。这笔钱数目太大。名义上,她又是归我领导的,若是她一字不吐,显然说不过去。
  小乔端起酒杯,说:吴总,喝酒吧。我敬你……
  我不端酒杯,我就这么看着她……
  小乔没有办法了。只好说:吴总,这件事,我不是驳你的面子。董事长交待过,我得……请示一下。
  她终于把骆驼抬出来了。也不好再说“国栋”什么的……只好说是董事长吩咐的。
  我霍出来了,把她逼到了死角里。我说:那你打个电话,请示吧。现在就打。
  小乔愣了一下,看看我,迟疑着,说:稍等,我去一下洗手间……说完,拿着手机走出去了。
  片刻,小乔回来了。她在桌前坐下来,看了我一眼,说:董事长说,这件事,只能是他、你、我……三个人知道。
  我点点头,说:你说吧。
  小乔告诉我说,只从范家福收下了那粒纽扣……骆驼就认为,这是一个爱惜羽毛的人。骆驼说:那就在“羽毛”上下功夫吧。可他的胆子太大了,大得我不敢往下想?
  那时候,骆驼已经快要急疯了。“厚朴堂”上市的材料,一次次地报上来……省里通不过,北京更通不过。他急于通关上市,也是被“厚朴堂”上市的事逼的了。小乔告诉我,那一千二百万,的确是打到这边来了。可她能直接调用的,只有一百万。其余的一千一百万,由骆驼直接掌握,用于“公关”。
  于是,他指派小乔去电视台找一个品味高的节目主持人,一定要女性,漂亮的。目的是让这位节目主持人出面采访,再找一位有些名气的作家撰稿,给范家福拍一个电视专访。题目就叫“戴草帽的省长”。尔后,再由作家给他写一长篇报告文学,出一本书。这事表面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给一副省长拍一专题片,出一本书,也花不了多少钱呢?
  据小乔说,那位写报告文学的作家,是她亲自找的。小乔用轻蔑的口吻说:此人一身穷气,尊称他个老师,打一电话,骑着自行车就来了。原本是要给他十万块钱的。我故意压到了五万,说余下的五万,做为出版的费用。没想到,他竟然答应了。还急着要下农村去采访……那个认真劲儿,真可笑!让小乔不满意的是,这十万块钱,还是从她这一百万活动经费里出的。至于那一千一百万,由骆驼亲自掌握,给了那个名叫夏小羽的节目主持人。
  这么一大笔支出,连小乔都难以接受。小乔这个人,一激动就会咬指甲,她咬了一下手指甲……愤愤不平地对我说:吴总,拍一十集的专题片,五十万都用不完。老骆他手太大了,大的没有边了!哪有这样花钱的?……接着,她罗罗嗦嗦地说:我这里的经费,一分一厘他都扣的很死。对外人,那叫一个大方、攉散!吴总,你得好好说说他。
  我不知道骆驼想干什么?这一千一百万,连小乔都说不清楚具体用到了哪里……我说:夏小羽,你认识么?
  小乔说:线还是我牵的。小羽跟我是同学。都是北京服装学院毕业的。不过,我们不一个系。我学的是服装设计,她学的是播音主持,她本来考北广的,差了几分……在学校的时候,我们俩是好朋友……人家清高的很,根本不在乎钱,他还非要给。
  接下去,小乔恨恨地说:我去电视台,跑了多少趟,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女主持人,他都不满意。后来他在电视台门口碰上了夏小羽……可只从联系上之后,约了两次,他就不让我出面了。后来的事,都是他一个人亲自谈的。谁知道他……?
  小乔说:吴总,男人是不是都这样啊?
  这话,我无法回答,也无从回答……我知道,骆驼虽然好这点事儿,可骆驼也是个有分寸的人。现在是火上房的时候,骆驼绝不会因小失大,骆驼若是连这点原则都没有,他也就不是骆驼了。我脑海里出现了骆驼恶狠狠的话:砸。砸死!必是要拿下!
  那么,夏小羽又是怎样一个女人呢?
  我从未跟夏小羽见过面。
  我也只是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过她。从模样上看,她是一个很清纯、很矜持的女孩。她喜欢穿蓝色的裙装,天蓝或是柠檬蓝,这颜色跟她很配。在屏幕前,她端庄,秀丽,两只眼睛清澈、明亮,显得很有范儿;看上去也很年轻,也就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小乔说,其实,那一年她已二十九岁了。
  后来,当我跟骆驼摊牌之后,关于夏小羽的事,是骆驼告诉我的。
  夏小羽出身书香门第,她的爷爷,还有她的父亲,都是大学里的教授。她的爷爷是研究古代汉语的,很有学问,曾经被打成了右派,在一个县城里窝了很长时间……后来平反了。她的父母都是大学音乐系的老师,母亲是弹钢琴的。等夏小羽出生的时候,她爷爷已经回到了省城。所以,她没有吃过苦,心里是有傲气的。
  夏小羽出生在一个相对优裕的家庭环境里,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她长的漂亮,小模样清纯可爱,是一个备受呵护、在顺境里长大的女孩子。她人生的第一个打击是考大学那一年,她报了北京广播学院……却仅以两分之差落榜。不得不屈就了北京服装学院。这是她人生的一大遗憾,一直让她耿耿于怀。她的第二个打击是,她在北京读书时,谈了一个男朋友,那男朋友是“北广”的,她有“北广情结”。两人曾经海誓山盟,可她的男朋友在读完了博士之后,却悄没声地出国了……这是一个重伤。曾让她大病一场,痛不欲生。后来,还是她的父亲把她接了回来。
  经过了这两次打击之后,她在家里窝了一段时间。此后省电视台面向全国招聘栏目主持人,通过笔试、面试,上镜……她以高分被录取,这才又重新焕起了她的信心。
  电视台是个让女人亮丽的地方。夏小羽进了电视台如鱼得水,她主持的栏目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很快就被提拔为专题部的副主任。她的信心是由一次次地成功重新垫起来的。况且,电视台工资高。明眼人也都知道,主持大型的电视节目、搞专题报导都是有提成、有回扣的,这已是行内不成文的规矩。仅仅几年的光景,夏小羽已经有了自己的车,自己的单元房。她还缺什么呢?可以说,她什么都不缺。
  是的,她缺一样东西——情感。按说,如果她想要的话,也不是没有。她身后的追逐者很多,几乎是一个加强排了。每天都有人约请她吃饭……就象骆驼说的那样,可她把“标尺”拉得太高了。她出身书香,修养极好,又谈过一个博士,所以一般人,无论你多么有钱,她都看不眼里。
  一个女人,尤其是品位高的漂亮女人,情感上的缺失是最大的缺失。就在这时候,她成了骆驼的商业“目标”。
  最初,骆驼没想花那么大的代价。他只是想找一个能让副省长喜欢的人去采访他;同时又能替“厚朴堂”说上话的人……可是,通过小乔牵线,见面之后,他发现他错了。
  夏小羽对请客吃饭不感兴趣,甚至于有些排斥。也许是看了小乔的面子,才勉强来的。所以,在饭桌上,她一直很沉默。初次见面,小乔介绍说:……这是骆董事长。她只是“噢”了一声,淡淡地、礼貌性地说:您好。问她喜欢吃什么菜,她微微一笑,说:无所谓。问她喝什么酒,她说:不喝酒。骆驼说:红酒呢?法国红葡萄。她摇摇头……再往下,骆驼费了九年二虎之力,大谈她祖父出的一本关于古汉语的教课书,才使饭桌上有了些气氛。后来,当谈到请她做专题片的时候,想不到夏小羽竟一口拒绝了。她的理由是:这一段太忙。
  骆驼不甘心。因为身边坐着一个小乔,而小乔又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显得过分亲昵。不时用筷子给他夹菜,一会儿递个牙签、一会儿又递牙儿西瓜;还有目光,小乔的眼睛时不时地瞄着他……使他很别扭,不能展开跟夏小羽谈。或者说,不能放肆一些。骆驼说:对付这样的女人,你不能太拘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