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km-s

第59章


希望她一切都顺利,不过像她这么大的女孩子,说到底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秦筝心里依旧有些没底儿,转念又想,林溯源到上海之后肯定会给她发电报,这是已经说好了的。
  因为借钱的事儿,秦筝一整天都有些心不在焉的。
  人就是奇怪,昨天晚上睡不着却一心想着燃气舵,而到了该工作的时候却又忧心自己家的私事儿。让人心里放不下的事情总是不能控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跳到眼前,不合时宜不合规矩,可也正是如此体现了那些事儿的确是让人放不下的。
  即使手里做的计算效率并没有降低,秦筝心里想事儿的样子也和平时大不相同。叶梦明和温启新都发现了些许端倪,午饭的时候旁敲侧击地问了却无果。然而工作实在忙碌,最终两个年轻人也并没在意。
  下班之后等叶梦明和温启新都走了,秦筝故意在办公室留了一会儿。看周围没人,其他分组的人大多也走了,不会再来找她,便拿起办公室的电话,想要给那小鬼打过去,却不知道该打给谁。翻开电话本的黄页,找到北京西站售票台的电话打过去,问了半天才得知林溯源的确已经在上午八点的时候出发了,得等明天才能到上海。
  二十四小时,就是这个被交通工具的速度所限制的时代,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秦筝不禁想到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科幻小说,然后联想到了宇宙,不同恒星系之间相隔的漫长的光年,即使是以光速前进都要以年为单位。未来的旅行者和现在恐怕也会有着同样的感觉吧,人类将永远被物质所限制,而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为了去向远方人类制造了火车制造了飞机制造了火箭和航天飞船,但是最终却被这些东西所限制。旅行的质量愈大,加速愈困难,从简单的物理反推加速,到化学燃料,再到未来可能实现的核能燃料和光帆……然而最终人类倾尽所有也无法达到光速,到不了那些远方的恒星,这甚至不如一只视力良好的眼睛。也就更别提,在光速形成的视界之外,还有无穷无尽的、正在膨胀的空间(注:宇宙膨胀理论)。
  然而秦筝其实从来都没去过上海。
  星期一的时候解决了很多问题,看得出来卫星小组的专家们一个周末并没有都闲着。星期二再上班时,火箭整体修改调整的方向和方式清晰了许多。上午的时候魏请道同志把她们聚集到会议室里,把有效载荷的温度稳定性要求拿出来,做了整体的讨论。诸多问题都得到了令人较为满意的答复。
  下午的时候,事情却突然发生了。
  和上次、上上次一样,有警车开进一院,警察闯进卫星小组的办公楼。专家和工程师们几乎已经有些麻木地看着那些配枪的黑衣人涌进楼里,徒劳无奈地揣测将要被抓走的是不是身边的某人。
  但这一次的结果却让整个卫星小组震惊:警察带走了组长,魏请道同志。
  秦筝站在二层的办公室里,眼睁睁地看着年近六十的老先生被两个警察架着,从大门拖出办公楼,粗暴地塞进警车里。没有留下一句话地,就随着警铃声消失在了远方。
  卫星小组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和从前不同的是这一次已经没有了组织者。
  几乎没有到三十秒,剩下的十一个人便都坐在了会议室的圆桌旁。无论资历,无论老少,每个人的脸色都苍白如纸,神色惶惶。
  秦筝身旁的叶梦明皱着眉,紧紧地攥着拳头。控制系统分组的组长郑高席不安地扫视着周围,仿佛就有间谍藏在其余的十个人里。刚刚失去负责人的有效载荷分组的两个新人凑在一起低声说这些什么,神色掩饰不住的忧虑。而她们分组剩下的那个老人,并不比秦筝大多少岁的莫正文,不断地交叉着手指又放开,短短十秒钟内看了两次表。
  等到大家都差不多从刚刚的震惊中缓过神儿来,莫正文才从座位上站起身。有效载荷分组是真正负责卫星部分的,相当于卫星小组的“头脑”,组长因故离开之后有效载荷分组有义务暂时主持大局。
  不过这位莫正文同志被吓得不轻,只想扔掉卫星小组组长职责这烫手的山芋。
  半年时间不到,已经失去了三个人,其中有一个还是组长。卫星小组似乎是被诅咒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她甚至开始担心她的父母夫郎和孩子。李勉东、华三丰、魏请道,这三个人除了都是卫星小组的专家外,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特点。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是自己。
  莫正文又看了一眼手表,才扫视了一圈到场的老少专家们,嘴唇有些颤抖地开了口:“我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组长同志因违反保密法被依法逮捕拘留,等候……法院的裁决。”她几乎是不得不停顿了一下缓一缓,才能够继续说道,“无论如何卫星项目不能中断,可以说……可以说一刻都不能停。”
  在场的专家们因为这句话都稍稍松了口气。只要还有人能够领导,她们就还能干下去。现在所有人都在等着莫正文宣布由她接任魏请道同志的工作。
  然而莫正文又不安地看了眼手表,抬起头求助地看向下面的各位:“我们需要一个新组长。”?
☆、第八十五章
?  哈!我们需要一个新组长!
  这谁都知道,问题是,组长是谁?到底还有谁能担得起这卫星小组组长的重任,接过这个设计过程就诸多不顺、还没开始实地试车却已经失去三个成员的烂摊子?!
  十一个专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要不动声色地把摊子推给别人,却又不得不考虑到那个担负重任的人必须有足够的能力,能够真正起到带领卫星小组的作用,甚至是做到能够在这种极度缺少人手的情况下让卫星项目如期完成。
  否则,身在国家重点项目,这顶工作失利的高帽子是谁都戴不住的。
  秦筝和其他人一样,神色惶惶地希冀着有一个人能站出来,说她有能力又有责任心,说她要担负起这个重任。甚至比起组长这个职位需要去做的事情来说,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本身要重要得多。
  倒是有一个人开了口。
  坐在秦筝对面的郑高席轻咳了一下,其余的十双眼睛瞬间便被点亮了。
  但是这位资历颇深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低着头看着那苍白的手背,却有些犹豫地轻声说道:“既然大家都谦虚,不愿意自荐,那咱们来推荐好了。”她突然抬起眼睛,看向对面的秦筝,“我推荐小秦。”
  秦筝僵硬地呆愣在座位上。
  然而几乎不到一秒便有人快速复议,第一个便是莫正文:“我也同意。到目前为止发动机分组是唯一没有出过差错的分组,目前这是最保守的做法。”
  还没等秦筝反应,其余的人也开始纷纷附和,凝固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二十秒之内就敲定了秦筝一定要成为接任的组长。卫星小组自成立以来,可能从没有一次所有人的意见都如此一致过。
  然后,这些终于有了领导者的专家们各自简要说了对魏请道离开小组的惋惜与哀伤和对秦筝接任组长的祝贺,便像是终于松了口气似的纷纷走出了会议室。
  秦筝依然愣在原地,惊愕地盯着桌面。她管的那两个年轻人走过来,温启新拍了拍她的肩:“其实这也是好事儿,秦姐。升职啊,不是么?”
  “别想那么多了,”叶梦明淡淡地安慰道,“那帮人只是些怯懦的胆小鬼,她们需要一个有勇气的人帮她们顶着。秦姐,郑同志推荐你我第二个就支持了,我觉得你能行的。”
  不,她不能。秦筝闭上了眼睛,浮现出很多场景:广播里宣布与苏联撕毁盟约的时候,原中苏合作卫星小组解体的时候,送那些老专家们登上飞机的时候……然后是李勉东被抓走的时候,华三丰被抓走的时候,魏请道被抓走的时候……
  秦筝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更加令人恐惧的是,是不是,下一个就轮到她了。
  然而……
  “我在为你们铺平道路。”李勉东曾说。
  “要是我有一天不在了。”魏请道曾说。
  这两句话,竟然奇迹般地连在了一起。
  我要以一生为赌注,换这个项目成功的可能。
  我知道,如果这么做将会使我永远地离开,然而也要义无反顾尽把它做下去。
  责任无法逃避,那么就用所有的一切去追求——我的卫星,我的星辰大海。
  秦筝笑了,满目悲凉,眼底却是平静。她站起身,张开手臂分别拍了拍她身旁的这两个年轻人:“魏组长走了,我们有更多事情要做。赶紧去工作吧。”
  ——————————————————————————————————————————
  简单地走了程序,由莫正文写推荐信,推荐秦筝在魏请道退出之后负责卫星项目,拿到航天部部长那里,当时就批准了。
  回来之后,又协助检察院整理证实原组长魏请道泄露重要机密文件的证据。秦筝麻木地看着那些无论在任何人看来都足以证明那位老先生的确叛国泄密的“铁证”,心里却十分肯定地认为魏请道同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卫星小组,正如李勉东和华三丰所做的一样。她从没有过任何一刻像这样如此肯定这一点。
  说出这话,谁也不会相信的。但是秦筝就是这么认为,无关乎个人私情,这是直觉。
  她从心里清楚地明白了,她们以各自的方式做了同一件事,也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必定是对卫星小组有益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