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孩子走进世界名校

第34章


母亲说:“沫思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愿意让别人来干涉自己,她总有自己的想法。” 
  李沫思的个性和成熟还体现在她在很多事情上的执着。 
  她曾经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过信。那是李沫思上高中时候的事,“她说现在有很多节日,而互联网的出现让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将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应该有一个互联网日”。有了这个想法,李沫思开始广泛查阅资料,最终选定了两个日子作为“世界互联网日”,并且写信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期间,沫思还曾经把写好的英文信件拿给外籍教师帮忙修改,但是信件发出去多日还没有回音,她于是又在网上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了一封信:我曾经请某某人帮忙修改,如果有类似的申报,这个版权应该是属于我的。“这孩子真是很有个性,她居然还能想到著作权。而且我觉得沫思这点比较好,一件事如果万一能行她就会去努力。”母亲这样评价女儿。 
  虽然母亲说,她觉得女儿的想法比较幼稚,但经过我们的调查,目前的“世界互联网日”(OneWebDay)创始于2006年9月22日,由纽约Cardozo法学院的副教授Susan Crawford成立,并且得到了包括互联网创始人Tim Berners-Lee爵士,以及Craigslist创始人Craig Newmark等重量级人物的认可,距今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而此前,李沫思就已经给联合国写信提出了这一建议。虽然,这个普通中学生的建议并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得到联合国的回复,但我们仍然会记得她为“世界互联网日”的设立所做出的努力。 
  家长,跟孩子一起成长 
  青春期是一个隐藏着诸多问题的特殊时期,孩子们经历着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萌动和蜕变。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青春期的困惑和问题越来越多,早年间那种粗放式的青春期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孩子们的心理需要,这又为家长和学校提出了新的课题。沫思的母亲对此的回答是:让我们跟孩子一起成长。 
  2000年,李沫思以排名全校第二、班级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东北育才学校优才教育实验班日语班。“中学阶段,是孩子的青春期,对于沫思这种思维活跃、个性较强、关心社会问题的孩子来说,这期间的反应会很明显。”母亲清楚地知道女儿的优秀不是一成不变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她是否能够经受得起挫折的考验呢?“沫思小时候一直认为自己是天才,但是到初中以后,我感觉到她肯定要面临挑战,虽然沫思一直很出色,但优秀的孩子汇聚在一起,其中肯定不乏更出色者。”不久,母亲的担忧得到了验证,   
  让孩子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5)   
  “当时沫思的成绩到第五名的时候她就受不了了,其实第五名也不错,但她就说自己笨了,不是天才了。”上中学以前,李沫思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为小学时侯的课程对沫思来说非常轻松,她原来以为自己不学也一样厉害”,但是,升入这所重点中学之后,在人才济济的日语班中,不付出一定的辛苦,要保持优异的成绩是不可能的。对沫思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之后,母亲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种教育观点叫‘十名效应’,就是说学习成绩在十名左右的孩子将来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实际上,这只是母亲的劝慰之词,但却着实解开了女儿的心结。“后来沫思的问题解决了,不那么咬尖儿了,但别的兴趣全上来了”,母亲问女儿:“你不想当第一名了?”女儿回答:“不是你告诉我的么,十名效应。” 
  实际上,母亲早就意识到,沫思同其他普普通通的中学生一样,都要经过青春期而成长起来,在这一点上她也早有准备。从辽宁中医学院本科毕业之后,在李沫思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母亲完成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班的课程;在沫思初中阶段,她又参加了中国医科大学组织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并取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后来又获得了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我的兴趣实际上也很广泛,但喜欢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要跟上沫思成长的步伐。”母亲说。 
  有这样一个极富个性又善于独立思考的女儿,母亲的智慧也受到了考验。“我跟沫思也是斗志斗勇,她喜欢看电影大片,新出的片子她必须看,这也真耽误学习。我不让她看,她说‘你不让我看,我也学不进去,还不如让我看呢’。”后来,母亲想了一个办法,“有一年春节放假,我就跟她去租片,看大片,她挺高兴的。我们租了很多回来,看了一天一宿,看得头晕眼花,十分难受,她也受不了了。我跟沫思说:‘看啊,怎么不看了呢?’沫思说:‘不看了,不看了,妈你太阴险了。’从那以后她就不怎么看了。” 
  老师,跟孩子一起成长 
  其实,在青春期这个过程当中,陪伴孩子一同成长的,除了父母之外还有老师。“沫思初中时候的班主任陆远老师对她有很大的影响。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老师,对学生了如指掌,知道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陆远特别了解沫思,了解她的性格,总是把最有挑战性的任务交给沫思,也把很多锻炼的机会给了沫思,沫思最佩服陆老师。”母亲说。 
  春节假期,我们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陆远老师,对于她,也许这样的形容词最为恰当:热情、智慧。提起李沫思,陆老师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这个孩子比同龄孩子成熟,个性很强,青春期表现得更加明显,其实很多孩子都是这样。” 
  初三那段时间,正好赶上每年一次的分流考试,这是育才学校的“老规矩”,通过分流考试的学生可以直升本校高中部,而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则要参加中考重新选择高中。正是在这个时候,李沫思的情绪和学习成绩出现了波动,“就是因为她懂的事太多,经常能看到成人社会的问题,她在现实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陆老师说。父母也为女儿担心,入学成绩班级第一的李沫思,如果在这个时候把握不好自己被分流出去,那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将会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这段时间,沫思的父母经常跟陆老师就女儿在家里和学校的情况进行沟通。 
  陆远一边与家长沟通,一边寻找机会跟沫思交流。一次课间休息,陆老师假装四处巡视,走到李沫思旁边,见她正在看一本外语书,陆老师感觉机会来了。 
  “干啥呢,哥们儿,又学英语呢,你想上哪呀,想上‘哈佛’呀?” 
  “那倒不是。”沫思皱皱眉头。 
  “光学英语,你分流考试怎么办?” 
  “大不了交钱么!” 
  谈话的思路顺着陆远设计好的方向发展,“行,交多少钱呀?你要是总分不够,交多少钱人家都不要你。就算你总分够了,哪科小分差了不也得交钱么。钱是好说,你妈也有,但是我把丑话先说到前头,陆老师经过这么多年的分流考试,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如果交钱的话,第一个不平衡的就是你李沫思。”   
  让孩子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6)   
  谁知道李沫思并没有“服软”,“那有啥不平衡的?” 
  “你入学成绩是班级第一,你的学号是第一呀,你要是因为成绩不好交了钱,憋气都憋死了。而且不差太多,就差0.1分,你面子多大呀,第一名进来的最后还得交钱,不用别人说,你自己憋气不?” 
  “老师,能吗?”沫思开始不那么固执了。 
  “你先把英语放一放,这科你就是不看也差不了,语文、日语也都是你的强项,你不就是差在化学上么,现在离分流考试还有好几个月,你就使劲学,白天没时间晚上学,我不信就凭你那小样拼两个月拼不上来。还交钱?陆老师跟你丢不起这人,把入学第一名的选手培养成这样,靠交钱才能留下,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是陆老师教育的失败。” 
  正所谓“一物降一物”,个性很强的李沫思遇到了柔中带刚的陆老师,心结终于打开了。从那以后,李沫思的心态平和了下来,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最后顺利通过了分流考试,获得直升“育才”高中部的资格。 
  “我总觉得孩子有孩子的苦衷,在‘育才’分流考试的压力之下,再加上她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要遇到一些冲击,这时候班主任能起到家长起不到的作用。”从教多年,陆远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学生,也见证了孩子们在青春期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实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压力和挫折都会有各自的表现,李沫思只是其中的一种。” 
  跟女儿一起学习心理学 
  母亲知道,对沫思这样一个极富个性的孩子来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恐怕解决不了问题,从事心理咨询的母亲经常把有关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案例讲给沫思听,潜移默化地使女儿对心理咨询产生了兴趣。李沫思经常能听到母亲在接听心理咨询电话,亲眼看到母亲帮助一个又一个的中学生摆脱青春期的心理困惑。有时学习累了,顺手翻翻放在母亲案头的心理学书籍,李沫思产生了学习心理学的愿望。 
  这正中了母亲的下怀。但是,当时沫思已经升入“育才”高中,过上了寄宿制的生活,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如何才能保证系统、不间断地学习心理学课程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