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混过高三的日子

第七十三章:至哀悼日


五月十九日
    上午
    卓雅中学在操场上举行了哀悼日的哀悼活动,年过七旬的老校长沉痛致词。
    校长陈词,全场肃静!两千多师生神情悲戚。
    ‘老师们,同学们,512地震后,山河共泣,举国同悲,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在此沉痛哀悼地震遇难同胞……’
    下午,两点钟,全国性的哀悼仪式正式开始,卓雅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每一班的学生各自在各自的教室里起立,静静的守望着黑板右侧悬挂在墙壁上角的电视机,他们等待全国统一式的哀悼仪式。
    两点二十左右,全国性哀悼仪式正式开始。
    电视实时直播
    电视画面
    天安门前空前的安静,仪态端庄,身姿矫健,英姿威武的国旗护卫队缓缓走出天安门城门,他们的步伐坚定,他们脚下统一的踏地节奏犹如每一位国人沉重的心跳声,他们始终不变的肃穆,他们肩上扛的不仅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也是代表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同胞凝聚在一起的心。
    国旗护卫队走到旗坛旁,依次排开,被誉为‘世界上最*隆重的升旗仪式’正式开始,伴随着国歌声的响起,升旗手迅速的把国旗抛向天空并敬礼,昔日的国歌声那么雄壮,震人心魄,而今天是那样的悲壮哀婉,让听者肝肠寸断。
    国旗冉冉升起,又再无声中缓缓降落到旗杆三分之二处——降半旗,中南海新华门同样如此。
    声降旗后,沉痛默哀三分钟,电视画面。
    中南海,胡总书记主席和众国家领导人着黑色西服,胸配白花,身先躬行
    街上行人驻足,车辆停止,国人低头悲痛,默默哀悼,世俗的喧嚣静下来了送别遇难者同胞,一路走好。
    默哀结束,鸣笛示哀,汽笛声,车号声,防空警报……所有的声音连在一起呼啸着划过长空,像是召唤那些逝去的亡灵,召唤他们去天堂,遇难同胞们,安息吧,你们此生未完成和遗留下的爱我们会承担,延续……
    五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三天的哀悼日。
    邵冶在日记中写道:
    “从来没有经历过哀掉日,一直没有,而再高考前夕却经历了,哀悼日是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才产生的,我们祈祷不愿世间再有哀悼日,我们不要……”
    回首这些悸动的日子,有太多的感动,在这场劫难后,让我们记住,那位为感谢解放军成功救出自己七位亲人而感动到下跪的老人,记住那位为解放军敬少先队礼的小男孩——郎铮,记住那位用摩托车载着亡妻回家的男人,记住那位身穿蓝衣抱着自己因救学生而牺牲的丈夫的女人,记住那位看着自己儿子压在废墟里而撕心裂肺的母亲,记住那只伸在废墟外扔紧紧握着笔的小手……记住,北川,绵阳,映秀,汶川……记住那些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的我们的英雄——每一位解放军战士。
    虽然这场劫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不可估计的损失,也给国人带来了永世挥抹不去的沉痛记忆,但是灾难带来的不仅是毁灭和灭亡,那是一种深痛的考验,会让中国走的更远,悲伤过后更幸福。
    2008年注定是阵痛的一年
    从雪灾,地震,一路走来,灾难背后我们看到了日益强大的祖国在应对突发灾难方面的先进性,震后,几个小时,国家总理出现在灾区,这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不受一些机制的束缚,更显示了社会主义的灵活性。
    多难兴邦
    中国正蓬勃崛起,综合国力正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她傲然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如此浩劫我们没有倒下,有什么东西是我们不能征服的呢,我们还怕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