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活

65 近忧远虑


王忠嗣将军四大军镇尽握于手,终于得以在他毕生驻守的国境内大展拳脚。
    将军集多年对敌经验,凝成一部论著——《平戎十八策》,这是王忠嗣将军传世的唯一一部兵书。
    从前在朔方、河东两镇,王将军一直鼓励治下百姓与塞外各民族互市往来,不打仗的时期,大家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日子。乘着和平机会,王将军以政令抬高马价,胡人入境经商,见有利可图,遂把塞外马匹高价卖于大唐。消息传到胡境,大批胡人携大量胡马入关,时日久矣,外族无数肥驹骏马流入关内,朔方、河东骑军坐骑日渐强盛,唐军一番兵强马壮局面。
    此番,掌管陇右、河西二镇,王将军故技重施,又将旧镇战马陆续分布至此,于是,陇右、河西骑兵也逐步壮大起来,在王忠嗣将军统领下,四大军镇齐头并进,几呈坚不可摧之势。
    这些年,打了许多仗,悉数攻下不少旧城。
    王将军又下令在旧城之上原址改建,与拓建的无主荒城补成统一建制,就近取材,就近安置流民,如此,既不耗费朝廷军资,又不使军民过度操劳,四镇边缘,逐渐建起百里绵延工事,宛若一道连接起来的“小长城”,大唐防线就此拓入关外百里,打起仗来,唐军攻防越发游刃有余。
    王忠嗣将军兢兢业业,克己为国,苦心打磨多年,终至大唐边境,固若金汤,我大唐以霸主之实,令四方悚然不敢来犯。
    将军离家的这段日子,岳琳复又有些沉沦。除了顾好孩子,脑子里翻来覆去就是那些事。
    宫中那位如今深闭自持,根本无人可与安李二人抗衡。
    她绞尽脑汁苦寻对策,想得脑子都痛了。
    岳琳相信,她的初衷,王忠嗣早已不言而明。
    她花了些时日,收起无用的迷乱与惶恐,些微沉静下来。
    如今惟有一人,她一直在等,原以为此人久不露面,只因时机未到。
    可事到如今,她再也不想等下去。无论天意不至,亦或已生变数,她都不愿再徒劳等下去。
    这天,岳琳叫了罗五和吴八一同进门问话。
    岳琳看着他二人,“你们将军身边,可有一个叫哥舒翰的人?”
    “略有听闻,之前当在河西王倕帐下。”罗五回的话。
    “你们见过此人?与他相熟吗?”
    “不曾。”两人异口同声。罗五吴八对岳琳突然提起此人,并无丝毫异议。
    “将军可传消息回来?”岳琳又问。
    “还未曾。”还是罗五答。
    岳琳听后,缓缓垂眸,“这样啊……好吧,一旦将军有信回来,一定立时交给我。”
    “是,夫人。”
    两人退下前,吴八还是补了一句,“夫人不必太担忧,将军向来远谋大略,若有事,小六胡七自有消息回来。”
    岳琳向他点头,“恩,我知道了。”
    可四月有余,王忠嗣一封家信也没有。岳琳又且坐不住了,刚刚安稳的情绪,再一次被无所适从的慌乱打破。
    德四娘养了些日子,也曾三五不时过岳琳院中与她闲坐。可岳琳还未应人家几句,就转了心思自顾望着院中花草发呆。
    她的院中种了一小丛芍药,粉白复色开在暮春之际,占了未绽的玫瑰之先机。
    芍药有花仙的美名,可它亦唤离草,清丽明淡的色彩,瞧在岳琳眼中,生生被觉出别离愁杀的意味。
    她曾摧过满园香桂,自然明白错怪在花草身上于事无补。
    万物有灵,现今岳琳几乎抱着一种积德的心态去对待满目春/色,哪来半分赏景的闲情?
    四娘侧头冲岳琳说了几句,目睹她分神去看其他,然后呆呆愣愣就那么伫思案间,良久没有动静。
    四娘也不唤她,时至今日,谁又能比她更体谅岳琳的心境。
    她们大致属于同一类女人:看似洒脱随性,心思藏得比谁都深;在意的人事不多,一旦上心必然颇为珍贵;胸中有道分明的界限,如被穿透防备触到柔软,再轻的伤口都可能鲜血淋漓。
    四娘不知岳琳为何如此悲观,可在这场残酷的对阵中,王忠嗣俨然被推到了最先锋,孤身一人,仅凭一己肉身,对抗朝野上下的腥风血雨。
    岳琳惶惶之态不难理解,四娘瞧她神不守舍的模样,都有丝为她觉得辛苦。
    愁眉不展又过了些日子,岳琳终于想起,该回趟岳府了。
    这一趟回去,却赶上岳夫人染病歇在屋中。
    “母亲,”岳琳拧着细眉走至榻前,“您身子不好怎不叫个人往我那里传话?我今日不来,还不知您这病着起不来身?”
    “小事,大夫瞧过了,”岳母叫她扶着半坐起身,“还未入夏,早晚凉得很,怪我昨日大意了……”
    岳琳不着痕迹将指按在岳夫人脉上,须臾方才放了心,“您好好养着,可得把这寒气散了。”
    “无事,琳儿,忠嗣还不曾传信回来?”
    在岳夫人祈盼的目光中,岳琳只得低下脑袋,摇了摇头。
    “昆儿从不曾这么久不往家中报个平安,如今连忠嗣都无消息,”岳母拉着岳琳的手,“可是,有事?”
    岳琳屏了屏气,“爹爹如何说?”
    岳母摆首,“你当你爹他不着急?”
    母女二人俱都焦灼不定,一时再无言语。
    “待你爹爹散值回来,你亲自问问他。”
    岳琳依言候在岳夫人身旁,瞧她服了药,被劝着躺回榻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安眠。
    申时将过,岳太史就回了府。
    太史入内室探望夫人,见岳琳也在,遂吩咐她,“侍候你母亲将药膳吃了,再过前头与爹爹用膳。”
    “是,爹爹。”
    岳琳仔仔细细把岳夫人照料着,岳母看她乖巧伶俐的样子,病中带出一抹柔弱笑意,“亏得你还总在我同你父亲眼皮子跟前晃,大娘自去东宫,一年到头也见不着面,哎……”
    “太子明哲保身,他东宫不传,我们哪敢闹着要见?”岳琳喂了一勺药粥到岳夫人口中,说。
    “你也别怨他们,如今草木皆兵的,裳儿也不容易。”
    岳琳听了此话不吭声。
    “好了,去前头吧,别叫你爹爹等急了。”
    岳琳点点头,辞了岳母出来。
    “琳儿,忠嗣在西北做的都是正事,家里头一时没顾上,你同你母亲,也不要太焦急。”
    “父亲!”岳琳豁然抬头,望向岳太史眸色激动。
    岳太史端着饭后一盏茶盅,“恩,朝堂上还是收的到消息。只是邪佞之辈大有人在,忠嗣鼓开互市,引入胡马,就奏他耗费军饷为中饱私囊,辛辛苦苦建了工事,又参他不思民生劳民伤财。”
    “那……”岳琳着恼神色皆在面上。
    “圣上听倒是听了,无甚表示。为父亦猜不透陛下何意。不过论造工事,他安禄山在东北有过之无不及。”
    “安禄山?”
    “恩,他且上任御史一职,东北的兵权捏在掌中,人却老往深宫跑,弹劾他不过嘴边一句话的事儿,现在奏他募集私兵意图造反的不在少数,陛下权衡轻重,信不信再说,忠嗣这头一时倒也不好有说法。”
    “那爹爹觉着,这个安禄山果真有意造反吗?”岳琳试探地问。
    “军中之事爹爹不懂,但陛下诸事委以安李二人,日久必成我朝大患。”太史言之凿凿。
    “琳儿啊,忠嗣肩上扛的是千钧的担子,任重而道悠。虽说,于私,爹爹该劝他识时务通机变,毕竟我女儿若想安乐,他就不能老过金刀舔血的日子,叫我女儿闻的竟是些铁鼓铮铮之音。可是,无能者方无所求。国之大任,能者多劳,这副担子他不扛起来,难道眼睁睁看着江山社稷全落进安禄山李林甫手中吗?”
    “爹爹,他也只是一方己任,不要说得……说得定要他鞠躬尽瘁,方能罢休……”岳琳滢滢泪目将她爹爹怳怳望着。
    “哎……”太史一声长叹,“当初……,爹爹最不想见的,就是如今局面。罢了,罢了,你也要懂大体顾大局才是。”
    这一天,岳琳回到府中,枯坐了一夜。
    “娘,爹爹何时回京,震儿指着爹爹再传授几招?”第二日早膳,王震问他母亲。
    岳琳对二郎笑说,“待你将长垛射准了,你爹爹指不定就回来了。”
    “好,朴头枪儿子已练熟了,我再去琢磨几套。”
    王震奕奕神采出了门,王炼却留在她母亲屋中,
    “娘亲,最近身子不适吗?炼儿瞧您面色不如以往。”
    岳琳指向食案对面,“炼儿,坐。你如今也大了,娘有事当与你商量。”
    “娘,何事?”
    “你爹爹在朝中锋芒已藏不住,你是他的长子,在外头行事须格外小心,不要让旁人捏住把柄伤及你兄弟二人。”岳琳说完盯在她儿子面上。
    只见王炼镇定点头,“外祖也曾教导炼儿,母亲放心。”
    “恩,若爹娘日后有事顾不上你们兄弟,你要好好照看二郎,两人商量行事,拿不准多问你外祖。”
    岳琳讲完又玩笑道,“你们王家日后有炼儿撑门楣,想来你爹可以放心了。”
    “娘,可是爹他……”
    岳琳摇头,“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炼儿会意,“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娘,炼儿晓得了。”
    岳琳看着她的大儿子,笑得欣慰。
    没过几日,花儿从岳府中急急忙忙奔来,“娘子,娘子,”花儿喘气不均,“老郎君叫我将这个送来。”
    一团几将揉烂的素纸,上头几个潦草小字,下笔定然十分匆忙,可岳琳认得此乃岳昆别扭的笔触,“信难出,嗣重伤。”
    岳琳撑大一双杏眸,将花儿瞧得十分骇然,只听她凄凄问道,“几时,几时收到的?”
    简单几个字,如哽如噎,问完几乎用尽岳琳浑身所有气力。
    “不,不知,老郎君一早出门前,吩,吩咐我送来……”花儿是个不识字的,她磕磕巴巴有些吓到,“娘子,您,您无事吧?”
    “你先回去。”
    “是,娘子,啊!娘子!”花儿即将转身的刹那,岳琳的身体一瞬间朝她栽倒下来,花儿连忙抱扶住她家娘子,“娟儿!娟儿!快来呀!娘子晕倒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