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天下布武

第45章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刘禹锡有《赏牡丹》诗云: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司空图有诗云:
  中国名花异国香,花开得地更芬芳。
  才呈冶态当春画,却敛妖姿向夕阳。
  徐凝有《牡丹》诗云: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唐代的诗人令狐楚有首诗题名《赴东都别牡丹》,诗歌看似写牡丹,却是写思念洛阳与故人的深情。诗云: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刘禹锡写了一首和诗《和令狐楚公别牡丹》。诗云: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西就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牡丹,在唐代不仅成为人们热爱的欣赏对象,而且也成为人们彼此寄托情怀的象征。五代时期,牡丹依然被诗人大量吟诵。
  皮日休有《牡丹》诗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裴悦有《牡丹》诗云:
  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
  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
  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今年,新的王朝——宋王朝建立了。今年,是洛阳城内的牡丹花在新王朝的第一次盛开。洛阳城内,人们听说柴司空发起天下牡丹会,无不是兴高采烈,早早期盼着这次盛会的召开。天下牡丹会召开的那天,洛阳城内,人们相携出游,四处赏花。张家园、月陂堤、栗棣坊、长寿东街等处更是欢声笑语、笙歌四起。即便如佛门清净之地,这一天也不太清净了。寺院里挤满了赏花的游人。一个庭院内,只要有一两株名贵牡丹,人们就会不远数里、数十里前来观赏。
  为了凸显天下牡丹会的盛况,柴守礼联合洛阳城“十阿父”,或强征,或低价收买,或友情邀约,在很短时间内从民间征集了十数万盆牡丹,在洛阳城内专门设置了几处牡丹园。一时之间,几个牡丹园成了名品汇聚的花团锦簇之地。这几处牡丹园内,处处是开得正盛的牡丹,姚黄、魏紫、豆绿、洛阳红、金屋娇、念奴娇、紫玉奴、金缕衣、醉西施、夜光白,各种牡丹名品,争奇斗艳,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姚黄、魏紫这两种最为名贵的品种周围,围观的人最多,一个个都是瞪大眼珠子,伸长脖子,啧啧称奇,对难得一见的名品称赞不已。
  观光赏花的人中,也有好议论朝政的。
  “听说,这次牡丹会邀请了许多节度使、刺史来观赏啊!”
  “可不是嘛!这几天,洛阳城内的不少客栈都被一些官员包了。几乎所有客栈都住得满满的。”
  “这回客栈老板们可发财了啊!”
  “告诉你啊,何止是节度使来了,听说当今皇帝也秘密驾临洛阳了!”
  “真的吗?”
  “那能假?你难道没见到?这两日有衣甲鲜明的军队已经开往白马寺那边驻扎。据说,那些都是皇帝的亲兵啊!”
  “柴司空是这次这天下牡丹会的发起者,这本身恐怕就是一个暗示吧。”
  “哦?说来听听。”
  “据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隆冬之日,唐后武则天在皇家园林中饮酒作诗。几杯酒下肚后,武后乘着酒兴作诗,诗云: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这可不就是在向百花下诏吗!所以啊,一夜之间,百花齐齐绽放。哎,偏偏那牡丹抗旨不开。武后见独有牡丹胆大妄为,心生恶念,怒将牡丹贬到了洛阳。这牡丹还偏偏来劲了,到了洛阳便朵朵怒放。这下子武后更被激怒了,她下令用大火烧死牡丹。可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年,被烧焦的牡丹却开得更加旺盛了。”
  “兄台,你的意思是?”
  “在下想啊,柴司空搞这个天下牡丹会,恐怕就是为了暗示陛下不能凭一己之喜好来统治天下吧。”
  “有道理,有道理!”
  这些人一边在牡丹园赏花,一边悄声议论着。
  皇帝、朝廷大员和节度使们赏花的地点是白马寺。这里是天下牡丹会的主园区。天下牡丹会期间,白马寺禁止平民进入。在白马寺后的一片空地上,柴守礼专门令人搭建了帐篷,以供皇帝接见臣子们使用。大帐的周围,摆满了珍奇名贵的牡丹花。
  赵匡胤在白马寺门前的那尊石马前站了一会儿。这尊白马和整座白马寺,是汉明帝为了纪念那匹从西域驮回经书(翻译后相传即为《四十二章经》)和佛像的白马而建设的。赵匡胤定睛注视着那尊石马。它谦恭温顺地站着。它微微低着头,眼泡微微鼓起,仿佛正沉默地等待主人。他忽然注意到石马的额头上,有一个小红点在动。是一只小虫子,有红色带黑斑点的壳。它慢慢地在石马的额头上爬动。当他盯着它看时,它不动了,仿佛也在看他。
  死的比生的更长久,静的比动的更不朽!在这只虫子的眼中,我是什么呢?在这只虫子的眼中,我与一朵在它头顶飘过的云有分别吗?我与一片在它眼前晃动的树叶有分别吗?我与一头在它旁边经过的牛有分别吗?我与一个在它前面停留的另外一个人有分别吗?这些奇怪的问题在这一刻突然莫名其妙地出现在赵匡胤的脑海中。
  他扭过头,看了看山门东南面不远处的齐云塔。它在那里静静地立着,像个冷静的巨人。蓝色的天空中,白云被风吹着,安静地、缓缓地移动。多么宁静的天空啊!石头马、齐云塔、飘浮在蓝色天幕上的白云,多么宁静的一切啊!它们几乎是不朽的啊!在我们这些活着的人都死去之后,它们也许还是像此时此刻那样宁静啊!我们的祖先,是否也曾经像我一样,如此这般地看着它们呢?是否也像我一样,感受到这近乎不朽的宁静呢?也许,我的子孙们,还会看到这样的飘浮着白云的蓝天,看到这石马、这高塔,也许还会看到与这一模一样的虫子。虫子啊,你可知道它们与人的分别啊?思绪静静盘旋在他的脑海,他又将眼光从齐云塔移到近处,看了看跟随着他的人。他看到赵光义正向他这边看来。他眼光与赵光义的眼光碰在了一起。“在这只虫子眼中,我与另外一个人会有分别吗?”这个问题再次在他脑海中涌现,在脑海中卷起惆怅的浪花。
  他再次看了一眼石头马额头上那只小虫子。它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正在看着他。
  他愣了愣,扭过头,不再去看那小虫子和石头马。
  一大早,致仕司空柴守礼带着洛阳“十阿父”的其他九人,已经来到白马寺大门前等候皇帝驾到。王溥的父亲王祚、王彦超的父亲王重霸、韩令坤的父亲韩伦等九个人,是柴守礼的死党,在这么重要的时刻,怎会不出面呢?殿前都指挥使、泰宁军节度使王审琦也早早带着自己的长子王承衍,与柴守礼一同在白马寺大门口迎接皇帝赵匡胤。西京留守向拱等人则是一早陪同赵匡胤从留守府邸前往白马寺。
  王审琦远远望着赵匡胤的车驾到来,想起不久前陈桥兵变那个夜晚,不禁感慨万千。在他心里,赵匡胤不仅仅是皇帝,也是在最紧要关头一起奋战的战友。那个夜晚,直接给他密令让他在京城接应的人是赵普、赵光义,他对于这两人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所以,当他知道赵光义这次随同赵匡胤一起来洛阳,他心里也对与赵光义的再次见面充满期待。他在白马寺门前看到赵匡胤、赵光义的那一刻,他的眼眶中不禁涌起了热泪。他真想冲上前去拥抱赵匡胤、赵光义,问问他们是否吃得好睡得香,不是因为他们更尊贵的地位,而是因为他们与自己一起创造了一段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光,他们就是他的战友。不过,王审琦克制住了自己的这种内心的冲动,他以庄重的礼节迎接了赵匡胤等人的到来。令他感到欣慰和激动的是,在他跪拜赵匡胤起身的那一刻,他感到了赵匡胤伸过来扶起他的双手的力量与温度,他看到赵匡胤的眼中,隐隐也有晶莹闪烁的热泪。他知道,这是一种战友间的默契、兄弟间的默契,胜过千言万语。
  在向拱、柴守礼、王审琦等人的陪同下,赵匡胤缓缓走入白马寺的大门,继续往前走去。他知道,来赴会的各地节度使们以及大小官员们已经在等他。可是,此刻,当他缓缓往前行进的时候,他的思绪忽然回到了两天前的那一刻。
  那天,他突然来了兴致,想抽空去洛阳香山寺看一看。天下牡丹会尚未开幕,赵光义、陶榖、吕馀庆、楚昭辅等人见他难得有闲情逸致,便陪同他一起前往,当然,也少不了阿燕和雪霏。李处耘受命在向拱府邸留守,负责处理各种事务。
  午饭时,赵匡胤怀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不禁颇为感怀。他兴致一来,便问陶榖:“白居易可写过颂扬牡丹的诗?”
  陶榖道:“香山居士有不少诵牡丹之诗。”
  “可否记诵一两篇?”
  这个问题,正中陶榖下怀。其实,陶榖在来洛阳之前,还真是专门背诵了一些唐代诗人颂扬牡丹的诗歌,本来是打算在天下牡丹会上应酬皇帝或其他与会者用的。这也是陶榖的精明过人之处。事先多做准备,以讨好皇帝,正是他的拿手好戏。
  “是,陛下,白居易曾写过一篇题目为《牡丹芳》的长诗,臣愿为陛下一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