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最幸福

第42章


川藏北线康巴藏区让我魂牵梦萦,我一直坚信自
己无数劫的轮回中定有一世曾于此生老病死,或是一
只牙齿焦黄的獒,或是一只牙齿雪白的豹子。白玛央
宗说她也有类似的感觉,她坚信自己来生就是一个挽
着血红英雄结的康巴汉子。我说,等到你来生的时
候,康巴人或已不再流行这种民俗了吧。
她说:“或许我们的来生并不是按照这个世界的
时间规律矢量前进,我下辈子或许忽然就投生到了格
萨尔王时代,或者现在格萨尔王说唱艺人口中吟诵的
几千年前的某个岭国大将名讳,就是我下辈子即将成
就的来生肉身……”
我喜欢她这种歪理邪说,她浸淫藏地这么多年,
不可能不明白六道轮回说的涵指。可我喜欢她用她的
想象力给我画的这个圆。
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卫藏是西藏本
部,重视佛法,安多藏区是骏马奔驰的茫茫草原,故
称马域。“康巴”是古代吐蕃人对康藏人的称呼,意
为“边民”,类似于古代中原人看岭南。
很多内地人看西藏都是一个样儿的,但川藏北线
确实在风土民俗上自成一派,人种、语言、服饰和民
风都与西藏本部截然不同。差异之大,一点儿都不亚
于汉地南北方之别。
汉地有汉地的基础文明基因组,藏地有藏地的传
统文化传承脉。藏文化并不是像部分内地人理解的那
样模式单一,密宗当下是显学,很多人由此入手来了
解西藏。但仅仅从“宗教”这一个切入点是无法整体着
眼于藏文化如汪洋大海一般的浩瀚信息量的。仅仅川
藏北线这一个地域带的人文积淀,就足够一个人三生
三世皓首穷经,也只不过管中窥豹。
有些东西确实会让人仰之弥高,在对“人域康
巴”的倾心赞叹这点上,白玛央宗和我的情感浓稠度
一致,甚至过犹不及。
我见过她在一次成都的饭局上的失态。
丹巴莫斯卡的藏族人有喂养土拨鼠的习惯,这奇
景让白玛央宗很
喜欢,她带回照片和视频与大家分享。但有人不
屑地说:“研究高原生物的某某说过,土拨鼠会带来
鼠疫,非常危险。”“当地人祖祖辈辈都这样,从来就
没有鼠疫!”白玛央宗说,“我问了,我去调查了解
了,没人死于鼠疫。”“但养土拨鼠一定是不好的,土
拨鼠是鼠疫最高危的携带者!”她火冒三丈,脸涨得
通红,点了好几支烟。最后哭了起来,噼里啪啦地掉
眼泪。她不是个多么漂亮的姑娘,可那会儿我觉得她
很性感。
康巴藏区的男女是全藏区中最性感的,但给康巴
姑娘拍照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要征求本人的同意,
还要征求到她家里男性成员的同意。相比之下,给康
巴汉子拍照就容易多了,他们无一例外地会站出一副
气宇轩昂的姿势,两脚分开,目光炯炯。白玛央宗在
《孤独星球》里写:“未经允许,他们的头发(英雄
结)和转经筒最好不要触摸。如果你是一名男性游
客,康巴汉子拉着你的手在街上走,这并不说明他是
一个Gay ,而是一种男人之间表达亲热的行为。”
我去过莫斯卡自然保护区,那是很多年之前,以
背包客的身份。没人牵我的手,但有人递给我一小块
生牛肉,血淋淋的一小条,挑在刀尖上, 倒转刀把递
过来。我不敢不吃,但嚼了十分钟也没能吞咽下去,
血水顺着嘴角滴滴答答。那个康巴汉子善意地伸手帮
我擦,砂纸一样粗糙的手,蹭得我下巴生痛。
好吧,除了我爹,那是唯一一个帮我擦嘴的爷们
儿。
白玛央宗走川藏北线的时候戴着一顶康巴女人的
帽子,为了保暖。那不是个旅行的好季节,大部分时
间人都在车上摇晃着。道路冰冷、气候寒冷,旅店糟
糕,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还要忍受搭车时司机对这
么一个单身出行的汉族女青年的各种好奇。德格的大
车司机厚着脸皮用言语骚扰过她,丹巴的摩托车司机
把她载到半路,然后要求加钱。
她对这一切满不在乎,生气了就用藏语骂还回
去,实在生气了就劈头盖脸一顿川音粗口。说来也奇
怪,那些彪悍的康巴汉子无一例外地会对“川骂”露出
惧怕神情,进而变得收敛和恭敬,像个挨了训斥的孩
子。
我想象她发怒的样子,一不留神观想出一个从苯
教墨尔多神山上愤怒降世的罗刹天女,头上戴着康巴
女帽,脚上穿着登山鞋,身上穿着加绒藏族的女袍,
一张嘴就是:“你个锤子……”一想到这儿,我就不由
得想笑。
我最喜欢的甘白公路和甘孜寺也是她的最爱。我
和她聊起五明佛学院,那个圣地,谈我们共同认识的
武汉朋友无鱼在那里盖的小木屋。无鱼曾承诺我可以
随时去接收那间小木屋的产权,只要预付他100 元
钱。我一时激动把钱给了他,却忘记留字据。
白玛央宗说:“大冰,我觉得无鱼他是不是在骗
你啊。”
我说:“你真聪明……我以为只有我少根筋……”
她和我讲起亚青寺,那个坐落在河滩上的寺庙拥
有数万修行者,到处红衣飘飘。鸽子笼般的矮房拥挤
得水泄不通,赤贫的修行人布满贫瘠的山头。
22
白玛央宗说:“亚青寺是另一版本的色达五明佛
学院。不如你也给我一百元钱,回头我帮你去亚青寺
旁买个房子。”
我说:“姐们儿……看来你是真少根筋。”
吓哭人的小寺庙
白玛央宗当年来西藏的时候,大学刚刚毕业一
年。那时她还没有文身,也没有脱光了衣服站在北风
中自拍裸照的勇气。当时她一脸青春痘,辞掉了重庆
报社的在编岗位,揣着毕业证来拉萨报社面试实习
生,且试用期没有工资。
我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曾无情嘲笑过我。
那时候浮游吧的木门上并排写着我们两个老板的
名字:大冰、彬子。她哈哈笑着问我,这家店是个日
本女老板开的吗?
我作势抽她,她龇出一口白牙问:“你信不信我
咬人?”
……
那时候我们还不太熟。熟了以后,她习惯这么回
答:“你不抽我的话,我就给你一毛钱。”她的钱都放
在贴身口袋里,一毛一毛的,薄薄一叠。她没有钱
包,不用化妆品,
“老干妈”辣椒酱拌白面条就是一顿饭,她是那时
我们当中最穷的女孩子。
安子、彬子和她很要好,每次出门吃饭都会喊上
她。她并不怎么客气推辞,但几乎每次吃完都会和结
账的人说声谢谢,她其实是个很懂事的孩子。
安子当时在一家小报社工作,跑社会新闻也写副
刊杂文,靠条数领绩效工资。可拉萨就那么大点儿的
地方,哪儿来那么多事件新闻啊,有时候跑一整天,
一条也搞不来。安子没辙,就拽着她一起编人生感悟
凑数。她那时候还是个没什么社会阅历的小姑娘,安
子是个永远长不大的老男孩,俩人编出来的文字一派
校园文学气息。
我那时候憋着劲儿想给他们身上刷上江湖烟火,
于是借着提供素材的名义老给他们讲一些乱七八糟的
故事。那几年,我曾一度痴迷于翻杂书,尤其对秘法
仪轨和神通现的故事感兴趣,此类故事没少讲。我记
得给他们讲苯教的神通故事:过去西藏的土匪看见出
家人,给你扔一把刀,要求你把刀系个扣,就好像系
带子似的系个扣。这样的话,他就不抢你了。过去这
种打了扣的刀,在黑苯庙里的房上经常会挂上几把,
几乎苯波法师人人都会……
安子纯情,但不二,听完故事,摸摸下巴继续编
他的心灵文学,他后来没成为陆琪实在可惜。
白玛央宗不纯情也不二,但有一股钻牛角尖的劲
儿。那时候,大昭寺转经的人里偶尔还能发现逆流反
转的苯教徒,她当真抱着本子要跑去采访人家,让我
们死活给拦下来了……一眨眼人又没了。
第二天,她跑来找我,见面就念:哦嘛直莫耶萨
来德。
我说:“好家伙!大中午的就来念经超度我啊,
我还没刷牙呢。”
后来才知道,她专门跑去学苯教八字真言光明
法。
辛饶弥沃保佑,她那时是个多么单纯的小姑娘
哦。
后来,单纯的小姑娘经常大白天关掉手机,消失
几个小时。
但消失得很没有创意,一消失,我们就知道她又
去钻各种游人罕至的小寺庙去了,比如布旦康萨。布
旦康萨是一个冷清得有点儿诡异的小寺,在某一个时
期却莫名其妙地成了全拉萨她最爱的地方。
那个地方很不好找,不知道是刻意布置,还是偶
然导致。那看上去是一堵封死的墙。但如果你肯直直
向墙走,就会在碰壁之前发现一条忽然蹦出来的小巷
子,在小巷子几个幽暗的猛转弯之后,就会通达布旦
康萨小寺庙。
说起来,有点儿像哈利波特传奇里的国王十字车
站。只要穿过九站台和十站台之间的那堵墙,背后就
是通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特快列车。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四周有无形的魔法墙壁保护
着。
同样,拉萨的众多四合院也将这个寺庙血红的墙
堵得严严实实,似乎在刻意掩饰着什么。其实也正是
如此,听说这个小寺庙所供的护法神在密宗格鲁派教
法体系中很有争议,有点儿离经叛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